香山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硕学鸿儒称泰斗锦绣文章传天下

词曰:

天资聪颖髫年,潜心早立鹏程志。才思敏捷,文章高古,博闻强记。殿试春闱,一朝考取,终成大器。挥如椽大笔,纵横本是真儒格,诚非易。

更尽慈亲孝义,优则仕,清廉德治,烟墩旭日,文光焕发,标新立异。卓越才华,仕途坎坷,几番酣醉。写鸿篇、展骥书香世第,泰斗谁比?

——调寄《水龙吟》

锋利无比的蒙古刀剑把南宋灭了,旋为元朝。因举邑勤王的原因,香山人备受元朝统治者的压制。终元一朝,整个香山没有一个进士。不过,以暴易暴的魔咒很快响起,朱元璋把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帝国送进了历史的黑洞之中,建立了大明王朝。这时的香山县好像一下子激活了,人才如“井喷”般出现,仅在明朝嘉靖年间,不足万人的香山县便产生了16名进士、180名举人,这其中以黄佐最负盛名。

黄佐(1490—1566),字才伯,号泰泉。明代香山(今中山市)石岐仁厚里人。黄佐幼承家风,聪慧好学。正德十五年(1521)登进士,次年经廷试选为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历江西佥事、广西学政、国子祭酒等职,政声颇佳。他博学多才,对典礼、乐律、辞章,无不通晓,经、史、子、集无所不及,是明代著名的史志学家、学者、思想家。黄佐的著述颇丰,著书39种,500卷以上。黄佐逝世后,朝廷追赠为礼部右侍郎,谥号“文裕”。黄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及著述活动,不愧为明代岭南成就非凡的大学者。后人对其学术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被赞誉为“吾粤之昌黎”“岭南文宗”,“岭南儒学集大成者”“岭南诗派领袖”以及“伟大的教育家和文献学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在整个明朝的人物中,黄佐的学问最有根底!

天纵英才,奇隽闻名

据传,明弘治三年(1490)的一天,司天监夜观天象,找不到文曲星。直至卯时,文曲星始现,但见星芒大盛,瞬间即划过夜空往南方疾驰。司天监认为,此乃大吉之日,文曲星下凡。

第二天,香山县城石岐仁厚坊黄家生了一个儿子。按理,在当天出生的孩子不少,偏偏黄家儿子出生的这个时辰,天显异象,满室生辉,香气满屋。

黄家为这个儿子取名黄佐。佐,助也。古代君王左边是文臣,右边是武将。因此,文臣是辅佐,武将是保佑。显然,取名之意是寄望黄佐日后成为文臣辅助君王。

黄佐长得隆准阔颐,英俊潇洒,且以奇隽闻名,尚未开口讲话,就整天拿着书本,煞有介事地乱翻。他3岁时已能背诵唐诗宋词百余首,日后成为“一代文宗”,人们都说是天赋异禀之故,这固然不假,但与其所处环境也有莫大的关系。

黄佐祖屋所在的仁厚坊,又叫仁厚里,坐落于石岐“七星峰”之一的仁山(今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所在地)。仁山周围历来是文化荟萃之地,衙署、府馆、庙宇林立,仁厚坊则是这些“上层建筑”的后院,达官贵人多居于此。在入口处的石制门洞上,镂刻“仁厚里”三字,至今仍存,似乎在述说着昔日的光辉。

宋元战事平息后,香山县遂远离了刀光剑影,少了山河破碎的凋零,毕竟远离政治中心,很快又变成了一片清净之地。在香山县落地生根的前朝遗臣的内心或许并不平静,但均以“孝悌忠信为家法,读书耕织为本业”为教育后代的圭臬。明代以降,黄家的人才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黄佐的曾祖父黄泗,学富五车,是明初香山的大富豪和有名的慈善家。永乐十四年(1416),香山发生灾荒,粮价急涨,不法粮商乘机抬价,民怨沸腾。黄泗见状,即在自己经营的粮店中,每天推出一定数量的低价粮,以低于市价一半的售价卖出,称之为“平粜”。对实在连半价也买不起的贫民,则免费赠送。曾受过他赈济,最终能够活下来的人数达到4000多人。

祖父黄瑜,字廷美,自称“双槐老人”。景泰七年(1456)举人。他参加会试的时候名列乙榜,明英宗时授长乐知县,在任期间干了不少教化邑民、清理积案、抑制豪强等造福民众的实事。著有《应诏六事疏》《七诱》及《书传旁通》(10卷)、《双槐文集》(10卷)、《双槐岁钞》(10卷)等。

黄佐的父亲黄畿更加不简单,幼年便有“神童”的美誉。有《三五元书》《易说》等书传世,因其号粤洲,时人皆称其“粤洲先生”,在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有“粤人著书之精奥,以畿为最”的甚高赞誉。

在所处的大环境及家学渊源的熏陶下,黄佐幼承家风,4岁就开始读《孝经》,5岁随父亲“执养亲礼”,6岁入读私塾。因他未入读私塾已经熟读唐诗宋词以及“三百千”等,故一入学,老师就为他讲授《大学》《孟子》等程度较深的课程。

到8岁时,天生聪慧的黄佐已开始钻研诗词歌赋以及《左传》、“二十四史”了。小小年纪“开口成文,挥翰霞散”,他勤思善辩,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时连老师也答不出。

有一次,老师正朗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老师的朗读声刚停下来,黄佐就发问:“何谓‘明明德”?

“所谓‘明明德’,就是指通过修行,使‘明德’显明于心”,老师解释。

“我看未必尽然,孔颖达有言‘明明德’为‘谓身有明德而更彰显之’,既然‘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那么它就应当包括‘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等内容。”黄佐大胆插口。

老师开讲的《大学》课程,有点深奥,而小黄佐竟有此见解,不得不令老师惊讶。老师正想说话,勤思善疑的黄佐眼珠转了两转,又问:“《大学》自纲领条目之外,何以释本末而不及始终?”

这一问,真难倒老师了。老师面对一脸稚气的黄佐,却无从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孩子,思想怎能这么深刻呢?

有一次,老师带学生渡过石岐海到县城以西的长洲山春游。

长洲山是因山脚有一条长洲村而得名。当时周围都是水,每当夜幕降临,渔歌唱晚,仙鹤漫步,烟雾弥漫,恍若仙景。香山八景之一的“长洲烟雨”便应景而生,元代香山知县黄棠曾有诗写及此景:

万顶中间螺髻青,人家环绕住升平。

鹤汀凫渚虽烟雨,长有渔歌牧笛声。

依山而建的长洲村,美景不在话下,聚族而居的黄姓人,同样名声远扬。长洲村黄家与石岐仁厚里的黄家实乃同宗;不同的是,长洲村这里聚居的黄姓人更多,在长洲村建有一座黄氏大宗祠,所奉始祖为宋进士黄敬斋。

黄敬斋为南宋宝祐年间进士,其祖上也是进士出身,可谓名门望族之后。距黄氏宗祠不远还有一座“烟州书院”,此乃长洲人自古注重文化和教育的佐证。

只有8岁的黄佐看到黄棠的题诗及祠堂记载的祖宗荣耀,诗兴大发,当场作了首《长洲山》:

微雨净山绿,赏心投鹤群。

拂藓憩幽洞,松花如密云。

龙湫接狮戽,石濑时远闻。

野烟湿苔径,牛羊下斜曛。

此诗“融情于景物之中,托思于风云之表”(费经虞语),意境深远。私塾老师看了,大为赞叹。

翌日,私塾老师对黄佐的父亲黄畿说道:“我执教数十年,天资聪颖的学生见了不少,但有如你儿子年纪这么小就这么有思想的,我是平生第一个见,你儿日后定有大作为,这可真是黄家祖辈积下来的恩德啊!”

黄佐从小成才,既有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家学渊源。黄畿心里清楚,但听了私塾老师的话,他还是谦恭地说:

“老师对小儿过奖了,这全赖老师教导有方!”

“老师固然有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天赋异禀,加之个人努力!你看入读私塾不够三年,已熟谙四书五经了。以你儿子现在的水平,老朽实在无能为力再教下去了。让他参加科举考试吧!”

私塾老师的一句话,黄畿真的让不足10岁的黄佐参加了科举考试。

何谓科举?

科举,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废除于清朝末年。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

科举之路,艰辛漫长,其所走路径,可谓“过五关斩六将”,方可达至科举的金字塔——进士。

哪五关?就是“五试”:童生—秀才—举人—贡生—进士。

先说“童生”,又称儒童,是对未考取功名的读书人的通称,由各地方政府主持,可以视为第一道门槛,无年龄限制,所以只有9岁的黄佐也可以投考。黄畿让小小年纪的黄佐参加考试,只是想锻炼一下儿子,成绩如何,他一点也不关心,但万万想不到,儿子竟然得了童生考试第一名。

如果说,第一关的童生试,将其比作进入科举这座殿堂的“敲门砖”,那么下一关秀才试就是门槛了,通过者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在秀才试中,黄佐又轻而易举地得了第一名。这年是正德二年(1507)丙寅,黄佐17岁。

接着,通过乡试者,就是“举人”,即举子了。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由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中举人者可以直接为官,当然官位不会太高,比如知县等地方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委书记或市长。按照这样的节奏,黄佐应在三年后,即可以参加举人考试了。但黄畿认为儿子虽在童生、秀才这两关接连夺魁,不过多少有点运气。年纪轻,根基还未扎实,打实基础再去考吧!

为了打基础,黄佐刻苦用功,博览群书,特别关注经书史籍,每有心得,必做笔记,汇编成册,名《漱芳录》,继而又写下《正骚》等文章,他说也要和孔子一样,订立人生的座右铭,写下了《志学铭》:

为学在志,立志在勤;今我不力,岁月如轮。

汤曰日新,孔云时习;所以圣人,寸阴恐失。

忠信作主,孝悌是先;有过斯改,闻善必迁。

勿炫己长,而谓人短;情不可逸,志不可满。

行恐躁妄,言妨诞烦;义之与比,礼以为闲。

方事口耳,即求温饱;匪小人儒,亦童之狡。

惟明其道,不计其功;钦哉是言,德广业崇。

直到正德五年(1510),黄佐20岁,黄畿才让他参加举人考试。乡试在广州城东北隅的贡院举行,这是全省最高级别的考试。当年分配给广东的举人名额是75个,要在数千名考生里脱颖而出,取得举人资格是很难的事情。但是,黄佐却成功地考取了癸酉科乡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在古代,绝大多数的考生,在这一关已经止步了。再往上走的“贡生”“进士”可谓更加难了。

“贡生”,别称明经,授予通过会试者。会试在京城礼部举行,也是三年一次,并且是在乡试后的次年举行,由礼部官员主考。

正德八年(1513),黄畿陪儿子黄佐赴京师应试,因路太远,故提前一年起程,途至玉峡地方,染病不起,客死他乡,终年49岁。黄佐悲痛不已,哀伤哭泣,让同行的兄弟扶柩返乡。他唯有带着悲伤只身前往。正德九年(1514),化悲痛为力量的黄佐时年24岁,又是毫无疑问地考取甲戌科会试贡士,位列第一名。

连闯四关,皆是第一,而且又是这么年轻,这下可震动京华了,一夜之间,黄佐成为天下学子的榜样。

此时的黄佐,正踌躇满志地开始向科举的金字塔——进士这座高峰攀登了。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授予通过殿试者。殿试,顾名思义,是在皇宫举行,由皇帝或皇帝委派的大臣主持。进士按成绩分为三等,称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正德十五年(1520),黄佐再次来到京城。上次到京城考贡生,有父亲陪同走了大半路程,一路都是老父帮他安排打点,一切都妥妥当当。这次来北京,父亲没了,兄弟又未能与他同行。由始至终,所有一切,都由自己亲手操办,骑马、租船、步行、爬山,风餐露宿,走了一年多,来到京城他就累倒了。高烧不断,面色蜡黄。好心的店主为他请来了老中医,服了几帖药,才稍觉好转,但头部还是觉得痛,昏昏沉沉的。

“明天开考了,如此状态,怎么考啊?在店里休息几天返乡,待明年再考吧!”店主好心劝他。

“我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岂有打退堂鼓之理?考不上,权当锻炼吧!”黄佐决定带病参考。

考前的一天,适逢春节将至,他来到北京庆通寺,祈求菩萨保佑顺利通过考试,此时独处异地,挂念岭南故土和家中亲人。他用《思家》为题写了首诗:

独坐禅扉迥,怀归思窅然。

花光明薄暮,莺语入新年。

彩仗随春动,华灯与月悬。

绝怜风景美,不是粤山川。

开考这天,黄佐早早就到了考试大院的门口,进了考场,还是那个大院,没有一个人认识。今年的主考官是一位新上任的侍郎。

试卷发下来了。黄佐一看也不算太难。就开始从容作答。他才思敏捷,意到笔至,很快作文写就,但毕竟带病,刚写完最后一个字,还有一首诗未作,他就撑不住一头倒在桌面上睡着了。

不知隔了多长时间,隐约地听到主考官说:“距交卷的时间还差一刻钟!”接着是台面的敲打声把他完全震醒了。黄佐努力地把眼睁开,主考官正站在他身边,原来是主考官用手敲桌子提醒他。他稍定定神,一看试卷才完全醒悟过来,天啊,还有一首诗未作答呢!

诗词命题是以“拔剑起舞”破题作诗,科举考试的试帖诗如此做法他从未试过。此时的黄佐昏昏沉沉,好像喝了酒一样,朦胧之际,他驰骋情怀,拿起笔来,竟一挥而就:

拔剑起舞临高台,北斗插地银河回。

长空赠我以明月,天下知心惟酒杯。

门前马跃箫鼓动,栅上鸡啼天地开。

倦游却忆少年事,笑拥如花歌落梅。

黄佐当堂所作的诗,诗句有如大江直下,曲折盘旋,豪迈气概尽显,难怪何藻翔在《岭南诗存》里有“倜傥不群,神来气来”的评语。后来的谭敬昭云:“此诗直是徐庾乐府,在王、杨、沈、宋之上。”

他写完此诗,自我感觉良好。由头至尾检查了一番,看没什么可改的,即起身向主考官躬身施礼,退出考场。

当时尚未有人交试卷呢!主考官好生奇怪,拿起他的试卷浏览一番,大吃一惊!不论为文还是作诗,均雄伟奇丽,豪迈大气,显示其聪慧和才华。

本来诗文均系上乘之作,主持内阁具体事务的蒋冕阅览黄佐的试卷时,也认为黄佐的文章可与东汉的张衡、王文考相媲美,故列其为第一。

遗憾的是,偏偏黄佐这天病了,病得沉重,拿着毛笔的手有如千钧重担,个别字写得歪歪扭扭。古时科举(判)评卷对字体要求挺高的,黄佐最终被内阁首辅杨廷和评定为二甲第十一名。

黄佐踏上科举之路后,一路高歌猛进,到了最重要一关,虽高中进士,但离所期望的尚有距离,所以公榜这天,他背着手在街上走来走去,闷闷不乐。

“男人大丈夫金榜题名,可喜可贺,何故长吁短叹?”主考官刚好路过,见是黄佐,便上前说道。这位主考官本与黄佐素不相识,监考这天看了黄佐试卷,知其非池中之物,故印象深刻。

“自参加科举考试以来,一路顺风顺水,均是第一,最后一关,我知状元不易得,但得一甲应如囊中取物,岂料竟得二甲进士,真羞愧难当!”黄佐见是主考官,施礼后直答。

“能得一进士,不论一甲、二甲,已是天下学子终生所求,绝大多数人屡次赴考均未必可得,人生哪能事事如意呢?”颇欣赏他的主考官见状,好言抚慰,最后向他指引光明大道:

“你若有真本事,何愁没有机会展现?下一步还有个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试等着呢!这比中状元更难考,有真本事你就去考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先说翰林院,这可是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

庶吉士,是明朝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从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明朝中后期,只有庶吉士才能成为内阁大臣,进士中一甲或二甲中优秀的举子,经过考试才有机会成为庶吉士,所以,非常难考。

可见,庶吉士基本上是以后做高官的保障。进入这个群体,就相当于进入现在的中央国级干部的后备干部序列了。

明嘉靖元年(1522),世宗皇帝朱厚熜即位,举行殿试挑选翰林院庶吉士。黄佐第一时间报了名。

六个科目的考试,黄佐出人意表地获五科榜首!这是朝廷设置了庶吉士考试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五试皆第一”,于是震动京城,惊动朝廷了。

一天,黄佐在内阁大院遇见杨廷和,杨一脸内疚地对黄佐说:“那年殿考,我未能了解你的水平,今天才知道你确实非同凡响!”

皇帝也特意召见了黄佐。为试黄佐才学,让其以《君马黄》乐府古题作诗一首,黄佐不假思索,当堂吟诵:

君马黄,臣马玄,狭斜相逢不敢前。

黄马驰,玄马逐,后喷沙,前喷玉。

副以江浒翼两张,翩翩倏如流电光。

周有穆满今圣皇,君臣布德周万方。

此诗不仅豪放雄奇,跌宕生姿,而且赞颂皇帝功德,毫无造作之嫌,致使龙颜大悦,即授予黄佐编修官之职(明代翰林院为中央政府正三品衙门)。这个职位主要协助皇帝处理奏章、谏议,兼管修史、著作、图书等事务,也就是担任皇帝秘书。官职不大,但权力很大。

至此,满腹才学的黄佐终于为自己打开了通往权力巅峰的一扇大门,进入内阁只差一小步!

“首为清、次为慎、三为勤”,这是黄佐的为官箴言。他处处谨小慎微,温润谦和,生怕得罪人,这是想当官的人所不得不采取的立身准则。因而颇得同僚赞许。

入翰林院不久,黄佐撰写了《翰林记》20卷,这是一部详细记载翰林院情况的著作。黄佐在书中将各事标目,凡220条,系统具体地讲述明朝翰林院的建置、沿革以及翰林学士的职能和作用,对于后人研究翰林制度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当时的官场好颂而不好谏,花言巧语、拍马奉承之风盛行,为此,黄佐专门撰写了一篇针砭时弊的文章——《颂谏论》来阐明忠言逆耳的道理。从古人有“颂而无谄,谏而无骄”说起,指出当官的人本身要行为端正,用端正的行为影响帝王,并要乐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才敢于将不同的意见禀告帝王。

黄佐毕竟年轻,人生历练不足,时间稍长,胸中沟壑尽显,出类拔萃,又深得圣上赏识,开始受到同僚的妒忌。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黄佐为官没多久,朝廷发生了著名的“大礼议”事件,木秀于林的黄佐被这一股凛冽的大风吹倒了。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去世后,因无子继承,朱厚熜依“兄终弟及”的继嗣方式,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过继”,由藩王身份继承了皇位,是为嘉靖皇帝。

嘉靖上台不久,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在网罗人才为己用的同时,授意大臣议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但是朝中以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认为此举不合礼法,应尊正德皇帝的父亲(孝宗朱祐樘)为皇考,兴献王为皇叔父。

也就是说,所谓“大礼议”是指嘉靖生父兴献王名分认定相关的礼仪。谓之“大”,因其与纲常伦理相关。

杨廷和们认为,你过继给了人家,就是人家的儿子,当上皇帝,意味着人家将江山也给了你了,让你坐皇位,你却不认人家,这世界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但站在嘉靖的角度看,何以当上皇帝后,亲生的父亲变为叔父?太不近人情了吧?

显然,斗争的焦点是如何确定嘉靖生父朱祐杬的尊号。

朱厚熜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在内阁制之下,他也没有办法。这是明朝早期形成的良好政治氛围,有点民主气息。可惜朱厚熜亲手把先辈确定的颇有民主意味的架构破坏了。

“连一个为自己父母争取名分的理论说法都没有,当什么皇帝啊?”朱厚熜从来没有建立民主架构的意识,相反,他正为自己身为皇帝做不了主而内心非常痛苦,一筹莫展。

在这个时候,为朱厚熜“挺身而出”的人物出现了!

这个人物就是张璁,张璁绝不是天生聪明,考进士冲击了七次也考不上,但他锲而不舍,“咬定青山不放松”,终于在第八次会试中,高中进士。尽管名次不高(二甲第七十余名),但总算考上了,得偿所愿。

可以肯定,考试考不过人家,并不代表他没有才华,下面的事实足以证明,他是有才华的,在钻营取巧方面真是绝顶聪明。

张璁高中后,被分配到礼部当实习生,他很珍惜这份工作。时礼部正在议论皇帝爹娘的名分问题,张璁敏锐地意识到机会来了、运气来了。他迅速主动地了解整个事件经过,弄清楚来龙去脉后,顿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这班读书人真是死蠢,这个江山是皇帝的,又不是你的,皇帝能逆的吗?”张璁下定决心,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一边,并想法帮皇帝一把。他想,庶吉士考不上了,翰林也当不上了,但入阁为相依然是有可能的!

张璁连夜写了一道《正典礼》的奏疏,阐明汉定陶王和宋汉王的儿子是入宫承嗣为皇子,而后继承皇位,此为继嗣。而当今皇上是以伦序而立,是为继统。统与嗣不同。并据“孝”和“尊亲”传统,说明礼法核心是人情。申明世宗登基后即议“追尊圣考”“奉迎圣母”,本乎大孝之道,顺乎人情之理。说白了,只向朱厚熜说明了一个观点:你想认谁当爹都行。

嘉靖皇帝朱厚熜太高兴了,他拿着张璁的奏折,高兴地说:“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也就是说,“我终于可以认我亲爹了!”

在内阁制说事的时候里,皇帝也有干不成的事情。果然,内阁首辅杨廷和授意才华盖世的黄佐也写了一篇针锋相对的奏疏。黄佐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把张璁写的《正典礼》驳得体无完肤,旗帜鲜明地摆出观点: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底线是不能破的,否则这个国家就乱套了。坚决主张依礼追嘉靖帝生父为皇叔。

这不打紧,重要的是,张璁因此触犯权臣,而被排挤出京,到南京任刑部主事。

“这么点事,皇帝也做不了主,你这个皇帝也太窝囊了吧!”张璁被打压得一头雾水,灰心丧气。表面上看,张璁聪明过头了,失算了、失败了。而黄佐这次实战让他显山露水了,胜利了。

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当嘉靖皇帝知道这篇《驳正典礼》的奏疏出自黄佐之手,气得手发抖,心里直骂黄佐:你是我的秘书,怎么跟着杨廷和们瞎起哄?这下就埋下了隐患。而正直单纯的黄佐还浑然不知。

事情很快逆转!嘉靖元年(1522)十二月,山东按察佥事史道呈上奏疏弹劾杨廷和昔年曾勾结朱宸濠谋反等事。事后才知道,这是嘉靖的权谋,要把杨廷和扳倒!

杨廷和是内阁和六部老臣之首,擅权朝纲,恃此请求归田要挟。以为嘉靖会就范。其实,嘉靖求之不得呢,于第二年二月,顺其意而同意他归田养老。

接着,嘉靖迅速召回他的得力干将张璁,大礼议再次兴起!嘉靖三年(1524),嘉靖欲为其生父上尊号。

虽然,杨廷和走了,但是后继有人,弹劾的奏章如排山倒海般压了过来,朝中骂声一片。嘉靖忍而不发,以静制动。

继而,那些老臣及忠于祖宗礼法的人计有200多人联名上奏,并在皇宫左顺门示威,再发展到百官于左顺门外跪谏!

在这场政治事件中,黄佐大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退避三舍。换言之,不签这个联名,皇帝秘书这个职位或许能保得住。然而,“性格决定命运”,尽管憨直不屈的黄佐从不喜欢拉帮结派,也未参与这次跪谏,但他据“礼”力争,在联名反对嘉靖的奏章上义无反顾地签了名。

示威的200多人全都是朝廷里的精英,位高权重。如果在以前,这样一闹,皇帝不得不屈服,一定会收回成命;但今时今日的嘉靖已今非昔比了。

经过几年的力量积蓄,加上最具影响力的杨廷和已不在朝里,嘉靖二话没说,将名单交给了锦衣卫,把跪谏者全部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残酷镇压。这场嘉靖年间最大的示威运动就此平息。

皇宫终于恢复了平静,大臣们也老实了,但事情不能就此完结,接着的“秋后算账”便来了,跪谏的231人中受廷杖者180余人,杖死18人,142人下狱,另有11人远谪。

说白了,受廷杖者就是被脱光裤子,打屁股,此次打屁股可谓盛况空前,有16人被打成重伤,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十二,怎一个惨字了得,简直是人格的侮辱,尊严丧失殆尽。

庆幸黄佐这天要赶稿子,没有参加示威,避过了打屁股这一劫,但签了名,避不了第二劫,而给他带来这一劫的就是张璁。

现在张璁可得意了,当年写了篇驳斥他文章的人岂能饶恕?

他对皇帝说,黄佐此人,没有一点“政治觉悟”,万万用不得啊!公正地讲,在议礼纷争的那些日子里,张璁挺身而出,为孤立无助的少年天子说话,可圈可点,但他毕竟是出于投机的目的,而黄佐是出于维护宗法,各人观点不同,都没有对错。但在极权的社会里,权力是评判对错的唯一标准!

嘉靖的行为无疑在启示着后来当权者:只有权谋和暴力,才能征服所有的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这一次,张璁赌赢了。在皇帝钦点下,他顺利入阁,也就是进入了最高权力机构。

前面不是说想进入内阁,首要条件是要进翰林院,当过庶吉士的吗?这是基本条件,按理张璁是不够格的。关键是皇帝喜欢他,以他有特殊贡献之名,装模作样地走走程序就把他推进内阁。

张璁终于出人头地了!而一直以来强烈要求进步的黄佐就惨了,本来离入阁仅半步之遥,却因“站错队”而被剔除。

张璁通过皇帝逼黄佐做出了一个使自己伤心欲绝的决定——辞退。这与削职为民相比,算是天恩浩荡了!至此,差等生走在他的前面,他黄佐这个优等生却被打回原形——回老家当顺民去!

黄佐被驱逐出朝廷后,骑着一头骡子凄凉回家乡。

阳春三月的香山,草长莺飞,鲜花绽放。家乡特有的水果——“三月红”荔枝已挂满枝头。凝眸倾心处,还是家乡的山山水水更美。但见如斯美景,黄佐心情无法好起来。心中郁闷啊!他找到同乡好友李哲一诉。

李哲早年为官,且建树颇多,官声甚好,因刚正不阿颇受打压。他实不想同流合污,终心力交瘁,故辞官归里,成为一闲云野鹤。李哲曾当过黄佐“高考”前的辅导老师,师生两人甚是投缘,遂结为忘年交。

“我处处恪守为官准则,想不到竟落如此下场。”说起这次辞官,黄佐很无奈。

李哲一听,沉思片刻,道:“我看任何职场都有其守则,医生不能见死不救,教师不能误人子弟,骑马者不能横冲直撞,做生意要信守契约(合同)……”

“我也有做官的原则啊!”未待李哲把话说完,黄佐以为老师指他不懂为官的原则,故解释道。

“哈哈,我是说任何职业自有其准则,而做官的唯一准则乃是没有原则啊!”黄佐一听,若有所思。李哲见黄佐并不言语,接着道:“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一旦成功做官,因为没有原则,自可为所欲为。这就是为何这么多人喜欢做官的道理啊!”

说到这里,李哲话锋一转,慢条斯理地道:“以你刚正的个性,并不适合做官。除非你遇到一个好伯乐,或有机会一展平生抱负。”

人的一生,真的要讲运气,李哲的“除非你遇到一个好伯乐”所指的“伯乐”,后来,竟让黄佐遇上了。

思想交锋,智慧迸发

黄佐经此打击后,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意识到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官场,不会有大作为。在居家这段日子,他先到家乡周边的名胜走走,去得最多的还是位处城中的烟墩山了。山不高,但听着这个名字,已令人联想到它昔日的烽火连天。

黄佐登上烟墩山,时太阳初升,霞光万丈,放眼四望,远处的五桂山连绵蜿蜒,近处的石岐海潮起潮落,他心潮也随着起伏,借着景物,启动遐想,脑海中出现一位位家乡先贤:陈临、郑愚、陈天觉、梁溪甫、马南宝……

时光流逝,人远去了,但他们的背影依稀可见,家国情怀永铭心间!

“嘎!嘎!”天空飞过的一群鸟,叫声在空中回荡。黄佐的耳旁响起古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教诲。

“人,活着就要有所作为!”黄佐似有所悟。

他回到家里,进入自己命名的“内省轩”书房,当抬头看到墙壁上挂着他父亲为他写的“慎独”二字时,仿佛听到父亲的教诲:“慎独是孔门传心之要。”

读书修身,心以慎独为要。黄佐坐在书房的椅子上,反躬自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学识又有何为?他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中。

此时理学盛行,黄佐决定对理学进行一番探究,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其实,他从6岁起便开始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并颇能心领神会。

何谓理学?理学,又称义理之学或道学,其创始人为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及张载。继后有程颢和程颐等,最终由南宋朱熹集大成,因此这种理学常被称为“程朱理学”,元朝、明朝、清朝前期均把其定为国家的官方思想。

黄佐对程、朱理学顶礼膜拜之余,没有盲目崇拜,经过一段时间研究,他冲破思想藩篱,建立了自己的“理气”学说。

他把理和气看为同一的东西,气为万物的本体,而理则是气变化发展的规律。他认为,气本来是一个统一体,但这个统一体中又存在着矛盾双方,如阴阳、动静、往来、阖辟、升降等,“循环无已,积微而著,由著复微”,于是产生了天地万物。万物的生灭过程中,“千条万绪纷纭胶”,无限复杂,但其中“卒不可乱”,总有“所以然而然”,这就是理。

黄佐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一本叫《理学本源》的书,一经印发,在朝廷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这时的黄佐自信心大大增强了。

人,都是这样,自信心强了,胆子也大了。他要见当时粉丝无数,魅力无限,被视为当代“圣人”的王阳明。

王阳明,即王守仁。因曾筑室会稽阳明洞,又自号“阳明子”,故称为阳明先生。王阳明不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此人不但文武兼备、智勇双全,而且五花八门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一不晓,且善始善终,堪称不世出之奇才。”

王阳明虽为文臣,却屡建军功;功勋卓著,却一度不被重用;深受谣言攻讦,却保有光明峻伟的人格;转战南北、九死一生,却创立了中国古代思想界的最后一座高峰——心学。

心学,源于理学,却与之分庭抗礼,因它突破理学割裂人心物理的观念,启发人性解放的潮流,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故心学站在理学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但心学的观点与政府主导的程朱理学殊异,王学一度被指斥为“伪学”,故不被统治阶级待见,每多打压。

无论如何,在黄佐看来,王阳明创立的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数百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智慧之一。但总觉其有个别地方不妥,所以,他要找王阳明好好地理论一下!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的黄佐只不过是翰林院的一个青年才俊,而王阳明是当朝大儒,时任兵部尚书,叱咤风云。论年龄、地位、名气都很悬殊,不是同一个档次的人。按理黄佐是没有资格见这个大人物的。

但黄佐与别人不同,他有他的自信,赖以炫耀的,是在“国级干部后备干部”——庶吉士的六科考试中,他独占五科第一,又当过皇帝秘书,这些都不重要,现在最令他自信心强大的是现在有一块敲门砖——《理学本源》。

经舟车劳碌,黄佐终于来到了时王阳明贬谪之地贵州,其修行所在的“何陋轩”。何陋轩,筑于贵州的山野丛棘之间。“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

黄佐至何陋轩门口,即把《理学本源》递给门童,静待回复。隔了一会儿,走出了一个颇有仙风道骨的长者,此人正是王阳明!他竟亲自出来迎接,黄佐大喜过望。

两人步入何陋轩书斋坐下,寒暄几句,很快就转入正题——切磋学术。一起辩论“知与行的关系”。这是王阳明学说中最重要的部分——知行合一。

此前,在王阳明看来,知识引发实践,又因实践而获得新的知识,再为下一次实践给予指示。即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黄佐承认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但在知识和实践两者谁先谁后的问题上,黄佐更强调知识在前,即人们是通过获得知识来指导实践。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指导实践!

王阳明开门见山地说:“知行合一的‘知’,我们可以解释为知识,就是知道如何去完成任务,‘行’就是实践,即具体去完成任务,两者是一致的,《中庸》里面说过这样的道理,我的信念也在于此。”

完了,王阳明指着仆人送上来的水果说:“比如这水果,你吃了才知道它的味道。你吃水果时就相当于一次‘行’,正是如此直截了当。”黄佐面对比自己年长18岁的王阳明,一点也不客气,他认为,知识与实践不应混作一谈,它们是有先后次序的。

黄佐直陈己见,说:“知,犹目也;行,犹足也。虽乃一时俱到,其实知先行后。”他强调:“知识好比人的眼睛,实践好比人的双脚。比如这次我来拜访先生,是先要向人询问您的住址,才能一路前来,表面看上去我的眼睛和两腿同时到达,其实我是先知道了您的地址才开始行走的啊,这也就是‘知先行后’的道理。”

黄佐用了这样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诠释自己的观点,确令王阳明有些始料不及,于是他将黄佐的学问归咎于受宋儒的影响太深,他对黄佐说:“你可能读了太多朱熹的著作,太相信宋儒了!”

黄佐直言道:“《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为艰’之说,岂宋儒耶?我是说,获得知识与具体实践是两回事,不应混作一谈,所以并不存在谁影响谁的问题。”

王阳明初次感受到黄佐对学术的固执。见到黄佐引经据典,王阳明说:“《尚书》也有‘王忱不艰’一句,由此证明知、行是一回事。”

黄佐毫不示弱,他反驳道:“《周易》有言‘知之非艰,行之为艰’,夫子亦曰:‘知之,未尝复行也’……”即是说,如果不在之前获得知识的话,恐怕以后的实践便会出错。

黄佐以程朱理学为宗,但绝不迷信权威。他不只引经据典,且推陈出新,见解独特:

一者,在理气关系上,黄佐反对“理先气后”说。他准确地指出,作为宇宙最高范畴的“理”与“气”,亦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一样,是一个统一体,两者表现之形式可有不同,但不能强分为二。

二者,在“知”与“行”关系上,黄佐认为应当知行统一。他认为,无论是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还是王阳明的“知行并进”之论,都是不能贯彻到底的理论。

王阳明闻此,沉默沉思。黄佐与王阳明这场“针锋相对”的辩论,赢得了王守仁的敬服,皆因他高屋建瓴的观点:

“知”和“行”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但又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表现为对事物认识、个人修养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表现,两者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这些辩证的观点,显然是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相对独立性的观点。黄佐这一观点比西方哲学家还早几百年呢!

事实上,黄佐的思想未因时空变换而被尘封,也未因时代久远而被遗忘。恰恰相反,其思想就如同真理的燧石,愈是经时间老人的打磨,愈是闪现出耀眼的光辉。大约400年后,同是香山人的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时,提出了“知难行易”的理论学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黄佐的“知行观”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古今认识论的演变轨迹。正是:

程朱理学是为宗,理气之言辩始终。

可见知行蕴深意,如何转化微茫中。

这个话题讨论完了,王阳明又和黄佐谈论起文学来。

王阳明说:“昨天,绍兴知府南元善写了一篇赋给我,里面用了‘兮’字。‘兮’是一个感叹词,将它用作颂语似乎不妥吧。”

“《诗经》的《淇澳》里也有‘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句,同样将‘兮’用于颂语,似乎没有什么不妥。”黄佐想也没想,直接回答道。

对于王阳明提出的问题,黄佐随时引经据典,可见其记忆力之强,学养之深,不得不使王阳明惊讶起来,感叹道:“庶吉士的考试,五科第一,的确真材实料,名不虚传啊!”

接着两人又讨论对《大学》一书宗旨的阐述。

明初以来,由于受科举制度的束缚,许多人只读朱熹的《大学章句》,不太注重对古本原文的研究。王阳明对《大学》,遵从的是源自《礼记》的古本。

“《大学》一书的要领,在于使自己的意念诚实无妄,这也是书中说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而怎样才能做到诚实无妄呢?就是要考究事物的道理。诚实无妄的目的是要将事情做到最好,事情做到最好,也就可以获得新的知识了。”王阳明表明观点。

但黄佐不置可否,抱有不同看法,他说:“《大学》的宗旨在一个‘仁’字。对于个人来说,如何做得最好,那就是‘慎独’二字。尽管某人诚实无妄,并有明确的志向,这只能说明他无坏的念头,但却难免犯错。如果某人胸怀广阔,大公无私,心无邪念,思想端正,正确对待物质享受,避免过错,做好自身的修养,从此出发去处理家庭、国家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天下也就太平了。”

王阳明听了黄佐的不同看法,觉得颇有道理,由衷赞许道:“你对《大学》的见解独到,特别是引入了‘慎独’理念去解释古人所强调的‘至善’,很有说服力!”

王阳明欣赏黄佐的见解,并乐于听取和汲收,用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说。同时,尽管他说服不了黄佐,但他却赢得了黄佐对他的尊重。黄佐在讲学时对自己的学生详细讲述了前后两次会面的情况,充分肯定了王阳明观念开放、愿意听取不同意见的宽阔胸怀。

这是黄佐第一次与王阳明见面,经此聚会交谈,这位在不少人眼中至高无上的阳明先生不得不对黄佐刮目相看,黄佐深厚的经学功底与博学多才给王阳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打算让黄佐来听自己讲学说法,不料却让其独到观点所打动。

对黄佐来说,能够与一流的理论大家磋商学术是一件难得的事情,交谈之后,黄佐认识到王阳明在学术上的宽宏大量,能够容纳不同见解,同时也知道自己以往的用功并无白费,自己无论在学问、操守和理论等方面都可与王阳明相提并论,从此坚定学习进取的信心。

当黄佐刚把话说完,王阳明就站起身,握着黄佐的手,由衷地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你广见博闻,真是我的益友啊!”

人生真是很奇怪,所谓朋友易得,知己难求,越是交往密切的人,如父母、同事,可能难以成为知己,反而与自己生活毫无关联的陌生人却极易成为知己。一曲《高山流水》让晋国大夫和一个樵夫成为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想不到,这样的一场知与行的辩论,竟让王阳明与黄佐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王阳明认为黄佐不仅有旷世之才,更是正直可靠之人,故利用其兵部尚书这一显赫身份当起“伯乐”,向皇帝游说,使黄佐得以重新起用,外放任江西佥事,再改广西督学。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有才华的千里马往往能力超凡,正直刚毅,不随波逐流,不趋附权贵。这是一种风骨,然而这种风骨很容易被别人看作傲气、清高,给个人的发展设下了障碍。除非你遇到如王阳明这样有慧眼有胸怀的伯乐。黄佐有幸,真的让他遇上了。

设学兴教,孝行天下

嘉靖九年(1530)秋,黄佐以广西提学佥事身份,负责全省教育事务。

他从广东溯西江而上,经苍梧转溯府江至桂林,开始了在广西的任职生涯。当时正值王阳明平定思田土司之乱,继而再次征讨大藤峡之后不久,连年的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庄稼失收,粮价暴涨,广西变得萧条凋敝,民生困苦。

走马上任的黄佐见如此局面,忧心忡忡。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文化落后,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厉行教化,以稳定人心。

所以,他刚到桂林,便到处走访,深入基层了解情况。

一日,黄佐乘船经过被瑶民占据的大藤峡险滩时,船只竟被当地的瑶民用铁钩钩住,索要买路钱。

当时有官员告诉黄佐,瑶民没有文化,又贫困,野蛮至极,这种做法已成惯例,官府也无可奈何,只好姑息迁就。

“我哪里有钱交买路费啊!”黄佐听了,并不认同,也不惊恐。他和颜悦色地对瑶民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人必须孝顺父母。父母养育你们非常艰辛,为何要做坏事去损害父母的名声呢?人能为善,天必报之。如果大家愿意孝顺,从善向好,我会免费送你们的子弟入学读书,让他们知书识礼,将来用孝顺报答你们,到那时你们大藤峡就有出头之日了!……”

黄佐一番苦口婆心,终于打动了他们,放众人过去,分文不收。

黄佐也信守承诺,不仅免费收录瑶民子女读书,还赏赐瑶民粮食。大藤峡瑶民收买路费的恶行从此绝迹。他们还前来贡献土产,对黄佐说:“我们已感教化,不敢复索金矣。”

这件事使黄佐看到,广西的落后,并不是这里的人愚昧,而是官府连年征伐才导致社会动乱,老百姓深受其害,少数民族最为贫苦,衣食也无保障,失却教育,孩子又没有书读,何来文明?

黄佐提出了“体恤民情、以民为本”的理论,推行顺应民心,安抚民意的教育方针:

一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社会中下层,一改以往教育在“士官子弟,许入附近儒学,无定额”的规定,转为“择土民及瑶僮之子弟而教之”。换言之,从过去只送少数民族首领的子弟扩大到送瑶族、僮族等少数民族的普通家庭的子弟入社学读书。

二者,亲自撰写劝化文章在广西全省颁行,将四书五经以及自编的《小学古训》教育引导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当地人,令当地的瑶民知书识礼。广西风气渐开,土司、瑶僮多有向化。

自黄佐来任提学佥事,风气渐变,藤峡、府江、古田等地的大规模动乱基本上结束了。以往来广西任督学的官员因害怕少数民族,每每出门都要手拿木棒,全副武装。现在一片太平。

光阴似箭,黄佐到任广西半年了,当他又乘船经过大藤峡时,几百个瑶人突然在草丛中走了出来,众人吓了一大跳。以为有什么不测,但只见走在前面的三个首领跪下,将竹帽举在头上,说要拜见黄佐,感恩称谢,高声说:“您是上天派来教导我们的好官啊!”

黄佐曾写过一首《大藤峡瑶老》诗,记下这段难忘的经历:

大藤勋业使人疑,今日褰帷始见之。

每忆韩公成感叹,且令瑶老望威仪。

江山道梗空千里,兵甲屯云又一时。

闻道招安成妙算,从前真觉费王师。

黄佐不停歇地对广西各地走访,当他来到临桂县东乡桐罡,好生奇怪,来了将近一月,何以当地天气一直乌云密布,阴雨连绵,没试过一时半日的天晴?他还发现一个怪现象,当地的老百姓虽十分贫困,但到处都是寺庙和道观。他明察暗访,知道这里的风俗是专敬淫祠,男女混杂,行而为奸。其中桐罡岭上的天武婆庙,吸引了许多民众前往烧香,巫师在庙里用邪术骗人,以达到其敛财目的。

黄佐为此亲自撰写并公布《禁淫祠榜谕》,通令广西全境拆毁淫祠,每乡每里各建一社庙,请有学问的人担任社师,社庙内有神像,每月初一、十五由社师引导民众焚香发誓,务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和睦乡里,不能做不孝不悌、赌博盗窃等害人坏事,否则必会遭到报应惩罚。他还写了一篇《仙道释》,向老百姓进行破除迷信的宣传。然后,下令桂林府知事王彻派人前往临桂县抓捕巫师,拆毁天武婆庙,并将庙里的鬼神塑像押回桂林城隍庙前砸烂,焚毁示众。他以此告诉人民,邪鬼都自身难保,又怎么能保佑大众!

说来也神奇,此后,一直阴雨绵绵的临桂县,雨过天晴,阳光灿烂。有记载说,广西从此僧尼多还俗,巫观不再祀鬼,风俗为之大变,教育事业兴起。

黄佐知识渊博,名声在外。有一天,时任广西右布政使的林富找到了黄佐,请他主持编纂《广西通志》。

此时的黄佐主持重建了桂林宣成书院和全州湘山书院后,正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撤淫祠,倡导社学,将亲自撰写的《泰泉乡礼》“刻于广之藩司,颁诸郡邑行矣”,以正风化。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哪里有时间去主持编纂志书?

“此乃地方官员施政必读之书,您学识广博,非您莫属,望能鼎力支持!”

本来,黄佐一口推辞的,但见到林富诚挚的眼神,想到作为一个地方官员,竟然有心思去编地方志,出发点又是这么崇高,他实在为这份热爱文化的真情所感动没有办法再推辞了,便一口应承下来。有因必有果,后来黄佐出事,林富能挺身而出,大家就不难理解了。

黄佐应承了林富,马上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白天没时间,每到晚上便伏案撰写至三更。他先草拟《广西通志》的宗旨、编例、大纲等,继而确定整部志书的格局,采用了图、表、志、列传、外志等编纂方式,即以纪传体编撰,以保存史料为宗旨的编纂体例,分为图经、沿革、分野、选举、藩封、山川、沟洫、风俗、户口、田赋、食货、公署、学校、书院、兵防、坛庙、宫室、古迹、祥异、名宦、列传、外志等,后人称此为“历史派”的修撰方法。

经过一年的努力,黄佐纂修的广西历史上第一本《广西通志》终于完成了,共60卷,内容丰富,史料翔实,体例严谨,至今仍被公认为历代所修《广西通志》中最好的一部,对研究广西地方民族历史颇具参考价值,是他对广西文化教育的又一大贡献。他在广西的著述,除了《广西通志》外,还有《广西平蛮录》《广西图经》等。

古人强调忠、孝二字,黄佐更是视“孝”高于一切,甚至在“忠”之上。

黄佐在广西推广礼仪孝行。曾撰写《乡礼》一书,希望以此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引导社会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九月,黄佐接获家书,得知母亲病重。他立即上疏,乞休侍养。但嘉靖不同意黄佐的请求。这时,有同僚劝他,道:“皇上将在近期选拔人才,故不同意你请假,遑论退休?眼下是升迁的最好机会,你还是不要回香山为好,错过了机会,将悔之晚矣。”

黄佐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说:“忠孝难两全,倘若国家急需,我当顾全大局,弃小家顾大家;但现在不是,仅仅为了升官,而置生我育我之母亲于不顾,这个官我宁愿不当。孔子有言,‘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焉,然后能事亲。’现母亲病重,我非返乡不可。”

说完,他匆忙向朝廷乞休。还未等到批准,便急奔回家。但是,黄佐万万没有想到,当回到家时,母亲已病入膏肓。尽管连续几天都东奔西走,想尽办法为母亲延医求药,但也挽不回母亲的生命。母亲那不舍的眼神,如锥子刺着他的心窝,痛苦万状。

是的,多年来,为了自己的前途,到处奔波,与母亲聚少离多。现在有点成就了,本应让一生操劳的母亲好好享受晚年,现在却要生离死别。

黄佐俯下身在母亲的耳旁说:“娘亲,等病好了,随我到桂林一起生活吧!”但一切都太迟了。这时,只见母亲的嘴唇动了动,想说话又说不出,紧握着黄佐的手,终于垂下。就这一刻,母亲撒手人寰,阴阳相隔。

黄佐目睹生命转瞬即逝!整个人差点崩溃。

“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他跪在地上号啕大哭。本来,生老病死、红尘苦海,是人生必经之路,是生活的常态。但问题是,黄佐平时太专注于求学、求官、求财,以致对母亲关心不够,现在心里愧疚!

黄佐现在才明白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孝顺也要及时,人生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断了就断了,一切都不可重来!活着,目睹的是一片蓝天;死了,却只能是一抔黄土。

此时此刻,黄佐却不知道生命究竟有什么意义,当官又有什么意思。这一感悟为他后来著书立说埋下了伏笔。

正当黄佐失去母亲、万分悲痛之际,他的同事落井下石,举报他请假未候回复就回家,简直是目中无人。就因同事的妒忌举报,朝廷拟以擅离职守交由内阁论罪。

黄佐与他的上司广西巡抚林富被召到内阁,受到问责。

林富,字省吾,明成化十一年(1475)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诗礼之家。他饱读诗书,执法严明,刚直不阿。他初任广西巡抚时,形势十分紧张。那里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分裂主义者卢苏一伙反叛朝廷,扣压知府以下官属,四处掠抢。林富临危不惧,恩威兼施,分化瓦解敌人,最终促使卢苏率众七万降朝。

为了巩固统一,黄佐在宣传教化方面大力支持,社会秩序很快恢复了正常。尤其是林富此前任广西右布政使时,曾求黄佐主持编撰《广西通志》,黄佐一力承担并出色完成。所以,林富对黄佐有感激之情。

这日,皇帝声色俱厉,当廷质问黄佐:“你身为朝廷命官,竟擅离职守,你知罪吗?”

黄佐听了,解释道:“为臣身为人子,岂能不尽孝,未等到批示至,事出有因,皆因怕来不及见母亲最后一面也!”

百善孝为先,历朝以来,孝道是排在第一位的。黄佐讲得合情合理,皇上听了也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很对。”然后话锋一转,接着说:

“世上诸多事,忠孝不两全。君不闻禹之治水,三历家门而不入,是禹无亲情耶,孰禹公而忘私耶?”

皇帝说得有理,这下,到黄佐怔住了。其他官员,见黄佐“大势已去”,又为了奉承皇上,纷纷上前指责黄佐,众口一词说:“皇上英明!”

眼看就要治黄佐之罪,在此紧要关头,有一人昂着头,气宇轩昂地大声说道:“我有话要说!”

大凡,在朝堂或内阁会议上,话不能乱说。说错话,轻则丢官流放,重则小命不保。这些臣子们,朝堂上每说一句话之前,都打了腹稿的,没有安全把握的说话,能不说则不说,这叫作沉默是金。

“林巡抚有何高见,直说无妨!”皇帝道。

“黄佐自从到广西任职以来,颇多建树,百姓交口称赞。因母亲病危,批复未至,无奈出此下策,臣以为情有可原!”林富据理力争。

“林巡抚素来执法严明,刚直不阿,何以偏袒下属?”内阁首辅插口道。

林富耿直地回答:“偏爱之心有之,但偏袒却无。自古皆说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公职,一般情况下,应把忠放在首位,但国家地方若无甚大事,且非黄佐做不可的话,我看应把‘孝’放在第一位!”

林富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环顾四周,接着又说:“君所共知,钱没有了可以再挣,官没有得做,可以再争取机会,可若是至亲死了,不用说平时想要尽孝而不可得,就是见最后一面也不可能,莫非在诸位眼中,孝道不如官位重要吗?”

林富振振有词,说到兴奋处,他把衣袂一扬,单膝跪下,拱手道:“黄佐无罪,何治之有,若治,请求皇上谅其孝行以恕罪,本人首愿为其受过!”

林富语气凌厉,吓得刚才争先恐后上前骂黄佐的官员一个也不敢出声。场面气氛有点尴尬。

人们以为皇帝会动怒,但想不到,皇帝说了句合情合理的话:“林巡抚说得非常有道理,又敢于为下属担责,而你们要么推祸于部下,要么见风使舵,差点令我做错事!着吏部核实,确因黄佐母亲年高病重,就不提‘治罪’二字!”

皇帝一番说话,吓得他们面面相觑,想不到风云变得这么快。这次,黄佐算是有惊无险地过了这一关。

在皇帝生气之时,林富为了维护黄佐据理力争,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不过,经此一次,林富受到多方责难,有徇私之嫌,黄佐唯恐林富难做,索性以病为由请求退休。

初心不改,正直依旧

黄佐回到祖居地香山石岐仁厚里后,远接近交,从游甚众。他毕竟已名扬海内,地方官员和朝中大臣纷纷上表交章相荐,但无奈都被“大礼议”的掌权者所阻,以及受他当年“擅离职守”所影响,未能重返官场。

嘉靖十五年(1536)十二月的一天,嘉靖上朝,大学士李时对首辅夏言、顾鼎臣等人说:“现在翰林院正缺乏像黄佐这样博古通今的人才,是否聘请黄佐,请诸臣多加考虑。”

此议一出,众大臣均举手赞成,这次连“大礼议”的掌权者也不吭声。

吏部遂打算让黄佐出任翰林院编修。机会来了,相反,黄佐并没有立即答应李时的推荐和吏部的安排。

或许,上次“擅离职守”的问题,被同事举报,多少令黄佐有点心灰意冷。他返乡后,重修其父亲黄畿在广州粤秀山开设的粤洲草堂,“远近学者从之游”,他一边讲学,一边埋头著述,编撰《内则》《曲礼》《列女传》等书。

不过,在吏部的催促下和朋友的劝说下,他终于接受了朝廷任命,重返翰林院,担任左春坊左司谏。左春坊是翰林院下属的一个机构,尽管官位低微,他却一如既往地埋头苦干,并撰写了《九经政要箴》,直陈大义,用以约束政府官员的行为。

黄佐很快调任南京翰林院侍读,明世宗(1542)嘉靖二十一年春,黄佐升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官职为四品。

何谓国子监?它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太学或国子寺,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党校。是培养文官和直接向国家输送人才的学校,所谓“天下贤关,礼义所由出,人材所由兴”。

南京国子监,就是明朝最高学府,其规模宏大,建有供教学用的正堂一、支堂六,计105间,藏书楼14间,学生宿舍2000多间。“延袤十里,灯火相辉”,国子监内还有射圃、仓库、休养所等。当时规定“监生与尚书、侍郎、诸郎官并名而疏”,显示国子监学生的预备官僚身份。

鲤鱼跳龙门,需要纵身一跃。国子监的学生通称“监生”,依其来源分为四种来源:一是从全国各地秀才中选拔的正途监生,到此做进一步深造;二是外国留学生,当时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三是“捐监”,三品以上京官的子弟或皇帝恩准入监的子弟,只要交足银子,就能领取“监照”,算是监生;四是由地方官学选拔入监的生员,相当于现在的推荐生。

黄佐当了“国子监祭酒”,就是这最高学府的校长。

不要小看这个校长,他不仅有权同历事衙门的正式官僚一起议拟政事的“可否”“举察所司奸弊”,而且可直达天听。

作为国家最高学府的长官,黄佐新官上任即烧起“三把火”:

第一把,整顿校风,颁布“五伦”条约。强调德才兼备,他说:“管理天下事情的基础在于德,治理天下的事情在于才。才是德的本钱,德是才的统帅。”黄佐强调:“学之博,问之审,思之慎,辨之明,而后笃于行焉。广大,仁之致也;精微,义之尽也。高明,知之极也;中庸,礼之交也。”不难看出,几百年后,他的同乡国父孙中山创办“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立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是否与之有相同之处,可见黄佐长久的影响力。

第二把,明代国子监学生出仕大致有四个途径:通过升堂积分,通过考试得官,通过报考教职得官,或通过历事出身得官。不管哪种途径,有关系的总是很快获得提拔,自古于今皆然。但自从黄佐担任“祭酒”后,要求预备拨历的监生按其坐堂时间统一排队,登记在案,全校六堂各设一册,供各堂查核。遇有违反监规拟作虚旷,由监丞总为扣算,严厉制止之前的“超拔之法”。

第三把,对那些无心读书、无心历事、逃避历事及雇人代历的监生,黄佐做出处罚性规定:“不分在监在历,私逃回籍三个月者,发回原学肄业。半年以上,一律革退为民。”“各衙门拨到历事监生,俱要常在公供事,讲习律令……其有私自回家,雇人代替者,查究得实,即将替人参送法司问罪,监生仍照行止有亏,革罢为民。”

黄佐这“三把火”令国子监风气大变。当时在街上见到穿着整齐、气度雍容的青年,人们不必询问便知道是黄佐任上国子监的学生。

黄佐主张老师要用道德伦理启发学生,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用儒家经典教育学生,教导学生要守信用、讲义气。有人为讨好并有求于黄佐,免不了送金钱礼物,但他尽量拒收,人情难却收下,全部分给监生,自己一分不收。

《中庸》有云:“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那时已是明代中晚期,国子监的阵阵清风终究未能改变“朝廷腐败,奸人当道”的社会现实。

当时的官员大多懒惰而好交往,挥霍而好饮酒,上行下效,贪污成风。黄佐目睹国家积弱,一如既往敢谏直言,上书请行新政。

本来,黄佐烧的“三把火”已得罪了不少人,现在又请行新政,触及一些当权者的利益。奸臣严嵩正欲拿他问罪,庆幸王阳明等大臣力保,才避过此劫。

黄佐对眼前国事十分忧虑,但深感报国无门,他无可奈何,只能在诗中发泄和感叹,《横州伏波庙》正表达了他此时的心情:

高滩危石锁崔嵬,长夏风烟午未开。

南海楼船从此去,中原冠冕至今来。

武陵一曲风尘静,铜柱双标日月回。

千载伏波祠宇在,汉朝何事有云台。

黄佐借赞美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开发岭南的丰功伟绩,又为马援回到朝廷后却遭到不应有的冷遇而表达自己的愤慨。全诗情景相生,一唱三叹,极富感染力。

嘉靖二十六年(1547)春,黄佐拜谒66岁的武英殿大学士夏言。

夏言,江西贵溪人,中进士很早,但成绩一般,不过人长得帅,形象好,口才一流,纵横辩博,文辞锋利无比。在官场内斗的1542年,他战胜了张聰,成为内阁首辅,走到了权力的顶峰。夏言位高权重,一般人他是看不起的,老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同僚,所以树敌很多。可黄佐对他很有好感,这不仅是因为夏言正直敢言,而是夏言为他报了一箭之仇,不要忘记,张聰可是黄佐的死对头。

这个深得皇帝恩宠、平日骄横跋扈的夏言与黄佐一见如故,竟然对黄佐行了一个对等的礼,黄佐唯有作揖鞠躬,大臣们也为之惊骇不已。

时两人寒暄一会,夏言有意无意地说:“转眼间已是春耕时令,贵乡也应是插田时候了吧?”

“是啊!”黄佐听了,不知夏言用意,于是说道:“提到此,我不由得想起首辅作的那首《安乡道中观妇人插田》,实在写得太好了!”随即背道:

南村北村竞栽禾,新妇小姑兼阿婆。

青裙束腰白裹首,手掷新秧如掷梭。

打鼓不停歌不息,似比男儿更普力。

自古男耕和女织,怜尔一身勤两役。

长安多少闺中人,十指不动金满身。

按黄佐个性,绝不是拍马屁之流,他如此这般,表明他对夏言的才华实事求是的认可,但实际上起到了“拍马屁”的效果。

夏言听后竟像小朋友一样高兴得不得了,他哈哈大笑,满心欢喜。显然,夏言有心与黄佐套近乎。一来,大凡当大官者,都希望身边有个学识超人做朋友,好为自己脸上贴金,因为自古有话,“先观其友,后观其人。”以旁证自己不俗。二来,此时正值夏言与严嵩争夺权力,各自扩张势力,故夏言极力拉拢。

可以肯定,黄佐借此就势而上的大好机会来了,这个势力比王阳明还大,但耿直的黄佐接着因与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双方产生政治分歧。

河套,即今内蒙古南境地,黄河自西入省境,绕其西北东作一大曲,故谓河套。河水至此,岐为数道,水性平稳,从无泛滥之患,套内之地得灌,沃野素有“黄河百害,惟富一套”之谚。其地秦、汉时称河南、新秦中,当时为匈奴所据,晋为前后赵,前后秦,隋、唐为胜州、丰州,五代及宋、金被占于夏。明朝鞑靼之族居此,屡为边患,时称套寇,明朝廷几次欲收复河套,因意见不一,几经罢议。

当时有人劝黄佐不妨“委蛇从时”,他却说:“道长,时也;道消,亦时也。吾惟与道偕行而已。”这种独立的精神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

本来,意见不合很正常,夏言本来也是个好官,曾与严嵩作斗争,非常出色。但多年来,在官场的权力斗争中,使他悟出一个道理:要心狠手辣才行。而事实上,久历官场的夏言,人也变了。贵为首辅,变得独断专行,善于弄权,大肆收受贿赂,凡是有升迁者俱须厚礼答谢。

当时,吏部右侍郎职位空缺,兵部尚书王阳明再度力推黄佐,皇帝也有此意。

可是,手握用人大权的夏言因河套之议与黄佐有不同意见,早怀恨在心。他想,你要我不反对提拔你也可以,看你会不会做人!换言之,若我夏言没有意见,算是授人“滴水之恩”了,但你要“涌泉相报”才行。

欲谋此位者,大抵是官场潜规则。然而,黄佐不屑于这样做。有好心人力劝黄佐,“‘忍常人之不能忍,成他人不成之事。’姑且送送礼吧!”

“这些道理我懂,但凭送礼当官的,已超越了我的底线,这个官我宁可不当!”偏在这时,不止一人属意此位,而欲谋此位者互相诋毁,终让皇帝知道,龙颜大怒。黄佐虽未参与其事,却因是被荐举的候选人而受牵连,夏言借此机会排挤黄佐。

此时,偏偏他的伯乐或者说靠山王阳明失势了,面对宫廷里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人事,黄佐身心疲惫,却从不作辩解,他心灰意冷,只得再度辞官归故里了。

也许,黄佐是有机会再上层楼,一展宏愿的。但满腹才华的他,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战天斗地之勇,但在如大山一般的封建制度压迫下无法施展,拗不过积淀深厚的中国权谋文化。落寞的他走在返乡的路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寂感。这时,冬雪飘飞,满地苍茫,举目无人烟,黄佐对天号歌:

十载行囊一素琴,寥寥天地几知音。

渊明已有归来赋,和靖初无禄养心。

北郭晚田堪白酒,东篱秋菊尽黄金。

扁舟一去随明月,回望苍梧空绿阴。

黄佐这首《弃官归香山口号》,营造了一个天地寂寥、凄清寒冷的独绝意境,正是黄佐在政治上失意时真实精神世界的写照。自此,黄佐彻底脱离官场,决意潜心治学终老。

震古烁今,文坛泰斗

对有着传统行为准则的士人阶层来说,人生的路径并非归去来兮的田园诗,更像是进退失据、左右为难的岔路口,让人迷茫和无奈。所以,才有黄佐为官、辞官这样反反复复的事情发生。这次,黄佐决意“弃官归养,不再入仕”,所以回到家乡的他,从没有如此轻松过。佛说,“放下、自在”,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在一个风轻云淡的初秋,黄佐荡舟徜徉在石岐海上,看着分布其间的七星峰、月山、北斗山,脑际浮现出当年赖布衣云游香山至石岐山时指说“七星伴月”乃风水宝地的情景,惊叹上天如此偏爱香山,有如此天造地设的景致,他诗兴大发,写了一首描写家乡风貌的著名长诗《石岐夜泊》:

香山秀出南海壖,四围碧水涵青天。

七星峰峦拥楼阁,北斗照耀开云烟。

云烟长自峰峦起,复露千家连百里。

渔歌菱唱不胜春,桂棹兰桡镜光里。

石岐夜泊臼欧沙,南台飘渺浮梅花。

蛟浦澄澄洗明月,龟城霭霭升繁霞。

繁霞明月从昏晓,翠旗朱甍纷窈窕。

井澳空传北骑仙,乌岩多见南枝鸟。

鸟飞前去杳难寻,木自成桥水自深。

登堂一入青山郭,尚友惟闻绿绮琴。

绮琴古韵真奇迹,正气当年动廖泬。

共言解愠协熏风,谁悟知音愁白雪。

白雪熏风调莫弹,栽桃栽柳世称难。

身随列宿归天上,迹此灵光寄人间。

大北山前松柏老,寿星原上多瑶草。

采采今为南陌行,迢迢昨忆青门道。

道出青门月子冈,浴凫飞鹭满莲塘。

竞夸北里量牛马,绝胜西康集凤凰。

豪华比屋河须数,海错山珍弃如土。

到处那无种玉田,营家自有藏金坞。

豪华堪羡亦堪悲,零落山丘能几时?

红棉葳蕤装半臂,磨灭芳名谁复知。

此时壮志期鸿鹄,此夜疏灯照帆宿。

浩歌梁甫回阳春,沧波渺渺桑田绿。

从诗中可看到,当时的香山仍处在大海波涛中,县城石岐就建在七星峰之间,是谓“七星峰峦拥楼阁”,还有那“北斗照耀开云烟”。

家乡的山山水水给黄佐带来了灵性,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的笔触不断地往外延伸。他写的《粤会赋》,上下几千年,纵横百粤地,历朝次序,地理山川,丰富多彩,引经据典,深邃奇奥,对仗工整,足称粤文杰作。

百粤之会,是为南海。仰稽璇玑,星纪所在。黄钟协律,赤熛流形。上烛南斗之精,下凝衡岳之灵。左跨荆扬、五岭之重阻,表以灵洲、黄岭之山;右瞰牂牁、溟渤之洪波,带以桂、郁、浈、肆之川。神鳌奠足,星鹑俯首。睇睐瓯闽,若趋若走。前有虎头之门,限隔岛夷,来航万里,溯沿溔弥。而凡暹罗、真腊之属,其布犹棋焉。于后则白云、紫云,迤为越台。曹幕地涌,石门天开。跖以罗浮,璇房瑶室。穹窿崷崪,郁嵂。朱明靓深,铁桥嶪岌。神芝珍禽,往往丛集。近郭则会以九曜,萦以三江,表里回游,奔峭飞淙。沉珠拾翠,礧砢荡激,入极浦而邅回,迷不知其所适。于远则循洸口以荒极,得静福之寒林,接黄连之巨峤,信南戒之喉襟。呀峡山而陟韶石,抚神皋而挹奥区。盖自赤县之外,于焉重启堪舆,晞阳光于夜半,朅灵景之扶胥,殆有大章、竖亥所不能,林闾梗概靡得而书者矣……

黄佐的《六祖传》仅用160字,便把六祖惠能的身世及其聪明才智描写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了解历史之余,领会深刻的哲理:

唐惠能,姓卢氏,新州人。少孤贫。流移南海,鬻薪供母。年二十四,闻人诵《金刚经》有省。乃赴黄梅,参五祖忍大师,忍使充薪米之役。一日,会众传法,弟子神秀为偈书壁间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能不识字,闻人诵之,乃为偈,请人书其侧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忍见之,遂传法于能。

黄佐写的诗也非常出色,其诗风带动了明代中期以后的广东诗坛风气,使到明初广州南园五子以后“风雅坠落”的岭南诗坛重新活跃起来。清人朱彝尊说:“岭南诗派,文裕实为领袖,功不可泯。”他有首名为《怀罗浮吟赠别何工部》的长篇古风最为著名,诗句藻绘缤纷,情景相生,极富感染力:

我怀罗浮四百三十有二峰,大朵小朵青芙蓉。

波泬寥兮根鸿濛,列华舒艳兮昭神工。

盘空承宇敻出万象表,秀色直射彤云东。

中藏号屏,列缺丰隆。

时和吐霖雨,岁旱眠蛟龙。

麟为车兮凤为马,仙之人兮纷菲菲其如丛。

亦有太霞之洞,古禺之宫。

琪花瑶草历乱映晴昊,铁桥流水光于虹。

鸣 钦不 不敢翼而过,往往神圣留灵踪。

猗嗟走兮,昔所幽栖。

乾坤造设待结宇,日月照耀开璇题。

一辞蕙帐走尘坌,松花糁径青猿啼。

水曹仙郎承紫泥,与尔话别兰台西。

螺杯满酌白玉酒,牛鼎初熟黄金鸡。

柳条吹丝绾白日,醉听騕袅当门嘶。

君今扬帆向我望云路,我犹驻辙系籍通金闺。

风尘何蹩躠,蔚荟方朝。

浮浮回极中,颓波谁为堤。

罗浮望兮愁,碧草春萋萋。

归来归来兮,采琈 以终日,种芝术其盈畦。

琼麋云液可以供日夕,胡为乎绊柴栅而久稽。

风驱离心满烟树,月照去路闻铜鞮。

临岐执手何所道,归来归来兮,

凭君为我一访旧日飞云梯。

黄佐对自己的家乡香山和广东关怀备至。每当太阳缓缓升起,惊鸟出林,他已翻山越岭,或荡舟过海,深入村中,问道于父老;夜已阑珊,在窗前磨好一砚浓墨,构思其一篇篇旷世之作;万籁倶寂,仍在灯下写着未完的长卷。每写一书,基本上“采撷颇繁”,“凡三历寒暑而后成,盖事事不敢苟且也”。

仅仅关于家乡这方面的地方志,黄佐就写下了《罗浮山志》12卷、《广州人物传》24卷、《广州府志》22卷、《香山志》8卷、《广东通志》70卷等。尤其是这部《广东通志》,是黄佐人生中所纂的最后一部方志,历来有佳志之称,是黄佐志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最能体现黄佐方志学思想和成就的杰作。

黄佐甚至在音乐方面也有研究,写出了《乐典》36卷,其内容分为乐均、乐义、大司乐义、乐记、诗乐等,博大精深。400多年后,在他的家乡诞生了音乐界的开山祖师,即中国现代音乐之父萧友梅和粤乐宗师吕文成,他们同是石岐人,或许有因果关系。后人有诗赞道:

博学多才世所稀,典藏书籍大宗师。

诲人不倦培桃李,乐韵悠扬启后知。

有人对黄佐方方面面的传世著作进行了粗略的统计,计有著书39种,足有500卷以上。包括:

经部:《诗经通解》25卷、《乐典》36卷、《礼典》40卷、《泰泉乡礼》7卷、《六艺流别》20卷、《春秋传意》12卷、《续春秋明经》12卷、《姆训》1卷、《小学古训》1卷等。

史部:《通历》36卷、《革除遗事》16卷、《翰林记》20卷、《广西通志》60卷、《广东通志》71卷、《广州府志》70卷、《香山县志》8卷、《广州人物志》24卷、《罗浮山志》12卷、《南雍志》24卷、《琼台外记》5卷、《珠崖录》5卷。

子部:《庸言》12卷;《诗文集》60卷、《明言类选》12卷、《理学本原》12卷、《举烛杂论》6卷、《黄氏家乘》20卷、《敷教录》1卷、《泰泉全书》60卷、《九洲问》1卷、《两都赋》2卷、《明千家姓纂》12卷、《唐音类选》24卷、《论式》3卷、《论原》10卷、《粤会赋笺》1卷、《诗传通》25卷、《乐记解》11卷、《河涧乐记》9卷。

集部:《泰泉集》60卷、《两都赋》2卷、《唐音类选》24卷、《明音类选》18卷、《论原》10卷、《论式》3卷等。

以上著述除《续春秋明经》《姆训》《通历》《明音类选》等少数几种残佚以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有完本存世,真正可谓著述等身。从其著述的类型来看,经史子集均有涉及,尤其在经学和史学上成果最丰富。黄佐的史学成就又以方志学最为突出,所著的志书,论质量、数量均属上乘。仅以其撰述的地方志书为例,即有图经、表、志、列传、外志5大类,记载了当地历史沿革、地理山川、田赋、物产、民族风土人情、土司制度、学校、兵防和历史人物等。史料翔实,体例严谨,文笔生辉。堪称为中国史家、志家的界碑式人物!

上述这些都是他给后人留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遗产。

要知道,黄佐并非纯粹的学者,他在中进士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了宦海生涯,是个“公务员”,忙于公务之余,还能有这样的学术成就,的确比学者更学者,除了天才,真的只有“勤奋”二字可以解释了。

探究黄佐的成功,除了基因好、家学渊源之外,取决于业余时间的辛勤耕耘,当他的同僚忙于交际、喝酒、花天酒地的时候,他却埋头读书,磨砺不休,才有如此成就。

可见,世间万物总有两面性,要看你的取舍了。管理学上的马斯洛需求,谓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满足了基本的物质和生理需要后,就要追求精神需要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你要上高位,少不免要“钻营”,而从黄佐小时候写的《志学铭》就可窥见他“志不在此”,他清楚明白日后走的路,要“玉汝于成”,必须“艰难困苦”。

对黄佐来说,光是“著作等身”,还不足以实现其理想。“崇文重教、仁义为怀”的精神早在他心里扎了根。他心心念念于对百姓的“教化大业”。

为此,他写下了流传后世备受推崇的岭南士大夫推行教化的典范之作——《泰泉乡礼》,里面有教化乡里的几大法宝——“乡约”“乡校”“社仓”。所谓“乡约”,就是在乡间建立“劝善惩恶”的民间组织;所谓“乡校”,也即“社学”,就是广为推行儿童启蒙教育,以求“蒙以养正”;所谓“社仓”,则是“积谷备荒,济困扶厄”的民间互助机制。

在广州白云山,黄佐把天南第一峰的“景泰寺”改建为泰泉书院,将寺僧移往光孝寺,于泰泉书院讲学论道,作育英才。黄佐门下弟子名士亦多,嘉靖年间,享誉中原的岭南诗派代表人物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所谓“南园后五子”(又称“南园后五先生”)皆出其门下。

在香山县城石岐,城北一个叫韭菜园的地方,他改建为“涵一亭”书院,这里室外湖石嶙峋,室内古琴抚然,雅趣超然。黄佐曾在此讲学并著书立说,《香山县志》8卷、《格物说》等著作就是在涵一亭完成的。后来,清代的印光任,乾隆九年调任香山县令,曾作《黄文裕公书院涵一亭》诗称赞之:

微晴微雨湿烟汀,镜里双虹抱小亭。

黄喷嫩香三尺桂,绿铺新绮一池萍。

幽禽啼处忘城市,古篆摹来见典型。

薄醉听泉联好句,莲峰窥坐落杯青。

作为一代大学者,黄佐有很多藏书。他曾在旧藩司左(今广州北京路)建有“宝书楼”,藏书达5万多卷,藏书之多、之广闻名遐迩。史载:“泰泉有宝书楼,搜庋秘籍为一时冠。”徐氏《宝书楼》诗云:

百年遗迹宝书楼,明月长空一望收。

六艺品流精鉴别,名山史笔足千秋。

直到现在的广州青年文化宫以北、东起学源里、西至北京路,有条不长的内街,昔叫“泰泉里”,后叫“圣贤里”,即因黄佐曾在此处居住过而得名。

在民间,人们都说黄佐是文曲星降世。

据传,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二十五日,国师夜观天象,见天上南面的一颗星陨落了。过了一段时间,即传报恰是这天一代文宗黄佐在香山石岐家中病逝,享年77岁。临终之前还“整襟拊节”并说了一句颇为玄妙的话:“宏毅之学,当如是也,小子识之。”

黄佐安详地走了,但他留给世人一笔笔非常丰厚的精神财富,真的仿如天上的文曲星,恒久地光芒四射,深远地影响着后人。

明穆宗皇帝先后两次下旨表彰黄佐,赐谥号“文裕”。

《明史》称:佐学以程朱为主,惟理气之说独特一论。

《明儒学案》谓:黄佐“教人以博约为宗旨,盖得力于读书,典礼乐律,词章无不该通。故即以此为教,是时阳明方欲尽洗,闻见之陋归,并源头一路,宜乎其不能合也”。

《列朝诗集小传·参广舆记》评:“博综今古,究心于理学,经济而修词藻,杰然争雄艺苑。岭南人在词垣者,琼台香山先后相望,于是南越之文学,彬彬比于中土矣。”

清朝初年,黄佐与王阳明一起被列入名宦祠,供人致祭。

欧大任说黄佐“持汉家三尺以号令魏、晋、六朝,而指挥开元、大历,变椎结为章甫,辟荒薙秽于炎徼,功不在陆贾、终军下也”。

粤秀书院山长杭世骏说:“中夏名贤学者辈出,但著述之富、德业之醇,无人比得上黄佐!”

白云山的云泉山馆(旧址在今云台花园)内有三贤祠,里面供奉三位赫赫有名的大学者,即宋代的苏轼、崔与之和明朝的黄佐。现广州白云山栖霞岭景泰寺前的黄佐墓,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黄佐的家乡香山石岐先后立石柱牌坊两座。一称“解元进士坊”,建于县署左侧,惜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拆掉。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纵观黄佐的一生,仕宦长达30年,但他并不醉心权术,性格又疏狂耿介,常因不满时政而干脆弃职归乡或被迁为地方官,浮沉波折,断断续续。换言之,没有机会让他成为一个大政治家,但这一“失”造就了他的另一“得”,成就了他的辉煌,终为成就卓越的史志学家、杰出的岭南儒学集大成者。

在中山,有一种现象,就是明清以后,历史上出现的很多“文化世家”“名门望族”,至今延续。但如香山黄氏,代代出学者,所出人物均如此彪炳于世,就不多见了。影响最大者,有明代的黄瑜、黄畿、黄佐,祖先三代均为文坛泰斗;到了清代,以黄绍统、黄培芳父子为代表,文名均冠绝岭南;递延到民国之后,黄佛颐、黄苗子等也是风流才俊。

五百年来,世代书香。黄佐之家的家族传奇,“是岭南历史上延续最久,影响最深远的一个文化世家。”即使放眼全国,一个家族有如此之长的文化传承,“对广东乃至全国的文化发展做出如此重大贡献者,也是屈指可数”,实属罕见。后人有诗赞道:

书香门第早扬名,饱学多才集大成。

世代推崇君子德,平生著述故园情。

立言理论知行辨,重教栽培桃李荣。

香邑鸿儒传岭海,文坛翰墨出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