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建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色彩在此湮散

当大雨下到最高潮的时候,行人都停止了走动,在各自的安身处静待着大雨的过去。兴中广场的大钟敲响了整点钟声,随即播放着自大钟诞生以来一直唱着的那首曲子。曲子穿过浓重的雨幕流泻进光明路时,已经不成腔调。停运的摩天轮挂于树梢,并没有跟随树枝飐动。快餐店的店员靠在门前,等待着中午用膳的人到来。被沾湿衣裳的行人格外开怀地笑了起来。

待大雨稍有停歇,我快步走进了山凤街。山凤街在烟墩山脚下,格外静好,与山另一边的步行街迥然不同,尤其在这种雨天,一派安逸。

在街内,你会发现几座色彩斑斓的建筑,其中建于民国时期的山凤街13号是最浓墨重彩的一座。这座三层高的西式建筑糅合了西方古典与南洋风格的元素,是典型的“西洋风”。用色浓重大胆、热情奔放,暗红色的柱子,鹅黄色的墙面,两色相间,搭配精巧,艳丽夺目,饰以翠绿色的陶瓷瓶状栏杆、象牙白的拱券,丰富变幻,相得益彰。三个楼层均为柱廊门楼设计,似一排洞开的大门。券心石为卷状,活像孔武有力的狮足。

雨水洇湿了扇状雕刻的楼顶与部分墙面,并逐渐辐射蔓延,在表面各处绽开花瓣。浸润的地方呈现出新的颜色,令本已斑驳的房子深浅相间,如穿上了一袭夏雨的新衣,那是夏日树荫下的碎花裙子。然而,这里并没有夏日阳光,也没有树荫,房前只有乱架的电线与攀绕生长的五爪金龙,还有几朵开在电线上的被打蔫了的紫色花朵。

房子二三层的玻璃已破碎,覆以塑料膜,似乎没有人居住。在一层,一位身材微胖的阿姨独自吃着午饭,除了偶尔被角落里的电视节目吸引着目光,其余时候都在埋头吃着,时而漫不经心地挑夹着菜,时而扒上两口米饭。

往街内走去,雨忽然下大了,刚刚重又出来活动的人们又加快了脚步,彼此擦身而过时淡淡一笑。两孩童争抢着伞,嬉闹着。母亲拿袋子遮挡,然而根本无法抵挡雨水,豆大的水珠还是逐渐爬满了她的衣裳。

透过雨帘看到的山凤街32、34号民居有点不真切。两座建筑相连而建,合为一体,如镜像对称。民国建筑风格的两所建筑就连最细微的装饰设计也都完全一致。如果不看门边悬挂的门牌,我也会以为它本是一体的,细心观察,还是能从日常维护上看出差别。以中间壁柱为界分开的左侧墙灰依然是明黄色的,稀淡,仍均匀平滑,窗框是与之一致的黄色;右边墙面则多年没有修缮了,已呈灰白,窗框的天蓝色倒是很明快。最为别致的是两房门前的花瓷砖,呈雪花样式,以橙红色粗边框分隔,雨水冲洗掉表面的灰泥,还原了这一片精致的“地毯”。

山凤街38号与40号正对着巷口,对面就是热闹的光明市场。每逢集市,装货卸货的车辆人流将巷口围堵得水泄不通,这恐怕是山凤街最热闹的地方了吧。

山凤街38号与13号一样,都是缤纷的色调,在众多旧房颓败褪色的当下,能保持赏心悦目的色彩,实属难得。红柱黄墙是民国时期最流行的配色,既鲜明,又和谐。方形门窗、外挑阳台、素瓦房顶,中西合璧。从房子侧面可以看出,它以红砖结构为主,没有粉刷,没有贴砖,只有裸露的红砖墙面。这种整齐朴素的样子,在现代风格看来,倒有点文艺的味道。

听这里的老人述说,山凤街13号与38号在抗战时期被日军侵占。后来房主相继迁出,房主的资料已难以查到。现在的38号是一家外地人开的摩托车维修店,雨天无客,店主窝在室内,与友人喝茶闲聊,任由门前的维修工具被雨水打湿。

38号旁边是40号,门面显得平素得多,方方正正,棱角分明。深色吊扇门、趟栊门与木质大门掩上了,深沉而稳重。门前卸放了一堆石子,正挡住了大门,不知道是哪栋建筑物的剩余材料。由此可见,此屋现没人居住。与38号一样,40号也是红砖结构,陈旧的前楼楼面似是强加装嵌上去的,与砖墙并不相配。两房间夹着的小巷有座拱门标示,一铁牌写着“山凤五横巷”,遮盖在一个雕刻的日期前。剥落严重的门饰与门框一瓣一瓣地开裂。

雨停了,天空明朗起来,那几座房子的颜色也随之鲜活起来。正因为这几座绚丽的旧房,在我记忆中,山凤街永远是多彩的。即使是雨水冲刷而流落的色彩,也不会白白失去,它们会随着水流蔓延街道,湮润旧墙,沾在行人的鞋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