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司马光闯职场:问道《资治通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论下属的自我修养

恃才傲物惹来杀身之祸

人要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杨恽就因为一场日食,被人深文周纳、罗织构陷,惹来杀身之祸。说得更清楚些,是被自己的马夫上书检举控告,被处以腰斩,还牵累了妻儿和朋友。

杨恽可不是一般人,标准的高干子弟,老父杨敞曾任朝廷丞相;自己呢,“有材能,少显朝廷”,才华卓著,年纪轻轻,就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后来,因为受到别人暗地里中伤,竟遭到汉宣帝的罢黜,回家做了个寓公。

如此也就罢了,既然皇上对你有意见,回家好好反省就是。年轻人嘛,往后还会有大把翻身的机会。其实,汉宣帝见他年轻气盛,本来也就是想杀杀他的锋芒,毕竟人才难得,以后找机会还要用他。可惜的是,杨恽没有理解透老板的苦心,失掉爵位之后,“家居治产业,以财自娱”,广置产业,大肆以炫富的方式进行自我娱乐。

安定太守孙会宗,也是杨恽的铁哥们。这老兄目光如炬,看到了哥们杨恽如此挥霍张扬背后隐藏着的危险,觉得杨恽被皇上罢黜后,理应在家诚惶诚恐地闭门思过,以示可怜之意。而你老兄现在倒好,到处买田购地,广交天下英雄,如此这般,你想干嘛?不忍眼见朋友坠入万劫不复,孙会宗赶忙写信来劝,叫老朋友夹起尾巴做人,收敛些,低调些。

读罢来信,又激起了杨恽蛰伏的怒火,于是恨恨地回信道:我经过反思,知道自己罪过无边,所以带着老婆孩子躲到乡间,不就是想默默无闻地做名农夫,以了却余生吗?唉,我这样做都不行吗?还要受到别人的讥评!我得罪皇上已经三年,田间劳作甚苦,每当三伏、腊月,煮羊杀羔,配上美酒一斗,自我犒劳,乘着酒兴,仰面朝天,敲击着瓦盆,放声高歌,就算是荒淫无度,又有什么不可呢?我碍着谁了呢?

恨意未了,信的最末,杨恽还赋诗一首,以明心迹: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是牢骚与愤懑。看到叔叔杨恽如此颓废,侄子安平侯杨谭宽慰道:叔叔的罪不大,又曾于国有功,将来还会被任用。不说也罢,杨恽听后更是不满。他愤然答道:有功有什么用?没必要为皇上尽力了!杨谭见叔叔如此不高兴,也就随口附和说,也是啊,司隶校尉盖宽饶、左冯翊韩延寿都是尽力国事的大臣,还不是被皇上找个借口杀了。

正巧那晚出现了日食,杨恽有一个名叫“成”的马夫,觉得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上书控告杨恽,说:“恽骄奢,不悔过。日食之咎,此人所致。”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天上出现的日食,跟杨恽可有一毛钱的关系?

不幸的是,汉宣帝故意当真了,立着廷尉调査处理。看了上交搜来的信件后,汉宣帝笑了,即判杨恽大逆不道之罪,腰斩;妻、儿放逐酒泉郡;杨谭被贬为平民;孙会宗等一帮老友被罢职免官。

“日食”只是借口。明眼人都知道汉宣帝早有杀杨恽之心,只是杨恽自恃才华且有功社稷,看不到步步逼来的杀机。封建专制之下,有时才华不是晋升的资本,反而是走向万劫不复的开始。才华,在权力面前算得了什么?多少人因才华而死!传统社会的读书人,大都像杨恽那样有个毛病,忍不住恃才傲物,轻易看不上人。

三岁就“能让梨”的孔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也患此病不浅,最终脑袋搬家,还连累了老婆孩子。

《资治通鉴》上载:“融恃其才望,数戏侮曹操。”怎么说呢?孔融仗着八斗才高以及在士林中的人望,一逮到机会就戏弄、甚至嘲笑曹阿瞒。曹操志存高远,是想做大事的人,做大事自然需要有知识分子的支持。本想发作的曹操,每念及此,也就没有与孔融计较,忍了!

可惜的是,孔融没有读懂曹操。面对曹操的一忍再忍,孔融没觉察到危险,有所收敛,反而顺竿子往上爬,看到曹操不吭声,愈发张狂,更在稠人广坐间随便评骘时事、臧否人物,对曹操实施的政策也是屡番极尽调侃之能事,其中不乏刻薄、恶毒之语。久而久之,曹操萌生了除之而后快的念头。

老板眉头一皱,自然会有人去揣摩。与孔融早有矛盾的郗虑就读出了曹操的杀机。因为祢衡曾称孔融是“仲尼(孔子)不死”,孔融则回敬祢衡乃“颜回复生”。这本是文人雅士间玩笑式的吹捧,但郗虑借此大做文章,巧构罪名。曹操也就顺势以蔑视名教、大逆不道的“莫须有”之罪,将孔融处以极刑,并且传令,任何人不得为他收尸,违者格杀勿论。曹操此番出手太狠,被同时送上刑场的,还有孔融的老婆以及两个年幼的儿子。

孔融最终走到这一步,他的好友、京兆人脂习早就预料到了。之前,作为老友的他多次对孔融予以规劝,警示他“刚直太过,必罹世患”。很遗憾,孔融没能好好听老友的话。

孔融被杀后,曝尸街头。慑于曹操的淫威,没人敢去收殓。只有脂习,这个昔日的老朋友义无反顾地来到刑场,一边抚摸着孔融已经僵硬、冰冷的遗体,一边放声大哭道:“文举舍我死,吾何用生为!”孔融你弃我而去,我活着还有什么用?!脂习悲痛欲绝,如丧考妣。

消息传到曹操耳朵中,他勃然大怒,竟敢跟我作对?你有几个脑袋?盛怒之下的曹操,马上令人赶往现场逮捕脂习,关入大牢,并准备送脂习上路,以遂其所愿,到下面去好好陪伴老友孔融。

脂习敢走这一步,必定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很奇怪,曹操并没有将他处死,而是将他关押几天之后,想了想,传令下去,赦免了脂习。啥?什么原因?司马光老先生没给出答案。窃以为,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不是“独孤不败”,也需要情感的支持与慰藉,特别是在遭遇人生大难的时候。脂习对友谊的坚守与忠诚,恰恰一举击中了曹操厚重铠甲之下的柔软。

有胆有识可坚守

久坐宫禁之中,闷得慌,十分无聊。

这一天,好不容易才将堆积如山的奏章批阅完毕,汉文帝仰了仰发酸僵硬的脖子,然后猛地站了起来。刹那间,他觉得美轮美奂的皇宫是监牢,皇帝做得也很无趣。案牍劳形,伤脑筋!

出去遛遛吧!不大一会儿工夫,汉文帝带着几名随从,坐上专用马车“皇家一号”,朝城外疾驰而去。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汉文帝贪婪地观赏着路两旁的景色,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还是民间好,做什么劳什子皇帝!汉文帝心里发出一声感喟。

可惜,安保工作的百密一疏,坏了汉文帝的心情。“皇家一号”行驶到中渭桥时,突然,有一个人冷不丁地从桥底下蹿了出来。受此惊吓,汉文帝专车的马匹撒蹄丫子一路狂奔,车内端坐的汉文帝被颠簸得东歪西倒,“龙头”狠狠地撞到车厢的横木上,人还险些被摔出车外,头上瞬间起了好几个大包。

“吁!吁!”惊出一身冷汗的车夫终于将马车喝停。从惊吓中回过神来的侍从都狂奔过来爬上车,七手八脚将汉文帝搀扶下车。此时的汉文帝脸色发青,呕吐不已。

“给我把这个人抓住!”只见气喘吁吁的汉文帝恼怒不已。吃了豹子胆了,竟敢惊动圣驾?!肇事者很快被逮住并移交给廷尉治罪。

此时担任廷尉的是张释之。这一年,他刚刚被汉文帝提拔担任了这一职务。事关重大,张释之亲赴案发现场,经详细调査和推演后,张释之心中有数了。他把处罚意见上报汉文帝。这人犯了什么过错呢?“此人犯跸,当罚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犯了交通管制的有关规定,应当罚款。

报告没看完,汉文帝就狠狠地扔在地上。他对张释之怒喝道:你想搞什么名堂!你知道吗?这个人惊了我专车的马匹,幸亏我的马脾气还算温和,要是换了匹烈马,我的命就没了!你现在仅仅判他罚金了事?你安的是什么心?你是他的同伙吗?

一怒而四海秋。面对雷霆之怒,张释之并没有丝毫慌神,他走前一步,对汉文帝解释道:“皇上,如果这个人在惊动马匹时,将他抓住并当场杀死也就算了。可是您现在将他交给廷尉,那我只能按法办事。法,是天下人应共同遵守的。如果执法者稍有倾斜,天下就没有公正稳定的法律了,百姓还怎样生活呢?”

历史上,汉文帝算是位开明之君,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他注重德治,贵为天子,还亲自为母亲煲药。听罢张释之的一番高论,也只好就坡下驴,表扬说:“廷尉当是也。”嗯,你张释之说得不错,做得也不错,准了吧!

另有一次,有个小毛贼胆子忒大,在太岁头上动土,竟敢偷盗高祖庙中神位前的玉环。那可是大不敬啊!汉文帝接报后震怒无比,要求有关部门限期破案。皇上的脾气便是命令。有关部门很快破了案,这名小偷同样交给廷尉张释之处理。张释之按“偷盗宗庙服御器物”的律条,判案犯斩首示众。听完张释之的报告,汉文帝又不高兴了。他冷冷地对张释之说:这个人偷的可是先帝的器物,我以为你一定会判诛其全族。没想到,你却拘泥法律条文仅判他死罪,你这样做,不是违背了我恭奉宗庙的虔诚了吗?你叫我怎样向太后交代?

“法如是,足也。”皇上,按照法律只能判他斩首。张释之脱下帽子,一边顿首谢罪,一边申辩解释。但汉文帝余怒未消。张释之站起身来,缓缓对曰:“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那也是啊,如果以后有人去盗窃高祖长陵上的一掬土,相比之下这罪就严重多了,到时皇上又用什么法律来惩罚他呢?难道也来个夷十族?

一语点醒梦中人。汉文帝“许之”,批准了张释之的判刑意见。怕太后想不通,汉文帝还亲自前去做她的思想工作。

张释之不揣圣意依法办案,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这种胆识和职业操守值得让人翘起大拇指。但我觉得,汉文帝更值得让后人敬佩,没有他的法律意识,纵有十个张释之也枉然,说不定一同成了刀下鬼。

张释之的坚守,体现的是一种“气”。这种浩然之气不独士大夫有,有些草根的表现或更为纯粹。不信?且看一位老农的“三不”。

不给王侯让路,不接受王侯的赏赐,不告诉王侯自己的姓名。牛气!这三“不”,一位老农民做到了。

荆州,地处咽喉,也是税赋之地。南北朝刘宋政权统治者对这一要津极为重视,行政长官由皇室成员驻守担任,宋武帝在遗诏中还作了进一步的规范,遗命以后将由几个儿子依照长幼次序,轮番驻守荆州。当时,临川王刘义庆在荆州已经驻扎了八年,朝廷准备另选一个亲王代替他,有内部干部交流的意思。按照顺序,这回应该派南谯王刘义宣接任。新任宋文帝却认为刘义宣的人品和才能都很平庸低下,难堪大任,于是改变主意,对刘义宣不予任用。

候选人流产,安排谁去呢?宋文帝颇费思量。数月之后,衡阳王刘义季的名字进入他的视野,并成为继任荆州刺史的最终人选,同时都督荆、湘等八州的军事。

刘义季难道比刘义宣就更合适吗?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吧。

有年春天,刘义季外出打猎,走到田野上,看到有位老农身披苫衣,弯腰在地里耕种。按规定,平民百姓见到父母官要作回避,何况还是“王”?老农却头都没抬,好像根本没看见,继续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皇上不急太监急,刘义季的随从见老农这态度不高兴了,立即走上前大声斥责。听到叫骂声,老农依然不抬头,边干活边回敬道:“盘于游畋,古人所戒。今阳和布气,一日不耕,民失其时,奈何以从禽之乐而驱斥老农也!”

老农民有文化啊,说得真好,让人痛感畅快淋漓。老人家说的什么意思呢?翻译一下就是:游猎取乐,古人深以为戒。如今天暖气湿,一天不耕种,百姓就会错过农时,怎么可以放纵狩猎的快乐,并为此驱赶勤于耕作的老农呢?说得不卑不亢且又一语中的。听罢,刘义季立即挥手阻止手下人的无礼,对老农说了声“贤者也”。然后,要左右亲信赐给老农食物,没想到又被老农拒绝了,他说的理由是:“大王您不侵夺农时,境内的老百姓都可以凭大王田地上种出的食物吃饱,我老汉怎敢独自领受您的赏赐呢?”

话说得可是字字在理,刘义季一时愣住了,但又无法反驳。为掩饰内心的尴尬,也想体现一下亲民,他下马走前一步询问老农的姓名。面对王侯兼刺史的垂询,老农不慌不忙干完农活的最后一道工序,朝刘义季拱了拱手,不发一言,转身告辞而去。

刘义季久久地望着老农渐渐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读到《资治通鉴》这段记载时,正值夏夜,虽已汗流浃背,心里仍如春风拂过。刘义季不耍特权,从善如流;老农则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敢在权力面前说“不”,岂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不容易啊!

功高盖主要小心

太尉周亚夫的儿子是个大孝子。

他的尽孝,不仅表现在老爸活着的时候,而且对百年后的周亚夫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周公子通过特殊管道,从专为皇室服务的工官处,耗巨资购买了五百件铠甲盾牌,准备给老爸百年后殉葬之用。

老爸一辈子戎马倥偬,杀敌无数,到了另一个世界,会不会有冤魂寻上门来?嗯,还是有备无患的好。这五百件铠甲盾牌,可构筑起里外三层的特级护卫,刀枪不入,苍蝇也飞不过去,从此无忧矣。

皇室特供,却流入社会,虽贵为太尉,也当判以“僭越”之罪。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啊。周公子没想到自己的一片孝心,竟让老爸周亚夫陷入万劫不复,可惜了一世英名。

五百件铠甲盾牌分量不轻,凭一己之力难以搬回家里。周公子没办法,临时从街上找了几个农民工帮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农民工终于把这五百件铠甲盾牌搬回周府并一一置放妥帖。

已是一身汗的农民工,并没有离开的意思,他们还等着周亚夫的儿子派发工钱呢。没想到,周公子竟然是个混蛋,想打马虎眼,不肯支付薪水。几位农民工苦苦哀求,好话歹话说尽,周公子充耳不闻,还叫家丁将他们赶了出去。

几位农民工咽不下这口气,不给是吧?好,向朝廷告你去!告周公子什么罪呢?那可大了去了,就告你私自购买皇室专用物品!上面说过,这些铠甲盾牌是皇家专制专用,除此之外,若私人敢买敢用,说明什么?轻者是僭用,重者则是谋反。虽然举告的是周公子,肯定免不了牵连到周亚夫。汉景帝阅罢几位农民工的检举信后,心里非常不舒服。什么玩意儿,还讲不讲规矩?!他马上下令把周亚夫移送司法部门进行审理。司法部门的官员按照文书上写的情节,对周亚夫一一进行审问。面对审査,周亚夫却来了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审问记录自然是一片空白,汉景帝很是恼怒,指着鼻子对周亚夫骂道:“其实我不要你的供词,也可以把你杀掉!”

话虽这样说,法律程序还是要走的。于是,汉景帝下诏把周亚夫交给廷尉审判。廷尉执行圣意不过夜,马上对周亚夫进行提审:“你为什么要造反?”周亚夫答道:“我买的东西都是殉葬用的,怎能说是要造反呢?”周亚夫终于开腔了!审案的官员备受鼓舞,但又无力反驳周亚夫,左支右绌间竟有些口不择言,留下一句“流芳百世”的审问词:“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什么意思呢?说你周亚夫即使不想在地上造反,也是准备在地下造反!

有这样的歪理,也为了表达对汉景帝的忠心,审案官员接下来对周亚夫的审讯越来越严酷。周亚夫的血肉之躯难以忍受,他决定绝食。五日之后,吐血而死。

被移交给廷尉之前,见惯风浪的周亚夫,料到此番必是凶多吉少,本想自我了断,以免受辱,但被夫人劝阻住了。夫人对他说:如果自绝于朝廷,就是畏罪自杀,蒙垢于身再难洗刷。周亚夫想想也有道理,只好苟延残喘。

周亚夫乃将门之后,是西汉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将门无犬子。周亚夫遗传了父亲的基因,“七国之乱”发生后,他统帅汉军,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叛军,居功甚伟。不过,在皇上眼里,功劳越大,能力越强,也就意味着危险越大,越让皇上睡不着。你让我睡不着,我就让你永远睡觉去。

周亚夫落得这般结局,早有先兆。有一次,汉景帝在宫中召见周亚夫。赏赐食物时,只在他面前放一块没有切好的熟肉,也没备双筷子。周亚夫见状,自是不太高兴,面露不悦之色,要主管宴席的官员补一双筷子。周亚夫的不满,汉景帝看在眼里。他阴阳怪气地问周亚夫道:“这样没满足到你的要求吧?”一听这话,周亚夫赶忙摘帽谢罪。此时汉景帝面无表情,冷冷地说道:“起来吧!”周亚夫赶紧起来并快步退了出去。目送着周亚夫的背影,汉景帝若有所思地说:“这位愤愤不平的人,不是年幼君主的臣子啊!”

可能从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名将周亚夫未来悲催的命运。谁叫你功高盖主、让人主寝食难安呢?

规矩是个好东西

柳公绰是大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曾任唐穆宗的尚书左丞。《资治通鉴》对他评价甚高,说他为官忠于职守、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知人善任。

虽为文臣,柳公绰却谙熟“十八般武艺”。他在率兵讨伐吴无济时,与士兵同甘共苦,且身先士卒。柳公绰颇有识人之功,是军中伯乐,麾下的将领大都是“能将之人”。出师以后,连连奏凯,不久便将吴无济平定,深得朝廷信任。

公元823年,唐穆宗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任命柳公绰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柳公绰久居中枢,也渴望到基层历练,体察民生之艰,于是欣然赴任。

履新途中,必经邓县。在那里,柳公绰发现有两个官吏犯法:一个贪污,一个舞文弄墨。众人都以为柳公绰肯定要杀贪污者,但结果却让大伙大跌眼镜——柳公绰对贪污者依法惩戒,而对舞文弄墨者却处以死刑。

理由是什么?柳公绰的回答掷地有声且发人深省:“赃吏犯法,法在;奸吏乱法,法亡。”就是说,贪污的官吏虽然犯法,但法律仍在;舞文弄墨的奸吏扰乱了法律,则法律已亡。

大智者总是比常人多看前两步,柳公绰就是这种人。犯法行为不可怕,只要有法可依。就怕法律名存实亡,或被作奸犯科者捏为私器,如此,天下必乱。

柳公绰还很固执,不畏强权。他敢于对唐穆宗说“不”,对前任皇帝唐宪宗也一样敢说“不”。

在任京兆尹时,柳公绰第一天上班,走在路上,便遇到神策军的一个下级将官目中无人,纵马横冲开路的仪仗。见此蛮横之举,柳公绰喝住坐骑,命人将他一把拉下并当场杖打而死。

第二天,柳公绰进入延英殿奏对,行过君臣之礼后,抬头一看,吓了一跳,原来唐宪宗怒容满面,开口便责问他为何擅自杀人。

柳公绰不慌不忙,淡定地答道:陛下认为我贤能,才让我任职京兆尹。京兆尹是京城的表率,现在我刚刚就任,一个下级军官竟敢如此横冲直撞,这是轻视陛下的诏命,并不只是轻慢了我本人。我只知道杖打不守礼教的人,不知道他是神策军的将领。

如此一说,唐宪宗口气暂缓,叹了口气说,那你也应将此事奏报吧?!

“臣职当杖之,不当奏。”我的职责是应当杖打他,而不是考虑是否上奏。柳公绰答得不卑不亢。

那你说说,杖打什么人应当上奏?唐宪宗有点愠怒。“本军当奏;若死于街衢,金吾街使当奏;在坊内,左右巡使当奏。”嘿,分工还挺明确。柳公绰的意思是,遭受杖打的人的所属部队应当上奏此事;倘若此人死在街道上,金吾街使应当上奏;倘若此人死在坊市里边,左右巡使应当上奏!

柳公绰说完,垂首站立一旁,心里在说:皇上,道理都在这了,您看着办吧!

唐宪宗还能怎样呢?柳公绰说的话可是句句在理,没任何瑕疵,凭什么责罚他呢?退朝以后,唐宪宗对左右说:“你们还是小心柳公绰吧,连朕也畏惧他呢。”

唐宪宗当然不是怕柳公绰,只是对法律心存敬畏,这一点,对身为天子的他来说殊为难得。柳公绰说得确实无比正确。既然规矩定了,大家还是要听的,否则不是一纸空文吗?

至于柳公绰对这个神策军军官下手是否太重,这可以进行探讨。但需要说明的是,帝都那些平时很横的公子哥们、王公贵族,自此后还真是收敛了些……

能知人,还得会说话

“初唐四杰”是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文艺界将其简称为“王杨卢骆”。这四位才俊早有文名,在青少年时代就被誉为“四杰”,拥有不少的粉丝。

“王杨卢骆”有一共同点,即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他们在初唐诗坛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陈,下启“沈宋”(指沈佺期和宋之问)。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大致从他们才开始定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亭台楼榭移到了江川和塞漠,扩大题材,肃正思想,不愧是真正的唐诗开启者。

在中国文学史上,王、杨、卢、骆名声响当当,且占有重要的席位。时任司列少常伯的李敬玄非常看重他们,对他们四位颇为激赏,逢人便说他们四人必将荣显闻达。

盛名之下,也有人对李敬玄所说不以为然。吏部侍郎裴行俭就另有见地,他认为:“士之致远,当先器识而后才艺。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邪!杨子稍沉静,应至令长,馀得令终幸矣。”怎么说呢?裴侍郎的意思是说,读书人的前程远大,应当首先在于气度见识,而后才是才艺。王勃他们虽有文才,而浮躁浅薄,喜怒哀乐易于外露,不太内敛沉着,哪里是能够享受爵位俸禄的材料。杨炯稍微沉静,应该可以做到县令,其余的人能得到善终就算不错了!

嗨,你还别骂裴行俭胡说八道,后来他们四位的最终归宿还真被他不幸而言中了。王勃写完《滕王阁序》后到交趾探父,在南海不慎落水,虽被救起却终因惊悸而死;杨炯在仕途上孜孜以求,最大的官职也只是盈川县令;卢照邻饱受顽疾之苦,无法治愈,不堪忍受,最终绝望投水自尽;骆宾王呢,结局更惨,因参与徐敬业谋反,写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兵败后被武则天处死。

似乎都应验了裴行俭当初的预言。但我认为这倒不是证明他能掐会算,而是阅人无数的他,对四人的品性弱点有深刻的认知,是“性格即命运”这话的生动诠释。三岁定八十啊,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注重克服自身的缺点,实现自我超越,往往可能坠入命运专为你设定的陷阱。

《资治通鉴》赞扬裴行俭有“知人之鉴”,这并非浪得虚名。他刚刚任职吏部侍郎时,一次偶然机会碰到王勮和苏味道。当时他俩都籍籍无名,裴行俭却对他们说,假以时日,你们一定会先后掌管铨选官吏之权。多少年后,“如行俭言”,王、苏果然都先后担任了这一职务。

不得不佩服裴行俭的目光如炬。历史上,这样的“超人”不少,唐太宗时的侍中王珪有同样的好眼力,他对同侪的精准点评,让一代明君李世民也频频颔首。

有一天,唐太宗心情很好,直到退朝后,这种快乐还浑身洋溢着,迟迟难以退潮。酒能解愁也能助兴,他突然想喝点小酒,以挥发满身的快乐。于是,他吩咐了下去。很快,一桌丰盛的山珍海味摆了上来,陪坐者寥寥,只是几位特命宰相。

谁都有喜怒哀乐,贵为天子,高兴时没“独乐乐”,而是“众乐乐”,懂得与人分享。陪坐一侧,几位宰相心里想:有这样的皇上真好!

李世民有什么好事呢,心里头如此春光明媚?司马光先生在书里没有细说,仅是一笔带过。反正这与本文宏旨无关,咱们也就不去考证了吧。

君臣之间觥筹交错,把盏甚欢。酒过三巡之后,唐太宗眯着醉眼,对一旁的侍中王珪说道:听人说你精通鉴别人才,口才也很好,我想请你对宰相房玄龄及其以下的官员详加品评,然后再把你自己和他们进行衡量与比照,怎么样?

口含天宪,一言九鼎。皇上已然开了金口,王珪又岂敢说不好呢?不过,这确是个大难题。你想吧,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同侪进行臧否,摆自己进去,也摆别人进去,呵呵,这是有难度的,考验王珪的智慧以及玲珑程度的时候到了。

他又是如何化解这一难题的呢?

但见他起将身来,气定神闲地回答道:“勤勤恳恳地服务大唐,尽心竭力无所保留,我不如房玄龄;文武全才,出将入相,我不如李靖;议事详尽周到,传达诏令,反映群臣意见,都能平允恰当,我不如温彦博;处理繁重、艰难的事务,都能办好,我不如戴胄。”

品鉴一语中的!将他人摆得很高,并且彰显出非常精准的个性化,这确实体现了王珪的识人之力与评鉴之功,想必在座的诸位听后都是如饮甘霖。接下来,且让我们见识见识王珪“春风化雨”式的说话艺术。他是怎样说的呢?他继续点评道:“耻君不及尧、舜,以谏争为己任,臣不如魏徵。”唯恐君王赶不上尧、舜,专以苦言强谏为己任,在这方面我可不如魏徵啊!

王珪的这番话,可是一箭双雕。他以魏徵为“绿叶”,大大地涂抹了一把“红”,说穿了就是变着法子拍唐太宗的马屁——当今圣上可是尧舜再世呐!果然没说错,唐太宗一听,“深以为然”,龙颜大悦,“高见,高见!”李世民频频颔首,其他听者也各领其功,对王珪连翘大拇指。与他人相比,难道自己一无是处吗?王珪当然不会自暴自弃。谈及自己时,他是这样说的:“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微长。”我在辨别清浊,嫉恶奖善方面,和他们几位相比,倒是略有长处。

一番话说得不卑不亢,“众亦服其确论”。不容易啊,让这帮政坛大佬同意自己的观点,王珪的圆融、拿捏,确没辜负李世民对他“识鉴精通,复善谈论”的评价。人性本如此,要认清自己相当难,往往容易以己之长尺人之短,这样就很难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也无法正确看待这个世界。

和裴行俭一样,王珪也确有一双火眼金睛!

忍辱负重更难

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吕雉牝鸡司晨,专柄朝政。吕氏一门,弹冠相庆,期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式家族盛宴的政治狂欢。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使。吕后也就一俗女人,屁股还没坐热,就准备册封几位外戚为王。

她的迫不及待,是要向全天下证明“谁说生女不如男呢?”经过一轮残酷的清洗,此时,朝中反对势力大都已被剪除,吕氏一言九鼎。她心里清楚,实施封王这一计划,已无大碍。虽说如此,为减少阻力,也体现权力的合法性,她还是想走走程序,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谋定之后,吕后宣右丞相王陵进殿,打算先征询他的意见。如果右丞相王陵能够同意封几位外戚为王的话,就可以增添一份雄厚的民意基础。吕氏之所以就此议题先选择与王陵交换意见,原因真的很简单——王陵听话!

这是上上下下的共识。担任右丞相多年的王陵,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人们都说他像头老黄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基于这种判断,吕后对获得王陵的支持充满信心。

不行!没待吕后讲完意图,王陵便坚定地吐出这两个字。吕后的谈话被中断,并大大悖于自己的意志,这一下子弄得她没醒过神来,只好怔怔地看着王陵。此时的王陵,或许是因为过于激动,口中说出“不”字时,已是双腮通红、胸膛起伏,却又似乎是如释重负。

太后,您忘了吗?当年高帝曾“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不姓刘却称王,高袓刘邦当年可曾是杀白马饮血盟誓要天下人诛杀之的啊!如果您一定要分封吕氏为王,不怕引发天下人的强烈反弹吗?王陵继而提醒道。

吕氏听罢,阴冷地盯了王陵一眼,甩手径自转回内宫……第二天朝议,吕氏重拾话题。她把脸从王陵身上撇开,转而问向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王陵满怀期待,渴望得到两位朝中重臣的奧援。没料到,两人的回答让王陵及朝中同侪大跌眼镜。

什么话?高级马屁话!且听听两位怎样对答:“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诸吕,无所不可。”吕后听后大喜,心里很是熨帖。就是嘛,我老公打下天下,当分封刘氏子弟为王;现在老娘俺掌朝,分封几位吕氏为王,又有什么不可以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两个老东西就是醒目,比王陵这混账强多了!

虽说可以一言九鼎,但分封诸吕为王,毕竟有违祖制。现如今,有陈、周力挺,自是十拿九稳,我吕某又为娘家大光门楣了!想到这,吕后不禁“凤”颜大悦。

朝议结束,走出宫来,王陵拦住陈平、周勃,大声斥责,并讥讽道:“当初与高帝饮血盟誓,你们两位也曾信誓旦旦!现在太后女主当政,你们甘于逢迎,可是转向转得很快啊!我不知道将来,你们又有什么颜面去见高帝于地下呢?”

陈平与周勃相视一笑,然后意味深长地对王陵说:“现在,在朝廷之上当面谏阻太后,我俩确实不及您;可将来安定国家,确保高祖子孙的刘氏天下,您恐怕就不如我俩了!”

好大一张牛皮啊!但牛皮可不是吹的!果然,吕氏之后,大汉政权之所以得以重归刘氏后人,靠的正是陈平、周勃等一帮朝中老臣、重臣。假如当时在朝堂上,陈平、周勃和王陵一样,一力反对,甚至以死抗争,情势或更为凶险。凭着吕氏的狠毒,说不定会血溅朝堂,刘氏一脉也可能被斩尽杀绝。从这点看,陈平、周勃可以说是以另一种形式践行当年与刘邦的盟约。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唐太宗之后,面对武则天的咄咄逼人,狄仁杰、张柬之等朝臣也是虚与委蛇,苦苦等待时机,最终成功地将大唐权力归还李氏。

有时,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要比引刀一快、慷慨就义艰难得多。前者需要勇气、耐力、胆识与智慧。后者呢?可能只要有胆量就够了。

你说是吗?

说好的保密呢?

以下故事值得一读,特别是职场中人。

王毛仲是唐玄宗的禁军首领,身处要津,位置险峻。唐玄宗对他非常信任,《资治通鉴》中的评价是“言无不从”。因为这份专宠,羽林军中的各位将领大多都依附他,一切行动只听他的指挥。

尾大不掉。日益坐大的王毛仲独断专横、飞扬跋扈,反而成了唐玄宗人身安全最大的威胁。唐玄宗有些睡不踏实了,一直想找机会对他下手,只是念其追随多年,心有不忍,况且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合适的下手机会。

不久,机会来了。

王毛仲女儿适龄出嫁,与他结成儿女亲家的是主管禁军的龙武将军葛福顺。两者间的强强联合,让唐玄宗晚上更加睡得不踏实,还屡做噩梦。

世上有一种人,闲坐无事,一天到晚在揣摩主子的心思。吏部侍郎齐澣就特别敏感,他从唐玄宗紧蹙的眉宇间看出了道道。终于找了个方便的时机,他向唐玄宗进言:“福顺典禁兵,不宜与毛仲为婚。毛仲小人,宠过则生奸,不早为之所,恐成后患。”不能不佩服,齐侍郎目光还是相当犀利的,至少看透了主子的心思,也看到了潜在的危险。唐玄宗一听心花怒放,对齐侍郎说:“知卿忠诚,朕徐思其宜。”放心吧,我认真考虑,一定会寻找到妥善的处理办法。

齐侍郎对此备受鼓舞,皇上不但接受了建议,还表扬了自己,说明皇上把我齐澣当自己人。哈哈,我齐某人将有大好前途!

满心欢喜正准备离宫回家,齐侍郎突然间又好像想起什么,他折回身对唐玄宗小心翼翼道:“君不密则失臣,愿陛下密之。”果然是个谨慎的人!这事需要你教我吗?唐玄宗虽心有不悦,但还是安慰齐澣说,放心吧,这事仅限你我间,不会有第三者知道。

于是,齐侍郎心满意足地离宫而去。甫进家门,太太就告诉齐侍郎一条不好的消息:大理丞麻察因犯了错误,被唐玄宗降职另任兴州别驾。齐侍郎听后心情也很郁闷。为什么呢?因为在整个长安官场,上下都知道“澣素与察善”。多年来,麻察是他最好的朋友。唉,朋友一场,如今有难,离别在即总该表示些什么吧?

这一天,麻大人要离开京城了。老朋友齐侍郎在长安城郊的长亭设宴为他饯行,场面有些悲伤。两杯酒下肚后,老麻泪水齐刷刷地流,舍不得离开长安啊。看到老朋友的伤心太平洋,齐侍郎一激动就说漏了嘴,把在宫中与唐玄宗密商有关王毛仲的话抖了出来。齐澣忘了和皇上的约定,主动泄漏天机,可能有两个目的,一是有炫耀的成分,在老友面前显摆,无非说明我和圣上很亲密;二是有安慰的可能,看到老友悲伤难掩,想传递一个信息:你放心去吧,我一定找机会在皇上面前帮你说说好话,想办法让你早点回到长安。

遇人不淑啊,没想到老友麻大人竟是个小人。听完齐侍郎的这番话后,他心里冒出一抹亮光,嘿,天助我也,老子这回可以不用离开长安了,说不定还可以加官晋爵。

背着兴州的方向,麻大人悄悄地打道回府。第二天,天才麻麻亮,麻大人就迫不及待进宫。甫见万岁,即把老友齐澣饯行时所说的竹筒倒豆子般说与唐玄宗听。这还了得!唐玄宗勃然大怒,立即宣齐澣进宫。可怜的齐澣,本以为有什么好事,正在遐想之际,迎面遭来一通雷霆万钧的斥责:“你怀疑我不能保密,却又把事情告诉麻察,你这样难道是保密吗?况且麻察此人素无德行,你难道不知道吗?”

醒悟过来的齐侍郎已吓得面无人色,跪下拼命叩头请罪。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是年秋天,唐玄宗把齐澣降为高州良德县丞,麻察则被降为浔州皇化县尉。唐玄宗给他们定的罪名是:“交构将相,离间君臣。”

人的内心深处总有块只属于自己的天地,此乃最隐秘之所,即便最好的朋友也未必能全抛一颗心。在说与不说间,一定要拿捏好分寸。未说之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过之后,你就是话的奴仆。

小心驶得万年船

有唐一代,众多的王侯将相中,郭子仪是我最喜欢、最佩服的人物之一。

郭子仪对大唐李氏政权有再造之功。他力挽狂澜,先是于公元757年收复长安,平定安史之乱。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又是郭子仪立马横刀,再次将长安收复。两年后,吐蕃、回纥又再蠢蠢欲动勾结内侵,郭子仪单骑驰往泾阳,凭一己之力说退回纥,并将兵击退吐蕃。因此显赫战功,郭子仪被尊称为“尚父”。

在这里不想多谈郭子仪的战功、军功,我倒对他“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的人生智慧更感兴趣。

大唐王朝对郭子仪不薄,慷慨地封他为汾阳郡王,并赏赐他无数的田产和豪宅。郭子仪所住的王府就坐落在长安城亲仁里。奇怪的是,王府大门终日敞开,门口不设保安亭,也没有保安人员,任人随意进出,从没人加以盘査、拦阻。

有没有搞错?堂堂王府和市集有何分别?!

郭子仪有位老部下将要到基层任职,离开长安之前,专程到王府向首长辞行。他没有登记身份,也没亮什么证件,就昂首径直走进王府。进到府内,眼前所见让这位老部下目瞪口呆。但见郭夫人与女儿正在梳妆打扮,战功赫赫的郭子仪则站在一旁伺候。母女俩一会要他拿个梳子,一会又要他帮忙拿洗发油。郭子仪呢,被指使得忙前忙后,但没有半点不耐烦的神色。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母女俩在使唤一个老仆。

这位老部下站在一旁看了半天,然后悄然退下。出来后,将所见当做笑话到处讲与人听。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没多久,这个笑话就传遍了半个长安城。

消息传回郭府,郭子仪的几个儿子脸上有点挂不住,屡番向老爸提出要求,将自家大门关上,不能随意让外人窥探到家中的隐私。

就为这,郭子仪决定召开家庭会议。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敞开家里的大门吗?郭子仪问几个儿子。郭家兄弟面面相觑,对老爹的发问答不上话来。告诉你们吧,我不关上大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为了保全我们一家的性命。郭子仪语重心长地说。

不至于吧?老爸这样说,孩子们听后大吃一惊,但实在是不明就里。郭子仪解释道,我们家现在承受这么重的皇恩,如果有人瞎猜测,说我们整天关闭大门,不知在家里搞些什么,我们说得清楚吗?再说我带兵多年,难免得罪一些小人,如果他们乘机胡说八道,造谣诬陷,我们一家如何安生?敞开家里的大门,就是表明我们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啊!

说出这样的理由,当然让人心酸。卸磨杀驴、鸟尽弓藏,这一类的事在那年头还少吗?郭子仪未雨绸缪,从最坏处着想,无非是为了保全子孙,保全家人。这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智慧的选择。唉,指挥得了千军万马,可有时就是绕不过小人挖的坑啊!

有一年,有人盗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被人盗坟既坏了风水,也事关一个家族的荣辱。官府接到报案后马上勘査、搜捕,但最终一无所获。许多人认为是太监鱼朝恩唆使他人干的,因为鱼朝恩一直忌恨郭子仪。唐代宗对此也很关心,有一天郭子仪入朝,唐代宗遂向他了解详情。郭子仪一听天子垂询,即刻痛哭流涕道:“我长年带兵,却不能禁止残暴行为,许多士兵挖掘别人的坟墓。今天挖到我头上,这是苍天在惩罚我,不关乎人事。”

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郭子仪表现出的理性让人钦佩。是啊,谁能证明是鱼朝恩唆使他人干的呢?况且,鱼朝恩这人因拥戴有功,圣眷正隆,被封为冯翊郡公。如果郭子仪因此私事而与他撕破脸皮,后果甚难预料,明智的的办法只有隐忍不发。还有一次,鱼朝恩不知道出于哪一搭,突然邀请郭子仪同游章敬寺。有人听说后,私下里告诉郭子仪,说鱼朝恩可能趁机对他下毒手,提醒他要多带些随从以备万一。郭子仪不置可否,那天只带了几个家僮前往。鱼朝恩前来迎接时,看见郭子仪轻车简从,十分惊讶。郭子仪将缘由坦诚相告,并表示说,如果鱼大人真有心杀自己,这样可为您省却更多的麻烦,所以只带几名随从。鱼朝恩听罢,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地对郭子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如果不是你这样的宽厚长者,怎么能不起疑心呢!不可一世的鱼朝恩彻底膺服于郭子仪。

由此观之,郭子仪除了智慧之外,剩下的就是胆识。对了,还有宽广的胸襟。以下一个例子,又可以看到郭子仪的远见。

话说有一回,郭子仪生病,在家卧床休息,有位叫卢杞的官员登门探望。郭子仪听说后,马上命所有女眷一律回避,谁也不准出来,自己则单独在书房和卢杞交谈了很久。

女眷们很好奇,待卢杞走后,问为什么要回避,卢杞只不过是四品官而已。郭子仪告诉她们,卢杞现在虽然官小,但此人很有才干,假以时日必定有很好的前途。可惜的是,此人心胸狭窄,又长得丑,半边脸是青的。你们女人家爱笑,如果看到他这种长相,可能会忍不住发笑。这一笑,他会以为是在嘲笑,说不定就埋下祸根,他日一旦得志,当睚眦必报。

果然,卢杞后来做了宰相。一旦权在手,便把令来使。卢宰相将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玩到了极致,害了许多人,大书法家颜真卿就是被他玩死的。郭子仪有位孙女婿也曾落到他手里,一度被整得死去活来,但最终还是保住了小命,多少还算是给了郭子仪一点面子。卢杞其人后被写进了《唐史·奸臣传》。

郭子仪活到85岁,后人中多有做大官者。他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郭子仪所有人生智慧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小心驶得万年船。

床头吵架床尾和。这话说的是夫妻间的矛盾。在处理儿子郭暧两公婆的吵架这事上,也足见郭子仪的谨慎。这份谨慎一样体现了他无奈的生存智慧。

因对李唐政权有再造之功,唐代宗心里有数。作为一种恩宠和回报,他来了个内部“和亲”,主动和郭子仪结为亲家,将女儿升平公主下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

和当朝天子结儿女亲家,并不全是大光门楣之事,因为家庭的琐事如果稍微处理不慎,原本平常夫妻间的拌嘴,或者因柴米油盐酱醋茶引发的家庭争吵,很可能升级为帝国的政治风波。

居家过日子,总会有矛盾,就像牙齿免不了磕上舌头。这不,有一次因家庭小事,郭暧让升平公主心里不痛快,双方发生了口角。争吵中,郭公子口不择言,竟指着升平公主的鼻子大骂:“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哇,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这不是找死吗?小郭骂公主老婆道,你是狗仗人势,倚仗你父亲是天子,才敢在我面前张牙舞爪。你知道不,我老爸郭子仪才不屑于做什么天子,否则……

否则怎么样?说呀,说呀!这可是谋逆之罪,郭暧自知失言,吓得赶紧闭上嘴。这下让升平公主抓到把柄了,于是,她不依不饶,最后竟气愤冲出家门,飞奔回到皇宫的娘家,告御状去了!

升平公主哭得梨花带雨,唐代宗则坐在一旁怀着慈爱的眼神,平静地听完女儿的哭诉。待女儿安静下来,才轻声劝说道:“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孩子啊,这你就不知道了,你老公说的可是大实话,如果你家公果真想做天子的话,天下可能真的就不是咱家的了。

身为天子,唐代宗可不是瞎说。安史之乱后,郭子仪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后又收复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几年之后,仆固怀安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再度陷落。国难思良将。郭子仪又再次受命却敌,成功收复了帝都长安。郭子仪的英勇善战、出生入死,成为一代传奇。

国之干城,居功厥伟。与大唐的国运相比,女儿受的这点委屈算什么呢?!女儿,乖乖听话,还是早点回到夫家去吧!一番安慰之后,唐代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

这边厢,郭子仪回家听说后,深感大祸临头,这可是诛灭九族的罪啊!他赶紧将儿子郭暧囚禁起来,自己则三步并着两步入朝向皇上亲家叩头请罪。唐代宗是位开明的父亲,也是位开明的亲家。他扶起郭子仪安慰道:“有一句俗话说:‘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闺房中的话,何必当真呢?”

亲家的一席话,说得郭子仪老泪纵横,赶紧谢恩回去。返到家来,马上找来一根大棒,捶打郭暧数十下。

小题没有大做。唉,在权力的老虎面前,由不得你不慎重。

超级无敌“忍忍功”

一代女皇武则天,牝鸡司晨,君临天下,能入她法眼的人不多,娄师德算是一个。公元693年,女皇下旨,拔擢娄师德为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

娄师德何德何能出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职?无他耳,盖因他的天下无双、超级无敌的“忍功”。

“唾面自干”这个成语你知道吗?说的就是他。

这是一次庄重的兄弟谈话。就在被任命为宰相的那年,娄师德的弟弟也被授任代州刺史。满门标秀,娄家风水不错啊!弟弟将要赴任,当哥哥的肯定要叮嘱几句,传授一些为官之道。

“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是啊,哥哥是宰相,弟弟为州牧,一门双雄,兄弟俩都得到朝廷重用,这不怕别人眼红吗?

怎样才能避开未来可能遭遇到的祸害呢?娄师德的弟弟显然有过考虑,他直身而后下跪答道:“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啧啧,真是有功力,别人的口水都吐到脸上了,还可以做到不慌不忙、不愠不怒,一擦了之,佩服!

弟弟的回答让哥哥感到“愀然”。娄师德对弟弟说道:“这正是我担忧的!人家唾你的脸,是因为恨你。你擦拭,便是违反人家的意愿,不是正好加重人家的怒气吗?”

哥哥如此一说,弟弟的脑子一下子转不过弯来,一脸茫然:哥,我这样做不对吗?应该怎样做才好呢?打虎亲兄弟。娄师德和盘托出自己的独家秘方:“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上帝啊,这是怎样得来的修养呢?似乎又恍然大悟,中国人“绵羊性格”的源头,盖最早出自于此吧?

太没血性了吧?将书合上,久久也想不透。

看不起娄师德的,还有与他同朝为官的一代名臣狄仁杰。尽管朝廷诸公对娄师德评价甚高,说他“性沉厚宽恕”,但狄仁杰却“意颇轻师德”,且“数挤之于外”。其实,娄师德还有恩于狄仁杰。狄仁杰之所以能入朝为相,就是因为娄师德屡番在武则天面前鼎力推荐。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啊。狄仁杰啊狄仁杰,你忒不厚道了吧?武则天也为娄师德打抱不平,于是,武则天有一次忍不住直问狄仁杰:“师德有贤能吗?”狄仁杰先后如下作答:

“作为将领能谨慎守卫。”

“我曾与他共事,但在边远地区,是否贤能,臣不知道。”

“不知道他是否善于识别人才,但听说他善于识人。”

听了这些,武则天一声长叹,道出了一个秘密:“朕之知卿,乃师德所荐也,亦可谓知人矣。”

哦,是娄师德推荐了狄仁杰!他还是位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一名识才、爱才、惜才的伯乐也!

武则天的一声长叹,让狄仁杰大感意外。获知详情后的狄仁杰,怀着深深的愧疚与自责退了出来。回到家后,他对家人说了句:“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包容久矣,吾不得窥其际也。”浮云遮望眼,我没能力,看不到娄师德盛德的边际啊。

狄仁杰对娄师德的“前抑后扬”可以理解。人在仕途,能得他人的伯乐一顾,当是人生之大幸,也当感铭于心。但关于娄师德的“唾面自干”,私下认为,无论是对弟弟千叮万嘱,还是在武则天面前力荐狄公,于娄师德而言并不矛盾。前者是一种自保,武氏当国,重用酷吏,“罗织纷纭”,唯谨言慎行才能得保全。后者呢,只能说在满街狼犬、遍地腥云的政治氛围之下,娄师德还保留着一丝良知,没被染缸完全染黑,或者说,这种江湖式的老谋深算,是他的另一种“唾面自干”。

对娄氏的生存哲学,实在无法认同。如果一个国家、民族的大多数人将此奉为圭臬,其精神将会不断萎缩,最终成为丛林盛宴中他人筷子之下的一道美味。

告别“犬儒”“乡愿”吧,还是多份血性为好!

处理大事的干才与装点门面的雅士

宰相姚崇为处理家里的急事,特向朝廷请了十多天的假。这一走,宰相办公室可是“政事委积”。堆积如山的各种政务,只好委托另一位宰相卢怀慎全权处置,但卢怀慎的能力平庸,面对成堆的公文,犹如“荆棘满途,叫樵夫如何下手?”卢怀慎束手无策,叫苦连天,直感“压力山大”。

总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吧?卢怀慎还是很讲职业道德的,并不乏自知之明,生怕误了国家大事。惶恐之余,他赶紧进宫主动向唐玄宗检讨。那时的唐玄宗还是相当清醒的,对众大臣的能力是“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于是他对卢怀慎安慰道:“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

嗯,在唐玄宗心里两人的分工很明确,姚崇是用来解决、处理大事、难事的,你老兄呢?让你做宰相,只是坐享宰相的清名雅望而已。什么叫清名雅望?卢怀慎没啥本事,但在士林中还有些清望。李隆基只是把卢怀慎用以装点门面罢了,无非向天下表明,朕胸襟似海,天下人才皆可为我所用,天下归心啊!

凡成大事者,手下需要各色人才,唐玄宗也不例外。也不知道卢宰相听懂了没有?

家里的事情处理完毕,姚崇重新返回领导岗位。刚进办公室,就看到桌上堆满的文件、请示什么的,他快刀斩乱麻,只用一会儿工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姚崇确是干才,看到自己瞬间完成的劳动成果,也不禁面露得意之色,非常佩服自己啊。意犹未尽,他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澣说:“余为相,可比何人?”我作为宰相,可以和历史上的谁相比呢?听到问话,齐澣头都没抬,不作回答。姚崇以为对方没听到,继续问道:“何如管、晏?”我与管仲、晏婴相比,谁更出色些?

被逼到了墙角,不好再佯装没听见,齐澣只好硬着头皮回答:“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但至少也做到了终身实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这不是批评我朝令夕改吗?齐澣的这般直率进一步激发了姚崇的好奇。那么,我到底算是什么样的宰相呢?嗯,齐澣躲开对方的灼灼目光想了想说,您可以算是一位“救时之相”。

听此一答,姚崇心中大喜,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大声叫道:“救时之相,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啊!”

卢怀慎和姚崇同朝为相,虽然能力平平,但能正确认识自己,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每遇到“急重险难”,都要交予姚崇拿主意、作决断,当时的朝廷内外,都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

说老实话,这两位宰相我都喜欢。喜欢姚崇的胸怀,下属不进谄媚之辞,不以为忤,反而显出儿童般的天真与率性;卢怀慎呢,情知水平不及同僚,甘愿当一块垫脚石,不与争锋,也不使绊子,更不捣乱,难得!

自知者未必明啊,相反,又有多少人是自知者昧呢?!做官最宝贵的品德是勇于任事,敢于担当。姚崇的“救时”就体现了这一可贵的官德。

唐玄宗年间的一个秋天,正是丰收季节,令人沮丧的是,崤山以东发生特大蝗虫灾害。在那年头,身处农耕社会,发生蝗灾,那可是天大的事,其巨大的杀伤力,往往导致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呼天抢地也无济于事。如此重大的灾害,史家必录。翻开二十四史,诸如“某年某地发生蝗虫”这样的记载,可谓如缕不绝、史册不断。

在没有“敌敌畏”的年代,无论是天子贵族,还是黎民百姓,面对从天而降、成群结队、遮天蔽日的蝗虫,都只能是束手无策。哦不,也还可以做点事,譬如设坛祈祷,祈望老天赶快将蝗虫收了,不要贻害人间。

这一年,蝗虫倏忽间又来了,依然让李隆基和朝廷的衮衮诸公无计可施。有些灾民无奈之下只好实行自救。有何高招呢?在受灾的田地旁边焚香膜拜设祭,恳求蝗虫嘴下留情。百姓也只能这样了,对密密麻麻的蝗虫却是万万不敢下手捕杀的。为什么呢?一是太多,杀不干净,另一个原因呢?在这儿先卖个关子,暂且不说。

宰相姚崇接到报告后心急如焚,夜不能寐,赶忙奏请派遣御史督促各州县捕杀蝗虫。没想到,此议并没有得到同僚的积极支持,他们认为蝗虫数量太多,无法铲除杀灭。唐玄宗对此举能否奏效也表示怀疑。

姚崇那个着急啊,赶紧上前一步对唐玄宗进言道,现在崤山以东蝗虫漫山遍野,黄河南北两岸的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岂能坐视蝗虫呑噬庄稼,却不动手灭蝗救灾呢!退一步来说,即使不能真的将蝗虫全部杀灭,起码也要比让蝗虫成灾要好些吧!唐玄宗听此一说,觉得有道理,只好准奏,同意按姚宰相的方法办理。

在这个节骨眼上,又有人跳出来反对,反对的理由令人无语。这位大臣认为“杀蝗太多,恐伤和气”。呵呵,如果杀灭的蝗虫太多的话,可能会损害天地阴阳的和谐之气。想想也是啊,胆敢和伟大的人类拼抢粮食以饱口腹,想必蝗虫绝非简单的动物,或许也是受到了上天眷顾?这是当时受灾农民田头焚香祭拜的一个重要原因。

似是而非啊,姚崇据理力争:“昔楚庄呑蛭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乎!”说得多好啊,以前楚庄王呑吃了水蛭,他的病痊愈了;孙叔敖杀死了两头蛇,后来却做了卿相。陛下今天怎么能因不忍心看到蝗虫被杀死,而忍心看着百姓被活活饿死呢?

姚崇的引经据典让众臣面面相觑,无以反驳。良久,其中又一位反对者跳出来,指着姚崇瓮声瓮气地说,你坚持要捕杀蝗虫,如果将来出了状况你可要负责任啊!

姚崇正色答道:“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不要吓唬我,天塌下来,也由我一人承担罪罚!

在科学知识尚处洪荒的年代,“崇请当之”的为民请命,的确值得后来的为官者尊敬与效仿。

可惜的是,历史上“救时”者少,“伴食”者多。“三不开”宰相马胤孙即是后者的另一变种。

封建官场,是大染缸,更是大江湖。

既是江湖,便有江湖的规矩与凶险。“潜”“显”规则交织,“黑”“白”两道并行。步步陷阱,步步杀机,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万丈深渊,陷入万劫不复。自古有云:“家有官,心难安。”如何在江湖中生存下来,靠的是智慧,靠的是运气。

马胤孙是后唐时的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此公性格谨慎,胆小怯懦。按理说,这种人其实不太适合在官场上混。过于谨慎,工作上可能会缺少开创性,按部就班;性格胆小,则可能会不太敢于担当,往往敷衍塞责。这种人,能在仕途上走多远呢?

但你还别说,凡事必有例外,传统的“以为”在马胤孙身上还真不适用。公元936年春,后唐末帝李从珂提拔马胤孙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这是什么级别的职务呢?大致相当于宰相吧。

都做到宰相的位置了,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马胤孙做事应该大胆些了吧?事实上,他的表现还是让人大跌眼镜,贏了个“三不开”的不雅称号。

何谓“三不开”呢?《资治通鉴》上是这样记载的:“胤孙性谨懦,中书事多凝滞,又罕接宾客,时人目为‘三不开’,谓口、印、门也。”说的是老马身居相位却从不敢决断政事,凡事不置可否,朝政任人摆布。他奉行的是:朝上不随便开口议事,官署里不开印办事,在家不开门接待宾客。

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这样的宰相要来何用?我想,马胤孙的这“三不开”,在李从珂的眼里,可能恰恰是优点。不是吗?“三不开”正是后唐末帝之所需。不开口,即意味着不乱议朝政,认真执行就是了。不开印,那是不擅权专权,不分皇帝一丁点权。朱元璋坐上天下后,就因为怕宰相权力过大,而将宰相一职废了。不在家接待宾客,这更好啊,省得结成朋党。

能坐到宰相之位,马胤孙肯定不是二百五,自有过人之处。之所以奉行“三不开”,一是真糊涂,二是装糊涂。就马胤孙而言,应该是深谙江湖之险,怕引祸上身呐!不是有句话叫做“祸从口出”吗?

尽管如此,马胤孙后来还是没能躲过江湖的险恶,被后唐末帝李从珂废黜了。赋闲在家的马胤孙,百无聊赖,天天以抄读佛经度日,而在此之前,他是不信佛的。

从中可以看出,马胤孙内心还是蛮郁闷的,说不定还会时时掀起万丈波澜。说穿了,他还是没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