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和发展:2015年广州学与城市学地方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论地域文化与地方学研究的文化基础

刘开美

地域文化与地方学,属于文化现象与文化学科。大凡研究与文化有关的问题,开宗明义都要谈论“文化”。研究地域文化与地方学,自然也需谈谈“文化”。当然,这里不会对文化的认识进行全面阐述,只是结合地域文化与地方学研究,就文化的基本内涵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文化的内涵界定

文化,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文化的理解,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就文化定义的界定,《中国文化辞典》中就有200多种施宣园等主编:《中国文化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可见理解的差异之大。研究地域文化与地方学问题,首先需要对文化的内涵加以界定。这样才便于把研究的问题放在界定的内涵中把握和思考,学界也才便于交流和理解。

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对文化的内涵表述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924页。。笔者认为,这是对文化内涵本质界定较为科学的表述,但是尚不全面。这正是笔者关于文化内涵的界定与这一表述之间的区别所在。在笔者看来,纳入文化内涵之中的“所获得的能力”与“创造的成果”,从广义上讲,都属于“成果”的范畴,只不过前者属于人类在自身发展上所创造的成果,而后者则属于人类在认识世界上所创造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所界定的文化内涵,已经包含了这一表述的内容。这是两种关于文化内涵界定的相同之处。然而笔者界定的文化内涵与这一表述相比,却多了“活动”两个字。这正是两种关于文化内涵界定的不同之处。笔者认为,纳入文化内涵之中的,不单是“成果”,而且应该包括“活动”。尽管不是所有“活动”都能创造出“成果”,但是只要人类一旦进入实践,其“活动”便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属于“文化”的范畴。由此可见,关于文化内涵的两个界定,虽然只有“活动”两字的差别,但是对揭示文化的本质内涵,却是大不一样的。因为这个问题要在随后的论述中涉及,因此在这里便不展开了。

笔者关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总和的界定,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属性,说明了文化的结构形式,反映了文化的表现内容,构成文化内涵的基本观点。笔者在以下阐述中将逐一加以说明。

二、文化的本质属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总称的内涵界定,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属性。笔者界定的文化内涵包括两部分的内容。“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这一部分,讲的是文化的结构形式和表现内容;而“人类社会实践”这一部分,则讲的是文化的本质属性。总的来说,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在一定地域和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也就是说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的联结下实践的结果。因此,地域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文化形成发展不可须臾缺少的要素。正因为地域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在文化形成发展中的这一地位和作用,便构成了文化民族独特性与历史连续性的本质属性。

任何文化都具有民族性的显著特征。作为共同地域中共同生活具有共同语言文字和共同社会心理所形成的民族性,是诸文化间彼此区别的根本原因。正因为这种民族性,才使得人类社会不同形态、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文化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独特个性和风采。为说明文化民族性的本质属性,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庞朴,在他的《文化界说》中曾经讲过这样一段笑话,说的是有个咖啡店,各个国家的顾客经常到这里喝咖啡。这咖啡店卫生状况不太好。这一天来了几个客人,每人要了一杯咖啡。咖啡来了,每个杯里都有一只死苍蝇。英国顾客一看,里边有只苍蝇,默默地把钱放在杯子下边,很绅士风度地走了,一言不发。日本顾客一看,马上拍桌子,大声训斥了服务员一顿,说怎么这样对顾客,怎么怎么不行。旁边坐着一位美国顾客,他怎么做呢?很好笑,他就用手指一勾,招呼服务员到跟前,他说在我们美国,咖啡归咖啡放到一边,苍蝇归苍蝇放到一边,吃不吃苍蝇,要吃多少,由顾客自己做主来放。陆挺等主编:《人文通识讲演录》(文化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这段笑话形象生动地说明,哪怕是咖啡店中遇到这样一件不卫生的事情,不同民族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对待态度。民族性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性在这里体现得何等鲜明!

任何文化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现象。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指出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民族赋予文化不同的民族特点。在阶级社会中,文化不同程度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新旧文化之间存在着批判改造与继承发展的关系。不同民族的和不同阶级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924页。在这段关于文化历史连续性的论述中,说明了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形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阶级社会里的不同阶级之中,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生、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文化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多姿多彩的,各具特色的。而不同文化之间又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并非是彼此隔绝、孤立发展的。同一国家、同一民族新旧文化之间并非是彼此割裂、自生自灭的,而是批判改造、继承发展的,从而保持文化的连续性。正是因为这种历史连续性的本质特征,才使得人类社会的文化得以推陈出新、传承发展。

当然,笔者也注意到,在专家、学者中,对文化本质属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尽相同。诸如庞朴研究员就认为,文化的本质属性除民族性之外,应该是时代性,他不认为阶级性是文化的属性。他举例说,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有一些歌曲、语录歌,今天我们听起来觉得很不舒服,这就是因为大家的审美趣味变化了。那个时候认为是美的,现在认为不美了。他认为:“这说明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趣味。所以说文化是有时代性的。”由此他推而广之地说:“不光体现在审美趣味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都会有所体现,这个是文化的时代性。陆挺等主编:《人文通识讲演录》(文化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69—70页。”在笔者看来,庞朴研究员关于文化时代性特征的论述,正是对文化历史性特征的有力论证。因为文化的时代性与历史性,虽然表述不同,其实本来就是一回事。至于他为什么使用时代性的概念而不使用历史性的概念,是否会与他不认为阶级性是文化属性的看法有关呢?因为从历史性的角度认识文化属性,就不能回避文化在阶级社会中会不同程度地打上阶级烙印的情形。使用“时代性”而回避“历史性”,似乎文化阶级性的问题就可以不存在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文化时代性的属性表明,作为处于阶级社会的时代里,文化具有阶级性的属性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很简单,生活在阶级社会中的人们所创造的文化不可能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由此可知,作为文化的本质属性,历史性的表述与时代性的表述并不矛盾。因此,民族独特性与历史连续性,应该是文化的本质属性。

三、文化的表现内容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总称的内涵界定,反映了文化的表现内容。人类社会实践随着广度和深度的发展,其活动及其成果不断丰富,文化的表现内容也日益多样化。然而,尽管如此,文化的表现内容实质都在于人。人,不但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而且也是文化表现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就是“人化”,离开人就无文化可言。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应该是自然界事物进入文化圈的事实。

科学证明,现在的宇宙是极早期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距今已有100多亿年的历史。但在人类出现以前,宇宙并无文化可言。只有经过人类数千年探索宇宙的活动,观测到距地球150亿光年的仙女座的星系范围,这才从行星组成的太阳系范围,到恒星组成的银河系范围,再到星座组成的星系范围内,撩开了宇宙的神秘面纱,认识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奥秘,并使这种认识随着实践广度和深度的发展不断深化。2008年“神七”成功发射,宇航员首次出仓,开辟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新纪元。正是这一切,才使得宇宙进入了文化圈。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80—88页、94—108页。地球是太阳系的“骄子”,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唯一家园。早在距今约47亿年以前,地球就诞生了。而至少在距今900万年以前,地球上仍还没有人的智力出现。尽管人的智力存在年限只是地球年龄的千分之几,但是在人的智力尚不存在的几十亿年中,地球同样也无文化可言。只有在人类出现后,经过探索地球的实践活动,认识地球起源、演化的过程,形成地球系统科学,这才使得地球进入文化圈。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80—88页、94—108页。

同人类共处地球的青山绿水,其发展遵循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谓“清高”得很!但是在人类与之并存之前,地球上的青山绿水也是无文化可言的。人类出现后,青山绿水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资源环境。在长期的农业社会里,中国的先哲们很早就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尽管在“天人合一”的论断中,存在诸多神秘的神学见解,但是坚持人与自然间的同一性、追求人与自然间的和谐,无疑是其思想中的“合理内核”。与此同时,先哲们还提出了“齐物”“爱物”的思想,认为人类应该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善待万物,与万物友好相处,和谐共存,要求对大自然要“取之以制”和“取之以时”。刘开美:《试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编:《传统文化与科学发展》,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这一切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宝贵思想财富。到了工业社会,人类的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使得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在享受工业社会带来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便面临着大自然日趋严重的报复。对此,恩格斯早在130多年前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就尖锐地论述了这个问题。恩格斯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而人则通过他们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冈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牧畜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恩格斯尖锐地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人那样,决不像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尽管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振聋发聩,但是历史却仍旧沿着必然王国的路径行进着。自然资源过度地开发利用,以至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时至20世纪80年代,终于唤醒了陶醉于自然征服者之中的人类,校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于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便应运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发展。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正是在人类认识和处理与自然界关系的过程中,地球上的青山绿水方才进入了文化圈。尚且自然领域里的文化都无可争辩地证明了文化就是“人化”的观点,至于社会领域、思维领域里的文化就不言而喻了。

尽管文化就是“人化”的观点日益为人们所共识,但是对“人化”的理解同样不尽相同。诸如庞朴研究员就认为:“人变成人、化成人就是文化。”而“文化使得人从一个本能的人慢慢地变成社会的人,这就叫做人化”。他解释说:“人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提升自己,这个提升就使你从原始的动物、从原始的野蛮状态慢慢地文明起来,慢慢地更像一个人。”他还从饮食文化、婚姻文化、知识文化等不同层面,说明“任何文化都是人把自己一步一步地变成更像人的这样一种行为、过程。文化追求的目的、最终所要达到的结果,都在于一个‘人’字”。因此,“文化最主要是为了人化”。“文化最高、最大的意义,是‘人化’”。陆挺等主编:《人文通识讲演录》(文化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65、66、67页。透过庞朴研究员的这些观点,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从文化功能的层面来理解“人化”的,是将“人文教化”界定为文化的内涵,表现为文化的内容。当然,“人文教化”原本就是文化的本义。《易经》中“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讲的就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文化概念的最早记载和理解。尽管文化不失“人文教化”的功能,但是仅从功能层面界定文化的内涵,显然过于窄狭,不能全面反映文化的内涵。因此,笔者认为庞朴研究员从教化的层面对“人化”的理解值得商榷。在笔者看来,“人化”中的“化”字不应该从动词上去理解为“教化”,而应该从形容词上去理解为“完全”的意思。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解释“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中的“化”字时所讲的:“‘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既然“化”字不应理解为“教化”,那么“人化”中的“人”字也不应理解为“人文”,而应理解为人本身。这样,“人化”就应该是“完全的人”,也就是“完全是人”的意思。所谓文化就是“人化”,讲的就是文化表现的完全是人。如果离开人,就无任何文化可言了。笔者还认为,庞朴研究员在解释“人化”中,将“文化”等同于“文明”的理解也是值得商榷的。固然“文化”与“文明”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如此,有的将“文化”与“文明”通用。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在笔者看来,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而文明则是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成果。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而文明则是人类开化、社会进步状态的标志。由此可见,文化与文明相比,文化的外延更宽泛些,而文明的外延则要窄狭得多。庞朴研究员认为:“人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提升自己,这个提升就是使你从原始的动物、从原始的野蛮状态慢慢地文明起来,慢慢地更像一个人。”这是地道的从人类开化的角度,阐明文明是较之人类蒙昧状态和野蛮状态的进步状态。因此,对文明的表述是确切的。但是把它归结为对文化内涵的全面把握则是不确切的。因此,把对文明的理解用来解释“人化”,难免产生歧义。前面在界定文化内涵时笔者所以会增添“活动”两字,将其表述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正是基于对文化就是“人化”的理解。因为笔者认为,既然人是文化的创造主体,同时也是文化的表现内容,因此,只要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不论这种活动是否取得成果,也不论所取得的成果是否成为人类开化、社会进步状态的标志,都应属于文化的范畴,否则我们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对文化内容的把握都会是片面的。

四、文化的结构形式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总称的内涵界定,说明了文化的结构形式。人类社会实践的形式,决定了其活动及其成果的形式,表现为文化的结构形式。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但是,“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282—283页、283页。毛泽东同志关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论述,说明了实践具体形式的多样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实践的具体形式将日益多样化。但是,就其基本形式来说,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这是处理人同自然界关系的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关系的活动。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生产实践的发展要求创立和维护那些适合于它的社会关系,调整和改革那些不适合于它的社会关系,这就要进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主要是阶级关系,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主要是阶级斗争。因此,阶级斗争对于人的认识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三是科学实验。这是由前两种实践形式分化出来的,是同前两种形式紧密联系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的一种实践形式。它不是直接地改造世界,而以认识世界为目的,是为提高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和成效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活动。但却总是服从和服务于直接地改造世界的生产实践及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陈晏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7—168页。正是人类社会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结构形式的层次性。

从不同的层面上,文化可以分为属性形式、表现形式和具体形式三种类型。首先,就文化的属性形式而言,文化的结构形式有“两分法”和“三分法”两种划分。“两分法”把文化分为物质型文化和精神型文化。制度和组织机构被列入精神型文化之中。施宣园等主编:《中国文化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三分法”在物质和精神的层面外,把制度游离出来作为一个层面。陆挺等主编:《人文通识讲演录》(文化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在笔者看来,任何文化,物质是其载体,而精神则是其核心。至于制度机构既有物质的成分,又有精神的成分,本来就包含在物质型和精神型文化之中,将其无论是划分为精神型文化之中,还是游离出来划分为另一层面的文化,都是不可取的。因此,从属性上划分文化的结构形式,笔者认为还是“两分法”更为恰当些,只是不要将制度机构列入精神型文化之中,而应分列于物质和精神两类文化之中。按照“两分法”的文化属性形式,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便构成广义的文化,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精神成果,则构成狭义的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是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尤其是作为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则是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对社会发展影响更为深刻。

其次,就文化的表现形式而言,文化可分为四类:一是文化残余。这指的是一类过程、习俗、见解等,习惯势力使它们进入了与其所源出的社会形态全然不同的新的社会状态,它们因而成为新文化状态所源出的旧文化状态的物证和实例。在所有的社会里,残存下来的古代的思想和行为模式,都可以作为明了以往文化阶段因素的证据和实例。当调查者无法直接了解上一代文化轨迹时,它可以提供有力的线索。这是粗始文化阶段生动的见证或活的文献。二是集体记忆。这是指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所形成的记忆。它经过日积月累,不断沉淀,在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记忆的过程中世代传承。三是历史文献。这是指语言符号和文字产生后,某一群体或民族把自己的活动和思考书写下来,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其中有些部分被人们经常传诵,可称之为典籍,成为研究某种文化的重要依据。四是人的行为。这是文化表现的主要形式。从时间上看是活动者过去的回溯性、未来的前瞻性和现在的现实性的交汇;从空间上看则是活动者各种地域性的转换和互动。在结构上既有个体性、群体性或组织性,也有本能的、无意识和意识活动的各个层次,因而是某种文化真实、全面和集中的反映。周大鸣、秦红增:《中国文化精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11页。

最后,就文化的具体形式而言,文化的种类繁多,在划分上并无常式。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文化的具体形式会更加多样化。但是最基本的文化具体形式却是相对稳定的。在众多的文化具体形式中最基本的可以概括为经济、政治、文化(指教科文等具体门类与观念形态的具体形式)、社会和生态五大类。这五大类的文化具体形式,涉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在这五大类文化建设中,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

综上所述,文化的内涵界定、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的表现内容和文化的结构形式,构成文化的基本内涵。它为认识地域文化与地方学的基本内涵,把握地域文化与地方学的研究外延,构建地域文化与地方学的研究体系,提供了文化基础。

(刘开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宜昌分院原副院长,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