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9.大年初三
2022年2月3日,星期四,阴转晴转阴10℃
苏青羽今晨比昨日晚了十分钟起来,事实上,昨晚她将闹钟调到了八点。小白不在身边,又不需要上班,早起的动力没那么足。
天气似乎比昨日好了一点儿,没有下雨。苏爸爸已将做好的面条端上桌,苏妈妈却慢吞吞地打热水洗脸。苏青羽忍不住发言:“妈,能不能先把面吃了,凉了不好吃。”苏妈妈一边放水一边答:“我要洗了脸才吃。”
洗好碗,苏青羽提议开车出去转转,但,苏爸爸苏妈妈只想在附近走一走,转一转。“人老了,大一岁都不一样啦。”苏爸爸感叹。
略微收拾了一下,苏青羽道:“那我们出发吧!”苏妈妈又“临门一脚”,险些把苏青羽踹成“火娃”:“我要上个大厕。”苏妈妈慢吞吞地说。
阳光撒上街面,尽管行人廖廖,却有了几分暖意。虽然内心觉得无聊,苏青羽还是积极和苏爸爸聊天。苏妈妈仍旧慢吞吞地像只蜗牛一样走在后面,不管父女俩走得多慢,苏妈妈依然跟不上他们的步伐。
“年在哪里呢?”苏青羽用眼扫了扫周围紧紧关闭的商铺店门。想起节前同事们聊天:“越来越没年味啦!”,“如果不挂灯笼,和国庆节差不多嘛!”,“过年没啥意思!”
“过年没啥意思”苏青羽从小到大,就这么认为。
眉州,虽是苏青羽的故乡,却不是苏爸爸和苏妈妈的故乡。苏爸爸是遂州人,苏妈妈是沱州人。从小到大,过年都是一家三口,过年的模式也一成不变。除夕下午,苏爸爸苏妈妈准备年夜饭,苏青羽一个人在客厅守着电视看;晚上,吃年夜饭,苏爸爸端着酒杯祝福一家人如意吉祥,小苏青羽学业有成,然后就是吃吃吃,每年的年夜饭内容差不多,鱼、香肠、炖鸡、腊肉、炒肉丝、凉拌鸡,这几道菜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除夕必到;然后是央视春晚,苏妈妈会端出一个红红的果盘,小小的格子里面分别摆放着瓜子、花生、豌豆、大白兔奶糖、酥心糖,一家人看着春晚守岁……
是的,苏家的“年”年年如此,没有新意,没有变化,陈旧又老套,可是,陈旧老套里除了单调无趣还有温馨啊!吃完年夜饭,趁着看春晚的当儿,苏爸爸和苏妈妈会给苏青羽发红包,每年都发,哪怕苏青羽结了婚成了家,哪怕苏青羽当了妈妈;十二点钟声敲响,会带着苏青羽放烟花;苏妈妈裝糖果的盒子至今还红艳艳地放在眉州的家中,苏妈妈还会给苏青羽剥核桃,剥瓜子……还有那香肠腊肉,也是苏爸爸苏妈妈合作亲自完成,有着苏家独特的味道。
“过年”意味着什么呢?苏青羽想,过年意味着温暖、希望和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