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投资: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走路带来的启发——我们身上活生生的阴阳特性

从走路看阴阳的关系

观察一个人走路可以看到,走路时两腿交替,动的腿有力地朝前迈出,不动的腿稳定地把住地面,同时支撑身体;当动的腿迈出一定距离时,脚落地,此时它开始把住地面,与此同时,之前不动的那条腿开始蹬起、向前迈出,交替循环,人便往前移动。以上过程实际上是连续变化的,腿的迈动、蹬动相辅相成,身体重心不停地向前移动、上下起伏,连续交替、变化,形成了一种协调有韵律的行为。

《周易》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走路的双腿乃是活生生的阴阳“模型”,差不多人人都能走、可以随时拔腿就走,我们可以“近取诸身”,从中深刻领会阴阳的概念,进而加以发展和运用。

首先,“阴”和“阳”具有不同的角色分工,又各具显著不同的基本特点。动腿可以用阳代表,其属性包括动、主动、在明处使劲、朝向目标、动作大;对应地,不动的腿用阴代表,其属性包括静、被动、在暗处使劲、止于原点、配合动作。

我们用“-”爻表示阳,用“”爻表示阴,一般说来,阴和阳的对照和属性如表1所示。

表1 阴和阳举例

(续表)

其次,走路的两腿阴阳分工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不能简单说左腿为阳、右腿为阴等,而是在走路的过程中才产生角色分工,并且,在走路的过程中阴阳角色分工不停地动态转化、轮流交换。走路时,两腿不停地“左、右、左、右”往前迈,这实质上就是阴阳角色交替,并形成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从这个道理出发,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便可以看成是对两条腿交替转化的图形化说明(见图1)。

再次,阴和阳同属一个整体,甚至它们的分工都是为了这个整体的共同目的——有意或随意地走动。之所以前腿要迈,是为了实现和发挥后腿蹬的功效;之所以后腿要止定不动,是为了稳住阵脚,保证前腿稳定、可靠地朝向目标迈出。阴的蹬和阳的迈,通过身体来相互协作、相互转化,相反相成。

图1 太极图

外侧的圆圈表示阴和阳两者共同组成一个整体。阴和阳的变化相反相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极转阴,阴极转阳。阴和阳的发展变化具备阶段性特征。

复次,阴和阳均需适度,并且相互必须达成平衡与和谐。阴过盛,则后腿如同灌了铅,拖沓不前;阴不足,则走不稳,如同走在冰上,滑来滑去;阳过盛,则步子迈得太大,冒冒失失,一步太大,后面的步子反而难以为继;阳不足,则扯不开腿、迈不开步子,蹭地趔趄。正常的走路是在同一个整体下双腿协调一致,大步迈进,阴阳均需有力;若似流星赶月,则阴阳均需快速;若讲排场踱方步,则需双腿不疾不徐,启停四平八稳;若信马由缰散步,则是缓步行来,随意漫步,一路观花赏景。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只要谈到变化,则必谈阴阳;不止如此,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阴阳相伴、相生、相克,相反相成。当然,这并不是说阴阳等量齐观,阳是主动一方,主导整体变化的方向和节奏。

当一个人站立不动时,谈不上走向、路径、目的地。站着不动,相当于一个囫囵的整体(这是太极),不分阴阳。奇特的是,当他走起来后,两腿连续动态转化,变化就此发生。想想看,一个人仅凭他的两条腿,就可以双腿协调随心所欲,可行可止,行万里路,走向任何目的地。阴阳动态角色分工,乃是变化的根源,是我们理解变化的起点。换言之,理解变化,必须从阴阳开始。

概括起来,通过分析走路时活生生的阴阳鱼,区分阴阳,可以看到其中既有角色分工又有相互转化,阴阳动态交替,变化就此产生,从而可以据此建立阴阳“模型”。该模型一方面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另一方面又普遍适用。

根本趋势和方向——“方向比速度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

事业和生活事务的处理大致可分为三大步骤:第一,观察并判断形势;第二,形成决策并付诸行动;第三,评估后果并调整前两个步骤。这三个步骤循环不已。

在上述三个步骤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大趋势和大方向的基本抉择,如果这个抉择做错了,就从根子上错了。须知“方向比速度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方向错了,走得越快,偏离得越远。

不仅如此,从长期来看,大趋势和大方向的确是交替前行的,没有一劳永逸,也不会一成不变。因此,我们可以借助阴阳关系来深刻理解根本趋势和方向(见表2)。

在观察和判断方面,举例来说,在季节演变上,春天是气温从寒冷到暑热的过渡,秋天是气温从暑热到寒冷的过渡,其基本趋势和方向完全不同;在事业发展上,兴盛是从低潮向高潮的蓬勃发展,是成长和扩张期,而衰退则是从高潮向低潮的消退,是收缩和回落期;在市场交易方面,则无疑是行情上涨和下跌。同样,这些例子在决策和行动方面,也存在基本方向完全不同的两类根本性抉择,在现实后果方面,自然也是泾渭分明。

表2 借助阴阳关系来深刻理解观察形势、决策行动和后果评估,判断这三大步骤中的根本趋势和方向

实际上,在我国的传统智慧中,借助阴阳关系来建立基本框架的做法比比皆是。

《孙子兵法》中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其应用在敌我较量中,并强调了观察和判断形势的重要性。

《老子》中的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强调了“知人”和“自知”的阴阳关系,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眼睛向外,只求“知人”,殊不知,知人和自知互为表里,不自知,所谓知人多是想当然耳。

《人物志·九徵》中有“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圣人莫能两遂”之语。“章”同“彰”。此句意为,既能察知事物的细微隐秘之处,又能看到事物的显著现象,(这两种才能)只有圣人才能同时具备。微和彰同样也是阴阳关系。

《周易·乾·文言》说:“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圣人乎?”意为必须在进退、存亡、得失两个方面慎重抉择,力求准确进行上述三个步骤,才能恰如其分,达到平衡点,实现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