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深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辑

麦当劳:曾经是奢侈品的代名词

在星巴克喝咖啡,或者在星巴克的小桌上摆弄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在那里发呆、闭目养神……这样的场景,是关于小资情调的一种标配。不过,这算是小资情调的一种升级版,最开始,显示时尚、品位、潮流、高格的地方,叫麦当劳。

如今,麦当劳的金拱门已遍布华夏大地,但当内地第一间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时,它带来的是一片“新大陆”,是以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与异域文化出现的。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这是《诗经》里的吟唱。而当年深圳墟所在地的东门,作为深圳最有名的商圈之一,也确实是一个“有女如云”的所在,人烟辐辏,浮世繁华。1990年10月8日上午,位于东门核心区域的深圳市解放路光华楼西华宫上空,出现了一个硕大的金拱门标志,内地第一间麦当劳餐厅光华餐厅选择在这一天正式开张了。

开业时的盛况,值得被写入城市史或商业史里。

1990年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加入麦当劳,1994年担任光华餐厅经理的梁翠英回忆:“我们早上9点钟举行开业仪式,当时邀请到了深圳市副市长、香港麦当劳的创始人伍日照以及他在美国麦当劳的一些朋友。开业仪式进行了两个小时,11点才正式营业,但很多人很早就过来排队了。”

麦当劳的出现,引得无数深圳人举家前往。人们满腹新奇,队伍从餐厅二楼排到一楼,再绕着整个光华楼转了一圈。餐厅第一批员工仅有400多人。实在忙不过来了,公司不得不从香港临时调来500多名员工帮忙,每人每天要忙10个小时,还不能满足顾客要求。

餐厅当天营业额也创下全球麦当劳单店单天营业额最高纪录—46万元。在开业之初的几年里,光华餐厅不仅吸引了深圳当地的顾客,全国其他地方的食客也蜂拥而至,迫不及待地要尝尝薯条和汉堡的新鲜口味。那个时候,吃一顿麦当劳,恐怕远比现在来一顿法国大餐记忆更为深刻。

更能将我们带入历史现场的,是细节。梁翠英介绍,当时大家不知道刀叉怎么用,也不知道配料怎么加。餐厅于是专门配备穿着粉红衣服的接待员在大堂教。“我们花了好长时间和顾客交流怎么喝热奶茶,他们习惯拿吸管喝,但那样很容易烫着。”

有人排了半天队,轮到他时,兴奋地来了一句:“我要10个巨无霸。”显然,他是想将汉堡当成一种新奇礼物送给家人朋友。说到巨无霸,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吃法,而当时流行的吃法是,先小心刮掉那层芝士,然后吃掉牛肉饼,再吃掉生菜,最后就着可乐吃完上下两片面包。这种吃法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时尚,与熟悉的中餐相比,它代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新兴白领已开始出现,他们以在麦当劳聚会为荣,就像今天的都市白领习惯于将聚会地点设在星巴克或者私人会所一样。事实上,那时吃麦当劳还属于一种高消费,类似于今天去高档酒楼。更何况,光华餐厅还是内地唯一一家能用港币和人民币支付餐饮的麦当劳,天生有一种高大上的范儿。

麦当劳是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开设有麦当劳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了联合国的席位。全世界拥有的超过三万多家分店中,最南位于纽西兰茵薇卡其尔,最北位于芬兰旅游胜地罗凡尼米。在地球上,每隔15小时,就有一家麦当劳餐馆开业。而这背后,是其相对先进的管理及文化理念、服务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挺进。

可以说,对我们而言,那个时候的麦当劳解决的不只是饮食问题,更是精神与文化的问题。麦当劳带来的不仅是一种迥异于中国餐厅的浪漫氛围,为白领们提供了不俗品位和雅致情调,它还带来了一种不同的文化理念,比如,“坐多久也不赶人”,在我们的体验里,这种来自经营性场所对人的尊重是空前的。

在很多中餐厅,如果你用餐时间过长,服务员就会有意无意地在你周边使劲收拾,用各种方式促使你不好意思或者不再愿意逗留下去。而人们很快就发现,出现在深圳的这家麦当劳,即便你只是买一杯饮料,坐上三五个小时,都不会有人对你侧目。

这样一种包容理念,与城市的气质是相互吻合的。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已经推进了一段时间,但外资对在我国内地投资餐饮业还不是很放心。香港麦当劳的老板之所以选择深圳作为市场切入点,除了地理因素之外,深圳的开放包容、深圳人对新鲜事物的超强接受能力等,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维度。

深圳东门麦当劳

今天的东门古朴与现代并存,光华餐厅门口的地面上铺设了一块金色的牌子,上面写着“1990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开业”。这块标志着其特殊地位的牌子,让这家麦当劳餐厅更富含历史意味。依旧是三层小楼,夜幕中,楼顶的麦当劳标志依然醒目;门前,依旧是车水马龙。只是,人群中的面孔已不是当年的面孔,麦当劳,也和那个年代涌进国门的许多新鲜事物一样,不再是奢侈品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