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简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赵宋国家的建立与集权政治

第一节 陈桥兵变与赵宋政权的建立

一、周世宗柴荣的政治遗产

公元907—979年,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五代十国时期。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以中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共有五代王朝前后交替,南方地区则前后存在十余个割据政权。

907年,宣武军节度使、梁王朱温(全忠)废唐哀帝李柷,建国称帝,以汴州(今河南开封)为东都,史称后梁。

923年,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称帝于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沿用“唐”的国号,史称后唐。后出兵灭后梁,并迁都洛阳。

936年,后唐将领石敬瑭于晋阳(今山西晋源)举兵叛乱,并遣使向契丹求救。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亲率5万骑兵由雁门来援石敬瑭,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史称后晋。石敬瑭与契丹约为父子之国,割幽(燕)、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蔚、朔十六州(今京、津及冀北、晋北地区)给契丹,另加岁贡帛30万匹,辽人最后出兵消灭了后唐。

946年,后晋大将杜重威勾结契丹,欲效法石敬瑭当上皇帝。次年,杜重威引契丹军南下攻打开封,后晋由此而亡。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在开封称帝,建国号辽,纵兵劫掠后撤离中原。不久,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收复河南、河北诸州,迁都汴州,改国号大汉,史称后汉。

950年,后汉大将郭威起兵,隐帝刘承祐被杀,郭威先立刘赟为帝,后发动兵变夺取政权。951年,郭威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郭威即后周太祖。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随后就在晋阳称帝,仍用后汉乾祐年号,史称北汉。

954年,郭威去世,养子晋王柴荣继位,即后周世宗。

这时期南方先后出现了前蜀和后蜀、南吴和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南平)等九个割据政权,后人将它们与北汉政权并称十国。此外,南方还有泉漳、湖南等割据政权,尚不计入十国之内。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藩镇割据历史的延续。这时期统治者贪婪暴虐,战火不断,生灵涂炭。战乱中,中央政府的权威不断增强,从战乱走向和平、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潮流也渐趋明显。和平与统一的历史潮流,在后周两位国主统治时期已经十分明显。

郭威(904—954)是孤儿,出生于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自幼由姨母带大,少年时好习武艺,十分勇猛。郭威从18岁开始成为一名军人,从军期间留心读书,略懂兵法,渐受石敬瑭、刘知远等人的重用。郭威表现出与五代时武将骄狠残暴不同的一面,作战时与士兵同甘共苦,平时好附庸风雅,能礼遇文士。称帝后,郭威节俭治国,虚心求谏,招抚流亡,废除苛捐杂税与严刑酷法,宽放贸易,限制僧尼。在提倡节俭、惩治贪官、严禁军队扰民等方面,郭威也推行了一些有益的措施,促使唐末以来极为混乱的北方社会开始走上安定的道路。

柴荣(921—959)是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他是郭威的内侄(柴皇后侄子)及养子,曾为郭威打理家务,并往江陵等地贩茶,比较了解民间疾苦。郭威建立后周,柴荣被任命为澶州(今河南濮阳)节度使。郭威去世后,柴荣继承皇位,怀着“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陶岳《五代史补》卷五《世宗问王朴运祚》)的理想,励精图治,试图结束五代以来混乱的政局,重新走上和平与统一的轨道。

柴荣刚即位,北汉国主刘崇便与辽联兵南下。柴荣没有采纳宰相冯道“新君不能亲征”的意见,亲赴泽州高平(今属山西)迎战汉辽联军。后周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等胆怯败逃,柴荣指挥禁军直冲刘崇的营帐,将士奋力拼战,扭转战局。增援部队抵达后,柴荣乘胜追击,刘崇只带百余骑残兵逃回晋阳。高平之战后,柴荣奖赏赵匡胤等立功将士,严惩临阵脱逃者,处死樊爱能、何徽等70余人,迅速确立了新皇帝的权威。

乘此机会,柴荣开始整顿禁军,命诸将逐一挑选士卒,裁汰老弱怯懦,拣强壮精锐者为上军,并向全国招募士兵,亲自挑选优异者充实侍卫亲军,同时招徕贤能以更替朝中庸腐老臣。如任用非科举出身的魏仁浦做宰相,以降将张藏英为抗辽大将等。

柴荣虚心求谏,多次下求言诏,命翰林学士承旨等20余位大臣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等奏章。王朴在《平边策》中提出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得到柴荣赏识。

经济上,柴荣平均赋税,疏浚漕运,兴修水利,限制寺院,整顿钱币,鼓励商业。政治上,柴荣惩治不法官员,同时还整顿行政队伍,改革行政机构,修订《大周刑统》。通过这些措施,柴荣既巩固了权力,又发展了经济,同时还整顿了政治秩序,为着手统一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辽灭后晋后,后晋雄武军节度使何重建以秦(今甘肃天水)、阶(今甘肃武都东)、成(今甘肃成县)三州归附于后蜀。不久,凤州(今陕西凤县东)也为后蜀攻占。955年,后蜀内乱,柴荣派向训、王景攻取秦、阶、成、凤四州。后周军队在进占秦州境内黄牛等八寨后,进展缓慢,粮饷不继。柴荣力排撤军之议,为向训、王景加官,命其全力攻取,结果秦、阶、成三州相继归降,凤州被攻取。

获取秦凤四州后,柴荣开始征战南唐。956年,柴荣第一次亲征淮南,长江以北多数州县为后周所有,但未能攻下南唐重镇寿州(今安徽寿县)。为与南唐水军抗衡,柴荣迅速制造战舰、创建水军。957年春,柴荣再次出征南唐,后周水军突入淮河,柴荣乘夜渡淮进军寿州。在水陆攻击下,寿州投降。同年秋,柴荣第三次出征淮南,连续攻取濠、泗、楚、扬等州,彻底摧毁南唐水军。958年,南唐割江淮间14州60县向后周求和。

柴荣三次讨伐南唐期间,辽朝乘虚进攻。959年,柴荣再次北伐,后周军队从沧州直奔辽境,辽军很多守将归降,一月间收复益津、瓦桥、淤口三关,攻占瓦桥关以南的宁、莫、瀛三州(关南三州),取得五代以来对辽作战的最大胜利。正当后周准备继续攻取幽州之际,柴荣突然生病,班师后不久病逝,年仅38岁。其子柴宗训继位,年仅7岁,由28岁的符太后(柴宗训生母之妹)听政。

五代历史,看似混乱不堪,腐朽黑暗,实质是中国传统社会大震荡、大变革的时期。魏晋时期,中国政局由门阀世族控制。入唐以后,关陇士族依然声势显赫,基本掌握唐代前期的政治格局。至晚唐时,庶族的政治力量开始显现。经过多番斗争,关陇士族受到空前打击,但新的政治秩序尚未建立,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之争等现象,日益消解旧政治秩序。随着唐朝各种政治势力在消耗中相继消亡,原来的社会底层或边缘人士在五代开始称王称帝,如流氓出身的朱温、王建,沙陀贵族出身的李存勖,身份卑下、原本连姓氏都没有的沙陀军人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黥面皇帝郭威,盐贩钱镠,等等。这些武夫建立的五代十国迅速归于灭亡,中国传统社会新的政治模式与社会秩序在五代的废墟之上逐步构建。

二、赵匡胤集团与陈桥兵变

柴荣去世后,其子柴宗训继位,赵匡胤随即发动兵变建立宋朝。

927年3月21日(后唐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赵匡胤祖籍涿州,其父赵弘殷是一员武将,956年已升任后周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949年(后汉乾祐二年),后汉枢密使、留守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的郭威招募士兵,浪迹多年的赵匡胤由此从军。951年郭威建立后周时,赵匡胤已升任禁军的东西班行首,并受到柴荣的赏识。953年,柴荣任开封府尹,赵匡胤到开封府为柴荣效力,改任开封府马直军使。954年柴荣即位,赵匡胤在禁军任职,并在高平之战中建立战功,开始受到柴荣的重用。此后,赵匡胤参与柴荣对禁军的整顿,为他在禁军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提供了方便。956年,赵匡胤随柴荣征战南唐,再立战功,很快升任同州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

当时禁军中有两人被认为可能对后周政权构成威胁,一个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另一个是郭威的外甥李重进。郭威去世时,张永德为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高平之战后,李重进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地位高于张永德,引起张永德的不满。为安抚其情绪,柴荣特设殿前都点检一职由张永德担任,殿前都指挥使一职由赵匡胤接任。李重进与张永德既是皇亲,又是禁军的最高将领,却处处钩心斗角,引起柴荣的不满与防范。行伍出身的赵匡胤地位较低,又循规蹈矩,在禁军中最受柴荣信任。959年,柴荣在征辽途中意外获得一块木牌,上书“点检作”三字。当时京师已经盛传“点检作天子”,柴荣意识到禁军将领的威胁。不久,柴荣病逝,年仅7岁的柴宗训继位。按照柴荣临终前的安排,由宰相范质、王溥知枢密院事,宰相魏仁浦兼枢密使,三相并掌军政大权,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同平章事韩通裁决军务。李重进被调往河东,不久又被调往扬州,张永德则被罢去殿前都点检之职,先后被调往澶州、许州驻守;赵匡胤则升任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一直在禁军中发展势力。他与杨光义(美)、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安)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等人结拜,组成“义社十兄弟”时,大家还都只是郭威部下的低级军官。十余年间,赵匡胤升迁最快、官职最高,自然成为义社兄弟的首领。其他兄弟也已成为禁军的中高级将领,如石守信和王审琦分别为殿前都指挥使和殿前都虞候,韩重赟则是殿前司骑兵主力控鹤军都指挥使,李继勋在高平之战后曾调入侍卫亲军司,刘廷让是殿前司铁骑右厢都指挥使。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禁军侍卫亲军马军司中从低级军官升到高级军官,任职长达30年之久,也有众多部属、好友。此外,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韩令坤、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高怀德、检校太傅赵晁等禁军将领,都和赵匡胤关系不错。可以说,除了韩通,朝中禁军将领都在赵匡胤势力范围之内。同时,赵匡胤也积极组织自己的智囊班底,以幕僚赵普和胞弟赵光义为首,其他还有吕余庆、刘熙古、沈义伦、李处耘、王仁赡、楚昭辅等人。

后周显德六年(959)十一月,镇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属河北)报告称,契丹与北汉联合进犯后周边境。显德七年正月初一,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奉命率军北上抵御。史书记载,初三晚,赵匡胤抵达开封东北40里黄河南岸的陈桥驿(位于今河南封丘),当时有将士煽动军心,说新皇帝年幼,未能亲政,不会理解将士们为国征战的勋劳,不如拥戴都点检赵匡胤做皇帝。兵变很快酿成。有的史书记载,当时都押衙李处耘将兵变消息报告赵光义和赵普,他们一面派人火速到京城,通知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候王审琦,让他们为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做好准备,一面部署兵变将士,准备拥立赵匡胤为帝。第二天清晨,将士们全副武装,包围赵匡胤营帐,赵光义与赵普入内劝说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并将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赵匡胤向兵变将士提出三项条件,即不得侵犯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凌辱后周的大臣,不得掠夺百姓与国家的财产,然后指挥兵变军队迅速返回京城开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不过也有史料记载,赵光义当时在开封城中陪伴家人。

开封城在义社兄弟石守信等人的控制之下,兵变军队顺利入城。试图平叛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没来得及集结军队,就被殿前司将士王彦昇率兵追杀,全家遇害。兵变军队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夺取了后周政权。宰相范质要求赵匡胤按儒家的礼仪来完成政权的更替,以显示新朝的合法性,并善待后周皇室的成员。赵匡胤欣然接受,当日就在崇元殿举行禅让礼。翰林承旨陶榖从袖中拿出禅位诏,交由兵部侍郎窦仪宣读。

赵匡胤曾任后周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军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因此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赵匡胤即宋太祖。

建立宋朝后,对参与或支持兵变的“开国功臣”,如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以及策划兵变的幕僚和自己的智囊团,如刘熙古、赵普、吕余庆、沈义伦、李处耘等,赵匡胤均予以重用。对原来后周的文武大臣一概留任,并对领有重兵的将领加官晋爵,如防御辽军至关重要的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韩令坤、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以及驻守潞州(今山西长治)的李筠和驻守扬州的李重进等。同时,降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令其迁房州(今河北房县)居住。柴宗训973年卒于房州,年20。

宋朝刚建立时,各地节度使多观望局势变化。后周昭义军节度使、驻守潞州的李筠是后周建国功臣、抗击北汉的主将,资历远高于赵匡胤,对赵匡胤代周建宋十分不满。但李筠不敢立即起兵,直到四月才与北汉结盟,率军向开封讨伐赵匡胤。赵匡胤先派石守信、高怀德等分道迎击,到六月亲征泽州(今山西泽州),李筠被围自焚。宋军继而进攻潞州,李筠之子李守节降宋。

李筠举兵时,驻守扬州的李重进派亲信翟守珣前往联络,试图联合李筠共同举兵。不料,翟守珣到开封向赵匡胤通报,赵匡胤让翟守珣说服李重进暂缓发兵,并遣使赐李重进铁券誓书,拖延李重进。到九月李重进在扬州起兵时,李筠之乱早已被平定。赵匡胤派石守信领兵讨伐,十月赵匡胤再次亲征,十一月即攻破扬州城,李重进自焚而亡。平定李筠和李重进之乱后,宋朝政权基本稳固,赵匡胤开始继承郭威、柴荣未竟的政治事业,统一全国与加强皇权成为宋初政治的核心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