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高等院校图书馆是服务于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学术性机构,是提供重要文献保障功能的学术性图书馆[1]。高校用于图书馆建设的经费逐年增长。根据高校图工委的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843所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年度总经费平均值为650.4万元[2]。图书馆经费支出通常包括文献资源购置费(如电子资源、纸质资源的购置)、文献资源加工费、设备资产购置费、设备设施维护费、办公费等方面,以维持图书馆的内部运营管理,为读者提供服务[3]。每年高校图书馆在纸质资源、数字资源以及网络化资源方面的经费投入大致占到总经费投入的92%~97%。丰富的馆藏资源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从高校用户的满意度调查[4]以及相关的高校图书馆质量评价[5]结果来看,绝大部分用户认同也享受图书馆所提供的资源与服务[6-7]。然而,有些情形下用户依然会在发现和利用资源、使用检索系统等方面遇到挫折[8]。另外,不同类型的资源在利用率上存在差异。曾有研究指出,雷丁大学一半的教师未使用过学校图书馆的图像资源,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的资源存在[9]。如Vaughan K. T. L.[10]通过分析杜克大学化学系师生利用化学图书馆资源的情况发现,相较纸本期刊而言,化学系师生更倾向于使用电子期刊。Al-Suqri M.[11]研究苏丹卡布斯大学人文社科类学者的信息需求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人文社科类的学者对电子资源的需求在增加,同时也保留了纸质资源和非正式信息源的偏好。在学科类型上,理工科教师在发表论文时更倾向使用外文资源,如数学学科[12]、化学学科[13]等。
如何更好地满足大学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升服务品质?图情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进行了探讨。
一是从技术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图书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关键技术,以及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结合,探讨如何将可视化、虚拟现实、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运用于图书馆[14-15]。
二是从用户角度出发,探讨用户的信息需求、需求表达特点、检索行为方式,以及用户满意度和图书馆服务质量等[16-17]。通过深刻理解图书馆用户的内在需求及行为方式,为优化图书馆系统、开展个性化与人性化的用户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就必须考虑用户的需求特点,并遵循用户在信息查找和满足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以便有的放矢地改进图书馆的技术环境和场馆服务设计。正因如此,用户研究一直是图书情报领域多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信息用户研究的手段和方式很多,大都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开展。相比主动征询、自陈量表的方式,日志数据更有利于隐性地观察用户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应,反映用户需求较为客观真实的一面,对于信息用户研究而言,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日志记录了用户与信息系统交互过程的操作与活动轨迹[18]。在图书馆的日常运行和管理活动中,大量的日志信息不仅为系统管理员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排查技术问题提供了便利,也为馆员洞察用户需求与行为、评估资源利用状况提供了依据。这些日益积累的日志也是图书馆开展大数据挖掘及应用的重要数据基础。
图书馆OPAC系统是用户定位、获得馆藏资源的重要入口,OPAC日志直接记录了用户搜索馆藏资源的过程。本书借助这些日志数据,依托信息行为的经典理论,以及心理学、认知科学的相关研究,综合探究这些数据背后反映的用户需求和检索行为特征,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实践提供可行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