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仁”字当先
作为商人,胡雪岩并不是见利忘义。胡雪岩为人处世往往能从大局出发,为朋友甚至是为从不相识的百姓着想。因此他屡行慷慨侠义之事。当时的人尊称胡雪岩为“胡大善人”,正因为他这“善”名远扬,所以交到了好多的朋友,各行各业的都有,因为他时常向人伸出援助之手,让人体会到温暖。
胡雪岩一生作过无数好事,而且很多事情都变成定规定例了。
最令当时人们称赞的是胡雪岩在杭州城收复后,自掏腰包炮制中药防治瘟疫,开设粥厂赈济百姓,在天寒地冻时施棉衣、舍棺材的慷慨侠义之举,胡雪岩做这些好事,使他在江浙一带赢得了“胡大善人”的美名。胡雪岩在这一点上确实有超过同时代人的地方,这也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地方。
胡雪岩尽力去做的也都是利于平民百姓的很实在因而也很实惠的好事。
清军攻破太平军占领的杭州城后,胡雪岩受托处理善后事宜。
首先,要做的是掩埋尸体。由于当时杭州城战事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尸横遍野。如果不妥善处理,必招瘟疫大肆泛滥,人民的生命将会遭到威胁。太平军守不住杭州城的首要原因,其一就是瘟疫肆虐,战士们被传染病折磨致死,轻者也丧失了战斗的能力,导致太平军的战斗能力大打扣折。胡雪岩早在上海时,漕帮的朋友尤二就曾提醒过胡雪岩早做防治瘟疫的准备。所以杭州一收复,胡雪岩就带了大批银两采购到一批防治瘟疫的药品,随船运到杭州。
一进城,胡雪岩就派人把杭州的老中医都请了来。然后亲自挑选了几十个精壮的小伙子,由老中医监督,日夜不停地炮制成药。并且让手下人将这些成药分送到城里的各个药店。或发放,或熬成药汤,任人免费来取,不收一点本钱,所以没钱的穷人纷纷来取药。通过胡雪岩的这一举动,几天之内,杭州城里染瘟疫的人数,果然一天天地减少。
其次,大量地开设粥厂,赈济灾民、饥民。胡雪岩此时自己拿出几万两银子,派人从上海等地源源不断地把粮食购来。然后把人力分散开,在杭州各药道口设粥厂,供穷人们使用。他的这一义举,使杭州城里的百姓,一时之间都知道杭州城出了一个大善人。不久,胡雪岩赈济灾民的善名便传到附近的各省。
本为精明生意人的胡雪岩由杭州的瘟疫想到了全国各处的战场。胡雪岩记得左宗棠曾经对自己说过,他说瘟疫一来,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整个人马上就跟丢了魂一样,就别指望军队能打胜仗了。事实确实如此,战士的身体被拖垮必然减弱了战斗力,而且战士还一死再死,这样就导致军队的力量日益削弱。况且自古以来战场必多有伤亡,受伤者往往得不到及时地医治,免不了发炎化脓,甚至会更加严重。
于是胡雪岩设想,如果按杭州做法,将使用既简便又有效的药送到前线军队,人们岂不少受痛苦?胡雪岩找到刘中医,刘中医答应试一试。不过刘中医要求再增加一些人手,因为以前是为杭州百姓做药,人数少,距离又近,可以慢慢来不太要紧。但如果是为军队做药,而且大军队人多,病患也多不一样,帮忙出力的人必须几十人才可以照应的过来。胡雪岩想:那还不如在那儿开一家药店,这样制药可以更方便一些。胡雪岩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告诉刘中医,准备开一家药店。
于是胡雪岩就按自己的想法开了一家胡庆余堂,也由于胡雪岩的这一义举,使中外的一些大商人,知道了胡雪岩为了百姓,可以慷慨的花银子而不考虑后果,同时又为他的药店作了免费的广告。
胡雪岩眼光远大,常常有慷慨侠义之举。虽在一时看来,花了银子,只换得一时名声,然而却是这名声使胡雪岩赢得了许多朋友的认可,许多社会公众的认可,为自己扩展生意、发展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胡雪岩在这方面施药,而且为进京赶考的文人们作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也许是胡雪岩向来敬重有学识的人,所以当他听说进京赶考的人多有疾病时,立即自己出资采取了一些措施。
当时正是盛夏,天气炎热加上食物极容易变质;而且要进京赶考的学子们,从家出来加上考试要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路途劳累加上饮食不周到,于是就经常得痢疾之类的流行病。
胡雪岩于是决定对每位考生免费奉送两枚药丸,如有不够者可以随时到北京药房分号去领,地址写得清清楚楚,药房号更是显眼易记。果然,有胡雪岩的神药相助,当年学子中痢疾等流行病的问题比往年大大减少,由于学子们用过胡雪岩的药丸感觉非常有效,胡庆余堂的名声在北京也是越来越大了。
因此等这些学子们回到家乡,每逢遇到诸类疾病,便纷纷向人推荐胡庆余堂的药,渐渐地胡庆余堂的名号就全国闻名了。它与历史悠久的“同仁堂”齐名,两堂一南一北,俨然又是“北票南庄”的格局。
如果说胡雪岩为人慷慨侠义与他做生意需要拉拢各种人的关系有关,这种做法对人们并无害处,而是裨益社会。更何况胡雪岩一生中做的慷慨侠义之事既有在商业上的慷慨侠义,也有与商业无关的慷慨侠义。
胡雪岩在杭州城内设粥厂,施药救人,一时“胡大善人”声名远播。
由此看来,只要会做人,尤其是会做善事,成事是多么顺理成章的啊!
建义渡是胡雪岩在杭州城做的又一善举。这一善举是杭州城的百姓充分的感觉到义渡带来的方便。在胡雪岩的家乡有一条钱塘江,这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河。一百多年前,每逢春秋多雨季节,上游水流湍急飞奔直下,形成汹涌澎湃的“钱江潮”。而急流又使得钱塘江的水温异常复杂,江中流沙多变,历来为航旅畏途。晚清时,钱塘江两岸的人民还靠渔舟过江,出门的选个风平浪静的好日子,有人要过江,家人都要祭祖求神,祈祷平安。不过即使这样,也难保不出风险。为了解决钱塘两岸的渡江问题,胡学岩捐银十万两,主办钱塘江义渡。
他亲自查勘选址,亲自监督施工,在杭州三郎庙附近江面较窄的地方,修起了一座义渡码头,让过往的人直接由鼓楼就进入楼。而且还出资修建了几艘大型渡船,即可载人,还可以载渡其他重物。胡雪岩规定所有客货过渡,全部免费。四方百姓无不拍手称好。
以上只是胡雪岩所做的慈善事业中的几件。事实上,历年各地有灾荒发生时,胡雪岩都踊跃向朝廷捐赠赈济。想当年,山东大水灾,胡雪岩一次就捐出了二十万两银子。不但捐钱,而且捐粮食、捐棉衣、捐药品。
胡雪岩自幼家境贫寒,自身经历坎坷。他深知,天灾人祸的时候,每多捐一分钱就能够多救一条人命。于是他光施仁义之举救了好多人
浙江收复后,胡雪岩谒见左宗棠,报告朝廷说自己已经采置粮食万石,运抵杭州。左宗棠当时讲明军饷有困难,战乱刚刚平定,官府财库亏空,恐怕采购粮食的费用一时不能兑现,需要拖欠。胡雪岩听后,随即表示,购粮所垫的十万两银子,全部报效朝廷,不用官府偿还。这一行动使左宗棠大为吃惊,作为一介商人能够在关键时刻,舍私利而取大义,慷慨捐赠军粮而感动和佩服。他没有想到一个商人会有这样的仁义之心。胡雪岩处处以仁义之举来行事,他虽然捐献了十万两银子,但却赢得了朝廷的嘉奖和封疆大吏左宗棠的信任,拥有了左宗棠这位官场中的靠山和朋友,并为他事业的不断壮大奠定了基础。
有道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对于自己行事风格好的一面,一定要坚持下去,发扬光大;而对自己的缺点,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可昏了头脑,要学会扬长避短。真正要做到在为人处世中,始终能够慷慨侠义,屡行善举,是极为不易的。胡雪岩自始至终都是以这种风格为人处事,这就是胡雪岩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也是他却得成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