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一 你的问题出在缺乏自信
“对于志存高远的人,拥有满满的自信,绝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必需品。”著名的《心灵鸡汤》的作者杰克·坎菲尔德(Jack Canfield)如是这般,布道皈依。个人及社会的痼疾,越来越多的名目,被扣到了自卑的头上。这么多年来,许多问题都与自卑结成了因果关系,比如,攻击性行为、学习和工作效率低下、青少年早孕问题和肥胖问题等,不一而足。事实上,几乎所有能够想见的不良的、病态的问题,都已经涉及了。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与治疗者都会直接地认定,许多病患的根源就在于自信心的缺乏。现在这种治疗模式被广为接受,它认为即便是那些被认定为浮夸自大、自吹自擂的自恋患者,他们的病因也在于缺乏对自己的认可。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流派都会认同,有效的治疗准绳就是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心。给予自己积极的评价,难道不是我们所有人都有的权力吗?
我现在要冒着被人拉上大街砸石头的风险,对我们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发出质疑。忠言逆耳,我知道我的话会很刺耳,但是如果你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高,你可能会要知道为什么,你会好好地问自己,是不是要做点什么事来改变这种状况呢?美国推理小说作家简·哈达姆(Jane Haddam)指出了一种被忽视了的智慧。他如是冷眼观察:“在我的那个时代,人们并不拥有自信,人们只拥有自尊——没有比我们自己更能为自己赢得更多自尊的人了。”最理想的自信,是否早就变成了另外一种结构?一座自由无系的众神之殿,掌控着心灵的“权利”。不管是我们的行动,还是我们的选择,我们都终将这种权利拱手奉上。
“最理想的自信,是否早就变成了另外一种结构?一座自由无系的众神之殿,掌控着心灵的‘权利’。不管是我们的行动,还是我们的选择,我们都终将这种权利拱手奉上。”
说到这里,我其实完全了解,还有很多人正生活在痛苦的深渊。他们因为受过别人的忽视和遭到过他人的虐待,所以不由自主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在你的人生当中,如果也曾遭遇过残酷的虐待或蔑视,你也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因为你很可能会对自己得出错误的结论:“人们待我那么恶劣,还说我是垃圾,这或许就是实际的情况吧……”此情此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很有可能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他们的自信心则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尤其是儿童,当他们面临这种状况的时候,会极其脆弱。在临床治疗当中,我们心碎地发现:我们帮不了他们,他们也很难会自己幡然醒悟,认识到任何的“恶”都应该归属于那些侮辱他们的人,而不应该属于他们自己。
认为自己缺乏自信的人,他们的数量远远超过真正遭遇过他人侮辱的人。在我们的文化之中,我们很容易轻信,自信的匮乏会导致我们做事被动、不愿改变,甚至还会去乞求别人的同情。而我们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常常就是造成这些问题的行动号角。当人们认可了这些观点后,要推翻这些想法就变得很不容易。自卑的解药——勇气、坚持和及时的忏悔,会远远好过那些没有限度的正面评价,也会远远好过那些过火的、不合时宜的奖励。
不管是用什么办法得到的自信心,我们都想当然地一致同意这个观点:高度的自信是值得拥有的,不是吗?嗯,这可能就要看,为了获得自信你准备付出何种牺牲了。不过事实是,高傲的自恋的确会让我们感觉不错,但是就像浪漫的爱情会使人盲目一样,它至少会使我们更加鼠目寸光。高度自信(或许是好的)和自恋(显然不好)之间的界限极其微妙,差别很小。研究显示,高度自信的人,往往会有点儿倾向于“皇帝的新衣综合征”。
在各种各样的研究中,拥有高度自信的人总会给自己的评分很高,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有吸引力,更受欢迎,更善于社交,而且还要比大部分人都聪明上几分。可是,其他人却不见得会认同他们的想法。他们如此评价自己,既没有依靠同伴们独立的评价,也不愿意相信客观的态度和能力测试题。换句话说,仅仅是因为我们对一件事的认可,(我知道这是个大新闻)是不足以证明它就一定是一件事实的。科学研究表明,只要我们的自信度飙高,自我感觉就会非常好——只不过这有点儿妄想了。
即便是认识到了拥有自信的益处,我们还是要倍加小心,这样才能避免本末倒置。可以肯定的是,在较高的自信与学术表现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却不能推测,凡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在学业上,已经取得了较高成就的人,或许会对自己信心十足。但是,是否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突出的表现,才会信心十足,而非是先有信心,才有好的表现呢?当然,许多人鼓励我们要拥有自信,他们是怀着善意的,期望通过改变自信心来改变我们这些差生的学业。可是,迄今为止,这些尝试都是徒劳无功的。
对于“自信”的最新著作进行综述以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严肃的结论:我们需要高度警惕,不要给自信背负太多的因果关系。与大家的观点不尽相同的是,研究发现,许多校园暴力事件,大多都不是因为学生不自信而悄悄发生的。事实情况恰好相反,大多的暴力事件,反倒是因为他们过于自信才发生的。丹·欧辽思(Dan Olweus)在许多年来涉及的研究领域都是挪威的儿童暴力现象,他认为,还不能找到任何有力的证据证明,那些在操场上欺负其他同学的原因,是他们有焦虑症状或者信心不足。而在另一篇叫做《暴力骄傲》(Violent Pride)的文章中,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在实验报告上则写道,在实验样本中,反应激烈的那些人,往往都是高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而恰恰不是那些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他这样来解释说:
“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那些自大高傲的残暴者。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被认为是非温和型、非谨慎型、非个人怀疑型的人。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得意杰作‘种族大屠杀’,也绝不是自卑的呐喊。这些案例都说明了,自大,而不是自卑,是过激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信心的大小,并不能表现出你的人际关系的好坏,也不能透露出这些关系可以维持多久。即便你的孩子高度自信,他们也不一定就能戒烟、戒酒、戒毒,也不一定在豆蔻年华时就可以展现出他们性感的一面。在实验室环境下,那些拥有高度自信的人——即便是他们自己认为——也并没有比他们谦虚的同伴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反而是那些不太自信的人,只要掌握住一些其他要素,反而不太容易犯错。根据我们收集到的真凭实据来看,主动提高实验对象自信心的层次,好像也并不能证明自信心是治疗社会问题的万金油。自1986年以来,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每年投入“自尊和个人及社会责任研究组”(The Task Force on Selfesteem and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the State of California)的年度预算似乎是245000美元,这样看来,最好还是将这笔钱转投到其他地方去吧。
畅销书作家露易丝·海(Louise Hay)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真的爱自己,那就爱我们生活、工作中的每一处吧。”我们很有必要指出,历史上几乎任何伟大的宗教或者道德传统,对任何程度上的自爱,都会持有严重的质疑态度。例如,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Hippo)与作家海就持有完全相反的态度:
“汝等意欲织出宽大而又高贵的锦缎否?首先思考人性之基础吧。就像汝之广厦愈高,根基须愈深尔。”
“历史上几乎任何伟大的宗教或者道德传统,对任何程度上的自爱,都会持有严重的质疑态度。”
佛陀也这样警告我们:“自恋仆进,犹如蛇行,尔当其路,将吐信噬之。”在今天被认为是美德的,在过去则被认为是罪恶、缺点或者过错,都是要被人抛弃的。当代也有与之类似的观点,比如心理学家杜安吉(Jean Twenge)教授,她就曾不无担心地说,在西方社会,自恋行为和压倒性的权力正迅速成为一种文化标准,极具破坏性。
杜安吉和她的合著者基斯·坎贝尔(Keith Campbell)质疑道,广泛地认可自恋行为,实际上只是人们心理补偿的一种策略,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根本就没有那么高的认可度。对于他们担心的所谓的“自恋风尚”,他们认为,这才是对其回应的真正解读,这种观点也正在席卷美国:
“在许多的案例当中,针对自恋行为的建议性治疗方案,往往是‘对自己感觉好一点’。这种方案常常是这样的:如果14岁的梅甘(Megan)拥有更高的自信,她就不会在MySpace上传修饰后的照片。所以,作为父母,就要加倍努力,告诉梅甘她很特别,很漂亮,很不错。就像建议肥胖人士一样,要让她感觉好一点,即便是她吃了更多的炸面包圈。”
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缺点,对自己持有一颗宽容理解的心,是有利于你的心理健康的。但是,与执著于自信心提升的导师的标杆相比,这还远远不够。激励作家艾伦·科恩(Alan Cohen)坚持认为:“如果你爱上了自己,难道这不是强大的力量吗?深深地去爱自己吧,然后你就可以做到任何事,难道你不会快乐吗?”强大的力量?或许是。会快乐?我却不敢确定。不过,这样的自恋或许可以用来改正自私和绝情的毛病。
培养这样的信念——我们就是最受欢迎的那个人,我们就应该享有最好的人生——这样的信念固然诱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情况都很难实现。为了不让自己感到后悔,我们就去填坑堵漏,向自己妥协,做无数愚蠢的事——这才是人类的本质。自我感觉很差,往往是为了让我们知道,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这是一种生存下来的本事。在2003年《噢》杂志访谈中,喜剧演员杰·雷诺(Jay Leno)清晰地表达了他的一个观察:“小小的自卑,实际上相当有好处。就因为你还不是最好的,所以你还要再努力一点……”我十分认同他的观点。假如生命没有让你在成人之时有一点点的人性,或许是因为你还没有付出足够的注意力。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想,你就该专门为之做点错事了。
人们常认为,在做一些有用的事或是值得做的事之前,一定要先拥有自信才行。就好比为了在达到目的地的时候能够抓住机会,就非得要保持油箱满格一样。而我认为,这或许就是我们认识上的最大错误。我们在行动中获得的反馈信息,作为取得进步的某种晴雨表,作为一种主要的、促进我们不断前进的,关于我们智慧选择的,与我们有效行动相关的反馈信息,难道对我们不是有利的吗?这不应该是一种持续的、永久的人之属性,它不同于眼睛的颜色和指纹的纹路:如果是的话,那么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好处了。
一种要好好维护的价值、一种要好好完成的工作、一种要好好掌握的技能,或者是一种要跨越的障碍——这些,都是满足感的缘由、骄傲的本钱。然而,按照心理呓语推崇的自信的准则,心理呓语希望人们能够自我感觉良好,而不是让他们去工作。就好比是,在人们还没有参加比赛前,就给他发了奖牌——这显然毫无意义。励志心理学对人毫无帮助,要不就是假装有用。
“为了不让自己感到后悔,我们就去填坑堵漏,向自己妥协,做无数愚蠢的事——这才是人类的本质。自我感觉很差,往往是为了让我们知道,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这是一种生存下来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