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七讲(图解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常用中药的功效及用法

*解表药

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根据性能,分为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两类。

常用的发散风寒药有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紫苏叶、白芷、香薷、生姜、葱白等。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走表,主入肺、膀胱经,主治风寒表证。

麻黄 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膀胱经;2~10克。

防风 味辛、甘,性微温,入膀胱、肝、脾经;5~10克。

紫苏叶 味辛,性温,入肺、脾经;5~10克。

羌活 味辛、苦,性温,入膀胱、肾经;3~10克。

桂枝 味辛、甘,性温,入心、肺、膀胱经;3~10克。

发散风热药性味多辛凉,发汗作用较为缓和,适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恶寒等热象比较突出的表证。

薄荷 味辛,性凉,入肺、肝经;3~10克,后下。

菊花 味辛、甘、苦,性微寒,入肺、肝经;5~10克。

升麻 味微甘、辛,性微寒,入肺、脾、大肠、胃经;3~10克。

桑叶 味苦、甘,性寒,入肺、肝经;5~10克。

柴胡 味辛、苦,性微寒,入肝、胆、肺经;3~10克。

*清热药

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可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

清热泻火药能清解气分实热,适用于高热烦渴、神昏、脉洪实有力、苔黄或燥等里热炽盛的症候。常用的有石膏、芦根、夏枯草、决明子、栀子等。

对于体质虚弱者使用本类药物时,当考虑照顾正气,勿令攻伐太过,必要时可与扶正药物配伍应用。

石膏 味辛、甘,性大寒,入肺、胃经;15~60克,先煎。

栀子 味苦,性寒,入心、肺、三焦经;6~10克。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夏枯草 味辛、苦,性寒,入肝、胆经;9~15克。

决明子 味甘、苦、咸,性微寒,入肝、大肠经;9~15克。

芦根 味甘,性寒,入肺、胃经;15~30克,鲜品用量加倍,或捣汁用。

清热燥湿药性味多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证候,如心烦口苦、小便短赤、泄泻、黄疸、关节肿痛、耳肿疼痛流脓等。常用的有苦参、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等。

清热燥湿药一般不适用于津液亏耗或脾胃虚弱等证,如需使用,也应分别配伍养阴或益胃药同用。

苦参 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膀胱经;4.5~9克,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黄芩 味苦,性寒,入肺、胆、脾、大肠、小肠经;3~10克。

黄柏 味苦,性寒,入肾、膀胱经;3~12克,外用适量。

清热解毒药能清热邪、解热毒,适用于各种热毒病症,如丹毒、斑疹、疮痈、喉痹、痢疾等。常用的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大青叶、板蓝根、马齿苋等。

若热毒在血分,可与凉血药配合应用;火热炽盛,可与泻火药配合应用;夹湿者,可与燥湿药配合应用。属于阴证、寒证者,不宜使用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味甘,性寒,入肺、胃、心经;6~15克。

连翘 味苦,性微寒,入肺、心、小肠经;6~15克。

蒲公英 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10~15克。

野菊花 味苦、辛,性微寒,入肝、心经;9~15克,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清热凉血药常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血热发斑疹及温热病邪入营血、热甚心烦、舌绛神昏等症。常用的有生地黄、牡丹皮、玄参、赤芍、水牛角等。

清热凉血药适用于热在血分证,若气血两燔,可配合清热泻火药同用。

生地黄 味甘,性寒,入心、肝、肾经;10~15克,鲜地黄用至12~30克 。

牡丹皮 味辛、苦,性微寒,入心、肝、肾经;6~12克。

清虚热药主要用于治疗阴虚内热证。常用的有地骨皮、青蒿、白薇、银柴胡等。

地骨皮 味甘,性寒,入肺、肝、肾经;9~15克。

青蒿 味辛、苦,性寒,入肝、胆经;6~12克,后下。

*泻下药

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具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称为泻下药。可分为润下药、攻下药、竣下逐水药。竣下逐水药药性剧烈,多有毒,应慎用,比如甘遂、巴豆、京大戟、芫花,尤应注意用量。

本类药物多为植物种子,富含油脂,味甘质润,能润滑大肠,促使排便而不致竣泄。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便秘。常用的有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等。

火麻仁 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10~15克。

本类药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主要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症。常用的有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等。应用时常辅以行气药,以加强泻下及消除胀满的作用。若治冷积便秘者,须配用温里药。

大黄 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3~15克,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祛风湿药

凡具有祛除风湿、解除痹痛功能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可分为祛风寒湿药、祛风湿热药、祛风湿强筋骨药。

本类药多味辛苦性温,辛能行散祛风,苦能燥湿,温通祛寒。适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等。

独活 味辛、苦,性微温,入肾、膀胱经;3~10克。

徐长卿 味辛,性温,入肝、胃经;3~12克,后下。

威灵仙 味辛、咸,性温,入膀胱经;6~10克。

本类药多味辛苦性寒,辛能行散,苦能降泻,寒能清热。主要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桑枝 味苦,性平,入肝经;9~15克。

秦艽 味苦、辛,性平,入胃、肝、胆经;3~10克。

防己 味苦、辛,性寒,入膀胱、肺经;5~10克。

本类药主入肝肾经,除祛风湿外,兼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主要用于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脚弱无力等。

桑寄生 味苦、甘,性平,入肝、肾经;9~15克。

五加皮 味辛、苦,性温,入肝、肾经;5~10克。

*利水渗湿药

能通利水道、渗除水湿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可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

本类药多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水湿,使小便畅利,水肿消退。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

茯苓 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肾经;10~15克。

泽泻 味甘、淡,性寒,入肾、膀胱经;6~10克。

薏苡仁 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经;9~30克;孕妇慎用。

玉米须 味甘、淡,性平,归膀胱、肝、胆经;15~30克,鲜品加倍。

本类药多苦寒,或甘淡寒,苦能降泄,寒能清热,走下焦则清利下焦湿热、利尿通淋。主要用于热淋、血淋、石淋、膏淋等。

通草 味甘、淡,性微寒,入肺、胃经;3~5克;孕妇慎用。

车前子 味甘,性寒,入肝、肾、小肠、肺经;9~15克,包煎。

本类药多苦寒,能清泄湿热、利胆退黄,主要用于湿热黄疸,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等。

茵陈 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肝、胆经;6~15克;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金钱草 味甘、咸,性微寒,入肝、胆、肾、膀胱经;15~60克。

*化湿药

能化除湿浊、醒悦脾胃的药物,称为化湿药。常用的有广藿香、佩兰、砂仁、厚朴、豆蔻、苍术、草果等。

广藿香 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3~10克。

佩兰 味辛,性平,入脾、胃、肺经;3~10克。

砂仁 味辛,性温,入脾、胃、肾经;3~6克,后下。

厚朴 味苦、辛,性温,入脾、胃、肺、大肠经;3~10克。

*理气药

能调理气分、舒畅气机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因善于行散气滞,故又称为行气药,作用较强者称为破气药。常用的有陈皮、枳实、木香、佛手、玫瑰花、檀香、甘松、路路通等。

陈皮 味辛、苦,性温,入脾、肺经;3~10克。

佛手 味辛、苦、酸,性温,入肺、脾、胃、肝经;3~10克。

玫瑰花 味甘、微苦,性温,入肝、脾经;3~6克。

枳实 味苦、辛、酸,性微寒,入脾、胃经;3~10克;孕妇慎用。

木香 味辛、苦,性温,入脾、胃、大肠、三焦、胆经;3~6克。

*消食药

能消化食积的药物,称为消食药。本类药多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具有消食化积、健胃和中之功。部分消食药又兼有行气、活血、祛痰等功效。常用的有六神曲、莱菔子、鸡内金、山楂、麦芽、谷芽等。

本类药虽然多数药效缓和,但仍有耗气之弊,故虚而无积滞者慎用。

六神曲 味甘、辛,性温,入脾、胃经;6~15克。

山楂 味酸、甘,性微温,入脾、胃、肝经;9~12克。

鸡内金 味甘,性平,入脾、胃、小肠、膀胱经;3~10克。

麦芽 味甘,性平,入脾、胃经;10~15克,回乳炒用60克。

*止血药

能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止血药。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和温经止血药。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常用的有大蓟、地榆、小蓟、侧柏叶、槐花、白茅根等。

大蓟 味甘、苦,性寒,入心、肝经;9~15克。

地榆 味苦、酸涩,性寒,入肝、大肠经;9~15克。

本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主治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病证。常用的有三七、茜草、蒲黄等。

三七 味甘、微苦,性温,入肝、胃经;3~9克;研粉吞服,一次1~3克;外用适量。孕妇慎用。

茜草 味苦,性寒,入肝经;6~10克。

蒲黄 味甘,性平,入肝、心包经;5~10克,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孕妇慎用。

本类药物性大多味涩,能收敛止血,适用于各种出血证而无瘀滞者。常用的有仙鹤草、白及、藕节等。

此类药因其性收涩,有留瘀恋邪之弊,故临证每多与化瘀止血药或活血化瘀药同用。对于出血有瘀或出血初期邪实者慎用。

仙鹤草 味苦、涩,性平,入心、肝经;6~12克,外用适量。

白及 味苦、甘、涩,性微寒,入肝、肺、胃经;6~15克;研末吞服,3~6克;外用适量。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藕节 味甘、涩,性平,入肝、肺、胃经;9~15克。

本类药物性属温热,能温里散寒、益脾阳、固冲任而统摄血液,具有温经止血之效。适用于脾不统血、冲任失固之虚寒型出血病证。常用的有艾叶、炮姜等。

艾叶 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入肝、脾、肾经;3~9克;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炮姜 味辛,性热,入脾、胃、肾经;3~9克。

*活血化瘀药

能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药。注意此类药物孕妇慎用。

本类药物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活血行气止痛。常用的有川芎、郁金、延胡索、乳香、没药、姜黄等。

川芎 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包经;3~10克。

乳香 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煎汤或入丸、散,3~5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郁金 味辛、苦,性寒,入心、肺、肝经;3~10克;不宜与丁香、母丁香同用。

延胡索 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3~10克;研末吞服,一次1.5~3克。

本类药物辛散苦泄,具有活血散瘀、通经止痛的功效,善于通血脉而调经水。常用的有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牛膝、鸡血藤、月季花等。

丹参 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10~15克;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不宜与藜芦同用。

桃仁 味苦、甘,性平,入心、肝、大肠经;5~10克。孕妇慎用。

红花 味辛,性温,入肝、心经;3~10克。孕妇慎用。

牛膝 味苦、甘、酸,性平,入肝、肾经;5~12克。孕妇慎用。

益母草 味辛、微苦,性微寒,入心包、肝、膀胱经;9~30克,鲜品12~40克。孕妇慎用。

本类药物味多辛、苦或咸,功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止血生肌敛疮。常用的有苏木、骨碎补、土鳖虫、马钱子、刘寄奴等。

苏木 味甘、咸,性平,入心、肝、脾经;3~9克。孕妇慎用。

骨碎补 味苦,性温,入肝、肾经;3~9克。

本类药物多味辛苦,兼有咸味,主入肝经血分,药性峻猛。常用的有莪术、水蛭、斑蝥等。孕妇禁用此类药物。

莪术 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6~9克。孕妇禁用。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气喘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分为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

本类药物味多辛苦,性多温燥,有温肺驱寒、燥湿化痰的功效,部分药物外用还可消肿止痛。常用的有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白附子、旋覆花等。

半夏 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有毒;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3~9克;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的区别

未制过的称生半夏,用生石灰、甘草制过称法半夏,用生姜、白矾制过称姜半夏,用白矾制过称清半夏。生半夏多外用于消肿散结,法半夏善和胃燥湿,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

制天南星 味苦、辛,性温,有毒,入肺、肝、脾经;3~9克。孕妇慎用。

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有清热化痰之功,部分药物兼能润燥化痰、软坚散结,用于热痰证。常用的有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桔梗、昆布等。

川贝母 味苦、甘,性微寒,入肺、心经;3~10克,研粉冲服,一次1~2克。

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区别

川贝母和浙贝母都属百合科植物,前者主产于四川、西藏、甘肃、云南等地,后者主产于浙江。二者功效相似,但浙贝母较川贝母偏苦泄,川贝母更适合清热润肺,浙贝母更偏于祛痰火。

桔梗 味苦、辛,性平,入肺经;3~10克。

瓜蒌 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胃、大肠经;9~15克。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瓜蒌与瓜蒌子、瓜蒌皮的区别

瓜蒌: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肠痈,大便秘结。

瓜蒌子:栝楼的干燥成熟种子。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用于燥咳痰黏,肠燥便秘。

瓜蒌皮:栝楼的干燥成熟果皮。清热化痰,利气宽胸。用于痰热咳嗽,胸闷胁痛。

本类药物多入肺经,辛散可宣散肺邪而止咳喘,苦泄可降泄上逆之肺气,甘润可润燥止咳。个别药物味涩可收敛肺气以定喘。常用的有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桑白皮、枇杷叶、白果等。

苦杏仁 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5~10克,生品入煎剂后下。内服不宜过量,以免中毒。

紫苏子 味辛,性温,入肺经;3~10克。

紫苏子、紫苏叶、紫苏梗的区别

紫苏子: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紫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百部 味甘、苦,性微温,入肺经;3~9克;外用适量,水煎或酒浸。

桑白皮 味甘,性寒,入肺经;6~12克。

*安神药

以镇静安神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安神药。分为养心安神药和重镇安神药。

本类药多为植物的种子,有甘润滋养之性,主治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失所养之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健忘多梦等心神不宁之虚证。

酸枣仁 味甘、酸,性平,入心、肝、胆经;10~15克。

柏子仁 味甘,性平,入心、肾、大肠经;3~10克。

合欢皮 味甘,性平,入心、肝、肺经;6~12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本类药物多为矿石、化石类,具有质重沉降之性,重可镇怯,故有重镇安神、平惊定志等作用。常用的有龙骨、磁石、琥珀等。

龙骨 味甘、涩,性平,入心、肝、肾经;15~30克,先煎;外用适量。收敛固涩宜煅用,其他宜生用。

*平肝息风药

有平降肝阳、止息肝风作用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分为息风止痉药和平抑肝阳药。

本类药物主入肝经,有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的功效。常用的有天麻、钩藤、全蝎、牛黄等。

天麻 味甘,性微温,入肝经;3~10克。

钩藤 味甘,性凉,入肝、心包经;3~12克,后下。

本类药物多质重,偏寒凉,主入肝经,以平抑或潜镇肝阳为主要作用。常用的有石决明、牡蛎、珍珠母、赭石、罗布麻叶等。

石决明 味咸,性寒,入肝经;6~20克,先煎。

牡蛎 味咸,性微寒,入肝、胆、肾经;9~30克,先煎。煅品有收敛固涩之用。

*开窍药

有通关开窍回苏作用的药物,称为开窍药。常用的有石菖蒲、冰片、麝香、苏合香等。

石菖蒲 味辛、苦,性温,入心、胃经;3~10克。

冰片 味辛、苦,性凉,入心、脾、肺经;0.3~0.9克,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粉点敷患处。孕妇慎用。

*补虚药

有补虚扶弱作用,治疗人体虚损不足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叫做补益药。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

补气药能补益脏气以纠正脏器的虚衰。补气又包括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补元气等。常用的有党参、黄芪、人参、甘草、白术、山药、大枣等。

党参 味甘,性平,入脾、肺经;9~30克;不宜与藜芦同用。

黄芪 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9~30克。补气宜炙用,止汗、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宜生用。

人参 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脾、肺、心、肾经;3~9克,另煎兑服;也可研末吞服,一次2克,一日2次。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甘草 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2~10克;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生甘草与炙甘草的区别

用蜜烘制的甘草即为炙甘草。生甘草偏于清热解毒,可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等。炙甘草偏于润肺和中,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等。

白术 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6~12克。用于气虚自汗,功效弱于黄芪。

山药 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15~30克。

大枣 味甘,性温,入脾、胃、心经;6~15克。

本类药味多甘辛咸,性温热,入肾经,通过补肾阳使其他脏腑得以温煦,从而消除或改善全身阳虚诸症。常用的有肉苁蓉、鹿茸、杜仲、淫羊藿、巴戟天、仙茅、锁阳、补骨脂、益智、蛤蚧等。

肉苁蓉 味甘、咸,性温,入肾、大肠经;6~12克。

鹿茸 味甘、咸,性温,入肝、肾经;1~2克;研末冲服。

杜仲 味甘,性温,入肝、肾经;6~10克。

本类药物多甘温质润,入心肝血分,主治血虚证,有的兼能滋养肝肾。但此类药多滋腻黏滞,故脾虚湿阻、气滞食少者慎用。常用的有阿胶、制何首乌、当归、熟地黄、龙眼肉、白芍等。

阿胶 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3~9克,烊化兑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慎服。

制何首乌 味苦、甘、涩,性微温,入肝、肾、心经;6~12克。

当归 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6~12克。

熟地黄 味甘,性微温,入肝、肾经;9~15克。

本类药大多味甘性寒凉质润,有滋补阴液、生津润燥之功,兼能清热,主治阴虚津亏证。常用的有北沙参、南沙参、石斛、百合、黄精、枸杞子、天冬、麦冬、玉竹等。

北沙参 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经;5~12克。不宜与藜芦同用。

南沙参与北沙参的区别

南沙参与北沙参非同一科属植物,功效也不同。南沙参长于入肺,偏于清肺祛痰止咳;补肺脾之气,适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脉弱者。北沙参长于入胃,偏于养阴生津止渴;善养肺胃之阴,适用于热病后期或久病阴虚内热、干咳干咳、痰少、低热、口干、舌红、苔少、脉细弱者。

石斛 味甘,性微寒,入胃、肾经;6~12克,鲜品15~30克。

百合 味甘,性微寒,入心、肺经;6~12克。

黄精 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9~15克。

麦冬 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6~12克。

*收涩药

有收敛固涩作用,可以治疗各种滑脱症候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分为敛肺涩肠药、固表止汗药、固精缩尿止带药。

本类药酸涩收敛,主入肺或大肠经,有敛肺止咳喘、涩肠止泻痢等作用。常用的有五味子、乌梅、五倍子、肉豆蔻、诃子等。

乌梅 味酸、涩,性平,入肝、脾、肺、大肠经;6~12克。

五味子 味酸、甘,性温,入肺、心、肾经;2~6克;习称“北五味子”。

五倍子 味酸、涩,性寒,入肺、大肠、肾经;3~6克,外用适量。

本类药多性味甘平收敛,能顾护腠理而有固表止汗之功。常用于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津液外泄而自汗,以及阴虚不能制阳,阳热迫津外泄而盗汗。常用的有麻黄根、浮小麦等。但需注意,凡实邪所致汗出,应以祛邪为主,非本类药物所宜。

浮小麦 味甘,性凉,入心经;15~30克;止汗时宜微炒用。

麻黄根 味甘、涩,性平,入心、肺经;3~9克;外用适量,研粉撒扑。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肾、膀胱经,具有固精缩尿止带作用。常用的有山茱萸、芡实、莲子、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鸡冠花等。

山茱萸 味酸、涩,性微温,入肝、肾经;6~12克。

芡实 味甘、涩,性平,入脾、肾经;9~15克。

莲子 味甘、涩,性平,入脾、肾、心经;6~15克。

金樱子 味酸、甘、涩,性平,入肾、膀胱、大肠经;6~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