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智慧
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中医五行理论认为,夏季对应“火”,在脏属于“心”,所以夏季养生重在养心。这里的“心”有两层含义,既指五脏之中的心脏,亦指人的精神与心理。所以夏季养生既要益心气、养心血、滋心阴、温心阳,也要重视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及心神。
夏季的三阶段(孟夏、仲夏、季夏)养生要点
说到夏季养生,不得不提到《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这里的“夏三月”,指的便是农历的四、五、六三个月,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虽然三者都属于夏季,但养生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
孟夏天气变化大,应注意保暖
孟夏始于农历四月,包括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立夏(公历5月5、6或7日),是春夏之交的标志,此时春天刚过,阳气愈加旺盛,万物呈蓬勃生长的趋势。尽管气温逐渐升高,但北方部分地区还会有冷暖变化较大的情况出现,要注意随时增减衣服。立夏过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更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因此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用温水来补充体液。
小满(公历5月20、21或22日)时节,麦穗饱满,炎热的夏季正式开始。小满过后,气温明显升高,雨水增多,但昼夜温差较大,早晚仍觉较凉,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阴消阳长的规律,适度晚睡(不宜晚于23点)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保持精力充沛。
仲夏阳气渐盛,忌冷水浴
夏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夏,包括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芒种(公历6月5、6或7日),标志着高温的盛夏时节即将到来。
夏至(公历6月20、21或22日)即盛夏开始,此时进入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夏至时,天地间的阳气达到极致,在此以后,阳气渐消,阴气渐长。此时阴阳交错,容易生病。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忌用冷水冲头、淋浴,饮食宜清淡,不宜食用肥甘厚味,精神要放松。还应及时补水,多食杂粮,不可贪吃冷食瓜果。
季夏气温高,宜避暑养阴
此阶段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包括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月份,因此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俗语。
小暑(公历7月6、7或8日)到来,炎热即至,也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之意,所以人们应当减少外出以避暑气,防止中暑。此时宜吃些清凉消暑的食品,但需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饮食有节,不可贪食过量,不要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大暑(公历7月22、23或24日)时节,炎热至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人们常出现“无病三分虚”的表现。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进食一些益气养阴的清淡汤水,如用沙参、西洋参、玉竹、淮山等煲汤食用,以强健体质。
夏天食疗养生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
养心安神
中医里的季节养生提倡“春夏养阳”,而养阳又重在养心安神。养心可多食牛奶、豆制品、鸡肉、猪瘦肉、牛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适当起到强心的作用。夏天具有养心安神之功的药食同源食材有:茯神、黑枣、莲子、百合、灵芝、柏子仁等。
健脾祛湿
夏天最大的邪气就是湿邪,此时脾胃功能较弱,人们经常感觉困倦嗜睡、胃口不好,出现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适当食用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具有健脾功效的健脾化湿或淡渗利湿之品,如陈皮、冬瓜、藿香、莲子、薏米、赤小豆、茯苓等。
清热解暑
夏天气温最高,暑热之邪旺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降火功效的中药,如白茅根、莲子心、菊花、薄荷、金银花、绿豆、荷叶等来祛火消暑。
补肺养肾
夏天心火较旺而肺金与肾水相对虚弱,日常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北沙参、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五味子等来进行食疗,有助于防止出汗太过而耗伤阴津。
助阳散寒(冬病夏治)
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最为旺盛,阳盛于外而阴藏于内。根据这一时期的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的特点,可通过内服药物或中医外治疗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虚寒性疾病。如用药膏贴在相应穴位上,对于冬季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以及一些虚寒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