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 用丝巾盖着的高脚盛肉器
笾豆大房,万舞洋洋 ——《诗经》
“豆”在今天只有一个义项,就是指豆子,不管大豆、小豆都用“豆”来指称。但是在古代,“豆”可完全不是这个意思。
豆,甲骨文字形A,这是一个象形字,像一只高脚盘的形状。金文字形B,里面很明显盛有东西,但是上面的一横代表什么呢?待会儿我们再讲。金文字形C,更接近于“豆”字的形状。小篆字形D和楷体字形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说文解字》:“豆,古食肉器也。”原来“豆”的本义就是一只盛放肉类的高脚器皿!《周礼·考工记》中说:“食一豆肉,饮一豆酒,中人之食也。”则“豆”不仅盛肉类,也可以盛酒。孟子也说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一筐饭,一“豆”带汁的肉,得到就活命,得不到就死亡。都是用的“豆”的本义,“豆”因此引申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现在我们来看“豆”上面的一横是什么东西。《仪礼·士昏礼》:“醯酱二豆,菹醢四豆,兼巾之。”“醯(x~)”是醋,“菹醢(z$ h2i)”是肉酱。醋和酱、肉酱盛放在“豆”里,上面要用一块布巾或丝巾盖起来。有的“豆”有盖子,有的“豆”没盖子;没盖子的“豆”用巾盖起来,当然是怕灰尘掉进去,有盖子的“豆”用巾盖起来,也许是起一种装饰的作用,或者干脆就是学没盖子的“豆”的习惯而已。《士丧礼》中也有笾和豆都要用巾覆盖的规定。这种巾,就是“豆”字字形上面的一横。
笾(biān)、豆常常连用,这是祭祀和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和食器,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瓦制的叫“登”。《诗经》中有一首诗《閟宫》,“閟(b#)宫”是鲁国的神庙,其中写道:“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将带汁的肉盛放在笾、豆和俎里面,然后浩浩荡荡地起舞。“俎(z^)”也是一种礼器和食器,又称“大房”,是四脚方形的青铜盘或木漆盘,常用来陈设牛羊肉。
据《礼记》记载,关于“豆”的形制,夏代使用的叫“楬豆”,“楬”(ji9)是小木桩,楬豆就是不加装饰的木制的豆;殷代使用的叫“玉豆”,用玉装饰的豆;周代使用的叫“献豆”,“献”是稀疏雕刻的意思,“献豆”就是用玉装饰,然后又在柄上加以雕刻的豆。这是夏商周三代“豆”的三种形制。
至于现在的“豆”是豆类的总称,古时候却不一样,“菽”是豆类的总称。再细分的话,大豆叫菽,小豆叫荅(d1)。黍、稷、秫、稻、麻、菽、荅、大麦、小麦合称“九谷”,是古代最主要的九种农作物。汉代以后,“荅”字不常用,就将“豆”借用作“荅”的通假字,用来作为豆类的总称,不管大豆、小豆一概称作“豆”,“菽”的称谓也不再使用,于是“豆”作为礼器和食器的本义就此渐渐失去了。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之“孔庙礼器图”清代蒋元枢绘,纸本彩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蒋元枢(1738—1781),字仲升,号香岩,江苏常熟人,乾隆四十年(1775)至四十三年(1778)任台湾知府。《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为乾隆四十三年蒋元枢所进呈的纸本彩绘,现存图三十九幅、图说四十幅。蒋元枢于任内大力推动各项公共建设,包含修葺城池、兴筑庙宇、增置武备、筹建衙署、备置礼器等,治绩斐然,《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即其政绩之见证。
按图说所记,这幅“孔庙礼器图”是因“台郡孔庙皆用铅锡,已属陋质,至豆、笾、簠(fǔ)、簋(guǐ),既非合度,且多未备”,故“元枢谨按阙里制度,自吴中选匠设局,购铜鼓铸备,造礼乐各器”。图中所绘礼器,包括豆、笾、簠、簋、鼎、爵、花瓶、香盒等,形制极为详备,是早期台湾尊孔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