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不要站在裁判位置赞美孩子
我们都知道赞美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所以很多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毫不吝啬自己的鼓励和赞美。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家长是否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上?如果是,那么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我们的赞美是出于目的性的,令亲子关系造成隔阂。
絮絮是一个扬州女孩,高一,和爸爸妈妈不远千里来到北京找我们。刚进诊室的时候,她有一点忐忑,从病历来看,她还没有去过其他医院,想来可能是对心理门诊还有一些不熟悉的担心。
“你好,我们能帮助你什么呢?”我们首先开口。
絮絮说:“我不信任任何人,包括我的爸爸妈妈。他们觉得我有病,就带我来看了。”
“哦?为什么不信任爸爸妈妈?举个例子?”我们继续问,“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请爸爸妈妈出去,你单独和我们说。”
“没事,不用出去,可以当着面说。”絮絮回答。
“他们说的每句话都不是发自真心的,都是有目的的。表扬我不挑食,是为了让我多吃两口我不爱吃的苦瓜;表扬我努力,是为了让我考好成绩给他们争脸;表扬我孝顺是为了让我听他们的摆布……”絮絮的口吻带着明显的讥讽和失落。
“爸爸妈妈表扬孩子,在你看来充满了目的性?”我们试探着总结。
“对,至少我的爸爸妈妈对待我是这样的。”絮絮肯定地说。
“看来你也知道,别人的爸爸妈妈不一定是这样的。那么,为什么现在发展到不信任任何人了呢?”我们继续问。
“我的爸爸妈妈是这样,我忍不住要想,我身边的其他人是不是也是这样。同学夸我漂亮,我就想他有没有其他的企图;朋友说我的笔不错,我就想他是不是想让我送给他……我这样好累好累,可我控制不住自己去想,去琢磨……当然,我知道别人不一定如我所想。这一点不但没有缓解我的情绪,更让我难受,我觉得自己很无能,连这些事情都要想来想去,太没用了……现在我也不去上学了,不见人了,这样可以少想一点。”
这个孩子有强迫思维,此处不提其他的诱发因素,单就父母的“目的性赞美”来谈一谈。
絮絮的爸爸妈妈很明显非常清楚赞美的力量,但是他们对孩子的赞美缺少的是由衷的、发自内心的情愫,他们只是告诉孩子“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你做对了,我们赞美你”,比如“你很孝顺”“你不挑食”“你很努力学习”等,都属于裁判色彩的赞美。与此同时,爸爸妈妈还希望利用自己的赞美,让孩子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成长。这样的赞美一般来说无法持续地发挥作用,孩子一旦意识到家长赞美的目的是为了操纵他们,那么很可能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并且将来对他人由衷的赞美也会心存疑虑。
• 每个人都有被赞美的渴望,也需要赞美的力量
虽然我们很多人在听到赞美的时候会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我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美,而有了赞美的力量,我们也会更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受试者分成4个组,在4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分别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予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每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语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
实验结果显示,前三组的工作成绩都比控制组优秀,表扬组与训斥组显然比忽视组优秀,而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
赫洛克的这个实验说明:对于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评价,能够强化孩子的动机,对孩子所做的事情能起到促进作用。而适当表扬的效果显然比批评要好,批评的效果要优于不给予评价。马克·吐温也曾经夸张地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赞美是教育孩子的“法宝”,可是如何利用好这个“法宝”是需要家长三思的。
• 赞美孩子的“三要素”
抓住下面三个要素来赞美孩子,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①要告诉孩子,他做了什么(描述客观事实);②告诉孩子为什么他的行为值得人赞美,他的行为满足了他人什么样的需要(描述心理需要);③告诉孩子我们的心情如何(描述感受)。三者以什么顺序出现无所谓,不影响效果。比如,孩子帮我们捶背,我们可以说:“你帮我捶背,让我的酸痛减轻了很多,我正需要有人这样帮助我,我很欣慰。”这样的赞美比一句简单的“你真是个孝顺孩子”要更为合适。
心理小课堂
强迫思维指以刻板的形式不随意地反复闯入个人脑海的观念、表象或冲动。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当事人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或多余的,当事人能够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非常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