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间的对抗
20世纪初,威廉二世统治下的德国渴望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在群众政治兴起、民族主义加剧、欧洲分裂为两个对立联盟(三国联盟和三国协约)的时代,这种野心是极其危险的。这样紧张的局势后来在巴尔干半岛爆发,奥斯曼帝国的灭亡将它变成了欧洲大陆的“火药桶”。
1900年,巴黎世博会接待了总计5000万参观者,游客们见识了一个又一个惊喜。他们既可以欣赏到加州金矿和法老陵墓的复制品,又可以沉浸在现代化的汪洋大海中,探索数不清的技术创新。他们通过电影目睹了齐柏林飞艇的首飞、刚问世的最新款的汽车,以及达到120km/h惊人时速的德国机车。军事领域有闪闪发光的机关枪、鱼雷和装甲车,显示了科学进步的黑暗面;这些游客中的许多人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这些武器杀害。然而,最佳发明非“电气仙子”莫属。正是因为有了电,才能用电话通话,才会照亮展馆,在展览馆花园里的瀑布和喷泉处修建灯光投影,并通过刚刚开通的地铁带来游客。也正是因为有了电,人们才能毫不费力地在“未来街”上漫步。“未来街”是一座长约3.5千米的高架桥,有两条传送带,路人无须行走便能前行,走在上面的人们都惊叹不已。
20世纪初的世界
1903年
巴拿马
美国支持巴拿马独立,美国船队通过巴拿马运河通往世界各地。
1904年
《友好协议》
面对德国的海军重整和帝国主义,法国和英国签署了友好协议。
1905年
俄国革命和日俄战争
沙皇主义的民主化失败:俄国战败。
1907年
英俄协定
该条约确定了英国和俄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
1911年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06年阿尔赫西拉斯会议后,第一次摩洛哥危机表面被平息,法德两国对立。
1912—1913年
第一次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奥斯曼人从巴尔干半岛撤军。阿尔巴尼亚建立。塞尔维亚是巴尔干半岛地区的第一强国。
美国,新的乐土
1900年,全球人口超过15亿。1.33亿人生活在非洲,9.47亿人生活在亚洲,1.56亿人生活在美洲,4.08亿人生活在欧洲。1914年,尽管有不少人移居到其他大陆,但欧洲仍有4.5亿居民。
过去,在欧洲的农业贫瘠区,如意大利的梅佐乔诺、爱尔兰、奥地利的加利西亚或乌克兰,有大量人口迁出。这次,迁徙的规模尤其庞大:1900年至1920年,超过500万意大利人离开了祖国,前往蓬勃发展中的“新欧洲”:澳大利亚、拉丁美洲、加拿大,尤其是美国。1880年至1921年,美国的工业扩张和西部的殖民化吸引了2300多万移民。大多数人通过纽约进入美国:一到港口,他们就被带到埃利斯岛,在那里接受检查,有疾病的人会被遣返。
这次世博会以一种简明扼要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已经开始的未来,揭示了全球经济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影响了社会结构和国际关系。以煤和蒸汽为能源,以纺织和冶金为经济增长引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获得了经济霸权。但这个工业时代已成为过去: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这一次是基于石油、电力、钢铁和有机化学。
在埃利斯岛等待检查的移民。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又名“自由照耀世界”,建造于1886年,位于纽约港对面的埃利斯岛附近的一个小岛上,对许多移民来说,这是他们对美国的第一印象。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到1914年,这四项产业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巨大的动力,使美国、德国和法国得以迅速发展,与英国一起成为世界四大工业经济体。由于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其他三国,最后不得不把老大的位置让位给美国,美国则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1913年,美国的钢铁产量相当于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总和,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排名第二的是德国。1900年,德国钢铁产量超过了英国,1914年,其电力产量几乎是英国的3倍,占世界总产量的30%。此外,德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化学产业。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许多欧洲人都认为生活很美好,巨大的工业扩张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富,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使欧洲的生活更加舒适。从1870年法国和普鲁士发生战争以后,大国之间从未发生过战争。一切都井然有序,资产阶级这一满足的、不断扩大的阶级普遍持乐观主义态度。奥地利作家斯蒂芬· 茨威格在他的《昨日的世界》一书中出色地描绘了1914年之前的社会:“从前那些充满战争、饥荒和动乱的时代,是令人嗤之以鼻的幼稚和无知的时代。而现在,人们只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将一切罪恶和暴力消灭得无影无踪,这种持续发展的‘进步’是势不可当的,是那个时代的真正的信仰。人们相信这种‘进步’甚于相信《圣经》,因为这种信念正在被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奇迹所证实。”
资产阶级并不是唯一信仰科学进步的人,工人解放运动也有同感。根据马克思(1883年去世)的理论,资本主义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经济大权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工人阶级将持续增长,直至最终战胜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走向社会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及第二国际(社会主义国际)内部——1889年创立的第一国际为第二国际的建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达了领导人威廉· 李卜克内西和卡尔· 考茨基的论点:无产阶级必须团结起来,组成一个政党,在社会主义到来之前领导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中的政治斗争,然后领导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此同时,革命被推迟了。这种社会主义模式在维克多· 阿德勒领导下的奥地利得到了贯彻;在意大利,由菲利波· 图拉蒂贯彻实施;在西班牙,则是由工人社会党的巴勃罗· 伊格莱西亚斯贯彻实施;而在法国,1905年,由儒勒· 盖德和让· 乔雷斯领导的正统的和改良的马克思主义派别合并,形成了国际工人组织法国分部。
这些马克思主义团体和国际团体反对修正主义学说——其中最著名的理论家是德国的爱德华· 伯恩斯坦。他建议彻底忘记革命,与资产阶级的激进势力合作,从内部进行资本主义改革。而在俄国,随着1903年社会民主党的分裂,社会主义明显被划分为好几个派别:一方面,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派(多数派),主张革命和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则是孟什维克派(少数派),主张先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有罪还是无辜?分裂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
1894年,犹太裔法国上尉阿尔弗雷德 ·德雷福斯被军事法庭判处有罪,罪名是通过匿名便签向德国提供军事情报。事实上,这封信为一名匈牙利裔军官所写,但经军方授意后,军事法庭最终将该名军官无罪释放。
作家爱弥尔·左拉发表了他那篇著名的抨击文章——《我控诉》,呼吁重审对德雷福斯的审判。法国被分成了两派:一方是君主主义、民族主义、天主教和暴力反犹主义的右翼,以爱德华·德鲁蒙特和他的报纸《言论自由》为代表;另一方则是激进的共和党人(如乔治·克莱蒙梭或皮埃尔·瓦尔德克·卢梭)和社会党人(如让·乔雷斯,以及左拉、阿纳托利·弗朗斯或马塞尔·普鲁斯特等名人)。德雷福斯事件变成了一场巨大的政治斗争。用反犹太作家莫里斯·巴雷斯的话来说:如今,是两个党派的对立,一方呼喊着“打倒国家”,另一方则呼喊“军队万岁”。这种情形之下,诞生了一个新词 ——“知识分子”,用来指代那些要求重审德雷福斯案的作家和老师。这场论战帮助激进派和社会党在1902年的选举中获胜,1906年,最高法院撤销原判,宣布德雷福斯无罪。
当时代表德雷福斯的漫画《叛徒!》
工人阶级建立了其他的行动模式。英国成立了工会,工会成员投票给自由党,以推动有利于工人的改革。
英国的社会主义奉行实用性,不遵循阶级斗争的逻辑。另一些人则持不同观点,正如乔治斯· 索黑尔在其颇具影响力的著作《论暴力》(1906)中所述,有些人主张采取“直接行动”,举行大罢工,以结束资产阶级统治。这些思想构成了革命工会主义的基础。在法国,社会主义得益于总工会这一大规模传播平台,它还对西班牙“无政府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组织于1911年创立了西班牙国家劳工联合会。
在这些不同的派系中,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力量。他把群众塑造成政治生活的主角,群众的崛起对民主的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提倡社会正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鼓励所有国家的工人团结起来反对资本主义,渐渐地,出现了一些反对他的声音,尤其是民族主义。
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0年里,民族主义极度盛行,以至于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工业和帝国主义扩张所造成的紧张局势,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和大众政治的进步激起的某些社会阶层的恐惧,助长了一种咄咄逼人的、专制和排外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民族主义是在国际社会主义兴起、右派表现出更强的爱国主义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在法国,1871年对普鲁士的战败激起了洛林· 雷蒙德· 庞加莱等政治家的复仇欲望。庞加莱于1912年当选议会主席,1913年当选法兰西共和国总统。这种反德的民族主义与莫里斯· 巴雷斯或是查尔斯· 毛拉斯等知识分子的反民主主义、传统主义和反犹太民族主义并存。反犹主义在德雷福斯事件中广为散播。这起错误地指控一名犹太裔士兵充当德国间谍的案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在1894年至1906年将法国分为两派。法德边界的另一边,德意志帝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皇帝威廉二世希望他的国家变成“阳光普照的地方”。这一愿望激起的帝国主义企图,面对英法两国屡屡受挫,极大地刺激了以“泛日耳曼同盟”(Alldeutschtum,成立于1891年)为代表的军国主义和扩张民族主义。该联盟主张团结从法国香槟地区到乌克兰的所有拥有日耳曼血统的人民,建立“大日耳曼帝国”。这一概念超越了“大德意志”的概念,后者主张建立一个包括德国和奥地利在内的“大德国”。“泛日耳曼同盟”所代表的民族主义充满了种族主义:不仅希望统一领土和语言,还包括统一种族。联盟希望,国界之内只有一个“种族”。这一概念还可以在其他意识形态中找到,如“大塞尔维亚”的“泛斯拉夫主义”,正是它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或者是希腊民族主义提出的“伟大理想”,梦想建成一个“大希腊”,以拜占庭旧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为首都,抑或“泛乌拉阿尔泰主义”,使所有亚洲土耳其民族加入奥斯曼帝国,并迫使斯拉夫人、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融入土耳其文化。
1904年威廉二世在柏林
威廉二世在德国首都国王广场为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纪念碑揭幕。19世纪60年代,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对普鲁士军队进行了改革,使其成为欧洲大陆最强的军事力量。1871年,普鲁士王国首相俾斯麦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威廉一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君主,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但俾斯麦实际上是个独裁者,威廉一世的小儿子威廉二世希望摆脱其束缚,迫使俾斯麦辞职。但威廉二世没有俾斯麦那样的外交才能,他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巴勒斯坦之家:犹太复国主义的诞生
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它就是“犹太复国主义”,又叫“锡安主义”(锡安,即耶路撒冷)。它主张建立一个犹太国家。这一运动出现在1881年和1882年的俄国大屠杀之后,当时亚历山大二世遭到暗杀,犹太人因此受到指控。
俄国的迫害导致犹太学生成立了“锡安热爱者”和“比鲁”组织,这两个组织促进了第一批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这场运动在1896年《犹太人之国》出版后,规模逐渐扩大。奥匈帝国的犹太记者西奥多·赫茨尔曾参加过巴黎德雷福斯案的审判,试图找到犹太人问题的答案。鉴于反犹主义正在欧洲蔓延,赫茨尔提议建立一个独立的犹太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发起了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创建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1897年),并设立了一项基金用以购买巴勒斯坦的土地(1901年)。1903年,在基什涅夫(今摩尔多瓦)发生的一场大屠杀促使英国政府向赫茨尔提议割让一部分英属东非的土地。1905年召开的第七届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决定拒绝任何替代巴勒斯坦的提议。随着俄国暴力事件的发生,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犹太人数量也随之增加: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数量,从1880年的2万人左右,增加到了1914年的6万至8.5万人。1917年,犹太复国主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英国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宣布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民族家园”,日后的以色列便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第十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在《世界报》上的宣言
赫茨尔创办了维也纳周报《世界报》来宣传他的思想。为了使犹太复国主义成为欧洲和美国根深蒂固的群众运动,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功不可没。
漫画《“停止对犹太人的压迫!”》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敦促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停止在沙俄迫害犹太人。这幅漫画展现的是1903年4月基什内夫的大屠杀:三天的暴力行径导致近50人死亡,600人受伤,700多座房屋被毁。
好莱坞,美国梦工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电影行业由法国百代电影公司主导:1908年,在北美尼克罗顿国际儿童频道播放的影片中,30%~50%由百代公司制作。“一战”结束后,电影行业变成了美国人的天下:在法国上映的电影中,一半为进口,美国是最大的进口国。同时,美国还占领了60%的英国市场。美国电影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强大的北美明星体系,演员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荧幕形象:英雄(道格拉斯 ·费尔班克斯)或拉丁情人(鲁道夫 ·瓦伦蒂诺),美国甜心(玛丽 ·毕克馥)或流浪汉(查尔斯 ·卓别林)。对于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下层的观众来说,这些形象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共鸣,在这些角色中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电影,以其低廉的价格,成为这些社会群体的主要娱乐活动。1912年到1920年,来自欧洲的犹太移民在好莱坞建立了几家大型电影制作公司,造就了大量明星,而加利福尼亚的好天气则保证了良好的拍摄光线。右图为卓别林《寻子遇仙记》(1921)。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标志
该公司由出生于匈牙利犹太家庭的威廉·福克斯于1915年创立,是好莱坞最著名的电影公司之一。
一切尽在不言中:一种新的电影语言
无声电影使用“蒙太奇”剪辑手法,用一系列的图像代替对话、传递信息。这一全新的电影语言由两位杰出的导演创造:大卫·格里菲斯和谢尔盖·艾森斯坦。美国人大卫·格里菲斯在1915年为纪念南北战争而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中,首次使用了前景、平行动作、闪回和景深的手法。苏联人谢尔盖·艾森斯坦在俄国1905年革命20周年献礼影片《战舰波将金号》(1925)中,大量使用了创新的电影剪辑手法,结合了类似纪录片的写实主义与象征主义,阴影、目光赋予主角(如水手、士兵、群众等)悲剧色彩,与好莱坞传统的叙事场景和明星主角相去甚远。插图:上图,丽莲·吉许《一个国家的诞生》。
《战舰波将金号》海报(1925) 艾森斯坦通过这部电影,重现了1905年6月俄国战舰上的水手们因军官虐待而发生叛变的事件。
以征服少数民族(如泛日耳曼同盟的斯拉夫人)为目的的种族民族主义是当时的代表,其特点是种族主义理论的爆发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勃兴。“社会达尔文主义”将查尔斯· 达尔文1859年提出的“自然选择”生物学理论应用到了社会中。它认为,个人、社会阶层、国家和种族正在进行一场适者生存的斗争。这些理论被用来作为反对社会主义的论据,认为社会和经济竞争通过给予最有能力的人优先权是有益的。“自然选择”理论还支持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如认为盎格鲁——撒克逊人所谓的文明使命其实是北方种族在智力和精神上至高无上的表现。此外,这种意识形态还为反犹主义提供了依据。英国人休斯顿· 斯图尔特· 张伯伦在他的著作《19世纪的基础》(1899)中,以“种族主义”的论点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假设来阐释了历史:他将其描述为一场种族间的斗争,即文明的创造者雅利安人与破坏者赛米特人之间的对抗。
另外,在中欧和东欧,反犹主义无须任何科学理论支撑就得到了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的破坏性发展,使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人无产阶级化,而被视为银行家或贷款人的犹太人,则成为新的破坏经济秩序的象征。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奥古斯特· 倍倍尔将反犹主义定义为“白痴的社会主义”。然而,反犹主义成了一种强大的政治武器,是中产阶级政治运动意识形态背景的一部分,如由卡尔· 吕格尔领导的基督教社会主义党开展的政治运动,卡尔· 吕格尔曾在1897年至1910年担任维也纳市长。
卡尔· 吕格尔的反犹言论对年轻的阿道夫· 希特勒产生了重大影响。希特勒在奥地利小镇林茨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于1908年至1913年居住在维也纳。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某天,当我穿过这座古城时,突然遇到一个穿着长袍、留着黑发的人。他也是犹太人吗?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在林茨,我未曾见过这样的人。我小心翼翼地、仔细地观察着这个人,但我越是看着那张陌生的脸,越是仔细地观察着他的每一个特征,我脑子里回荡的第一个问题就越呈现出另一种形式:他也是德国人吗?”因此,在日耳曼领土上,反犹主义、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开始危险地糅合在一起。表现之一就是德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这是一种民粹主义和民俗的混合体,认为日耳曼人是一种精神和种族团体,根植于日耳曼民族的过去。该运动的许多参与者后来构成了纳粹的基础。
还有另一种民族主义——请愿派,他们要求对陈旧落后的国家结构进行现代化改造。爱尔兰的情况就是这样,当自由党宣布愿意给予爱尔兰一定程度的自治时,英国却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在西班牙,萨比诺· 阿拉纳创建了巴斯克民族主义,同时出现的还有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后者在废除复辟时期建立起的陈旧的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奥匈帝国,捷克主张让非民族主义政党——无论是天主教政党还是社会党——都进入奥地利议会,以打破民族集团之间的对抗势头,此举遭到德国反对,成为1907年实行普选的原因之一。
民主的进步
西方国家的经济成功和国际声望的提高似乎总是伴随着议会制度的改革。因此,1889年,明治时代的日本开始了现代化进程,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帝制政府开始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这一变革使日本融入了国际社会。与日本相反,俄皇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宪政。1905年,日俄大战中日本大胜,这似乎证实了绝对君主制是进步的障碍。甚至在古老的奥斯曼帝国,1908年的一场革命也导致了议会制度的实施。
在欧洲,群众的压力迫使议会制度变得更加民主:普选允许越来越多的人投票,而新闻自由和结社自由也不断扩大。这些进步是社会主义行动和新兴中产阶级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由职业、商人和小土地所有者推动了激进派的运动,如法国的共和党、激进派和激进社会主义党、英国自由党左翼或意大利激进派。这些运动,倾向于推行政教分离和现代化,对社会权利的扩大(包括承认罢工权)、国家对社会问题的干预(发展初等教育、建立失业和医疗保险及养老金制度)以及实施必要的税收改革以资助国家的这些新职能,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改革和革命之间:德国社会民主党
在1890年2月的议会选举中,刚刚摆脱俾斯麦秘密统治的德国社会民主党获得了140多万张选票,占总数的19.7%。
克拉拉·蔡特金(左)手挽罗莎·卢森堡。
从1890年开始,德国社会民主党不断壮大。在1912年的选举中,赢得了450万张选票,占总数的34.8%,成为国会的主要政治力量。当时,社会党拥有170万成员,出版的90多份报纸是该党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机器的一部分。此外,还包括工会(1914年,几乎85%的德国工会会员是社会党人)、合作社和文化机构,如免费的柏林大众剧院。社会民主党是欧洲最大的群众党。该党虽然声称革命是主要目标,但在政治实践中却奉行改良主义。究其原因,主要是党内官僚主义严重:社民党官员的平均工资约为3000马克,是德国平均工资的两倍。在1912年的选举中,55名社民党候选人是该党纸媒的记者。和许多技术工人一样,这些党政官员不愿意以革命的名义牺牲自己舒适的生活。社民党内,改良派占多数,他们不愿通过革命改变这个国家及其资本主义制度。受1905年俄国革命的影响,在罗莎·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克拉拉·蔡特金、弗朗茨·梅林领导的队伍中,渐渐出现了一种革命倾向,他们在1914年的投票中拒绝战争拨款,并参加了德国共产党。
新参与者的出现伴随着参政方式的转变。著名的政党往往是围绕政治人物组建的。随着新主角的出现,参与政治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前,政党往往以著名政治人物为核心,后来,渐渐被群众政党所取代,如法国的激进派或德国的社会民主党。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群众似乎想要占领以前属于精英阶层的所有领域,许多知识分子对此并不喜欢。法国医生和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 勒庞在其颇具影响力的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1895)中写道:“大众的巨大权利将取代君主们的神圣权利。到目前为止,文明是一小部分知识贵族建立起来的,从来都不是群众,他们只会摧毁文明。”“摧毁文明”这样的说法对作者来说并不奇怪,因为在他看来,群众“不太善于推理,相反,他们非常善于行动”。
对民主的恐惧促使统治阶级采取疯狂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投票权的扩大改变政治和社会秩序。为此,各个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如英国的上议院,限制由普选产生的下议院的行动。选举制度可能有利于某些选民。例如,在普鲁士议会,选民按其税收分为三类;1908年,60万张选票选出了6名社会党人,而418万张选票却选出了212名保守党代表。在丹麦,选民的最低年龄是30岁,而在比利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拥有选举权。选举制度有时会出现舞弊现象,西班牙复辟时期,一些豪绅就操纵了投票选举的结果。
大国力量
法国是民主程度最高的国家。19世纪末,经历了布兰格将军(1889年)的未遂政变和德雷福斯事件(1889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处于崩溃的边缘。德雷福斯事件激怒了反共和分子。而在另一方阵营,左翼共和党在瓦尔德克·卢梭(1899年)政府的领导下重组,由激进派和社会党人组成。这个左派联合政府赢得了1902年的选举,使法国走向了一个政教分离的民主共和国,通过几项法律限制教会的权力,并取消了教会对教育的控制。
1914年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钦镇
这张照片拍摄于1914年,奥匈帝国皇帝在维也纳的钦镇火车站。钦镇火车站由于靠近美泉宫,由皇室使用。庞大的奥匈帝国由56个不同民族组成,军队使用11种语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已有84岁高龄、在位65年。
1904年至1907年的法国大罢工期间,社会党和激进派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此次大罢工得到了法国总工会革命工会主义者的鼓励,并受到了激进派、内政部长和政府首脑乔治· 克莱蒙梭的严厉镇压。1908年至1910年,左翼阵营在社会问题、军事和殖民政策等问题上分歧不断,很难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新近成立的国际工人联合会法国分会,反对法国干涉摩洛哥的问题,以及将兵役的时间延长至三年的决定。国际工人联合会法国分会凭借和平主义的理念,在1910年获得100万张选票,1914年成为法国第二大党派。与此同时,也激起了狂热的民族主义者的仇恨,导致1914年7月社会党和平主义领袖让· 乔雷斯遇害。
1914年,欧洲经济巨人德意志帝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在普鲁士及其国王威廉二世的庇护下,德意志帝国由四个王国、六个大公国、五个公国、七个侯国、三个汉萨自由市和1871年从法国夺取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组成。所有领土均按比例由联邦参议院或联邦委员会的58名议员代表。宪法改革必须得到众议院四分之三成员的同意,而拥有17名议员的普鲁士可以否决任何改革。普鲁士的强大政治影响力不无道理:普鲁士王国面积占德意志帝国总领土面积的65%,帝国60%以上的居民是普鲁士人,鲁尔、萨尔地区和上西里西亚的工业区也对帝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后者直接向皇帝汇报情况。宪法赋予国会——即帝国的下议院——一个非常有限的角色。这让威廉一世皇帝可以自由地追求他的梦想:让德国发挥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与主宰海洋的英国竞争。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 冯· 蒂尔皮茨命人在1898年建造了一支庞大的舰队与英国抗衡。
德国民众认为自己三面受敌,被法国、英国和俄国所包围,这种充满殖民野心的“世界政治”激起了德国民众的极大热情。此外,以君主为代表的民族主义限制了社会民主党的发展,社会民主党代表工人阶级,其政治抱负不受反动的威廉一世、土地贵族和工业巨头的欢迎。在1912年的选举中,社会民主党以三分之一的选票成为德国国会的主要政治力量,但没有获得任何政治职位。国王和议会之间的矛盾与对抗是公开的。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种矛盾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至于奥匈帝国,它的存续要归功于1848年以来一直统治的弗朗茨· 约瑟夫一世皇帝。这体现了二元制的连续性:事实上,自1867年以来,整个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奥地利领土和匈牙利领土,两国同为主权国家,有各自的议会和政府,外交、军事和财政共有。这种脆弱的统一受到斯拉夫民族主义爆炸性崛起的威胁,其中有两个问题尤为突出:帝国内部的波西米亚和帝国外部奉行扩张主义的塞尔维亚。将前奥斯曼领土上所有斯拉夫人聚集在一起,建立大塞尔维亚的想法对奥地利和匈牙利构成了直接威胁。奥匈帝国统治集团从未排除对塞尔维亚人主动发起进攻的可能性,并最终入侵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被点燃。
被欧洲列强瓜分的地球
柏林会议(1884—1885)期间,欧洲列强以“自由贸易和文明权利”的名义瓜分非洲大陆,这是帝国主义部署(即占领和剥削海外领土)的一个里程碑。
帝国主义的主导者是欧洲。英国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其帝国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20%,总计3140万平方千米,人口3.673亿。其次是法国,帝国面积1098万平方千米,人口5010万;德国虽位列第三,但与前两名相去甚远,面积230万平方千米,人口1190万。1907年,德国负责殖民地事务的国务秘书伯恩哈德·德恩伯格表达了殖民者的观点:“殖民必须包括为了被殖民国家的利益而开发其土地、财富、动植物,尤其是人口。殖民国必须致力于向被殖民国传输更优秀的文化、更好的道德原则和方法。”然而,这些“更高”的原则并没有阻止刚果人民被迫从事劳动,如生产橡胶和象牙或者修建铁路。也没有阻止1904年德国殖民者在纳米比亚屠杀起义的赫雷罗族人,这是20世纪第一次种族灭绝。
赫雷罗族战士在翁干基拉抵御德国军队(现代平版印刷画,收藏于巴黎装饰艺术图书馆)。
对英国来说,新世纪始于1901年1月维多利亚女王的逝世。在她统治的63年里,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最富有的帝国。它的中产阶级在欧洲是最多的,他们狂热地展示着对君主制的忠诚,并被灌输了一种民族主义的信仰,认为帝国是文明的载体。
贵族占据了上议院,而资产阶级精英则分成自由党和保守党两派,占据了下议院。与此同时,工人阶级工作条件恶劣,工会成员在1886年至1913年从100万增加到400万,没有政治代表的工人阶级只能在选举中支持自由党候选人。
这种情况在1900年发生了改变,工会和诸如费边社这样的社会主义团体成立了工人代表委员会(LRC),形成了一种独立自主的政治力量。1906年,工人代表委员会和自由党达成协议,自由党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397个代表席位,而工人代表委员会则组成工党赢得了29个席位。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并一直到1914年,这深刻地改变了政治制度。由劳合· 乔治(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领导的自由党激进派,和由赫伯特· 阿斯奎斯(他的父亲是一名纺织品生产者)领导的政府及工党一起,从1908年开始,加强社会立法,赋予公民罢工的权力,创立医疗和养老金体系,发展教育系统,创造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福利国家”的雏形。
为了给这些新的政府职责(此处指的是医疗、养老等新的职能,非部门)提供资金,英国着手逐步进行税制改革。1909年,下议院批准通过了改革决议,但遭到了上议院的否决。1911年,两院之间的僵局最终导致上议院的绝对否决权被取消,其财政权力也被剥夺。贵族精英们已经失去了对政治的控制权。尽管程度有限,工人阶级逐渐开始参与政治生活:1918年以前,只有60%的男性有投票权。然而,有两个问题仍然存在,一是妇女投票权,二是爱尔兰自治权。保守派和军方强烈反对爱尔兰自治,英国处于危机边缘,唯有通过武力才能化解危机。
俄国仍然由专制独裁的沙皇尼古拉二世(1894—1917)牢牢地控制着。作为国家元首和东正教会的绝对领袖,他反对任何形式的代议制政治制度。当时的俄国正在经历外国资本(主要是法国资本)的涌入所引发的深刻变革。迅速的工业化催生了无产阶级,他们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大工厂,马克思主义便在那里传播。由于人口增长和社会革命党(PSR)要求重新分配土地,农村地区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然而,农民最终分到的田地却位于荒凉的西伯利亚,连接莫斯科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西伯利亚铁路横穿该地区。
深受拉斯普京影响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亚历山德拉皇后
1894年,尼古拉二世登上俄国王位,统治着近1.7亿人。尼古拉二世坚信其绝对权力来自神,但他缺乏政治远见,性格软弱、优柔寡断。
革命前的尼古拉二世家族。中间,尼古拉二世,左边,亚历山德拉皇后和皇子亚历克西斯,周围是皇室公主们,从左到右依次是:玛丽亚、塔蒂亚娜、奥尔加和安娜斯塔西娅。
沙皇尼古拉二世深受其妻子——德国黑森——莱茵大公国达姆施塔特的阿历克丝郡主的影响。阿历克丝郡主改信东正教并嫁给尼古拉二世时,改名亚历山德拉。因为沙皇和皇后都是反动派,所以两人声称要像三个世纪前的第一位罗曼诺夫王朝君主那样统治俄国。当时的俄国工人和农民怨声载道,然而尼古拉二世并没有察觉到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1905年1月22日,俄国军队向数千名示威者开火,被称为“血腥星期日”,从此以后,尼古拉二世成了民众心中的刽子手、民心尽失。由于皇子亚历克西斯患有血友病,亚历山德拉皇后求助于神父兼治疗师的格里戈里·艾菲·莫维奇·拉斯普京。后来拉斯普京通过皇后干预朝政,对沙皇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俄国人认为,拉斯普京才是这个国家的实际统治者。1915年,尼古拉二世在亚历山德拉皇后的鼓动下,亲自担任总司令到前线督战,而在尼古拉二世御驾亲征期间皇后摄政,实际权力却掌握在以拉斯普京为核心的内阁。1916年12月,在密谋推翻沙皇统治的大背景下,拉斯普京被保皇派谋杀(据称谋杀他的人是大公爵迪米特里·巴甫洛维奇)。三个月后,尼古拉二世退位。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遇到了同样野心勃勃、想要侵占中国的日本,这引发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传统强国俄国败于日本,结局令人大跌眼镜。此次战败严重损害了沙皇政权的威望,削弱了其军事力量,俄国国内不满情绪开始爆发。1905年1月,圣彼得堡市中心举行的一场大型和平工人示威活动被武力驱散,导致了一系列罢工和镇压。10月,沙皇宣布了一项宪法改革,然而此改革毫无功效。1906年到1917年,俄国相继召开了三次国家杜马(立法议会),每次杜马结束都意味着民众权力的丧失。暴力成了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唯一途径。在这样一个工业化进程刚刚开始的国家,加之资产阶级的软弱,使布尔什维克(在城市)和社会革命党人(在农村)的思想获得了大量的支持者。
欧洲以外
战胜了俄国的日本表面上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睦仁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权力无边。当时的日本是绝对天皇制,自由主义非常薄弱,社会主义受到谴责,民族主义则通过对天皇的个人崇拜、神道教及牺牲和纪律的价值观得以推行。明治维新使日本拥有了亚洲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和工业发展。这两个因素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向邻国中国扩张的决定性因素。
这种扩张的目的是减轻日本的人口压力、促进经济增长。财阀集团,即主要的金融和工业集团大肆鼓励扩张主义,以获得新的市场、人力和原材料,而军方则认为,控制中国是保护日本群岛边界的一种方法。1894—1895年,清政府在对日的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承认朝鲜半岛独立并划归日本势力范围,割让台湾岛,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辽东半岛和大型海军基地亚瑟港(今大连市旅顺口区)。然而,俄国认为辽东半岛对其东扩至关重要,其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于是日本被迫将这片领土归还给了中国。还辽事件后,日本人对俄国人和西方人怀恨在心,时刻想着复仇,最终导致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
20世纪初,太平洋的另一边,美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强国,整个社会暴露在大企业的残酷资本主义之下。罢工被禁止,工会成员遭到迫害,雇主雇用私人警卫来解决与工人间的冲突,企业的巨大权力可能会引发一场社会大爆炸,日益加剧的腐败也在扼杀着政治体系。这种情况之下,世界产业工人联盟的革命工会主义迅速发展,美国社会党的发展达到顶峰,并在1912年的总统选举中获得了6%的选票,激进派在民主党内部蓬勃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奉天战役》(1905)
俄军统帅在指挥日俄奉天战役。这是自1813年莱比锡战役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陆地战役。日本突袭了亚瑟港(今大连市旅顺口区)的海军基地,对俄宣战。40年后,日本突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再次卷入海上战争。
为了对抗大企业贪婪的资本主义,进步主义应运而生。这场政治运动超越两党,展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历任美国总统的政治举措,其中包括共和党人西奥多· 罗斯福和威廉· 塔夫脱,以及民主党人伍德罗· 威尔逊。他们的目标是防止激进主义的蔓延,并使民主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同时,垄断受到管制,一些工会权利得到承认。此外,进步主义还通过改革削弱政党的权力,在政治领域开展反腐斗争。
此外,激进思想的影响因经济增长和大众消费的普及而减弱,经济增长还为中产阶级社会地位的提升创造了机会。但仍有两类人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一类是妇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只有最西部的十个州的妇女拥有投票权;另一类是南方的黑人,他们深受种族歧视之害:政府设立了一系列行政障碍,意在限制黑人的选举权。
帝国与联盟
20世纪初,各工业强国为了统治世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争。然而,帝国主义扩张不仅仅指占领非洲或亚洲的土地,还包括对那些看似独立但实际被列强剥削的国家施加经济压力,奥斯曼帝国、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都是如此。
美国这一新的世界经济大国,便选择了第二种形式的帝国主义:间接控制,偶尔使用武力,即“美元外交”和“大棒外交”。19世纪90年代,美国完成了西进计划,赢得对西班牙的军事胜利。这不仅敲开了加勒比地区的大门,控制了古巴和波多黎各,还将殖民范围扩大到亚洲,占领了关岛和菲律宾。为了能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与欧洲列强抗衡,美国必须控制加勒比海和太平洋。1907年,美国舰队的实力位于英国与德国之后,位列全球第三,想要达成扩张的目的就需要开凿一条运河,连通太平洋与大西洋。1903年,美国支持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修建了巴拿马运河。随后,美国通过占领尼加拉瓜、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并对墨西哥革命施加压力,捍卫了其在加勒比地区的控制权和商业利益。
在世界的另一端,美国侵占的岛屿保证了他们畅通无阻地从海上抵达亚洲最大、最赚钱的市场——中国。在中国,西方列强的掠夺和清政府的无力对抗,导致义和团起义(1899—1900),起义最终被欧洲、美国和日本军队镇压,清政府被迫进一步向帝国列强妥协。
墨西哥革命:十年惨烈内战
在1876年起担任墨西哥总统的波菲里奥·迪亚兹的领导下,墨西哥经济实现了现代化,外国资本流入,出口增加,尤其是产自墨西哥湾的石油。
19世纪末,墨西哥人口从950万增长到1500万:62%的墨西哥人生活在农村地区,1%的土地所有者控制着97%的土地。1910年11月,自由主义者弗朗西斯科·伊格纳西奥·马德罗号召起义。当时的中产阶级没有政治权力,马德罗的运动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马德罗承诺进行土地改革,起义变成了一场革命,农民领袖埃米利亚诺·萨帕塔和潘乔·维拉也加入了这场运动。1911年,迪亚兹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马德罗。然而马德罗并未兑现土地改革的承诺,还企图控制石油公司,摆脱美国的扶持。1913年,在地主和迪亚兹支持者的支持下,与萨帕塔、维拉和马德罗亲信卡兰扎分庭抗礼的维克多利亚诺·韦尔塔将军杀害了马德罗。卡兰扎不顾反对,宣布自己为总统,提出了1917年的宪法,将矿产资源国有化,并承认工人的权利。卡兰扎成为总统后,采取了温和的土地改革措施,失去影响力的萨帕塔很快就被谋杀了。但是,美国不满卡兰扎对石油公司征收税收的做法,撤回了对他的支持,与此同时,卡兰扎企图任命继任者的行为激发了阿尔瓦罗·奥布雷贡的起义。卡兰扎被暗杀,奥布雷贡在工人、城市中产阶级和军队的支持下,于1920年当为选总统。
为1916年的墨西哥国徽。
弗朗西斯科·伊格纳西奥·马德罗(在车里);
根据“门罗主义”,加勒比海和拉丁美洲是美国的领地,中国和朝鲜半岛则是日本的领地。然而,俄国是日本称霸亚洲的绊脚石。日本试图阻止其他国家支持俄国,防止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支持俄国的情景重现。为此,日本借机拉拢与俄国为敌的英国。英国畏惧俄国转而对波斯和印度施加压力。1902年,英国、日本列强签署了一项《英日同盟条约》,规定中国属于英国势力范围内,朝鲜半岛受制于日本。1905年,美国在另一项条约中承认日本对朝鲜半岛的统治,而日本则宣布放弃对菲律宾的干涉。这种情况给了日本人在对俄战争中采取行动的自由。日本的胜利是非西方国家首次战胜欧洲强国,这使得日本得以在朝鲜(1910年被日本吞并)确立了统治地位并控制了中国东北地区。
两位人民英雄
埃米利亚诺·萨帕塔(左)是最重要的墨西哥革命领袖。马德罗未按承诺进行土地改革,萨帕塔拒绝承认马德罗的总统地位。1911年,萨帕塔提出《阿亚拉计划》,重新分配土地。他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持续斗争,并在莫雷洛斯州建立了革命委员会。1919年,萨帕塔被卡兰扎的支持者谋杀。弗朗西斯科·维拉,绰号潘乔·维拉(右),是另一位伟大的农民领袖。他年轻时被控杀人,离家出走,做过日工、牧人,也曾是一名黑帮头目。潘乔·维拉成为北方土地运动的领袖后,他与马德罗结盟,为革命而战,直到帕斯夸尔·奥罗斯科时代(墨西哥内战过程中的短暂和平期)。1923年,潘乔·维拉被刺杀,死于被赠予的庄园中。
清政府灭亡,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建立
1901年,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起义曾获慈禧支持,最终被列强镇压以失败告终,中国经济被列强控制。清政府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实施了一系列从教育到军队的改革计划。
日俄战争是一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外国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控制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国家现代化的必要性日益显现。1908年慈禧去世,两岁的溥仪登基,宪政改革进程缓慢。和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一样,由于缺乏政治参与的渠道,这个声名狼藉的君主制国家只有一个选择:彻底推翻君主制。一些地下秘密组织开始在军队和工人阶级中传播共和与民主的思想。1911年10月,起义军占领武昌,革命渐渐蔓延至全国。12月,革命党人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共和阵营分裂,袁世凯就任总统。1916年袁世凯猝逝,权力又回到了军事领袖 ——“军阀”手中。
孙中山。
与此同时,英国和法国对德意志帝国建造的庞大舰队和其在非洲、中东的扩张主义感到忧心忡忡。这种情况拉近了英法两国的距离,两国于1904年签署《英法协约》,这解决了两国关于殖民问题的纷争:法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则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溃败后,陷入严重的内部危机,英国趁机与它在亚洲的宿敌——俄国达成协议。1907年,两国签订《英俄协约》,同意将波斯划分为两个势力范围,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和英国对阿富汗的决策权。由于俄国同法国、英国一样忌惮德国的扩张主义,这项协议的缔结变得更加容易。俄国既顾忌德意志帝国在中欧的野心,也忌惮受德国保护的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野心。
讽刺漫画:英国蜘蛛
1904年,法国和英国签署了《英法协约》。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帷幕:德国雄鹰看着英国蜘蛛为夺取欧洲而编织的网被撕开(第39页)。
1904年的英法同盟和1907年的英俄同盟通常被称为“三国同盟”。随着这两项协议的签订,俾斯麦最担心的噩梦成了现实。这位宰相一直致力于打造德意志帝国,但1890年,威廉二世决定放弃。俾斯麦凭借无与伦比的外交能力,建立了以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同盟为核心的联盟体系。与此同时,他试图确保俄国的中立地位(俄德两国于1887年签署了《再保险条约》),同时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与英国正面交锋。就这样,俾斯麦挫败了俄、英、法三国的结盟(法国在1871年被普鲁士打败后感到不快),避免了使德国处于一种三面受敌的尴尬境地。但德皇威廉二世,以及德国军事和工业精英们为了推行所谓的“世界政治”,摧毁了俾斯麦体系。
摩洛哥危机
德国认为1904年的《英法协约》严重侵犯了其行动自由,这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第一次危机发生在1905年,德国试图打破法英联盟。3月,德皇威廉二世访问丹吉尔,宣称德国要维护摩洛哥的独立,外国在摩洛哥的地位绝对平等。根据《英法协约》规定,摩洛哥是法国的领土。德皇的此次访问加剧了法德之间的紧张关系,但英国依然支持法国。1906年危机过后,欧洲各国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表面上承认摩洛哥独立。
第二次危机发生在1911年7月,德国以阻止法国军队在摩洛哥的推进为借口,派遣黑豹炮艇前往摩洛哥的阿加迪尔湾,公然违反了《阿尔赫西拉斯协定》。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霸权,支持法国一起对抗德国。法、英、德三国大战一触即发。而大众媒体传播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长篇大论则引发了公众舆论。
法国与德国交换了部分法属刚果、德属喀麦隆的领地,从而解决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德国媒体认为,德意志帝国并没有真正进入摩洛哥,却再次受到法国和英国的羞辱。然而,1911年德国引发的这场危机的真正目的是占领整个法属刚果,这样便能推进它的“中非”项目:通过连接德国的西非(喀麦隆、多哥)、东非(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和西南非洲(纳米比亚)的属地,建立一个从印度洋到大西洋的德属中非。为了实现这一雄伟计划,德国必须占领葡萄牙的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以及广阔的比属刚果的一部分,而这是英国和法国都不会接受的。欧洲列强之间的对抗使葡萄牙和比利时得以保留他们在非洲的殖民地。激烈的竞争还导致1912年法国同西班牙签订条约,将部分摩洛哥地区划为西班牙保护地,以及1911年到1912年,意大利对奥斯曼帝国的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现在的利比亚)的征服。意大利的这一行动使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帝国变得更加动荡并加速了其欧洲领土的解体,进而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波斯尼亚危机
20世纪初,奥斯曼苏丹国正处于衰败之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慢慢解体。1908年7月,一群年轻的土耳其军官以“团结与进步委员会”的名义组织起来,要求苏丹阿卜杜勒· 哈米德二世颁布宪法、实施议会制度。奥匈帝国认为土耳其领土是其可以进行帝国主义扩张的地区,同年10月,奥匈帝国利用土耳其的政治危机吞并了波黑。塞尔维亚认为,波斯尼亚的土地应属于一个把巴尔干所有斯拉夫人都聚集在一起的“大塞尔维亚”,如此一来,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大战一触即发。塞尔维亚得到了俄国的支持。受到日本羞辱的俄国,声称对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地区和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海峡拥有主权。为了证明领土侵占的合理性,俄国提出要重组宗教、保护东正教斯拉夫人的借口。而刚刚走出1906年摩洛哥危机的法国,则认为这是一个地方危机,不支持俄国反对奥匈帝国,最终,俄国和塞尔维亚被迫妥协。
但在1908年10月,巴尔干半岛出现了一个新主角:宣布从奥斯曼帝国独立的保加利亚。1912年,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黑山利用意大利和土耳其在罗得岛与十二群岛的冲突,联合起来对抗奥斯曼帝国。这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913)。这次冲突最终导致土耳其从巴尔干半岛撤出及阿尔巴尼亚的成立。该国的建立得到了想要控制亚得里亚海海岸线的意大利,以及希望阻止塞尔维亚建立海上通道的奥匈帝国的支持。1913年,保加利亚在奥匈帝国领导人的保护下发动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但最终被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希腊及土耳其打败。这场冲突过后,塞尔维亚的人口和土地都几乎翻了一番。塞尔维亚表现出的泛斯拉夫主义令奥匈帝国领导人忧心忡忡,他们担心从土耳其政权中解放出来的斯拉夫人会煽动奥匈帝国的斯拉夫人起来反抗。为此,包括参谋长弗朗茨· 康拉德· 冯· 霍岑多夫在内的部分奥匈帝国精英,主张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在斯拉夫民族主义破坏二元君主制之前消灭塞尔维亚。战争的阴影笼罩着巴尔干半岛。
塞尔维亚,一个巴尔干强国的诞生
在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战争和柏林会议之后,土耳其人只保留了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色雷斯的一部分土地,还被迫承认塞尔维亚、黑山和罗马尼亚的独立、保加利亚的自治,以及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以下简称波黑)的行政监督。
当时的塞尔维亚被亲奥地利的奥布雷诺维奇王朝统治着。1903年6月,一群极端民族主义士兵袭击了贝尔格莱德的皇宫,乱枪射杀了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和他的妻子,并把他们的残肢扔出了阳台。政变过后,卡拉乔维奇王朝掌权:亲俄国的彼得一世登上了王位。塞尔维亚的政治随后采取了扩张主义的方向,旨在统一生活在塞尔维亚边界之外的斯拉夫人。奥匈帝国面对这种威胁,向塞尔维亚人施加压力:因为奥匈帝国控制着波黑的边界,可以通过限制塞尔维亚的出口来扼杀对手衰朽的经济,如1906年发生的“猪战”。
1908年10月,奥匈帝国吞并了波黑,塞尔维亚的经济开始依赖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马其顿的海上通道,而刚刚宣布独立的保加利亚也宣称对这片领土拥有主权。对马其顿控制权的争夺已经导致了1885年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战争,并成为巴尔干半岛战争的核心。此后,保加利亚对马其顿一直心心念念却又求而不得,这种心理导致了它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亲德国的特点。
1912年10月,保加利亚军官占领土耳其阵地。
1914年可口可乐的广告(左图)
“可口可乐”(中文译者为现代著名作家、画家、书法家蒋彝——译者注)因富含咖啡因和可乐果,能使人活力满满而得名。
档案:大众社会
在20世纪的西方出现了一个以大规模城市发展、生产、商品和服务消费为特征的新社会。
20世纪初,工业化国家大量农村人口外流。在城市里,人们希望谋得一份工作来改善生活条件、享受医疗保健和公共教育。然而,除了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城市还开始呈现出其他吸引力,使工业时代的“新城市文明形象”焕然一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密不可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迅速,发展起来的大城市就越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欧有184个城市的居民超过10万人,其中50个在英国,英国也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1910年伦敦人口为720万;巴黎紧随其后,人口约290万;其次是柏林、维也纳和圣彼得堡,每座城市约有人口200万。另外两个人口超过100万的核心城市是莫斯科和君士坦丁堡。在西班牙,只有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两座城市各有60万居民。
至于美国,1910年已经有50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最大的城市纽约,人口数量从1860年的80万增长到了1910年的470万。1930年,约有230万人居住在曼哈顿岛,占纽约总人口的40%。1871年芝加哥大火后重建时第一批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并迅速在北美各大城市流行开来、数量激增,它们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从缝纫机到振动按摩器
家庭主妇是购买家用电器的主要群体,因此,电力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城市消费的增长。在美国,家用电气化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1889年,第一台电动缝纫机问世。1903年,熨斗问世。1907年,吸尘器问世。1909年,诞生了第一台烤面包机。1913年,销售了第一台家用冰箱和第一台洗碗机。身体护理用具也走向了电气化:1886年2月,《哈珀周刊》(Harper's Weekly)刊登了第一则电动牙刷的广告;而在1899年3月,麦克卢尔的一则广告中,则介绍了一款女士用振动按摩器用以治疗神经痛、消除皱纹。
广告词 “永恒的冰块”—1927年伊莱克斯首批销售的冰箱。
亨利 ·福特: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时代的来临
工人们在装配流水线的轨道上组装福特T型车底盘。
1903年,北美工程师亨利 · 福特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此前,汽车一直是富裕阶层的专利,而福特的目标是让汽车成为大众消费品。就美国而言,需要争取的顾客群体主要是骑马或乘坐马车出行的农村人口。于是就诞生了著名的“福特T型车”:它的车轴比一般汽车要高,便于在乡村道路上行驶。“福特T型车”还是一款易于保养的车:替换的零部件可以在乡村商店里买到,也可以邮购,无须机械修理工经手。1908年到1927年,“福特T型车”总计售出1500万辆,创造了自1913年福特公司创立组装生产流水线以来的纪录:工人们一边在流水线上生产底盘,一边进行零件组装。为了不断提高生产力,每件任务完成的时间都受到严格控制。由于流水线上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只需简单几个动作,不会说英语的移民或文盲都可以胜任这份工作。福特每天支付给工人5美元,是当时市场价格的两倍。福特支付高薪的原因,不是像人们通常认为的是让工人成为其客户,而是让他们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纪律,减少离职引起的人员流动。零件的标准化和装配所需时间的减少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福特汽车的产量从1909年的17700辆上升至1923年的1817891辆,超过了其他美国汽车制造商生产量的总和。
生产与消费
城市居民开始乘坐有轨电车或地铁等电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这些新型交通工具,加上已经普及的自行车,被城市居民用作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往返于住所和在郊区的工厂或大公司在市区金融中心设立的办公室。白领和蓝领们羡慕地看着来往的汽车,这在城市景观中已并非鲜见。“一战”前,全球共有200万辆汽车在流通,其中63%在美国。
在欧洲大陆,法国人对汽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1895年至1914年,法国领土上运行的汽车数量从300辆增加到17535辆。当时的法国汽车工业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然而,两国差距较为悬殊:1913年,法国共计生产汽车4.5万辆,而美国则生产了48万辆。
大众消费逐渐发展起来。大批量生产的商品正等待着消费者——同时是生产者——来购买。没有人比亨利· 福特更明白这一点。被称为“福特主义”的理论旨在通过流水线作业来降低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1908年10月,大名鼎鼎的福特T型车诞生,售价825美元(当时一名教师的年薪是850美元)。1916年,福特T型车的价格降至360美元,相当于美国家庭平均年收入的10%~20%。1921年,福特T型车的售价仅为260美元。此外,福特还建立了特许经销商网络,成为最早提供汽车贷款的制造商之一。
私人信贷业务逐步蔓延,信贷销售体系开始建立,吸引了成群的消费者涌入百货商店,如巴黎的乐蓬马歇、玛莎丽丹、春天百货和老佛爷,伦敦的哈罗德百货公司和塞尔弗里奇百货公司,还有柏林著名的卡德威百货公司。1902年,“市场营销”一词在密歇根大学的一门课程中首次被使用。大众消费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市场研究的兴趣,广告的增长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当时一些伟大的艺术家,如捷克的阿尔丰· 穆查,制作了大型户外墙体广告海报被多家报纸转载,足见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
老佛爷百货公司 成立于1893年的“老佛爷”,既吸引了囊中羞涩的时尚爱好者,也吸引了资产阶级贵妇。
报刊和广告
新闻报刊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教育的进步——免费义务初等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得益于西方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对印刷出版物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报纸和杂志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如莫诺铸排机、莱诺铸排机、轮转印刷术及木材造纸和亚硫酸盐的使用既增加了发行量,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1871年,订阅一年巴黎日报的费用是36法郎,相当于164小时的工资;1910年,日报年订阅费只需24法郎,仅相当于74小时的工资。法国最畅销的报纸是《小巴黎人报》(le Petit Parisien),目标读者是工人阶级,直至1917年其售价为0.05法郎(即一苏,约几分钟的工资)。
《小巴黎人报》销售量持续增长、广受欢迎。然而大型报业集团的成功则要归功于广告这一新的收入来源。新大众传媒的商业活动不仅包括向读者出售报纸,还包括向广告商出售插页。1905年,美国大约有20种月刊,总发行量超过10万份,其中大部分面向女性读者,图片广告和文字广告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要想创办新闻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1896年,英国阿尔弗雷德· 哈姆斯沃斯投入100万英镑创办了《每日邮报》(Daily Mail),每份售价0.5便士。这一年,《每日邮报》的发行量为20万份,1900年达到98.9万份。《每日邮报》包含了新大众媒体的特色元素,如爱国主义和政治以外的新闻:名人生活、自然灾难、丑闻……然而,新大众媒体这一模式转变的先驱者是美国。凭借这一新模式,威廉· 伦道夫· 赫斯特将侵略性的民族主义(他的报纸间接促成了1898年美西战争的爆发)、丑闻和耸人听闻的风格混合在一起,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帝国。赫斯特认为,任何事情都能成为卖点。“黄色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纽约,指的是1895年至1898年,约瑟夫· 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New York World)和赫斯特的《纽约日报》(New York Journal)为争夺读者而展开的激烈斗争中所采用的那种高度耸人听闻的煽情作风。“黄色新闻”一词来自两家报纸上刊登的第一部彩色连环画:《黄孩子》。
“采访”和“小报”是美国人的发明。“小报”的版面较小,容易携带,方便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阅读。20世纪初,美国是人均报纸销量最高的国家:每3.8人就拥有一份报纸。在20世纪初,一项同样来自北美的新发明改变了新闻业:柯达便携式照相机,它的胶卷几乎不占空间,而且很容易替换。配有插图的杂志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文化产品之一。
充满神秘与冒险色彩的书籍
随着报纸读者数量的增加,图书读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一个以娱乐为目的的大型图书市场应运而生。1880年至1920年,城市工人和中产阶级不断壮大,通俗小说的消费呈爆炸式增长。侦探类小说最受大众欢迎,如英国小说中的人物夏洛克· 福尔摩斯、布朗神父,反派人物傅满洲;美国的尼克· 卡特;法国的亚森· 卢平,反派人物方托玛斯。冒险小说是另一种受欢迎的亚类型,尤其是那些以西部蛮荒为背景的小说,主要作者有美国人赞恩· 格雷、德国人卡尔· 梅等。卡尔· 梅在德国广受欢迎,希特勒也是他的书迷。此外,还有一些带有异国情调的小说,如1912年由埃德加· 赖斯· 巴勒斯创作的《人猿泰山》(Tarzan)。巴勒斯的作品中还运用了另一种非常流行的科幻风格。伟大的英国作家赫伯特· 乔治· 威尔斯是科幻小说的奠基人,与儒勒· 凡尔纳并称世界科幻小说之父。所有这些类型的书籍很快就会与文化产业的一个新领域融合在一起--电影。
新女性时尚杂志
专业出版物的出现引发了“时尚崇拜”这一新的社会消费现象。顶级的时尚杂志是法国的《邦顿公报》(Gazette Du Bon Ton)(1912—1925),该杂志刊载了雅克 · 杜塞和保罗 · 波瑞特等著名时装设计师的作品。创办于1883年的美国杂志《妇女家庭》(American publications La dies'Home Journal)和诞生于1892年的美国《时尚》杂志(Vogue)也颇受欢迎。这些时装杂志反映了服装简单化的趋势,20世纪初,女性紧身胸衣的销售量减少,纤腰丰乳不再是唯一的审美标准。《妇女家庭》和美国《时尚》杂志的研究发现,在1900年至1910年,女性的胸围与腰围之比为2∶1,1925年则降至1.1∶1。20世纪20年代,随着可可 · 香奈儿“男孩风格”长裙和剪裁的出现,女性的服装开始趋向男性化。
保罗 · 波瑞特的时装模特
1900年伦敦哈罗德百货商店出售的鞋子。
娱乐产业
电影、留声机及收音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流行)都是全新的文化媒介。与书籍和报纸不同,消费者无须受过学校教育也能接受这种文化消费,这就促使了新媒介在社会中广泛流行。这些新媒介的成功显而易见,呈指数级增长。1900年,美国售出了300万张唱片;1910年达3000万张;1921年达到1亿4000万张。至于电影,则成了最受欢迎的大众休闲方式。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第一部电影。从那以后到1900年,两人制作电影的收益高达240万法郎。在当时,电影制作和放映一样盛行。1906年,巴黎已经有10家电影院,1908年则增加至87家。1911年,欧洲最大的电影院——拥有3400个座位的高蒙大剧院在巴黎开业。
电影艺术的成功是普遍的、势不可当的。1905年,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位杂货商在他的商店里放映了一部电影,向每位观众收取五美分的观看费。1910年,美国大约有1万座影院,每周接待2300万名观众,占美国人口的20%。电影票价低廉。影院放映的是包括爱尔兰人、西西里人或加利西亚犹太移民在内的、每个人都能看懂的无声电影。1911年,第一个永久性的电影制片厂在好莱坞建成。1914年,查尔斯· 卓别林塑造的流浪汉形象,不仅吸引了大批普通民众,还包括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这是电影史上第一个在全球广受欢迎的角色。1911年,意大利作家和电影理论家里奇奥托· 卡努杜的“第七种艺术”的概念,很快便被媒体争相使用。“第七种艺术”对大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列宁在1919年接受公共教育专员阿纳托利· 洛纳恰尔斯基的采访时曾表示:“对我们来说,电影是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
具有观赏性的运动赛事
很快,体育赛事摄影师就和报刊摄影师及记者一样普遍了,而体育运动则变成了一种大众娱乐项目。曾经只属于精英阶层的网球和高尔夫球在中产阶级中渐渐流行开来,而工人阶级则对足球和自行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左图为1908年环法自行车赛抵达巴黎时的场景。该届也是前一届的冠军得主卢西恩·佩蒂·布雷顿,他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足球诞生于英国,很快便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此外,英国企业的员工还将这项运动引入了拉丁美洲。1904年,国际足联的成立使足球正式成为一项全球化的运动。足球迅速职业化,大众媒体上充斥着诸如点球、越位等英式英语词汇,而首批俱乐部的名字中则直接用上了“Football”这个名词,如1899年成立的“Football Club Barcelona”——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和1902年成立的“Madrid Football Club”——马德里足球俱乐部。
另外,自行车也迅速流行开来,成为许多骑车上下班的工人热衷的运动。20世纪初,自行车比赛开始吸引大量观众,更准确地说是在1903年,也就是第一届环法自行车赛的那年。这项传奇性的比赛开始在法国各地举行,其实比赛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宣传体育报纸《汽车——自行车报》(L'Auto-Vélo)。
另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并从那时起一直延续至今,那就是赛车运动。赛车运动与自行车一样,均由报社发起。1894年,法国的《小日报》(Le Petit Journal)组织了历史上第一场汽车比赛,从巴黎出发,终点是鲁昂。这项赛事结合了技术、风险和竞技运动,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美国1909年修建的印第安纳波利斯赛车场就是最好的证明。1911年,超过8万名观众买票观看了第一场里程500英里的汽车大奖赛,当时的赛车时速约为120千米/小时。
由此可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体育活动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在法国人皮埃尔· 德· 顾拜旦的倡议下发起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使体育运动具有了大众观赏性。第二届现代奥运会充分证实了这一点:1900年奥运会是巴黎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作为额外的观看点,吸引了大量观众。
加拿大第四师的部队
1917年,第三次伊珀尔战役(也叫帕申代尔战役)后,加拿大士兵在可怕的弗兰德斯战壕中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