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传奇·武侠版(2018年12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张翠山道:“咱们辛辛苦苦的学武,便是要为人伸冤吐气,锄强扶弱。谢前辈英雄无敌,以此绝世武功行侠天下,苍生皆被福荫。”谢逊道:“行侠仗义有甚么好?为甚么要行侠仗义?”张翠山一怔,他自幼便受师父教诲,在学武之前,便已知行侠仗义是须当终身奉行不替的大事,所以学武,正便是为了行侠,行侠是本,而学武是末。在他心中,从未想到过“行侠仗义有甚么好?为甚么要行侠仗义?”的念头,只觉这是当然之义,自明之理,根本不用思考,这时听谢逊问起,他呆了一呆,才道:“行侠仗义嘛,那便是伸张正义,使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谢逊凄厉长笑,说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嘿嘿,胡说八道!你说武林之中,当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么?”张翠山蓦地想起了俞岱岩来,三师哥一生积善无数,却毫没来由的遭此惨祸,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八个字,自己实再难以信之不疑。

这一段关于“行侠仗义”的探讨,发生在金庸先生所着的《倚天屠龙记》第五章末尾,便是谢逊大闹天鹰教的场子,意图抢夺屠龙刀之时。众所周知,张翠山是武当七侠之一,而谢逊是臭名昭着的金毛狮王,按江湖中的话来说,乃是“正邪不两立”。

似乎只要有江湖,就有正派与魔教之分,这根线就像一个基准,给了武侠世界一个最简单基本的善恶观,非黑即白。然而真是如此吗?

此时谢逊刚刚击杀了海沙派、巨鲸帮等几个惯常偷鸡摸狗的帮会的老大,口称他们品行不端,予以惩戒。这对于正直的张翠山来说,自是“行侠仗义”之所为。然而接下来谢逊却又要对剩下的在场所有人下手,看来颇为不符大侠风范,于是张翠山跳出来喝止了这一行为,并有了上述的对话。

若是换做沉稳的郭靖或洒脱的杨过,他们见识了人生和人性的种种,定会对谢逊的这一番狂言给出不同的回答,而自小在武当山上长大,江湖阅历不深的张翠山却迟疑了,甚至开始对自己曾经深信不疑的观念产生动摇,只因他第一次直面了如此奔放的自由。

何谓自由?

胡适先生这样写过:“据我的拙见,自由主义就是人类历史上那个提倡自由,崇拜自由,争取自由,充实并推广自由的大运动。‘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就是不由于外力,是‘自己作主’。在欧洲文字里,‘自由’含有‘解放’之意,是从外力裁制之下解放出来,才能‘自己做主’。在中国古代思想里,‘自由’就等于自然,‘自然’是‘自己如此’,‘自由’是‘由于自己’,都有不由于外力拘束的意思。”

不受外力影响,一举一动皆出于本心,“由于自己”,如此自在,如此美好。但,自由若当真如此梦幻甜美,为何又有许多规矩来约束着人们,让人在诸多牢笼中苦苦挣扎?只因为自由太过“自由”,而人的本心也往往复杂难辨,黑白混杂,这从武侠小说中的正邪两派的行事作风中可见一斑。

第一回合

正派代表:灭绝师太

邪派代表:韦一笑

峨眉掌门灭绝师太的大名,相信没有读者会陌生。而青翼蝠王韦一笑也并非无名小辈,作为明教四法王之一,实力不可小觑,其前期动辄便要吸人血的邪性行为也让江湖中人闻风丧胆。

这两人若论身份立场,实在南辕北辙,名声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但是这两者的行为却又如此相似,皆是行事随心,不惧人言。

灭绝师太在全书中登场不算太多,但她狠绝的形象却让人甚是印象深刻。逼死纪晓芙,强迫周芷若发下毒誓,在与明教的冲突中更是毫不留情,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带领峨眉派大开杀戒,不留活口。

张无忌再也忍耐不住,从雪橇中一跃而起,拦在静玄身前,叫道:“且住!”静玄一怔,退了一步。张无忌大声道:“这般残忍凶狠,你不惭愧么?”

众人突然见到一个衣衫褴褛不堪的少年挺身而出,都是一怔,待得听到他质问静玄的这两句话理正词严,便是名派的名宿高手,也不禁为他的气势所慑。

静玄一声长笑,说道:“邪魔外道,人人得而诛之,有什么残忍不残忍的?”张无忌道:“这些人个个轻生重义,慷慨求死,实是铁铮铮的英雄好汉,怎能说是邪魔外道?”静玄道:“他们魔教徒众难道还不是邪魔外道?那个青翼蝠王吸血杀人,害死我师妹师弟,乃是你亲眼目睹,这不是妖邪,什么才是妖邪?”

张无忌道:“那青翼蝠王只杀了二人,你们所杀之人已多了十倍。他用牙齿杀人,尊师用倚天剑杀人,一般的杀,有何善恶之分?”

正如文中张无忌所说的,只因立场不同,就能下手如此决绝,想杀便杀,对旁人的评价丝毫不放在心上,灭绝师太和韦一笑的行事作风从本质上其实并无区别,同样“自由”。但是他们在江湖中得到的评价一个是一代宗师,一个是邪魔外道,只因二者的心性不同。

灭绝师太虽脾气古怪,行事奔放,但她的目的从来都是维护武林正道。暂且不论她心中的正道是否客观公正,在江湖上却是民心所向,旁人哪怕不赞同她的心狠手辣,却也无法质疑她动机的正当性。

韦一笑则不同。他心中虽也有驱除鞑虏的大义,但行事却过于随性,杀人吸血毫不在意,实在难以让普遍的社会道德所容忍。

明教被称作魔教,与教众们罔顾人伦的诸多作风不无干系。可见当“自由”脱了框,自己或许自在,对他人却是极大的灾难。

正派看不起魔教的放浪随性,魔教看不起正派的假仁假义。一刀切地将两边分为好人和坏人或许太过武断,但是那些过于“自由”的人,已经让“自由”变成了任性妄为的挡箭牌。

第二回合

正派代表:武当

邪派代表:明教

行事作风上的自由也许不难达到,思想上的自由却往往让人困惑,左右为难。

纵观《倚天屠龙记》,正派与魔教的争端贯穿全书,有人坚持正邪有别,有人觉得正邪之分看的是人,而非身份,但全书中被正邪立场问题伤得最深的,非武当莫属。

那老者道:“武当派张真人收有七位弟子,武当七侠中宋大侠有四十来岁,殷莫两位还不到二十岁,余下的二三两侠姓俞,四五两侠姓张,武林中谁人不知。原来是俞三侠,怪不得这么高的功夫。武当七侠威震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张三丰创派武当,座下七个弟子皆是人中豪杰,声名赫赫。宋远桥圆滑、俞莲舟稳重、俞岱岩忠义、张松溪机敏、张翠山潇洒、殷梨亭纤细、莫声谷耿直,恐怕只有张三丰这样超然出尘的大师,才能教出如此个性鲜明的徒弟们。

相较于峨眉、昆仑等其他门派对魔教的敌视,武当对于魔教的态度似乎有些模棱两可。理智上他们觉得魔教行事诡谲,不为道义所容,如张翠山在初识殷素素时就曾因她是天鹰教弟子而抗拒与其交往。但情感上他们却又能无视对方的身份,对所接受的人付出真心,如张翠山带殷素素回武当时,师门也对他们表示祝福,并且尽力维护。

张三丰仍是捋须一笑,说道:“那有甚么干系?只要媳妇儿人品不错,也就是了,便算她人品不好,到得咱们山上,难道不能潜移默化于她么?天鹰教又怎样了?翠山,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万别自居名门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

如此心胸开阔,实乃宗师风范。但造化往往弄人,天鹰教曾设计毒伤俞岱岩的事情败露,张翠山深感愧对师门,和殷素素双双自杀身亡。这其中纵然有种种的误会和巧合,魔教却也是导致武当悲剧的导火索,甚至让洒脱宛如仙人的张三丰,也因此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实在令人遗憾。

自从张翠山自刎而亡,他心伤爱徒之死,对天鹰教不由得极是痛恨,心想三弟子俞岱岩终身残废,五弟子张翠山身死名裂,皆由天鹰教而起,虽然勉强抑下了向殷天正问罪复仇之念,但不论他胸襟如何博大,于这“邪魔”二字,却是恨恶殊深。

尽管武当众人态度的转变和他们所经受的痛苦不无关系,但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无法放下“正邪有别”的成见,在感情和理智的矛盾中纠结,甚至在莫声谷遇害后怀疑是张无忌所为,只因他是和赵敏有所牵连的魔教教主。

只听得宋远桥道:“七弟到北路寻觅无忌,似乎已找得了甚么线索,只是他在天津客店中匆匆留下的那八个字,却叫人猜想不透。”张松溪道:“‘门户有变,亟须清理。’咱们武当门下,难道还会出甚么败类不成?莫非无忌这孩子……”说到这里,便停了话头,语音中似暗藏深忧。殷梨亭道:“无忌这孩子决不会做甚么败坏门户之事,那是我信得过的。”张松溪道:“我是怕赵敏这妖女太过奸诈恶毒,无忌少年大血气方刚,惑于美色,别要似他爹爹一般,闹得身败名裂……”四人不再言语,都长叹了一声。

张翠山的惨案就像他们心中的一根刺,从此他们再也无法从对魔教的偏见中逃离出来,陷于心魔,终难自由。

而反观本书中的魔教代表明教,则又是另一番风貌。

也许是因为魔教中人作风就是如此自由自在,随心而行,他们接受新的事物时也更加自然,没有那么多的纠结不定。

大事如张无忌成为明教教主后,要求教众以大局为重,不要与六大派互相报复为难,并且约束行为,不再滥杀无辜,教众们无不应允,不单单是慑于张无忌的威信,更是因为他们权衡利弊,真心赞同。

私事如杨不悔决定嫁给殷梨亭,其父杨逍初时也是“错愕万分,怔怔地说不出话来,隔了半晌,才道:‘小女蒙殷六侠垂青,原是杨门之幸。只是他二人年纪悬殊,辈分又异,这个……这个……’说了两次‘这个’,却接不下去了。”但立刻也是想开,“杨逍原是个十分豁达之人,又为纪晓芙之事,每次见到殷梨亭总抱愧于心,暗想不悔既然倾心于他,结成了姻亲,便赎了自己的前愆,从此明教和武当派再也不存芥蒂”,祝福于二人。

其实正派、魔教,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人们往往囿于成见,被思想上的枷锁蒙蔽了双眼,看不见退一步以后的海阔天空。

第三回合

正派代表:周芷若

邪派代表:赵敏

不论是行为上的自由还是思想上的自由,若没有桎梏本身的存在,则自由也就不再有意义,正因为生活中有太多无奈,才更显得自由的美好,也才更显得勇于追求自由的可贵。

周芷若本是一个普通的渔家女孩,无端地被卷进风波中成为孤儿,被张三丰救下送往峨眉修习。天资聪颖又是名门弟子,看起来似乎前途无量,未来一片光明,偏偏其师是性情偏激的灭绝师太。二人未必没有经历过师徒间的温情,周芷若却在灭绝师太死前被迫接下掌门一职,背起驱除鞑虏、壮大峨眉的重担,更发下毒誓:“日后我若对魔教教主张无忌这淫徒心存爱慕,倘若和他结成夫妇,我亲生父母死在地下,尸骨不得安稳;我师父灭绝师太必成厉鬼,令我一生日夜不安,我若和他生下儿女,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世世为娼。”

命运的残忍在周芷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性柔弱的她几乎被灭绝师太的遗愿给压垮,而她也像一艘无人掌舵的小船,在命运的汪洋中随波逐流,一步步走入牢笼中,无法自拔,终于性情大变,做出种种阴毒之事,失去了本心,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

出身无法被选择,生活中的遭遇有时也是机缘使然,但既然有人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自然也有人不甘于此,亲手折断那一根根障碍,随着自己的自由的心,大步向前。

赵敏本不叫赵敏,她是敏敏特穆尔,汝阳王家的宝贝女儿,绍敏郡主。若不论历史的最终走向,单看她的身份,自是无须奋斗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她眼中从来看着更高的那片天空。

谁说女子只能困于闺阁,她偏要行走江湖,带着一众高手几乎扫平了六大门派。谁说感情之事无法勉强,她偏要勉强,步步为营,终于让张无忌对她情根深种。谁说蒙古郡主和明教教主之间立场有别,无法相爱,她偏要舍弃这等虚名,成为一个简简单单的赵敏。不需要自怨自艾,也不需要伤春悲秋,纵使道路上荆棘丛丛,也不会迷失自己,遵循着内心的声音,向着自由的彼岸迈进。

总有人喜欢津津乐道于张无忌和妹子们的感情生活,甚至对张无忌究竟选谁而争论不休,然而这未免太小瞧了赵敏。她所得到的,靠的不是好运,更不是谁的施舍,是她选择了张无忌,所以一路走到了最后。无论张无忌心里放的是谁,那都是张无忌的故事,而赵敏永远是那个自由的赵敏,毫不畏惧,勇敢向前。

其实以门派身份而产生的正邪之分实无必要,单纯以此来分善恶更是可笑至极,谁家还没有三两好汉,谁家又缺得了集合无赖?名门如昆仑派,几十年前的前辈何足道,自在洒脱,武艺高强,令人心折。几十年后的后辈何太冲夫妇,气量狭小,忘恩负义,让人作呕。若要给他们扣帽子,昆仑派究竟是正是邪?

《倚天屠龙记》的故事由谢逊为了向成昆复仇,大杀四方,抢得屠龙刀为始,由谢逊重伤成昆后决定皈依佛门为终。曾经的谢逊深陷仇恨的泥潭,满手鲜血,虽是自由之身,却也从未自由。而多年后的谢逊在少林寺中听经悟道,废去一身功力出家为僧,从此不再自由,也终于得到了自由。

自由一词,于不同的人,往往能得到不同的体会,因为它正是如此自由。

最后以苏轼的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为结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