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小锤子
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以小时候的兴趣为基础的,没有儿时浓厚持久的兴趣,就不可能有成年后强大的创造力。
小孩子的玩耍有时很“专业”,也很有兴趣,注意激发孩子浓厚持久的兴趣,就是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内在追求。
小龙手里拿着一把小锤子,到处敲敲打打。他看见爸爸用钉子钉一个板凳,他也学着往上钉,锤子一砸,打在自己的手指上,他疼得哇哇直哭。我赶快一面安慰他,一面教他。当他含着眼泪学会砸第一个钉子时,破涕为笑,拿着去与爸爸钉板凳,就这样一发而不可收。
渐渐地,他会把钉子比较准确地钉在既定的位置。本来好好的凳子,他给砸上了钉子,当我提出责备时,他竟强词夺理:“本来凳凳坏了,是小龙龙钉好的。小龙龙还要钉个大凳凳、大桌桌,还要,还要……钉个大楼楼!”我听了怦然心动,有志气!那就钉吧,反正是早该淘汰的破凳子了。
就这样,防不胜防,桌子上、菜板上、床腿上,凡是木制的家具,到处都有钉子留下的伤痕,就不单是一个破凳子了。
有朋友来我家玩,对此表示不可思议,问我怎能让孩子这样随心所欲。我开玩笑地说:“爱迪生所以能成为科学家,与他母亲对他的那些看似幼稚、荒唐无聊的做法的全力支持是很有关系的。我也许在支持一个未来的科学家呢!”
我想起法国有一则题为《鹰》的寓言。
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
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等他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
是的,我如果不从小培养小龙的动手能力,那小龙长大了,怎么去创造辉煌呢?
我想,小龙既然能专一地爱他的小锤子,我何不再运用他的兴趣,培养他专心致志的精神呢?这样可以使他的兴趣得以长久持续地发展,心理上形成执着的追求,意识中形成强有力的情结,以此培养他的成就感。
于是我找来一块废木板,买了一些小钉子,我在木板上用红黄两色分别画了一个三角形,一个五角形,指引小龙在上面砸钉子。
这下小龙有用武之地了。他右手拿锤子,左手拿钉子,“啪啪”两下一个钉子就砸下去了,他按图形由外向里,把钉子不歪不斜整齐均匀地钉在一个三角形上。一个小时过去了,一个三角形钉出来了。小龙歪着小脑袋,左看看,右瞧瞧,满意地笑了,他指着自己的大作,兴奋地喊:“妈妈,快来看呀,真美呀!”
我有意给小龙助兴,也跟着小龙喊:“真美呀,小龙真棒呀!”
小龙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得到别人的赞美,当然这也是所有孩子的心理欲望,我利用他这种心理,继续鼓励小龙:“妈妈相信,五角形也一定会钉好的。”
小龙得到我的赞美与鼓励,又激动又兴奋。他乐此不疲地开始钉那个五角形,那种顽强的毅力驱使着他,使他连饭也顾不得吃了。不知费了多少时间,五角形终于钉好了。
两个布满钉子的图形显现了!红黄底色配上密密麻麻的小钉子,别具一格,又奇特又美妙,这大概是任何艺术家也难以创作出来的“极品”。我建议把这作品挂在墙上,同小龙一起欣赏,小龙自然同意。
在挂的过程中,我不时夸赞着,“太美了,真是太美了。”小龙蹦跳着,拍着小手直嚷嚷:“这是我钉的,这是我钉的。”胜利后的喜悦心情无法形容。
我故意指着墙上的作品逗小龙说:“我看!我看这是小锤子钉的。”
小龙争辩:“不,这是小龙龙钉的,这是小龙龙用小锤子钉出来的,小龙龙的小锤子。”小龙点着头认真争辩的样子真是可笑。
于是我把他亲热地搂在怀里,肯定而赞美地说:“是小龙钉的,是小龙用小锤子钉的,很美,这是你的创造,你很有毅力,我很喜欢。你这种痴迷忘我的精神坚持下去,将来很有希望,你能当科学家。”
小龙歪着小脑袋,一会儿听,一会仰着迷惑的小脸看看我,我知道,对这么小的孩子讲上述那些话,他不可能完全听懂、完全弄明白。但我必须向他讲述一些道理,听得懂我要说,听不懂我也要说,这可不是对牛弹琴,这叫作“渗透性”教育。就像母亲对刚出生的婴儿说话一样,还能因为孩子听不懂,就不说了吗?不就是靠母亲一遍遍地说,一遍遍地讲,不断地强化,孩子才学会说话的吗?
其实对3岁以前的幼儿教育,是一种“模式教育”,也就是一种“灌输教育”。他的大脑还处在空白状态,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和领会的能力,如果不把好的、正确的东西输入他的大脑,他也会毫无辨别地吸收坏的东西,所以,一有时机,我就采取“硬灌”的措施。
我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小手,疼爱地问:“痛吗?看你的小手都磨红了。”
小龙爽快地回答:“不痛!一点点也不痛,以后还要钉。”
我知道这是安慰、是回报,是母子感情交融互通的象征!小龙宠爱他的小锤子,我利用他喜欢小锤子的兴趣,培养他的创造欲望和沉迷忘我的执着精神。我还成功地向他灌输了人生道理。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植物因栽培而成长,人因教育而完善。”我的第一次尝试成功了。
意志力的第一片嫩芽,从小龙幼小的生命里萌生了,我看到了希望。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以小时候的兴趣为基础的,没有儿时浓厚持久的兴趣,就不可能有成年后强大的力。我暗下决心,要精心呵护这棵嫩芽,使他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