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年轻人的经济学通识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航空公司的课题: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是经济学中常被提及的重要概念,这个概念凸显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需面对及处理的重要抉择。

航空公司的舱位配置

以航空公司为例,它的重要考虑之一在于如何让客人能坐满整架飞机,并且赚到最多的机票收入。当然,若能同时把经营成本降到最低,就能让利润率达到最高。现在,且让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能把飞机有限的舱位填满,又能赚到最多的机票收入的讨论上。

图15.1 生产可能性曲线

航空公司的考虑很简单,那就是不论是哪一型飞机,机舱内空间都是固定而且有限的。因此,航空公司所面临的课题其实与生产可能性曲线中所描述的情形一样:若把飞机内可用的机舱空间全部改为经济舱,这就是廉价航空的经营策略,即采取薄利多销的模式。航空公司也可考虑另一种极端模式,那就是把全部可用的机舱空间都改成商务舱,改走顶级客户路线。上述两种极端情形,如同生产可能性曲线上X轴(经济舱)及Y轴(商务舱)这两种可能性所显示的,当我们把全部的可用舱位空间都投诸经济舱或商务舱时,我们在经济舱或商务舱这两种类别的座位安排上,所能争取到的舱位数各有多少个(如图15.1所示)。

当然,在真实世界里,一般航空公司都会采取比较折中的策略,也就是在一架飞机中既安排若干个经济舱位,也安排若干个商务舱位,两者间存在各种不同比例组合,从而建构出该架飞机在座舱安排上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事实上,经济舱与商务舱或头等舱之间,由于两者间的票价价差可达3~8倍不等,因此,每家航空公司的最适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组合也会不同,但它们的共通点则是,经济舱与商务舱之间存在取舍(trade-off)关系,而这种取舍或抵换关系的存在,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最重要的精义。

方寸之差的奢华

2014年3月6日,《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有一篇报道,探讨世界主要航空公司的趋势,相当有趣。报道描述现今世界许多主要航空公司,都开始积极引进豪华经济舱(premium economy class)的概念与做法。以德国汉莎航空公司(Deutsche Lufthansa AG)为例,传统的经济舱在前后椅背间的距离是33~34英寸,而豪华经济舱前后座椅的间隔可达42英寸。如此一来,豪华经济舱的乘客在座位下方,就多了几英寸的空间可以伸脚;座位上方约在肩部高度位置,乘客的视野前后空间也多了可贵的4英寸。除此之外,豪华经济舱的乘客也不必与旁边的乘客共享一个扶手,因此能坐得更舒服,当然这也衬托出它与经济舱的明显不同。

豪华经济舱的票价应如何定,才能为航空公司带来最多的收入,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平均而言,豪华经济舱的一张往返机票,要比经济舱贵约824美元,但商务舱的平均售价又比经济舱贵约2740美元。因此,豪华经济舱对某些乘客来说物美而价廉,确实深具吸引力。若推出成功,自然能大幅增加航空公司的载客率,提高营收。为此,报道指出,汉莎航空公司打算将来在某些机型及航线中,调整豪华经济舱在机舱内所占的空间比例,达经济舱的1.5倍。

图15.2 航空公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若以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诠释前述改变,就需把前述X及Y两轴的概念再放大成X轴(经济舱)、Y轴(商务舱)及Z轴(豪华经济舱),成为一个三轴的三度空间。生产可能性曲线将不只是单一的一条线,而是一个四分之一大的圆球面,在这球面上表现三种舱等之间各种可能的组合(如图15.2所示)。同样,决定这球体表面曲度的是这三种舱等之间的价格,各等舱位价格不同,替代率也随之变化。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高低不同位置的曲度,代表不同的替代率。若沿Z轴往上移动时,代表当我们把机舱内有限的空间移做豪华经济舱用之时,豪华经济舱将会同时替代掉经济舱及商务舱的使用,但这样替代的可能却会随豪华经济舱数量的扩增反而开始下降,因为航空公司若孤注一掷地把全部可用空间都改为豪华经济舱,反而可能因客源有限,让收入不增反减。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

生产可能性曲线可能向内或是向外移动,变动取决于生产技术与生产资源的变化。若生产技术暂时不变,但生产资源变多了,犹如航空公司把原来航线的波音727型飞机换成747型大飞机时,三种不同舱位的座位都有可能全面等比增加,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会平行往外移动。反之,若该航线的乘客数下降,航空公司决定把大飞机换成小飞机时,生产资源变少,生产可能性曲线则会内缩。当然,在小飞机有限的机舱内,不论是哪一种舱位,座位数都会同时降低。

前述变化也与公路客运公司的决策很相似。若是某一路线的乘客增加,客运公司就须考虑增加出车频率、换更大的巴士(或是香港的双层巴士),或是双管齐下。反之,某一路线的乘客减少时,客运公司的可能考虑就是减班、换小巴士,或是双管齐下,或是如高雄市所做的,尝试以雇用出租车载客的方式解决偏僻地区老百姓的公共交通问题。

制造业或是农业的道理也相通。若是工厂扩建,公司对应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当然平行外移。同理,在农业的生产上若能新辟农地,并能配合灌溉供水,生产量自然也能增加。但若因气候变迁造成长期干旱,供水严重不足,则整个农产品的生产会大幅萎缩,对应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必将快速向内萎缩。此时,市场上农作物价格将会大幅上涨。

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向外移动的可能性,除了与生产资源的增加有关外,也可能与技术进步有关。在此所指的生产技术较可能是制程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是指在相同的资源投入下,借由生产流程的合理化或是生产技术的突破,而能生产出更多数量的产品,致使生产可能性曲线迅速向外移动。

以个人计算机为例,在1980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相关的个人计算机的生产者以代工生产的方式,不断地在制程上力求突破,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产量大增。而今,个人计算机的生产竞争激烈,制程技术改进也面临狭窄瓶颈,但个人计算机的单价在市场无情的竞争下已降至很低,无怪乎个人计算机的生产者常自嘲是“茅山道士”(毛三到四),因为生产者的利润太低,常常生产的毛利只能有3%~4%而已。但话又说回来,这些重要的个人计算机厂商,如宏碁、华硕等,致力于生产物美价廉的个人计算机,致使全球个人计算机的使用快速普及并广泛应用,应是这些厂商对全世界信息进步与科技文明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