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堂诗词课(诗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离别

 

从本章开始,我们聊一聊诗的场景。很多同学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惨痛经历:明明和好朋友正玩到兴头上,却冷不丁听到爸爸妈妈一声大喝“好了,今天就玩到这里吧,明天还要早起上学呢”。于是,一对好友就这样被拆散了。当然,爸爸妈妈这么做是为孩子好,可离别的滋味确实不好受。这一点,古人的感受其实更强烈。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没电话和手机,交通工具也不发达,没汽车、没飞机,那可真是一个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状态。李白如果想念杜甫了,绝不可能发个微信问一下:“老杜,好吗?”

所以呢,古人的离别才是真正的离别,特别是家人、好友一出远门,预示着就要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得到对方的消息,母亲挂念远行的儿子,妻子舍不得出征的丈夫,朋友之间也是依依不舍。人走了,思念却更多了,他在路途上顺利吗?他在异乡生活得好吗?他有没有受苦,会不会挨饿?空有无数的挂念,却毫无办法,最多是寄上一封信,但当时的邮路哪有现在这么发达。一封信几经辗转,等到了收信人手中,可能已经大半年过去了,所以杜甫才有“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啊。

多愁善感的诗人不会在离别的时候无动于衷朋友远去,送上一首诗赠别,那也是非常流行的事情。通过刚才的讲述我们可以想象,这种场景下诗人的心情一般都不好,写出诗的基调也比较沉郁、压抑,蒙蒙细雨、片片落叶、西下的夕阳、流逝的江水都是这类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以离别为场景的诗实在是太多了,在选诗的时候,我挑得眼花缭乱。最后,我千挑万选,选中了一首,诗的作者很特殊,因为她当时只有七岁。很可惜,历史没有留下这位作者的名字,否则,她或许也能和写出《咏鹅》的骆宾王一样声名远播。唉,七岁就能写诗,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送兄

唐 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

 

诗的题目已经直接告诉我们当时的场景——送兄原来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送别自己的哥哥。哥哥要去干什么呢?出去赶考?还是出征?我们从诗歌里看不出来,反正好男儿志在四方。小妹妹舍不得自己的哥哥,一路走一路送,因为心情不好,看到的景色也不同了。她看到了天上的云朵,看到飞向远方的大雁,走着走着,就到了一个驿亭前,那是供行人歇脚的地方。一般送人,送到驿亭边,也该结束了。千里相送,总有别离的一刻。

妹妹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了一首诗,前面两句写景色,后面两句写心情,这也是很多诗歌所用的模式。但诗歌毕竟是诗歌,情与景是不能绝对分离的,所谓情景交融、写景抒情是很多诗歌的笔法。所以,妹妹看到的云肯定不是可爱的云,更不像是棉花糖般的云,而是刚刚升起的云朵,真是天上云在飘,路上人在走啊。她看到的树叶也是稀稀拉拉的,不是苍翠茂密、富有生机活力的。两句开头,一个是“别路”,一个是“离亭”。你看,路是送别的路,亭子是送别的亭子,直接点了“离别”的题。读了这两句,谁都可以想象,妹妹肯定是眼眶红红,泪珠打转,舍不得哥哥啊。

后两句是妹妹的感想,但似乎还是在说景物,“所嗟”的“嗟”是感叹的意思,“人异雁”的“异”是不同的意思。妹妹在感叹,人和大雁终究是不同的呀,有什么不同呢?大雁是排成一行飞的,而我和哥哥呢,不能一直一起走下去。景物说完了,感情也表达完了,离别的伤感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是不是写得很好?

离别的诗歌大多如此,景物是萧瑟的,感情也是低沉的。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也有人特别乐观,能把离别的诗歌写得别有味道,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说。

分别之后,诗人就要到处去闯荡了,一个人在外面,他会不会思念家乡呢?下一章,我们就来说说诗人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知识链接

下面两首也是描写离别场景的诗,你听说过吗?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