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
1.亲戚村——桐庐的三个村子
人有称亲戚的,村子为什么也是亲戚呢?说来话长。
百家姓第428名有个复姓:申屠。说实话,长这么大我还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姓呢,孤陋寡闻啦!这个申屠家原本住在北方,今天的陕西、甘肃一带。那里叫屠源。西汉末年,为躲避战乱,申屠氏举家南迁,在今杭州桐庐的荻浦村落脚为生。那咱们就先瞧瞧荻浦村吧。
荻浦村,名字来源于生长在水边的荻草。如今全村2500人,有五分之四的人姓申屠。
荻浦村的祠堂里有一幅长联。
上联是:“木本自屠山木郁荻葱唯愿枝枝高百丈”
下联是:“水源连范井水流浦纳还期派派聚明堂”
上联告诉子孙后代,我们原本是屠山人,在这里扎根并发展,下联是说不能忘了范家,这是我们的血脉所在。
为什么提范家呢?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说北宋年间,有一个叫申屠理的穷小子爱上了荻浦村有钱人范家的大小姐,蒙范家不弃,入了赘。按那时候的规矩,俩人生的孩子本应姓范,但范家的闺女觉得范家自己人丁够兴旺的了,反倒是外来的申屠家比较凋零,于是请求父母允许他俩的孩子姓申屠。老范家还真开通,爽快地答应了。自此以后,申屠家在荻浦村日益兴旺发达起来了,并且发展成了一个新的村子——深澳村。这么说来,深澳村是荻浦村的女婿村。
这位申屠理不但入赘不改孩子的姓,而且受到老丈人和丈母娘的厚待,终生念念不忘。临死时留下祖训:“永言孝思,终身行孝”。听着对仗不怎么工整,可能文化不高吧,但荻浦村的人世代听话,把“孝”字视为做人的头等大事。在他们心里,这个字是博爱的起点。
首先是爱自己的父母,然后推广到爱别人的父母。
知恩图报的申屠理在村里建的第一个设施是一口井,起名叫范家井(图1-1)。意思很明显,就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自己永远记得范家的好。
申屠理的后人申屠培佑靠做草纸发了家,光绪九年(1883年)建了这个村第一座大屋——佑承堂(图1-2)。这座建筑的一大特点是八间屋子用廊道给连了起来,儿孙们虽然各住各家,但联系起来十分便利。在这种尊老爱幼的和谐气氛里,他家繁衍出了300口人。
图1-1 范家井
图1-2 这是申屠氏祠堂里申屠理夫妻的画像
佑承堂的建筑本身跟一般祠堂没什么大区别。令人惊诧的是它室内的木雕。还有一个保庆堂,也是木雕琳琅满目的。保庆堂柱子上有各色牛腿30多个。梁上各类木雕多达400多处。简直就是个古代木雕展览馆!其细致、其生动都可算是木雕的精品。北京的皇宫里都没这么好的木雕。可见为自家干活,积极性高涨啊(图1-3~图1-5)。
荻浦村人有一个他们自己的节日——时节,又叫敬老节。这个节日从农历十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要一连过三天。在外地的儿女们在这一节日里一定要回来。其隆重程度赛过北方地区的春节。远道而来的女儿要给爸爸做肘子、给妈妈烧鱼。各个“堂”里名副其实地“欢聚一堂”。
图1-3 木雕之一
图1-4 木雕之二
荻浦村还有一个十分壮丽的石牌坊,上面两个大字“孝子”道出了建牌坊的由来(图1-6)。清乾隆年间,有一男子申屠开基,他的父亲得了疽(jū),也就是生了大脓疮。大夫都说没治了,可申屠开基愣是用嘴一口一口把疽里的脓血全部吸了出来。老爸的病因此竟然慢慢好了。自此以后,他越发精心地照顾父母。夏天轰蚊虫,冬天暖被窝,是个现实版的二十四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申屠开基去世。全村的文化人感念他的事迹,写了一本关于他的书,上报给县官。后经层层落实,到了皇帝手里。乾隆皇帝连高兴带感动,拿起御笔写了“孝子”俩大字和一段短文,并且作为模范孝子的楷模,批准荻浦村给他修一座三间四柱五楼(五个房顶)的石牌坊。
图1-5 木雕之三
图1-6 孝子牌坊
细看孝子牌坊下面一行的小字题字,是“旌已故孝子乡饮介宾申屠开基”13个字(图1-7)。“旌”,意思是表彰,“乡饮”是本土的意思。那么“介宾”是什么意思呢?几经询问,原来这是古代“模范”的意思。串起来就是“表彰已故孝子,本村模范申屠开基”。
图1-7 孝子牌坊细部
还有一个孝子,他不姓申屠而是姓姚。但他母亲申屠妙玉是申屠家的,年轻时嫁到了姚家。35岁那年,妙玉的丈夫去世,她带着肚子里的孩子回到荻浦村,靠哥哥养活着。孩子生下来,起名姚夔(kuí)。靠舅舅养大的姚夔后来当了大官,官拜礼、吏两部尚书,为明英宗、代宗、宪宗三代朝廷元老。因为官清廉,老百姓喜欢叫他姚天官。姚夔不忘娘舅和荻浦族人的资助,报恩心切,明成化四年(1468年),他出资重修香火厅为娘舅做寿,并按母亲的意思,将香火厅改名为“保庆堂”。在保庆堂的院子当中还修了一个戏台(图1-8)。逢年过节的,姚母总要出钱请戏班子来唱戏,并请全村的人都来看。
这个戏台跟保庆堂的一样,浑身上下布满了木雕(图1-9~图1-11)。老实说我看着都起鸡皮疙瘩。太细了!太多了!
图1-8 戏台全貌
图1-9 戏台大梁、牛腿等细部木雕
图1-10 戏台的一个牛腿
图1-11 窗间装饰
当年太后寿诞,朝中百官及家眷皆送金银珠宝祝贺,只有姚夔送上了姚母亲自缝制的绣花鞋一双。原来姚夔为官清正,并无积蓄,拿不出像样的贺礼。自己的母亲是大脚,想起有一次窥见太后裙下也是一双大脚,于是连夜请母亲赶制了一双大鞋。不想太后竟对金银珠宝毫不稀罕,穿上姚母缝制的绣花鞋反倒感觉十分舒适,欣喜异常。
申屠氏族人为纪念姚母教子有方,为荻浦培育出了如此杰出的外甥儿郎,也向姚母索要绣花鞋一双,置于花厅,族里自此有了新规定:族中每有婚嫁,新娘必要来保庆堂踏一下姚母的绣花鞋,沾沾福气,期望能培养出像姚夔这样有出息的后代。这个风俗在村里称为“踏脚迹”。
由此,荻浦村人人提倡简朴。这一传统被刻在了住宅的大梁上,抬起头来就可看见(图1-12)。
1920年,保庆堂因为历经数百年已陈旧不堪,族中商讨修缮一事。单说戏台前檐下的两支龙头梁就是宗亲万众一心修堂的见证。这棵从距村两华里的大山坞采购来的樟树木,直径1.5米,长10余米,需整棵搬运。当时并无大型运输工具,于是100多人扎成“蚂蚁杠”,如蚂蚁搬家似的,整整运了三天才搬到荻浦。古戏台的修建之难与荻浦村人的齐心协力由此便可窥见一斑。
近年来,这里又有一位孝子的事迹为人传颂。前些年,申屠开基的第八代孙因为看到祖宗的老宅兰桂堂破败不堪,自己又无力修复,竟然急病了。这一来可吓坏了他在北京工作的儿子申屠忠君。儿子一面谴责自己的粗心,竟然没有揣摩到老爸的心思,一面放下自己的工作,回到了老家,雇了几个木匠,连上自己亲自动手,用了三年的时间修复了兰桂堂。之后,老爸的病也好多了,从根本不能进食,靠鼻饲维持生命到自己能吃饭了。申屠忠君说,这样做才能无愧于祖宗,无愧于那座孝子牌坊。
图1-12 “勤俭传家”的祖训
榜样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再来看看荻蒲村的女婿村——深澳村。
深澳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敢情不是它要申办奥运会。当初建村子的人设计了一整套的水利设施。他们把村外的河水引入地下的暗渠,再在村里的街头巷尾的一个个深凹里设取水口。当地人把这些取水口称为澳口(图1-13)。它位于地平面以下,面积比井大,比池塘又小,够俩老太太蹲在边上洗衣服的。
深澳村的东边有一条河叫应家溪。从应家溪引了一条河到西边,叫紫溪。两条溪水夹着村子,水的供应是充足了。再加上溪边生长的草儿十分茂盛,所以沿河三个村的祖宗大部分靠做草纸为生。这个营生太好了,吃喝拉撒的第三、四个字全都得用它。人均消耗量绝对大。
图1-13所谓的澳口
深澳村的申屠氏宗祠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估计混到这会儿他们的财力充足了,有钱建宗祠了。以北宋末年(1127年)创建村子时计吧,到明成化元年(1465年),都过去300多年啦!才想起祖宗来,可见到一个新地方,创业之艰难。
清代,申屠氏的日子更加好过了,又扩建了宗族祠堂攸叙堂,使之成为五开间三进,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大厅(图1-14)。如今的攸叙堂是清康熙年间重修的,也有快300岁啦!
这个祠堂的建筑风格是南北兼收的,南方细致的木雕和北方粗犷的石雕在这里共同支撑着祖宗的祠堂,说明他们的后人虽然都操一口杭州话,却始终不忘自己的根在北方。
再有就是怀素堂。它不是公共建筑,而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院。在桐庐,凡大户人家的房子都叫什么堂。
图1-14 村里的申屠氏宗祠
怀素堂始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此宅院里的木雕能让你看得惊掉了下巴。它的大梁因其优美的曲线形状,称之为“月梁”。牛腿是柱子和梁之间的支撑、连接构件,上大下小,顶部有承台。它有个学名叫“撑拱”。在这里,“牛腿”这个听着不怎么雅的东西成了木匠们显示高超的雕刻技艺的好物件。据说一个牛腿要80个工才能完成。也就是说,一老木匠抱着一个木头疙瘩摆弄几乎俩月,才能完工。小小牛腿上花鸟鱼虫、文武百官无奇不有。在这里,门扇、窗棂也都细细地布满了木雕。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无处不雕,无雕不精”(图1-15~图1-17)。
图1-15 狮子形牛腿
图1-16 横梁下的木雕
图1-17 月梁
恭思堂也是一处民居,而且是深澳村规模最大的民居。整个建筑群有七个天井,号称七井房(图1-18)。这种天井既能采光通风,又能聚集雨水,因而叫“四水归堂”。图1-19所示的这类院子往往是一个公共场所。左、右两边的门各通向一家。天井四周也布满了木雕。有吉祥花卉、神仙瑞兽、三国水浒、忠孝节义等题材,让你一抬头就受教育,被熏陶(图1-20~图1-22)。
图1-18 七井房之一的天井
图1-19 七井房之一的院子
图1-20 门上方的木雕:画中所描绘的简直是一个伊甸园。有山,有水。船在水中走,马在桥上过
图1-21 木雕之一:画里仿佛一老者出门迎客,要不就是回家
图1-22木雕中三国里的场景
第三个村,徐畈(fàn)村。显然是不少居民姓徐。他们是南宋年间迁到这里来的金华徐偃王的后代。这姓徐的跟申屠家又有什么关系呢?敢情徐氏是申屠氏的姻亲。因为离得近,徐氏常有闺女嫁到申屠氏的荻浦村或深澳村。这两个村也有嫁到徐畈村的。久而久之,村里姓申屠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多到也在村里建了申屠氏宗祠(图1-23)。
图1-23 徐畈村的申屠氏宗祠
仨亲戚村,每个村里都有一座申屠氏宗祠。有意思吧。
不过人家徐氏也还有自己家的宗祠——徐庆堂。应该说,这是村中最出彩的建筑了。到底人家是坐地户啊。
人家说了,光是耕田不读书,没有思想。光是读书不耕田,吃什么呀。“耕、读”两个字体现了徐畈村先人的处世理念(图1-24)。
图1-24 徐畈村老宅木雕,嘱咐后世要耕、读
2.桐庐的严子陵——不爱当官爱钓鱼
严子陵钓台位于浙江桐庐县南15公里富春山麓,是浙江省著名旅游胜地之一。富春山面临富春江,显然是个钓鱼的好去处。
某个人钓鱼的地方,怎么就成了著名的景点了呢?这得说一说这位爱钓鱼的人——严光。
严光,字子陵,是东汉文士,会稽余姚人。严某小时候与刘秀(后来的汉光武帝)是要好的同窗。刘秀起兵时,严光还积极地帮助过他这位发小。刘秀称帝之后,几次三番邀请严光出山做官,二人甚至曾同床共卧,畅叙达旦。然而严光也不知道是天生不喜欢当官,还是不喜欢刘秀这个人,总之是坚决不干。架不住刘秀老是派人来烦他,到后来他干脆隐姓埋名,跑到风景秀丽的富春江畔钓鱼去了。后人皆称颂严光高风亮节,不为高官厚禄所动。
其实我觉得不爱当官也未见得就是什么优秀品质。都不当官,谁来治理国家呀?但是有人喜欢严光。这就是宋代大文人范仲淹。
范仲淹于宋仁宗明道年间被贬谪至睦州(今浙江桐庐、建德、淳安),因为自己的遭遇,因此痛恨朝廷,转而喜欢不为朝廷干活的严光。他出资修建了严子陵的祠堂、牌坊等,一来抒发自己的情绪,二来也供后人奉祀(图1-25~图1-27)。
图1-25 严子陵钓台牌坊
图1-26 牌坊细部
图1-27 牌坊上的雕刻
3.建德新叶村——耕可致富,读可修身
新叶村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那会儿南宋正在跟金兀术打仗,一个叫叶坤的人为躲避战乱,带着全家老小来到玉华山下,看看这里没多少人,就搭了间茅屋,开始开荒种地。因此村口的石牌坊上开宗明义地写着“耕读人家”取“耕可致富,读可修身”之意(图1-28)。
图1-28 村口牌坊
由于这村以村后的玉华山为主山,所以新叶村的叶家被称为玉华叶氏。从玉华叶氏第一代到这里定居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780年历史。一直没有间断地保持着血缘的聚落,繁衍成一个巨大的宗族。
元朝时,村里来了一位书生名叫金屡祥。他因为考了7次都没中举,显得垂头丧气的。叶氏第三代传人东谷公叶克诚(1250—1323)慧眼识人,一眼就看出老金肚子里有墨水,就请他教村里的孩子读书。这一来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满村子的人都不怎么爱当官却爱当老师。
叶克诚不但热心教育,还奠定了新叶村的总体格局和建筑秩序。叶克诚穷其毕生精力,为整个宗族的村落定下了基本的位置和朝向,还在村外西山岗修建了玉华叶氏的祖庙——西山祠堂,并修建了总祠“有序堂”和“文昌阁”(图1-29、图1-30)。 之后,叶氏族人便以“有序堂”为中心,逐步建起了房宅院落,成为后来的新叶村之雏形。
图1-29 有序堂
在有序堂里,过去凡中举人、进士的都要张榜公告。如今榜上有名的是历年考上大学的村里的年轻人。
图1-30 文昌阁
村里为鼓励孩子们读书,有一个极有趣的办法:奖励粮食。过去,每年春节大祭之后要在总祠堂给学生发奖。考中举人的,每人奖谷子6石(600斤哪!)、进士8石。这些粮食都是村民们贡献出来,入村里的粮库。如今每年7月奖励各层次的学子:小学毕业的每人奖4个馒头、中学毕业8个、大学毕业16个。考上大学的孩子们临走时还要到有序堂来接受村里给的奖学金。
每年9月1日,村里要在文昌阁举行“开笔礼”。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600多年了。仪式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声诵读本村第一位进士写的《勉儿曹》。
不幸的是,从元代到明代,竟无一人中举,连个范进都没出来。有位号称百崖公的掐指一算,说是风水不好,决定建一塔,起名抟(tuán)云塔。“抟”字有鸟儿向高空飞翔的意思。起名字时取的是庄子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显然是希望孩子们努力向上。百崖公嘱咐孩子们说,不能一味地追求功名,要像这座塔一样,扎根于土地里才能稳如泰山。他写下了“谋生唯有读书高,试把书高训尔曹”的句子。在抟云塔边上还建了一座祠堂,当作学堂用(图1-31)。
图1-31 抟云塔及祠堂
也不知道真是建塔的功劳,还是先生们教学方法有了改进,又或许是那几百斤谷子的诱惑,清康熙十一年,本村终于有了第一名举人,后来又中了进士。
新叶村人重视教育还表现在修路上。通往学堂的路是全村最好的路。
像一切热爱自己村子的人一样,新叶村的建筑也是精雕细刻得热闹之极。请看下面的几张图(图1-32~图1-35)。
图1-32 祠堂内部。可以看出木雕花哨的牛腿
图1-33 祠堂的屋角
图1-34 牛腿之一
图1-35 牛腿之二
祠堂是村民祭祖的场所。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新叶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祖典礼,其在叶氏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和热闹程度都要远胜于“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
这个村读书氛围之浓,从一位以磨豆腐卖豆腐为生的老者叶顺富身上可见一斑。叶老爷子每天早上3点起床开始磨豆腐,6点和老伴一起挑着豆腐挑走街串巷去卖。不管卖得完卖不完,8点准时去学校念书。他牢记自己的爷爷告诉他的话:“方方正正写字,堂堂皇皇做人”。下了学就练字。他在废报纸上写的字装了十几麻袋,有一千斤重!每年三月三村子里书法比赛,他都去参加,为的是得到一份殊荣:给村里的祠堂写对联。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为了能让村里的孩子有图书馆可去,村里5位退休教师联合起来办了个村图书馆。地方是村里批的,可书打哪儿来呢?他们5个写了300多封信,寄给本村在外地工作的人,请他们捐书,并为了表彰捐书者,在每本书后面都细致地贴上捐书人的姓名。15年里,他们收集到了12000多本书,使得村图书馆成了不少孩子乃至大人最爱去的地方。
这可都是现在的事。神了吧?一个村子!
4.南浔古镇——水边的恬静
江浙的水乡美得令人心醉。那里的民居也是依水而建。但那水不像安徽那样细小,而是真正的河流,可以走大船,当然,也可刷马桶淘米什么的(图1-36~图1-38)。
在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的湖州,有个镇子,名叫南浔。北宋初期,此处村落规模初具,百姓多以养蚕和缫丝为生。因为常跟洋人打交道,不少建筑盖成了中西合璧式。到了南宋,这里已是商贾如云,遂定下现在的名字:南浔。有钱了,就要送孩子念书。宋、明、清三朝,这里出了41名进士、56名京官。大概因为这里产毛笔,读书人比别处多些。
图1-36 弯弯的小河
图1-37 水边人家
图1-38 风俗依旧
建于明代的百间楼屋,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的家产。后经扩建,形成了河的东西两岸300多米长的楼屋。在这些楼屋里,既有不得志的尚书的书屋,也有传说中西施洗过妆的洗粉兜,更有清代文字狱时冤死一家子几百口的庄氏宅院。
关于洗粉兜,还有一个故事。越王勾践为了麻痹吴王,以实现他的复仇计划,派大夫范蠡带着西施去献给吴王。去姑苏的路上在这里过夜。西施想到过几天就要去侍奉吴王,决心以她原来的面目——一个村姑去死。她来到屋外的小河旁,洗去脸上的粉脂,摘下头上的钗环,就要投河自尽。正在此时,焦急万分的范蠡找到了她,对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席话说得西施放弃了死念,重新梳妆起来。从此,人们就把百间楼附近的这段河称为洗粉兜。
5.庆元——廊桥之乡
在浙江省南部,紧挨着福建的地方,有个县叫庆元。比起河湖纵横的南方,庆元县更胜一筹:在这个1898平方公里的小县里,竟然有大小926条溪流。溪流多了,就得建桥。在这个雨水丰沛的地区,桥上还多半要加盖子,这就是廊桥。据光绪版的《庆元县志》记载,有宋以来,修建的大小廊桥有230座。至今保存的尚有100多座。
大家可能都看过一部美国20世纪90年代拍的电影《廊桥遗梦》(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要是电影里那位给国家地理拍相片的金先生看见这里的廊桥们,还不得乐疯了!
庆元县廊桥最集中的有几个村子。其中大济村的双门桥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古老的廊桥了。它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建这座桥的原因挺有意思,它是由于吴姓家族在10年内出了两位进士,他们还是哥俩。村民一高兴,集资建了这座廊桥。在明代和1992年,此桥两度集资重修,至今保存完好。
从图1-39可以看出,这座桥两头都有大门状的装饰,因此叫双门桥。
图1-40所示是其中的一座门。好热闹啊!尤其是房顶上。那图案怎么瞧怎么像是蜗牛啊。
廊桥内部有好几个造型各异,供人向外张望的窗。
最令人惊奇的是桥下的木结构(图1-41)。看着没什么特粗的木头,都是由七长八短的木棍子相互支撑着,竟能塑造出跨度相当大的桥拱来。建议结构工程师们好好研究一下。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图1-39 大济村双门桥
图1-40 双门桥的其中一座门
图1-41 双门桥下部结构
至于最高大的廊桥,要算是庆元县月山村举溪上的如龙桥了(图1-42)。这座桥是此类构筑物里唯一被评为国家级文物的“名人”了。请看:
其实下头的溪水并不大,但廊桥很具规模。一头高起来,好似龙头高昂,因此得名。
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个龙头,以及廊桥内部的木结构吧(图1-43~图1-46)。
如龙桥内部除了粗大的柱子,还可以看见两侧的坐凳。这里常常聚集着村里纳凉的、聊天的人群。
图1-42 如龙桥
图1-43 龙头
图1-44 月梁
图1-45 双向垂直的斗拱
图1-46 粗大结实的牛腿
举溪的下游,还有一座名叫来凤桥的廊桥,无论位置或名字都与如龙桥遥相呼应。
除此之外,小小的举溪上还有一些根据河宽不同而建的大小各异,争奇斗艳的廊桥(图1-47~图1-51)。
漂亮吧!馋死《廊桥遗梦》!
图1-47 举溪上的另一座桥——来凤桥
图1-48 举溪上的小桥
图1-49 江廊桥一
图1-50 江廊桥二
图1-51 江廊桥二的桥头
6.廿(niàn)八都——三省交界,使用九种方言
这个古镇离着江山县城有70公里,处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图1-52~图1-56)。古时候,这里只是个小驿站。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设都,也就是说有了政府。于是往来的商贾便繁荣了小镇。问题是,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廿八都在一座名为仙霞岭的高山深谷之中,原来交通很是闭塞。唐乾符四年(877年)黄巢起义军途经这里去攻打福建,在崇山峻岭间开辟了这条仙霞古道。由此,这里开始与外界有所沟通。
北宋时期,朝廷在浙江南部设了44个都(相当于村子),这个小镇排行28,当地人称“廿八都”。因为地处三省交界,镇上有9种方言和130余种姓氏。基本上你说什么人家都听得懂,可人家说什么估计你都听不懂。
图1-52 珠波桥是进入古镇的必经之路
图1-53 巷子与老人
图1-54 文昌殿的华丽显出了当地人对文化的尊重
图1-55 都府衙门
图1-56 某一民居的装饰,牛腿都龇牙咧嘴的
这里的商人外出经商后荣归故里的要盖些特殊风格的房子。比如见过上海的,要来点洋派的(图1-57、图1-58)。
图1-57 洋房之一
建筑形式虽然有点洋味,可细部装饰还是中国的。你看这个圆圈里是什么?空城计!诸葛亮在房檐底下弹琴,老兵站在门里门外(图1-59)。
因为往来的人籍贯跨了三省,建筑风格上也就表现出了不同(图1-60)。连方言都是五花八门的。
图1-58 洋房之二
图1-59 洋房上的图案
图1-60 廿八都的闽式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