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传承:消失于古村落记忆里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福建

1.培田村——敬神不如拜祖

培田村位于福建省连城县西南部,原属长汀县。古代这里是通往汀州府的交通要道。

培田村已有500多年历史,最早的开村鼻祖是一位叫吴文贵的人,因此整个培田村有1000多居民都姓吴。

村里历史上最大的官叫吴拔祯,他考中了三甲第八名武举进士。相当不错了,官级当到四品。他家当然是有祠堂的。不但是当官的家,这里时兴祭祖,每五家就有一个祠堂,全村有21座祠堂(图1-71~图1-73)。就连住宅里,堂屋都是留给祖先的。

为什么如此重视祭祖呢?培田人说了:“敬神不如拜祖”。拜祖一来是凝聚家族,二来是使人不敢犯错,不然在祭祖时你就没脸见祖先,给家族丢人。这是一种极好的自律。

图1-71 村口石牌坊。上书“恩德”二字

图1-72 培田村某祠堂

图1-73 另一祠堂——久公祠

培田民居的布局称为“九厅十八井”。其特点是皇宫式的气势、徽派建筑的型制、江苏园林的结构风格,以中轴线为中心向两边扇开。庭院深深却又齐齐整整,每个天井里都有数量不等的房间,周围都有可以自由开关的门通往外面,关起门来一个院子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图1-74、图1-75)。

培田村的文武庙同时供孔子和关公,而其他地方他俩一般都是文武分开的。文武一家亲,很是罕见啊。说明这里人们是多么和谐,他们希望所供奉的人也和睦相处。

图1-74 老宅的宅院大门,门口居然还有狮子

图1-75 培田村小巷

培田村吴姓人非常注重教育,吴祖宽奠定了耕读的原则,重金聘请进士办学,把培田带入学堂时代。自建村以来,一共有秀才、举人、大夫、进士238人,其中有23人进入仕途。培田人每十户建立一个书院,至今保存着6座古书院,其中最大的南山书院,建于500多年前,被当地人称为“入孔门墙第一家”。它是最早的免费入学的学校,门口有一棵据说已在千年以上的具有灵性的罗汉松。书院名字的出处不知是不是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关。光是这一家书院,就曾经为这个小小的山村培养过140多名秀才。

更为奇特的是这个小村子还建有一个女子学堂,名叫“容膝居”。它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全国最早的女子学校(图1-76)。

容膝居内部房间不大,三开间,中间是用来讲课的厅堂,两边是休息室。这里是妇女受教育的地方,由此可见培田村的客家人,对妇女的教育也相当重视。更为难得的是,在当时尚处于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培田的先人除了向女学生传授最基本的女红、道德等家规村约外,还竟然大胆地允许她们“可谈风月”,可见其思想的开放和远见。

图1-76 容膝居大门

2.永定土楼——一个村子一栋建筑

福建土楼如今已经是中外闻名了,但是除当地人以外,谁最先“发现”了这种造型不一般的住宅呢。据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执政时代,美国卫星从空中俯瞰中国领土,发现在福建永定一带有一些圆圆的构筑物,其中一些还冒着烟。据美国情报人员分析,那里很可能是个未知的导弹基地。为慎重起见,便仔细研究探看。其结果令人哑然失笑,原来那只是些圆形的住宅而已。

不过,这只是民间的说辞,不足为凭。我的大学同学黄汉民是福建人,福州建筑设计院院长。他是研究土楼的专家。人家早就知道有土楼这种住宅形式。当然,更早“知道”土楼的,是它们的建设者。

为什么把房子建成这个样子呢?

早在1000年前,无能的北宋被善战的蒙古灭了。当时在河南,尤其是首都汴梁,许多大户人家为避战而携妻带子逃往南方。这些人被当地人统称为客家。

最初的客家人是没有能力建大规模的住宅的。他们的日子因此很难熬。只能靠给当地人打工过活。直到清朝康乾时期,奋发图强的客家人开始种植烟草,而且烟草的质量好到了给皇上进贡的水平。这一下子,客家人就发财了。为了自保,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一个村子建一座碉堡似的东西,连住人带打仗,功能齐全。又因为在福建当地,最易取得的建筑材料就是土。这些“堡垒”都是夯土而建。人们就叫它们为土楼(图1-77~图1-80)。

土楼的造型有方有圆。最外面一般都是二、三乃至四层楼。底层朝外不开窗。上层的外窗也很小,不如说那是些射击孔更形象些。进出土楼只有一个厚重的大门。

这是一种巨大的家庭式的组团:一个姓氏建一座土楼。大家结成一个大圆圈,比邻而居。当中是祖庙,供着他们从河南老家拿来的一坛子土,因此这类祖庙又称坛庙。朝里面长廊的门啦窗啦都是很畅快通透的。一个村子的人就集中在这个大蜗牛里,亲如一家。

当地人形象地描绘这类建筑:高四楼,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中圈,历尽沧桑三百年。

在土楼所在的福建永定县,其实也有本地人,他们住在自己的美丽的小村子里而不住在土楼里(图1-81)。

图1-77 承启楼鸟瞰

图1-78 承启楼内部

图1-79 楼里高井台边打水的孩子

图1-80 方形土楼——奎聚楼

图1-81 永定的原住民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