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丛书:三十六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dì)四(sì)计(jì) 以(yǐ)逸(yì)待(dài)劳(láo)

困(kùn)敌(dí)之(zhī)势(shì),不(bù)以(yǐ)战(zhàn);损(sǔn)刚(ɡānɡ)益(yì)柔(róu)。

【注释】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人处于困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上兑下)。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

【释义】

使用手段迫使敌人处于困顿的境地,而不是立刻征战它;有的时候,太过刚强容易使自己受损,而柔和至治则是于己有利的。

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则因势利导,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也可以制胜。

【浅解】

“损刚益柔”是根据“损”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治人而不治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万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小故事】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

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

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

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斗争,反而处于被动地位。久欲战不能,兵疲意阻。

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

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一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