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行为语言,了解行为心理
认识行为语言,看懂行为语言,能够快速提高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快速了解行为语言背后隐含的心理活动,以便寻找最佳应对方法,让事情向有利于你的那个方向发展。
1.解读行为语言
行为语言是人的第二语言
人的行为应该与人的思想一致,但很多时候,很多人的行为却与思想背道而驰。究其原因,人是情感的动物。
人有语言,但人的行为也是语言。
有多年经验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语言可以反映内心活动,在交往中学会解读行为语言来完成对其心理的窥视及影响和“操纵”并不难,即先“读心”再“攻心”,“攻心”是建立在“读心”之上的,“攻心”要比“读心”的难度更大些,当然,通过观察与训练,普通人同样可以掌握“读心之技巧”和“攻心之有道”。
事实上,只要掌握并有效地运用一些技巧,“读心”就会逐渐变成属于自己的一种能力,“攻心”也是如此。“读心、攻心”技能可帮助我们快速达到了解人的行为与思想不一致的原因,也可达到了解他人内心活动并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目的。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的行为语言。
人的行为语言具有普遍性。例如,当一个人紧闭双唇或紧锁眉头时,说明他可能遇到了麻烦或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这种在压力下常出现的身体行为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的第二语言,是不通过嘴发声的“语言”。
心理学家乔治在一次为朋友的客户——英国某轮船公司与第三方的谈判中,很巧妙地运用了对方的嘴唇行为,为朋友的客户争取了利益。
那次,乔治朋友的一个英国客户要与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洽谈船只交易的事,这位朋友拜托乔治观察他们合同谈判的整个过程,并希望乔治给他些好的建议。乔治看完朋友的策划方案后,建议他们将合同事项一条条列明,然后一项一项向对方讲明,向前推进。如此一来,乔治就可以更清楚观察对方公司的谈判人员有什么样的行为,从而获得可能对朋友一方有帮助的行为语言信息。乔治的朋友如果自己发现了需要注意的事情也可传纸条给他,之后,乔治坐到可以细致观察双方在逐条审核合同内容时的一举一动的最佳位置上。
在听到合同上涉及一项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建筑工程的条款时,那家跨国公司的首席谈判代表使劲缩了一下嘴唇,乔治立即判断出这个首席谈判代表对这一条款有意见。随后,乔治便给朋友传了一张纸条,警示他合同的这一条款需好好谈谈,尤其是趁大家都在的时候。事后双方就这一条款进行反复推敲之后修改了合同,朋友的客户因此而争取了利益达三四百万美元。
乔治对行为语言进行解读,然后运用心理应对策略,分析他人心理。尤其是当着对方的面给朋友递纸条,这不仅为朋友传达信息,也给对方的心理造成了干扰作用。
那么,如何通过行为语言“读懂”人心呢?
(1)解密行为语言的特别信号
如果说普遍的行为语言是一种作用于每个人身上都是基本相同的语言线索,那么特别的行为语言就是身体的另外一种语言线索,它是一种专属于某一个体的相对比较独特的信号。解读这些独特的行为语言,对影响并“解读”他人心理来说十分重要。
心理学家的心理实验告诉人们,识别人的特异信号必须仔细观察这个人的行为方式,观察得越细致,就越容易发现人的行为以及独特行为透露的信息。
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十几岁的儿子在参加考试前有挠头或咬嘴唇的举动时,你应该知道他可能对此次考试十分紧张或没有准备充分,也就是说,他的挠头或咬嘴唇的行为是他用来缓解压力的特有动作。还有在做作业时,当他遇到不会的难题,他也会有此种行为。这种行为,他很有可能会一遍遍地重复做出。这说明他的压力不小,心情也处于烦躁之中。所以,通过特殊的行为语言,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2)拥有超常的洞察力,做好“读心”再“攻心”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只是与我丈夫争吵,没想到他竟然敢动手打我,而我之前竟然没有察觉到。”
“我以为老板对我的工作很满意,但是没想到他却把我解雇了,而且没有任何理由。”
是的,上述这些人因为不曾对自己周围的世界进行过细致的观察,所以在如何观察他人的行为语言线索方面表现得略有缺失。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去关注别人的行为和表情所发生的细微变化,所以看不到一个人的表情与行为可能与他的思想或目的大相径庭。
而对于拥有高超的洞察力并且想要掌握“读心”及“攻心”的人来说,被观察者的一举一动,对他们都十分重要。因为,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只要想运用“读心”及“攻心”策略“操纵”并影响他人,那么必须首先做一个专心的聆听者和仔细的观察者。当然,在面对人们的行为这种无声语言的时候,许多人就像是戴上了一层厚厚的眼罩,经常是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本看不清,所以不会发现眼前之人行为语言所发出的“信号”,如此一来,连“读心”都做不到,更别说“攻心”了。
人的观察力就像肌肉,用则发达,不用则萎缩。所以,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多学学心理学,“读心”及“攻心”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你需要做的是让观察、用心地观察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不应该是一种消极的行为,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投入的行为,是一种需要付出努力、精力和专注力方可练就的能力,同样,它也应该是一种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获得的能力。
当然,用心观察还指要利用人的所有感官细致观察出现的任何行为语言,而不只是对视觉感官的观察。
有位心理学家养成了每次走进自己的公寓时都会深吸一口气的习惯,如果闻到“异常”,他会格外警惕。有一次,这位心理学家旅行回来后发现家里“回荡”着一股香烟的味道,他的鼻子已经先眼睛一步警示:这间屋子里来过人。最后证明,公寓维修处一名修理工曾进来维修过管道,由于心理学家旅行时将屋子窗户全部关上,故修理工的衣服和皮肤上的烟味儿在这间屋子里“飘荡”了几个小时。幸运的是,他是一个受欢迎的“闯入者”,而不是一个想在房间做案的窃贼。当然,这件事说明,人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所有感官,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详尽的了解,尽管,这需要拥有超常的洞察力培养。
(3)注意他人的行为变化
一个人的行为变化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说成是内心活动的外化表现,能反映出他或她在某种环境下的兴趣和意图。这些行为变化能够帮助观察者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或探知对方内心的活动。而高超的观察者更能快速“读懂”人心。
警察雷姆曾处理过一宗未遂的抢劫案。当时,雷姆注意到了站在柜台收银机不远处一个带着大檐帽的男人,他并没有买任何商品,而是一直站在那里,两眼盯住收银机。
由于他站在那太长时间了,雷姆排除了他等人的可能,出于职业本能雷姆一直看着他。过了很长时间,那个男人的行为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他深吸一口气,鼻孔扩大了。雷姆认为这表明他要采取行动了。雷姆几乎是在他行动前的一秒钟“猜出”了他的意图,就在这一秒钟,雷姆大声向收银员发出警告:“小心!”而在此时,发生了三件事:收银员刚好完成一次结账,收银机的抽屉正好打开;站在收银机旁不远的这个人迅速向前一步并将手伸进抽屉里去抢钱;收到警告的收银员及时地抓住了抢劫者的胳膊并将其反拧过来。结果,钱从这位企图抢劫的劫犯手中掉了出来,抢劫的人挣脱开收银员就往外跑。最后,雷姆还是抓住了他。但雷姆如果不是事先察觉到了他的表情变化,就不敢保证这名劫犯能否被抓住,也许劫犯会得手。
(4)“基线行为”与非基线行为
“基线行为”是人的一些常态行为,即常见的正常的行为语言发出的信号,比如大哭、大笑、托腮思考等。为了了解那些经常与你互动或交往的人的“基线行为”,你必须注意观察他们的常态,包括坐姿,手和脚放置的位置,站姿及面部常态表情,头的倾斜度,甚至包括他们放置自己物品的习惯,比如,通常会把钱包放在哪里等。因为人的“正常行为”和“重压下的行为”是有不同之处的。
“基线行为”通常被视为人身体行为“正常的语言”。
如果你只是与某人偶然相遇,也应该细心留意他或她在与你最初交流时的基线行为。原因是了解一个人的基线行为很重要,掌握了它,你便能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背离常态及背离常态时行为变化蕴含的信息。
比如,某个人本来非常开朗,见面时常滔滔不绝与你说话;但一段时间后再见,这人竟然不爱说话,而且常锁眉头,甚至你问他答,眼神也不似从前坦荡,这时你就要细致观察他了,因为他已经背离了原来的基线行为。
(5)尽力获得多种信息
人们只有通过细致观察获得多种信息才能提高“读心”的能力。人集合在一起的行为信号就像七巧板的各个板块,你拿到的板块越多,把它们拼好的可能性才越大,反之,则拼成的图案会不完美。
举个例子,我们常见周围某人先是一副受重压困扰的样子,紧接着又做出一连串努力保持平静的行为。实际上,那个人一定正在某种难以扭转的劣势中挣扎,但他不想让周围人看出自己的“窘态”,于是竭力加以掩饰。
综上,一个人掌握了解读行为语言的必备要领,还需在实践中多加运用,这样才基本具备了运用“读心”策略的条件,进而才能够真正影响并“操纵”他人的心理,即“攻心”。
了解距离对行为的影响
人的行为语言有时显示的信息反映了大脑对距离和避让的需求。我们知道大脑是人类真情实感的“总指挥”,它指挥着人所思所想所行所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地”需求,即对距离的要求,尤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使自己“自由”,这可能是出于个人原因,抑或者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事实上,当他人来“冒犯”自己的“领地”时,人们的大脑反应会很强烈,会变得十分警觉,脉搏会加快,心跳会加速,有的人甚至会变得面红耳赤。
比如,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当你站在拥挤的电梯里或正在使用银行取款机,有人靠你很近,你肯定会有不舒服和警觉的感受。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了人与人之间通常存在四种距离,这四种距离对人际关系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①密切距离。
0.15~0.45米,这是亲人之间的距离,如父母、恋人、夫妻之间,为了给对方以爱抚、安慰和保护而保持的较近的距离,使彼此之间伸手可触。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也可以离得这样近。
②个体距离。
0.45~1.2米,这是朋友之间的距离。即能够拥抱或抓住对方的距离。对于对方的细微表情一目了然,适合促膝谈心与沟通。
③社会距离。
1.2~3.6米,这种距离超越了人身体能接触的界限,一般属于正式的社交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郑重感和严肃感。这种距离也适合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之间,使彼此在工作时既不受他人影响,也不给别人增添麻烦。
④公众距离。
分接近型(3.67~5米)和远离型(7.5米以上)两种,这两种距离较适合于学校大会、演讲等大型公共场合,适合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问题沟通或思想有待解决与交流。
上述这四种距离由近至远,揭示了人们生活中与亲近的人到不认识的人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距离对于人们是一种很敏感的事。当我们第一次见到某人时,一般会真心诚意地上前与对方握手,并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然后后退一步,等待对方的反应。通常这时我们的心理活动会产生以下三种结果:
①这个人待在原地不动,我们就会知道他或她对这样的距离感到满意;
②这个人会后退一步或稍稍移开一些,我们便知道,他或她需要更大的空间,与我们相处持谨慎态度;
③这个人会上前一步,离我们更近一些,说明他或她很热情,希望与我们相处或喜欢与我们立即交谈。
(1)扩展“领地”
在会议室和其他集会上,人们身体对距离反应的行为语言也是层出不穷的,如倾侧行为、腹侧展示行为、腹侧否决行为三种距离语言。
观点相同的人会亲密地坐在一起或站在一起,他们更多地向对方展示自己的腹侧,还会融洽地将身体倾向对方、靠近对方。这种行为被称为“倾侧行为”、“腹侧展示行为”。而当意见不同时,人们会紧紧地控制自己的身体,避免腹侧前置,会将身体侧离他人,这样的行为是在下意识地告诉别人“我与你有着不同的意见”或“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这种行为被称为“腹侧否决行为”。
当然,与其他行为语言一样,人的很多行为要被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解读。比如,一个新参加聚会的人,表情和动作看起来会比较僵硬和约束,但这并不表示他或她不喜欢聚会或持不同意见,他或她只是有些紧张而已。
人的远离行为一般以“腹侧否决”的形式出现。人的的腹侧(身体前侧)聚集着很多重要的器官,它对喜欢和不喜欢的人或事物都很敏感。当它们遇到喜欢的东西时,腹侧会倾向喜欢者,遇到喜欢的人时也一样;而当我们感觉遇到的事情不妙时,如关系发生了变化或遇到不喜欢的人或物时,“腹侧否决”行为就会出现,具体的表现可能是我们转换姿势或者转身离开。
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开馆后不久,心理学家乔治前去参观,这几乎是每个来华盛顿的游客都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在四处观看那些极富纪念价值的展品的同时,乔治观察到了很多人的迥异姿态。有些人将身体探向展品,试图观察展品的每一个细节;有些人则在靠近展品时略显迟疑;也有些人会先靠近展品,然后随着展示的物品对他们感官的冲击的加深,而慢慢地、轻轻地离开;还有些人显然是被某些展示物品吓坏了,刚近前就突然转身离开。
还有一个例子,也极为生动地说明“扩展领地”的行为语言。
很多人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人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捍卫”自己“领地”的技巧,曾被心理学家生动地描画下来。有些坐着的人会不停地左右摇动身体,仿佛在向周围人施压——请远离我;也有些人在抓住拉手的同时不停地胡乱打碰别人。看起来,这些人好像一直在保护和扩展自己的“领地”,因为他们的行为语言导致没有人愿意靠近他们。还有些人,当不得不坐在或站在这些“古怪的人”旁边时,“古怪的人”会将身体躯干倾向一侧,尽可能地不与旁边人接触。
心理学家认为,做出“扩展领地”的乘客是故意做出这样的行为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周围的人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远离他们的身体。就像一名当过兵的人说的那样:“如果你想让敌人望而生畏,首先自己就得表现得像一颗坚果,无坚不摧。”
(2)距离保护
腹侧是人体中很敏感的部位,因此大脑格外注意对它的保护。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些场合中,当我们不喜欢的人走近我们或靠近我们时,我们马上会下意识地微微转动身体背离或远离或迅速离开。
人们不仅会将身体转离令自己反感的人,还会转离那些没有吸引力或令人厌恶的事物。当然,有些时候,保持距离的行为会出现得很突然或者很微妙,比如,有时只是略微地将身体变换一个角度。
还有情感上产生了“距离”的夫妇,像不和谐的夫妻,或感情冷淡、闹离婚、分手的夫妻,他们的身体接触随着情感的淡漠而随之减少。他们很少拉手,身体也尽量避免接触;并肩坐着的时候,会将身体背离或远离对方。他们在彼此之间搭建了一个沉默的空间,即使当他们不得不坐在一起时,如坐在汽车后座上时,他们就算会将头转向对方,腹侧也不会转向对方。
但相爱的两个人则不同,他们会将身体跨过面前的“阻挡”,比如桌子之类而倾向对方,他们的脸会挨得很近,因为这样能进行更亲密的视线交流。他们会将自己的腹侧倾向对方,即将自己最敏感的部位展示给对方以示友好。
当然,如果现实情况不允许人们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物时,有些人也会下意识地用手臂或其他事物为自己筑起一道“壁垒”,这实际上也是“距离”的延伸反应。
比如,女性的距离保护行为比男性要激烈得多。当女性感到不安全、紧张时,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并令自己感到安全,她们可能会将双臂交叉放于胃部;她们还可能会用一只手臂斜跨于胸前,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斜跨胸前手臂的手肘,“筑起”一道“壁垒”。女性的这两种下意识的行为实际上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隔离自己与他人的距离。
在高中或大学校园中,很多女生走路时常常会将书本抱于胸前,这也是典型的“胸前保护”行为。而男生只是“拎着”书本,新生开学的前几天尤其明显。这是意识中缺乏安全感的体现。以后随着安全感的增加,女生们的动作会发生改变,如将书本放于身体一侧。但考试的那几天,很多女生的这种胸前保护行为又会再次增加,甚至有些男生也会这么做。有些女生还会使用背包或钱包来遮挡自己,特别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她们更是努力营建一个让自己安全的空间。
有一次,一位女士在超市买东西结账。她使用的是借记卡,但收款机一次又一次地拒读。她每次输完密码后双手都交叉于胸前,直到最终放弃并恼怒地离开。心理学家认为,这位女士的卡一次次被拒读,她的手臂就会抱得更紧,双手也抓得更紧。这种信号清楚地说明她的愤怒和不安全感正在上升。
而男性的距离保护行为总是很细微。比如伸出手去拿东西、拽拽领带、整理衣袖或把玩袖口。很多男性表示距离保护的常做小动作是固定领结或领带,因为这种行为可以让手臂护住胸前和颈部,当然这些保护性行为的出现也说明了人在那一刻产生了些许不安或紧张。
(3)一臂距离
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总有一些人始终与他人保持一臂的距离,这种“保持一臂的距离”的真实内容以及内涵意义,明显是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请不要靠近我”“不要碰我”。
如果一个人需要更多的空间,说明他或她的安全感较差,因此,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满足他或她的需求,保持“一臂”距离,让他或她觉得安全。当然如果对方感到很安全,我们可以不必考虑距离问题。还有,他或她距离我们更近一些,这在社交场合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信息,即他或她愿与我们交往。但是,记住,人大多是根据自己对空间的安全感设定一个与他人交往的距离底线的,所以尽管“距离”无言,也是交往中要注意的一种重要行为语言。
解读躯干行为语言的信号
人的身体躯干行为语言的信号有很多,比如躯干伸展、胸膛挺起、双肩动作、叉腰动作、身体后倾、双手交叉脑后、手臂伸缩等。
(1)躯干伸展
躯干伸展是一种语言信号,一种舒适的行为信号。但是,当人们正在讨论很严肃的事情的时候,这样的行为就成了一种“霸道”的表现,不尊重人的表现。当然有些年轻人会在受到父母的责罚时四肢伸展地坐在椅子上以示对抗,这种伸展行为表现的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对他人权威的漠视,是不值得鼓励的,也是让人不能容忍的。因此你的孩子如果在受到批评时做出这样的动作,那么你应该立刻要求他坐直。如果要求无效的话,就挨着坐在他旁边,而出于你对他的“空间”入侵的反应,他会立刻坐直。但如果你放任孩子,他会对自己越来越放任。另外,如果不及时管教,孩子长大后会很容易在本应集中注意力坐直的场合任性做出这样的动作,这对他的交往和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2)胸膛挺起
与其他生物一样,人在试图掌控自己的“领地”时会挺起胸膛。请注意观察一下正在吵架的两个人,他们会像大猩猩那样挺起胸膛。这在外人看来虽然好笑,但是,吵架者挺胸的动作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挺着胸膛意味着不仅给对方以威胁,同时也是自己“不服输”的表现。此外,你也可以从学校操场上要打架的孩子身上观察到这种行为,从职业拳击正式开战前观察到拳击者这种行为。
还有,承受了巨大压力的人,胸膛起伏或扩展收缩都会较快。因为,当大脑的反应系统被激发后,它会“指使”人集中精力做好逃跑或战斗的准备,身体也会试图吸入更多的氧气,而实现这一目的,主要是靠深呼吸或大口喘息来达到的,于是胸膛会大幅度起伏。而当人感到了巨大威胁时,大脑也会说:“可能有情况,我要做好逃走或战斗的准备!”于是胸膛也会有扩展收缩等动作。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健康的人做出这些动作时,可以理解为可能他内心正在承受巨大的挣扎。
(3)双肩的行为
在会议中,特别是当领导走进来说“我想听听大家说说每个人都在忙些什么”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人常做出这样的动作:慢慢地将双肩提升到耳朵的高度,看起来就像脖子没了一样。这一动作的焦点是双肩的缓缓上升,头缩进了双肩内,就好像乌龟那样。做这种动作的人大多属于缺乏信心,内心对自己行为感到非常不好意思。
还有,在工作中,当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自己的骄人业绩时,业绩平平的人也会把头越缩越低,肩膀不断上升,仿佛要把他们的头挡住一样。这种行为的出现同样是缺乏信心的表现。
在家庭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双肩动作。比如说,当父亲对孩子说:“我为因为有人打破了床头灯却没有人告诉我是谁而感到伤心。”这个时候,犯了错的孩子通常会做这样的动作:低着头、双肩升至耳朵高度。
另外,如果你观察细心,就会发现很多运动员输了之后也会做出这样的动作。
而耸肩也是双肩行为中较为突出的一种语言行为,同样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比如,当老板向员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听到过客户的抱怨吗?”员工可能会回答说“没有”,然后耸耸他的一个肩,这就说明这个人没有说实话。如果他是诚实的,他会双肩耸动,而且耸动应该是敏锐的、向上的,双肩动作也是一致的。所以,只有想掩饰的人才会耸一个肩。而当人们对自己说的话确信无疑时,也会大幅度地向上耸动双肩,因为这种背离重力的行为表明这个人感到很自信,并且对自己的言行充满责任。
(4)手臂“捍卫”行为
人的手臂除了可以保护自己或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还可以用作“领地标记”。
手臂在行为语言中起着向他人传达自己主导地位的功用,手臂最常见的是做出“捍卫领地”的动作。
有一次,一个人要在飞机上完成一些文字资料,坐下后刚拿出东西,他旁边座位的人来了,这人体积超大,一坐下,挤占了这个想写东西的人的“地盘”。这个人只能得到一个扶手,另一个扶手被那个胖人手臂挤占了。如此一来,这个人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倾向一个扶手一边了。最终,写作者决定放弃争夺,而他旁边体积超大者获胜了,舒适地将身体“压”在了他人扶手上。
手臂这种“捍卫领地”的行为到处可见。
有一次,在机场,一位旅客被告知需要为他超重的行李支付额外的费用。结果,这位旅客激动地伸开了手臂并将双手及手臂摊放在了柜台上,他的双手之间距离很远,他的前胸也压在了柜台上。自然,争论发生了,后来,机场工作人员后退了一步,并将双臂交叉放于胸前。机场工作人员的这种动作所传达的信息十分明显,那就是如果他不愿配合机场制度,就上不了飞机。
当然,自信的人或地位较高的人“抢占”的“领地”总是比那些不自信的、地位较低的人“抢占”的“领地”多很多。比如,占优势的人可能会将手臂搭在椅子上,以此让别人知道那里也是他说了算;男女约会时,男性可能会自信地将一只手臂搭在女友的肩上,或将手揽在女友腰间,仿佛那是他资产的一部分。还有,“桌上礼仪”中,权势较中、地位较高的人总是一坐下来就“占领”尽可能多的“领地”。
综上,手臂的行为语言需要多加观察,才能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心理。通常情况下,温和的人总是会控制收束自己的手臂,而强壮有力或愤愤不平的人会伸展手臂以示自己的“力量”。
在商务会议中,占有较大优势的人很可能对所讨论的内容非常自信。他们发言时,也会附加手臂动作,这种行为,表达的信息就是“我十分自信”。相反,当被问到令他们不好回答的问题时,其伸展的手臂会立刻缩回。
在佛罗里达莱克地区的一次反恐演习中,在描述演习指令时,策划者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自信地谈论这次演习的每个细节,同时将手臂伸展开来。但是,有一个人突然问道:“联系莱克地区的急救人员了吗?”就在那一刻,这位策划者立刻收回了手臂,双手合起放到了双膝上,同时,低声答道,“噢,这个这个……”
策划者这种“捍卫领地”式行为表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自信时手臂会伸展出去,不自信时则将它们收回。
(5)双手叉腰
还有一种“捍卫领地”的行为,那就是双手叉腰,它也常被用来声明统治权或维护权威的。
警察或者军人说话时,常会摆出这样的姿势,这是他们的命令式习惯训练的一部分。但这种姿势有些人建议如若退伍进入社会其他领域工作,最好将此姿势“软化”,否则他们看起来会让人望而生畏。当然,这些建议被采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习惯养成有时很难改变。美国FBI在给警官或监督人员培训的时候,始终都在提醒他们注意这种行为,并且十分确定地告诉他们,如果便衣不能改掉这种习惯,他们很难不败露身份,那么这无异于将生命置于危险之地。
对于女性来说,双手叉腰这个行为还有着特殊的用途。比如在面对一群男士的时候,双手叉腰表示她们能够驾驭一切。我们常见在男性工作集中的地方,男人们常常会表现得盛气凌人,他们双手叉腰,或表明自己的“地盘”神圣不可侵犯,或表示自己不畏惧他人,显示强大力量。
(6)身体后倾,双手交叉于脑后
在身体躯干的行为中,还有一种“领地宣言”,这种行为与叉腰行为相似,在会议和其他需要坐着的社交活动中很常见,那就是:身体后倾、双手交叉于脑后。
一位心理学家曾与一位文化人类学家谈及这个行为时说:这个行为让人们想起了眼镜蛇,眼镜蛇们用“兜帽”警告其他动物不要靠近自己的“领地”。这种“抱头效应”使人们变得比实际尺寸还要大,好像在对别人说:“别惹我,我的地盘听我的。”当然,这种表示控制力的行为会有一种强弱次序。比如,在等待会议开始的过程中,办公室主管可能会做出身体后倾,双手交叉于脑后或抱头的行为,然而,当比他地位高的人走进来后,他的这一行为会立刻消失,这表明了主管在遇到比自己官阶高的人时,自信立刻下降了。
面部语言的生动性
在现实生活中,面部行为语言无处不在。一个不易觉察的眼神,一个简单的皱眉行为……都在向他人表达着意愿、透露着思想、传递着内心的信息。同样地,一个人如果说了谎,他的面部行为也会在不经意中泄露其信息,露出其破绽。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不计其数的复杂而又十分微妙的现象,并且变化十分迅速、敏捷和细致,同时,还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情感与传递信息。所以说,人的心灵“画板”是动态的,有经验的人通过观察人的面部和表情变化,就能探知对方的内心世界一二。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面部表情也越来越细致。分析面部表情及行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固化在人脸上的表情显示的个人性格特点;另一个是行为和表情的细微变化显示的一个人心理变化。
人与人在交流时,应尽可能多地获取行为语言的信息,其目的是:
最大限度地了解对方;掌握其所处的境况;避免危险、欺骗、窘境及其他利益的损失;引导、确认或控制对方的想法。
人是表情、行为丰富的动物,人在各种活动中,不知不觉会通过表情、行为显露出内在心理活动,学会观察,会让你在第一时间客观地了解对方!当然,人的细微行为、细微表情与普通常态行为、常态表情的差异在于它们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所以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捕捉稍纵即逝的信息符号,有效“读心”。
人的行为语言实质上已是一个极大的范畴,包括了表情、行为。它们源自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犯罪学、传播学及人类学的最新发现,据考证,人的细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仅为1/25秒至1/5秒的非常快速的动作,在人试图压抑或隐藏其真正情感时最容易出现,与撒谎或不想表露自己真实情感联系紧密,也就是说,人常常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细微表情一般限定在面部表情上,也是行为的一种,而像下意识的手指抽动、腿有轻微抖动等动作,也有生动的“表情”。因此,行为和表情有交叉,也各有独立性。但它们都是一种自发性的动作,更多的是潜意识的,与思想是相左的,很难掩饰,很难伪装。
人的行为、表情都是“读心”的重要依据,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在1969年提出。
当时,一个名叫玛丽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告诉主治医生,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剑兰和花猫。当她提出请求的时候,她显得神情愉悦而放松,不时地眯起眼睛微笑,摆出一副妩媚的模样。令人震惊的是,玛丽在回家之后却尝试了三种方法自杀,结果未遂。
事后,埃克曼将当时的视频反复播放,看慢镜头仔细观察,结果在两帧图像之间看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那是一个生动又强烈的极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续了不到1/15秒。后来,埃克曼将不易看到的表情称为“微表情”。
1978年,埃克曼发布了人面部动作编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埃克曼提出人脸部的肌肉有43块,但可以组合出1万多种表情,其中3000种具有情感意义。埃克曼根据人脸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他认为分析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就能得出面部表情的标准运动。
2002年,埃克曼又对这个系统进行了一次升级,对表情的捕捉准确率达到了90%。他说:“表情是文化的产物。面部表情是人类共有的,如果一个人愤怒,不管是来自纽约还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脸上都会表现出同样的表情。”
而行为则是更大意义上的“表情”。人们的身体常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传递着或表现着许多内心的信息,这就是肢体动作语言,这种肢体语言也是行为语言,是人在不经意间流露的情绪、动作以及内心真实的意图。
举手投足的语言
FBI在审讯罪犯的时候,经常观察其举手投足的变化,以确定罪犯是否在说谎。当然,观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身体行为的语言不仅仅是一抬手、一动脚那样简单,身体行为的背后往往蕴涵着复杂的思想密码和情感动机。
比如,一个弯腰可以折射出对他人的态度,一份谦逊可以显露出智者的胸怀,一个拥抱可以温暖孤独的心灵……总之,举手投足是人最好的一张名片。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及其本性,往往会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流露出来。由此可见,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合乎情理,也是衡量人是否放松紧张的标准之一。
一位心理学家要求第一队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保持双腿和双臂的自然状态,不跷二郎腿,也不将双臂环抱于胸前,尽量以一种放松的姿势听“讲座”。在“讲座”结束之后,研究人员记录下了每位志愿者对讲座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本人对此次讲座的想法和观点。
之后,心理学家又安排了第二队志愿者进行了同样内容的试验,讲座的内容也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在心理学家的要求下,这些志愿者在听讲座的时候都必须跷起二郎腿,同时将双臂交叉紧紧抱于胸前。
试验结果显示,与第一队志愿者相比,第二队志愿者所掌握的讲座内容要少38%。与此同时,他们对于讲座内容阐发的观点也更加苛刻、挑剔。
可见,当一个人感到紧张不安想保护自己,或不愿接受他人意见的时候,他很可能会将双臂交叉或环抱,紧紧放于胸前,借此告知他人他有些紧张或不安。
还有一种情况,当人们在强调某一重点的同时会挥舞手臂,以此来表明自己的主导地位。常见旅店客人到前台求助,开始时,他的手臂是紧靠身体的,当他的请求被拒绝后,手臂也发生了变化,伸出得远了,双手距离也拉大了。随着双方的对话越来越激烈,他双手扩展的“领地”也越来越大,身子甚至“爬”在了台面上。这是一种十分强烈的应对反应,它表明动作实施者的一种需求,一种对话语权的渴求。
当然,人的观察不应限于刚碰面的几分钟而已,交往越深,就越能看到对方真正的举手投足的行为反应包含的内容,因为除非接受专业训练,否则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对方便会不经意露出本质的特性。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必须特别注意对方突然出现的一些“异常”行为,例如,用手触摸或按摩颈部。人的颈部有许多神经末梢,只要稍加按摩,就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与心跳速度,消除紧张。另外,用手按摩额头或是摸耳垂,这也是一般人紧张时会出现的行为。还有,如果男士拽拉领带,或是女士玩弄颈上的项链,也代表内心紧张的意思。一个人在感到不安、不适、恐惧或忧虑时,还会用手掩盖颈窝。而摩擦前额通常表明一个人正处于举棋不定,或者感到某种不适状态之中。
此外,有时候当你发现对方动作加速或者决定很果断时也要注意了,对方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没信心。真正有自信的人会深思熟虑,淡定从容,而不是不假思索就做出决定,急于表现自己的“信心”与“能力”。因此,当你观察到某人的上述行为时,一定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决定是否自己要说些话让对方放松。
人的行为动作除了能显示当时的状态之外,很多时候也是个性的展现,行为语言能反映不同人的个性与行为模式。像:
(1)习惯盯着别人看的人
代表警戒心很强,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情感。面对他们,就要避免出现过度热情或是开玩笑的言语。
(2)喜欢提高音量说话,或者手臂“飞舞”的人
多半对自己很有自信。
(3)习惯一坐下就跷二郎腿的人
这种人属于充满自信,而且有行动力,下定决心后会立刻行动。
(4)习惯边说话边摸下巴的人
通常个性谨慎,警戒心也强。
(5)习惯将两手环抱在胸前的人
做事谨慎,行动力强,大多较坚持己见。
(6)习惯将手放于颈窝的人
通常女性较多,做事谨慎,有犹豫不决的性格。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观察到他人的行为或表情,以及行为或表情中透露的内在活动轨迹,当然,具体怎样“读懂”,还要看你自己的判断能力了!
2.解读大脑行为
不要忘记我们的大脑
生物学家认为一个人身体上最具指挥的部位——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真实感觉或意图的部位就是大脑。
大脑在人的行为语言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具有指挥、说一不二的功能。人在产生不同心理的时候,大脑会将这些信息用行为语言的形式“泄露”表现出来。
人的大脑对生存反应可以追溯至人类远祖时代。大脑的生存反应也是逐步健全成长的。大脑不仅是中枢神经,更是神经系统中的“硬件”,很难伪装或剔除,就像人们在听到很大的噪声时试图压抑那种吃惊但压抑不住的反应一样。因而,大脑的生存反应是诚实可信的行为,这已经被心理实验所证明。
人的大脑中枢神经是人唯一一个不休息的部位,它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另外,大脑也是人的情感中心,各种信号从这里出发,前往身体的其他部位,而大脑中有许多“部门”各自管理着人的行为,有的与情感有关,有的则与思想有关。
那么,大脑是如何有效地表达行为语言的呢?
一般当大脑感到舒适时,精神或心理上的舒适就会反映在行为语言上,具体表现为满足和高度自信。反之,当大脑感到不适时,相应的行为语言就会表现出有压力或极度不自信。特别是,当人们遇到危险时,大脑会迅速调整人的行为。比如说受到上司批评的员工会极力为自己争辩:比如小伙计遇到了一个铁石心肠的老板,只好收拾东西走人,等等。
人的大脑就像一台计算机,能够接收或保存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大脑能对不高兴事件的经历进行编辑和记忆。例如,手被火烫伤了,受到他人的攻击或受到让人沮丧的批评等。当然,大脑还可以对高兴的事情进行编辑和记忆。例如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或者是受到表扬,或者是一段令人愉悦的交际关系等。人的脸通常也会引起大脑的反应。例如,当人们见到一位久违了的老朋友或认出一种儿时的甜美味道时,欣慰快感便会油然而生。
心理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大脑的研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脑对人们的周围世界的反应是条件式的,是不加考虑的。它对来自环境中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也是最真实的。当然,人的大脑也有善于伪装或擅自编织谎言的功能。这是随着人的成长、经历的事情多了后逐渐增添的“功能”。
1999年12月,美国海关截获了一名恐怖主义分子。入境检查时,海关人员发现这名叫阿默德的人神色紧张且汗流不止,于是勒令他接受进一步询问。那一刻,阿默德曾试图逃跑,但是很快就被抓住了。海关人员从他的推车里搜出了炸药和定时装置。阿默德最终供认了他将炸毁洛杉矶机场的阴谋。
神色紧张和流汗不止正是人的大脑对巨大压力固有的反应方式之一。
还有,很多人在被询问时会感到不适,经常会喊冷,这也是大脑的真实反应。比如警官调查嫌疑犯、犯了过错的孩子或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公司员工等。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当人们感到巨大压力时,大脑就会召集身体的各个系统进入“冻结”、“逃跑”、“战斗”反应的准备状态,这时,有些人血液会暂时离开皮肤,使人失去正常肤色,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大惊失色”;还有些人在遇到巨大灾难时会身体发软,站不起来;更有些人在回答不出问题时,大汗淋漓;等等。
所以,了解一些必要的大脑对人发出的行为语言,对“读心”和“攻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冻结、逃跑和战斗反应
冻结、逃跑和战斗反应都是大脑应对威胁或危机时的正常反应,它们也遵循着相应的规律和次序。下面我们来依次了解一下这些人体本能的正常反应,认识大脑的非语言行为。
(1)冻结反应
冻结反应是大脑本能的正常反应,当人们遇到威胁或危机时,通常首先会是“冻结”自己,让大脑系统提高警惕。比如当一个人被问及是否有盗窃行为时,“盗窃者”首先会“愣住”,也就是先“冻结”自己。
在生活中,很多“冻结”反应常常是善意的。比如一个走在街上的人突然停住,然后用手拍一下自己的脑门,接着转身跑回家去锁门。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的人常常会屏住呼吸或只做浅呼吸。参加面试的人可能注意不到,但是周围的人是很容易发现的。于是,很多面试官会在面试开始时或进行到一半时告诉面试者放松,面试者也会深吸一口气。
一些到医院等待抽血的人,伸出的手臂往往是僵硬的,此时,医生常拍拍抽血者的手臂,告诉抽血者放松。
战斗中的士兵感觉到危险时也会采取“冻结”的反应。当“排头兵”“冻结”时,其他人也会“冻结”,所有的人都做出相当一致的反应,无须任何理由。
“冻结”反应还出现在审讯中。美国FBI在审讯疑犯时,常发现问讯对象把脚放在安全的地方,比如椅子腿后面,而且会在一段非常时间内保持这样的姿势。每当看到这种行为时,FBI就知道:“这个人某个地方有问题了。”“这个人可能在说谎,也可能没有,但能肯定的是,他正在承受某种压力。”于是会顺藤摸瓜,找出他“不适”的原因。
减少曝光率也是“冻结”反应一种。人们在商场的监控录像中会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小偷们通常会弓背弯腰,尽量隐藏自己。其实,这样的举动让他们在人群中会更显眼,因为大多数人在商店里会很自然,他们向上挺的动作多于向下弯的动作。
还有,“有问题”的人会通过限制自己头部的曝光率来达到隐藏自己的目的,如竖起衣领或低下头;一些小偷盗窃时常用头套套住头,只留眼睛等,这又叫“海龟效应”。“海龟效应”是最典型的“冻结”反应之一。
当“冻结”反应不足以消除危险或解决危机,或当它不再属于最佳方案时(如“威胁”太近了,危机来得太快了),大脑的第二套方案就是逃走,即“逃跑”反应。显然,选择这样的目的就是要逃离威胁,或者,至少离危险、危机远一些。而为了让人们逃离危险、危机,大脑会指挥人的身体,让它采取行动,人类数千年来皆是如此。
(2)逃跑反应
心理学家表示,人的身体在感觉到危险、危机时常常选择逃离。比如突然有东西飞向我们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躲避,这是立刻逃跑的信号。通常情况下,这种反应与袭击物体的性质无关,不管是球,还是正在行驶中的汽车,只要人们感觉到危险了,就会赶快闪躲。同样地,当一个人站在令自己讨厌或不喜欢的人旁边时,其身体也会倾向远离那个人,这也是一种变相的逃离或逃跑。
当然,在现代生活中,许多人生活在城市中,而不是田野中,于是,人们的逃跑反应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许多人对逃跑反应做出调整,逃跑的行为不再那么明显,“躲开”、“远离”成为“逃跑”反应的变相行为。但目的是一样的——让自己避开或远离那些不安全的人或事。
如果你回想一下你所经历过的“互动”事件,你可能会想起一些“躲避”行为,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躲开或远离那些不必要的“关注”。就像孩子不喜欢桌上的食物时转身离开;路过打架的人时赶快躲开;丈夫躲开唠叨的妻子等。任何人都有过想逃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或有过躲避可能因威胁带来的人或事的经历。
在谈判中,当一方听到另一方不合理的报价时,或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感觉到没有达到目的时,人们很可能会将身体转向另外一边,同时出现的可能还有各种“阻断行为”,如闭眼、揉眼或用手捂住脸等。他们不仅会将身体倾向谈判桌或某个人的另一边,同时也会将脚转向另一边,有时甚至转向出口的一边。这些“逃跑”反应其实是要给保持距离的身体传递信号,同时信号告诉对方,它们的主人对当前的谈判很不满意。
有些人在餐桌上起了争执,会觉得胃感到不舒服,这是什么原因呢?当一个人感到心烦意乱的时候,进入消化系统中的血液就会减少,甚至低于正常消化所需要的量。血液被“调离”了消化系统,而被输往人们的心脏或四肢肌肉处,目的就是为“逃跑”做准备。
还有,父母在饭桌上吵架,有些孩子没有了食欲,这是因为他的大脑向他的营养吸收和消化系统发出了警告,告诉它们赶快为“逃跑”和“保身”做好准备。
依此类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会有恐惧的心理了。从本质上看,人们在遇到紧急事件或危险、危机发生时,身体会说“快逃吧”,目的就是保全自己或为“对抗”做好准备。
(3)战斗反应
大脑中除了“冻结”、“逃跑”反应之外,就是“战斗”反应了。当人遇到危险、危机时,“冻结”和“逃跑”反应都不奏效时,就只剩一个选择了,那就是直面危机、危险,进行战斗。
人类在进化的同时,掌握了将恐惧转化成愤怒的本领,而这种本领能帮助人们勇敢面对并击退进攻者。当然,放纵愤怒也许并不是明智之举,甚至是不利于自身的,但是不战斗,自己没有别的路可走,于是人的大脑在战斗反应上开发了几种“战略”,战斗反应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身体参与搏斗这一层面了。
古时,人们理解战斗即“动手”,但现代人参与肉搏的机会少之又少,于是,即使是没有身体接触,也要“进攻”。比如,使用姿势、眼神、张开胸肌或挑衅进攻者的私人空间等。此外,还有争论,也是一种战斗反应。
“争论”一词的本意只是辩论或讨论。但过激的讨论则是一场没有身体接触的“战斗”。争论中的侮辱、人身攻击、反驳、诽谤、激将法以及挖苦都是“进攻”的方式。法律诉讼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现代化的“战斗”或“进攻”,只是结果由“规定”裁定。而在诉讼中,当事双方需要就两种对立观点进行勇敢的辩驳,这实际也是一种“战斗”的过程。
战斗不仅是身体上的一种博弈,也是思想和行为的交锋。
在通常情况下,心理学家会建议人们尽量避免战斗反应,无论是口头上的还是身体上的,因为“进攻性”的战斗反应很可能导致人情绪混乱,精神疲惫,战斗者身体受伤,甚至失去性命。同时,不能对面临的危险做出正确的评估,也会影响战斗的“结果”。即当人们的情绪无法控制时,人们的判断能力会受到影响。因为此时此刻,人们的认知能力已经被“劫持”了,“劫匪”就是大脑的战斗反应,而胜败均是其次了。
当然,输的人自然是败了,但赢的人也会身心俱疲。
事实上,无论是“冻结”反应,“逃跑”反应,还是“战斗”反应,这些都能用来迅速解读一个人内心的所思所想,因为这些反应都是大脑反应最为直观的表现。
有趣的“安慰”行为
(1)“安慰”行为
心理学家对行为语言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后发现,人在痛苦或伤心时,尤其是在一段令人悲痛或充满威胁的经历中,“安慰”行为就会出现。
“安慰”行为并不专属于人类,比如,动物中的猫和狗会舔自己或同类,这也是一种“安慰行为”。不同的是,人类的“安慰”方式更多。像孩子吸吮拇指的动作,学生咬铅笔等动作。很多人注意不到这些细微的“安慰”行为,也就意识不到它们在揭示一个人思想和感觉方面的重要意义。
“安慰”行为的类型很多,比如,很多人在感到有压力时通常会轻轻按摩一下颈部、摸一摸脸或拨弄一下头发,这些行为大多是自发的,下意识的,是大脑发出了信息:“现在请安慰一下我吧。”于是,人们的手就会立即采取行动,帮助人们放松。除了上面所讲,还有擦一下脸颊或用舌头舔一下嘴唇,或者鼓起脸颊然后再轻轻地呼吸一口气,这些都是“安慰”反应。
实验证明,如果感到压力的人是位吸烟者,他抽的烟会更多;如果一个人在嚼口香糖,突然觉得有压力就会嚼得更快。当然“安慰”行为的出现一般是以安抚为满足大脑的要求为前提。
“安慰”行为会泄露人很多秘密,会告诉别人你的不安,或者你正处于紧张状态,又或别人所做或所说的事情产生某种消极抵抗反应,当然,“安慰”行为一般并不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但能帮助人们进入冷静状态或保持冷静。
“安慰”行为从某种角度看,是我们的大脑反应的“接应队员”,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真实感受。在人们的“安慰”行为中,触摸或抚摸颈部是一种最常见的回应压力的行为。比如,当一个女人用手触摸她的胸骨上切迹(“颈窝”)或将手放置在这个部位时,说明她感觉到了苦恼、威胁、不适、不安全或害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线索,因为,这个行为,使人们可以判别这个女人是否有不安的情绪以及她所说的话是否有说谎成分或是否隐瞒了重要的信息。
在一次侦查工作中,人们都认为佩枪的危险逃犯很可能会藏匿在他母亲家里。于是一名特工和一名心理学家一起来到了一位老妇人的家门口,心理学家敲了门,那位老妇人请心理学家进去。心理学家出示证件后开始询问一系列问题。当心理学家问到“你儿子在家吗”的问题时,老妇人把手放到了颈窝上,然后说:“没有,他不在。”心理学家注意到了老妇人的举动,但是却接着问下面的问题。几分钟后,心理学家再次问道:“你儿子会不会趁你外出时偷偷进入房子?”老妇人又一次将手放到了颈窝上,然后说:“不,没有。”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已经可以确定他儿子一定就藏在家里。心理学家继续提问,一直到离开的时候,心理学家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么,我再问一遍,你儿子确实不在家里,是吗?”这一次,那位老妇人又下意识地把手放在那个位置上说“不在”。由此,心理学家更肯定那位老妇人是在说谎了,于是心理学家让特工申请了搜查令,结果他儿子就藏在拥有一堆盒子下面的密室里。
还有一次,某位心理学家帮助警方破案,心理学家问受审者:“您知道希尔曼先生吗?”受审者回答说:“不知道。”受审者说话的同时,摸了一下自己的脖子,心理学家虽然不能确定他是不是在撒谎,但是心理学家知道,受审者面对这样的询问感到紧张了,以至于他要在给出答案后进行自我“安慰”。
“安慰”行为能够帮助人们找出安慰者想要隐藏的信息。心理学家发现,与测谎仪相比,人的“安慰”行为的意义更大,也更值得信任。
(2)“安慰”行为的方式
心理实验发现,当一个人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时,通常会做出摩擦前额,或者出于各自的爱好,包括嚼口香糖、吸烟、大量进食、舔舌头、搓下巴、抚摸脸部、把玩物品(钢笔、铅笔、唇膏或手表等)、拉头发或抓小臂等动作。而在回答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或在某些境遇不愿意听到、看到某些东西、或想到有什么压抑的事情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触摸脸、头、颈、肩、手臂、手或腿等不同的身体部位。
这些均属于“安慰”行为。
“安慰”行为中,还包括吹口哨、自言自语等行为。在黎明或黄昏时分,行走在陌生城市或无人的走廊的人会吹口哨,让自己平静下来。有些人甚至会自言自语,目的也是为了让自己平静。一名心理学家说,他发现有些人在感到紧张或心烦意乱的时候,就会说个不停。当然,这些触觉和听觉的“安慰”方法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像有些人手扶着头,用铅笔敲桌子或用手指打节拍等。
还有些时候,我们会看到某些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不停地打哈欠。事实上,打哈欠也是“深呼吸”的一种方式,当人们感到口干时,打哈欠会将压力传递到唾液腺上,这个时候,嘴内外结构的伸张会迫使唾液腺释放出水分,来缓解压力造成的口干。所以,有时人们打哈欠,并不是因为没睡好,而是因为有压力。
搓腿行为是一种经常被忽略的“安慰”行为,因为这一行为通常是在桌子下方或有隐蔽物遮挡下完成的。人们会将一只手或双手放在一条腿或者双腿之上,然后再沿着大腿向下搓到膝盖,有些人只做一次,有些人会反复做这样的动作,或者反复搓摩腿的某一部位。搓腿行为,目的不只是为了稳定情绪,更是为了尽快消除紧张感。这种行为语言值得人们好好观察,因为它能有效地反映出一个人是否处于压力状态下。
在心理学家看来,搓腿行为的意义十分重大。一名心理学家在研究很多案例中观察这一动作,他认为,当一些人面对无话可说时,比如,他自己再清楚不过自己是撒谎者时,他常常这样做这个动作。
FBI办案过程中,FBI会注意观察问讯对象是否会出现手部或腿部“安慰”行为,并观察这类行为是否会随着问题难度的加深而增加。因为,不管是动作频率还是动作幅度的增加,都说明某个问题可能令问讯对象感到不适,或者是因为问讯对象已经产生了犯罪意识,或者是因为问讯对象正在说谎,再或者是因为询问者正在逼近一些问讯对象不想谈论的问题。另外,这种行为还发生在问讯对象不想回答时。
生活中,很多人在面临压力时会将手臂交叉并反复用双手摩擦肩膀,这常常会让人想起母亲抱住孩子的场景。这也是一种保护性安慰行为,它能让人平静。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安慰方式,人们这么做,目的让自己产生安全感。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双手交叉于胸前,身体后倾并表现出挑衅的神情,就得将这个行为与“安慰”行为加以区分了。
有时,“安慰”行为很细微,变化很快,瞬间即逝。像有人轻轻弹扫衣服或校正领带的位置等,这看起来可能像是在打扮自己,实际上是在平复自己紧张的神经。这些行为也都是有效缓解压力的“安慰”行为,同样受大脑的管理。
在举行商务会议时,那些有着紧张心情或缺乏安全感的男性通常会用手提公文包,或是将文件夹抱在胸前等方法来掩饰内心的紧张或不安情绪。相比较而言,女性用来掩饰内心情绪的动作就显得更加隐晦以及不易发现。因为,如果她们意识到自己的仪表或行为有所不妥,或是感到不自信,她们完全可以紧紧抓住手提包或钱包等随身物品而不必做出明显的动作。这都是“安慰”行为的延伸发展。
在手中拎一个提包或是握一束花,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最常见的公众形象之一。尊贵的女王似乎并不需要用手拎包来装诸如唇膏、化妆品、信用卡以及电影票之类的随身物品。但事实上,女王总是手拎各式各样的皮包,据说皮包是她在必要时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在某次外出当中,观察者们留意到,当英王想步行片刻,或是驻足停留,或起身离开,或想摆脱眼前某个人时,女王都会通过手拎皮包向随从们发出信号,而这样的信号前后共出现12次。
因此,如果看到有人紧紧抓住或者是不断触摸身边的某些东西时,你应该可以判断出,此时对方正处于紧张或不安的状态中,你要设法消除对方的这些情绪,否则你们的交流很可能会受阻。
(3)“通气”行为
“通气”行为也属于“安慰”行为,通常一些男性会将手放于衣领和脖子之间,然后用手将衣物拉离自己的皮肤。这是对压力的一种回应方式,也是反映一个人对自己想到的事情或所处的环境感到不愉快的信号。
女性的“通气”行为则较为巧妙,可能只是抖动几下衬衫或向后撩一撩头发。
常见交谈中的商人可能会突然系上西装或夹克外衣的扣子,而谈话结束后,又会重新解开扣子,当然,扣上衣扣并不一定表示一个人感到了不适,多数情况下,人们扣上衣扣则是为了让某个场合变得更正式或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而在烧烤野餐之类的聚会上,解扣所表达的含义更多是因为热。
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衣服有袖扣的男士会在穿越人较多的房间或舞会大厅的过程中调整袖扣的位置。事实上,他们不过是想借此掩饰自己紧张的心理,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英国王子查尔斯的标志性动作,就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他出席露天活动,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查尔斯王子都会习惯性地调整自己的袖扣,心理学家认为他是给自己营造一种安全的感觉。
女性的“通气”行为与男性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男性多喜欢拽拉衣领,让脖子感觉“舒适”,而女性多喜欢挽起衣袖,让胳膊裸露;或撩起长发,尽量让头发向后。有时也会摘下戒指或手镯撸下把玩。或者拉拉项链,扭转或把玩项链,当然这是在她们戴项链的前提下。还有就像是之前提到的女性“通气”方式,就是用手伸进衣领处去抚摸她们的胸骨上切处。还有一些女性在感到压抑、心神不定、受到威胁、恐惧、不适或焦虑时也会用手触摸或覆盖胸骨上切处一部位。有趣的是,怀孕的女性最初会把手移向颈部,但最后一刻,她还是会将手放在肚子上,仿佛要盖住她的胎儿似的。
因此,如果一名女性开始探手进颈间把玩自己的饰物,那说明她可能有点紧张或觉得不安全了。如果她将手伸向了颈窝,也就是胸骨上切处,那就说明有什么事情令她焦虑不安了。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女性使用右手盖住自己的颈窝,她会用左手托住右手手肘。而在压力过后,或当不愉快的事情暂停的时候,她的右手会放低一些,并逐渐放松下来抓住左臂。如果局面再次紧张,她的右手会再次上升至胸骨上切处。如此说来,女性手臂的运动有点像压力计上的指针,根据压力的程度变化着,上升,回落,上次,再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