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易经》中的“反”
就《易经》的“易”字来说,易是变动。“反”字是变动的正和反。在《易经》的卦义中,是讲宇宙人生变动的相反和返回。我们来看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反”在每个卦爻辞中。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个卦由两组三个爻构成,在下面三爻叫“内卦”。“内卦”多半代表思想、家庭和其他主观个人的或内在的事物。在上面三爻叫“外卦”,一般来说,多半象征外在的行为、政治事务等。在每个卦中,都有两爻特别关系到返回,这就是第三爻和第六爻(注意这些爻都是从最下面往上算)。当一个人在第三爻上,即将进入第四爻,代表他必须从理念进入行动,或从安全的家庭内转向有责任的政府。因此,卦爻辞的判断都是停下来检验自己。例如,乾卦的第三爻爻辞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卦》)孔子的小象补充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即从事于自我反省的道德活动。
叧外一条有关返回的是第六爻,它在卦的最上面。任何事情到了极点和达到限制点时,就会返回或变成相反的作用。所以,此爻在卦的极限,常处在变的位置或返回到原始点。例如,《家人卦》第六爻说:“有孚威如,终吉。”“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家人卦》)“反身”就是反省自己,返回到内心或返回家内(第三爻),即以德修身而齐家。
第二是“反”在两个卦之间。
所有的六十四卦是相互关联的,其中有十二个卦的意义是相反而又相成的:例如否(十二卦)和泰(十一卦)、复(二十四卦)和剥(二十三卦)、解(四十卦)和蹇(三十九卦)、损(四十一卦)和益(四十二卦)、鼎(五十卦)和革(四十九卦)、既济(六十三卦)和未济(六十四卦)。每对两个卦的爻辞不仅有相反的对比,而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从相反中求它们相辅的作用。如果我们能检视并理解它们阴阳的交互作用,就会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了。
第三是卦的复返。
复卦的“复”字和“反”字相同,而有不同的字形。复卦的第一爻(最底下的)是阳,上面的五爻都是阴,表示阳爻的刚强之气向上发展,而上面的阴柔之气逐渐减弱。在自然界,阳气开始替换阴气,显示春天将至。“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彖辞》)这就是说阳气又返回到人间了。
这段话是孔子的评注,它是强调阳爻之气和万物的生生不息之态,这是表现出天地之心。这和老子强调宁静表现的天地之心是相互对照的。虽说生动之气和宁静是不可分割的,但在《易经》中却强调生生之气的重返人间。“反复”是阴阳之气的相交,所以“反”或“复”是《易经》的中心旨趣,在这里“反”变成一个道德的名词,告诉我们每件事情都可以通过变化而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