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建筑设计科学的深入发展与人文思想的进步,人们意识到,对于环境的要求不能仅停留在对空气、阳光等生理需要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能使人产生心理认同感、归属感,能营造丰富多样的环境场所。如何使环境营造产生有生气的生活?如何使环境具有亲切的感染力?建筑空间的审美取向究竟基于什么标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筑理论界对建筑审美的本体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针对社会学、语言学、感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建筑美学提供了新的标准。在近代西方建筑思想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行为建筑学、建筑心理学等以人的生理需求为研究对象的建筑研究思想。例如,符号学、现象学、类型学、形态学等以建筑美学中的人文因素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观点,为建筑审美提供了新的评价依据与标准,并提出“宜人的生活空间,是建筑的根本目的与潜在功能”,确立了以人的生活体验为本体的设计观念,以此作为指导建筑设计的理念。
结合我国国情与时代特色,对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思想,为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人性化”的室内设计原则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深化人们的生活内涵,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改变盲目的设计现状,从人的角度探讨室内空间的表达方式,从室内空间的角度观察人的需要,是我们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室内空间及其环境设施因人的需要而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使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人们会提出不同的“舒适度”要求。随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室内设计中,对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了解得越深入,设计师的决策便越有说服力,室内设计就不会千篇一律。这个设计阶段并不是孤立的,它要与设计准备阶段的资料准备工作挂起钩来。设计者应从资料中分析、提炼出形象的符号和有代表性的文化信息,以至达到特有的人文氛围。空间环境与人的生活情结关系将越来越深。在室内设计中,主题“人性化”策划是设计中的灵魂,它需要对室内设计行业和其空间布局的深入了解,运用空间设计的手段进行创新性的发挥,达到“人性化”设计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