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保护与营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2 相关概念

1. 大遗址

1997年国务院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遗址”这一概念。关于这一概念的产生,学术界普遍认为“大遗址”是近十几年我国文物事业向文化遗产事业转型过程中,从我国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角度提出的一个特有的概念,反映了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特色。大多学者认为:大遗址是专指我国文化遗产中规模大、文物价值高、分布集中的文化遗址。综合学者的阐述,大遗址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大”字上,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大;二是文物价值高[6]。国家文物局编制的《“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对大遗址做了外延性的范围界定,指出“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6]。另外,有学者指出:大遗址的概念,包括了3个层面的理解:一是大尺度建筑、构筑物的具体遗迹及其群体和包含物,往往与具体的考古调查发掘和保护修复技术相关;二是大型古遗址、古墓葬区等文物保护单位,包含上述遗迹并将其称为本体、实体,受到法律保护和约束;三是以古遗址、古墓葬区为主的不同时代和类型的文物保护单位组合、片区、历史地区与城市,可称为大遗址地区,是区域概念。提出大遗址的概念,基于前两层理解,主要指第三层理解[7]

图1-2 大西安主城区人文景观风貌区划(彩图附后)

(资料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基础研究项目组)

大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较新的一个“应用概念”,其定义发展的过程从最初对其范围与外延的明确,到逐渐揭示它的本质属性与内涵。笔者认为,大遗址与遗址概念最大的区别不仅在于更“大”的规模与价值,而更多地反映在遗址本体保护过程中与可持续管理、城乡统筹、人居环境改善、经济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相协调时所体现出来的复杂性,即需要从区域和管理的层面出发来理解。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的保护与营建也应该以大遗址地区整体保护与发展的方向作为立足点。

2. 空间环境

“环境”一词在《辞海》中的定义为周围的境况,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还有一种解释为环绕所辖的区域、周匝。“外部空间”作为满足人们基本户外生活的功能容器,是城乡规划、建筑学及风景园林领域长期聚焦的研究对象之一。“空间环境”一词可以涉及建筑物内部空间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本书以大遗址为命题的研究目标所关注的仅为外部空间环境,它不仅仅指建筑物、道路、绿化、设施等地表以上的物质空间要素和对其布局产生影响的生态因子,还包括空间的构成与限定方式、尺度、结构、格局等有关实体空间营建层面的专业内容;同时,从广义上讲还应涉及功能、生态、文化与视觉美学等物质与非物质方面的多重内涵。首先,功能内涵是指在空间环境营建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大众生活及游憩等行为需求,并为此保护与提供相应的场地、建构筑物和配套设施。由于功能的差异、其中活动内容及使用方式的不同,使空间环境具备了一定的场所特征属性和文脉意义。其次,生态内涵是指空间环境在大尺度层面应以步入具备自我更新能力的良性循环为目标,除预防与消除生态安全隐患,确保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外,还应在中小尺度层面提供多样化的、适宜于不同群落自然演替的生境条件。再次,文化与视觉美学内涵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空间环境中景观要素的组织方式、景象画面的构成、空间的艺术构架等均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合理有效的场地评估、规划设计及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能够在建筑物、植物配置、水体、铺地、小品等细节所构成的整体场景氛围中体现空间环境的地域文化特征,并通过人在其中的体验和理解获得相应的美学感知,完成环境对人的精神教化作用。

3. 遗址周边空间环境

本书关注的焦点非大遗址保护范围以内,而是受其本体辐射影响,在外围与城市建设之间的过渡性空间环境。《西安宣言》中指出:除实体和视觉方面的含义外,环境还包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去的或现在的社会和精神活动、习俗、传统认知和创造并形成了环境空间中的其他形式的无形文化遗产,它们创造并形成了环境空间以及当前动态的文化、社会、经济背景。该宣言还指出:不同规模的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包括历史城市和城市景观、地景、海洋景观、文化线路和考古遗址,其重要性和独特性来自人们所理解的社会、精神、历史、艺术、审美、自然、科学或其他文化价值,也来自它们与物质的、视觉的、精神的以及其他文化背景和环境之间的重要联系。《西安宣言》中对环境这一概念的发展与界定是本书研究的基点。

周边空间环境与大遗址内部环境密切相关,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内部作为外部烘托的本源,外部作为内部特点的延伸,而非两层皮的截然对立。凡是大遗址内部对周边环境产生作用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因素(如文化属性、历史轴线、风貌要求、与毗邻遗址间的关联性等);基于这种辐射作用并结合当地无形文化遗产的特征在其周边适宜发展的城市职能、产业与设施;以及大遗址周边的自然环境在城市生态网络中的定位,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途径;加上其周边可以通过物质空间规划设计来表达的内容(如空间格局与尺度、天际线、视线通廊、空间肌理、建筑物高度与体量、绿化、地形等),相关范围界定、保护与营建方式等均属于本书的研究内容。因此,将这一在大遗址外围受其辐射性影响的空间环境称为“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并将上述内容概括整合为社会功能、自然生态和物质空间3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