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郑琪
星期二清晨第三节英语课还有10分钟就结束的时候。
我们英语老师接了一个电话,然后就打开了我们新换教室的白板,连接网络,播放了一个警方最新上传在网上的视频。
的内容是监控录像没有因为跳闸而失灵,拍摄到的班会前两个小时的监控画面。
视频画面里,郑祺出现在教室,班上的同学又一次沸腾了起来,他们推测会不会她是凶手?小心翼翼地议论着。
看到她,大家又回忆起了昨晚班会课发生的事,郑琪的表现很奇怪,现在监控的画面里她又出现。
我不得不承认和思考他们所说的,我也觉得郑琪都显得不太正常。
监控录像显示,郑祺在昨天17点的时候,推着书柜进到了教室,监控画面中,郑祺全程都出现在监控的录像范围里。
视频前半段时间,她一次都没有走到过讲台上。监控画面记录她活动的全过程。
她把书柜推进教室、推到机柜旁边,凭借一人之力把书柜从推车上挪下来,把紧挨机柜的课桌都移到一边,让出一条宽阔的路。
把新的书柜推到原来旧书柜的位置,把旧书柜上的书一本一本放在新书架上,旧书柜下面柜门里的打扫工具,一样一样地拿出来,放进新的书柜下面的柜子里。
把旧书架推到机柜傍边,把旧书柜抬到推车上,把刚才移乱的课桌移回原来的位子。
视频后半段的时间,她做起了打扫教室的工作,她先是将教室里里外外地打扫了一遍。
将窗台、每个同学的桌子都擦洗了一遍,又将教室拖了两遍。
整个过程她除了去外面洗拖把之外,都出现在监控画面里,她曾有四次走上过讲台,一次扫地的时候,两次是拖地的时候,最后一次是擦讲台的时候。
四次她都是在监控的画面里,没有一次弯腰,更加不可能去打开机柜。
一切工作都做完后,她将所有的打扫工具放好,推着推车在17点35分的时候离开了教室。
整个过程,同学们从一开始地认真观看,到后来觉得无聊,有的人看得有点不耐烦,打哈气,做起自己的事来。
而我在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是她一个人做这些本来是几个人做的事。
视频中的她,小小的身影,在又重又大的书柜旁边显得那么的渺小,录像中的她汗流浃背,高清彩色的录像,甚至可以看清她脸上的汗珠。
她咬着牙推着比她大那么多的书柜。
一个人打扫偌大的教室,很累,却依旧做得认真。
脸上的表情一丝悲伤都没有,有的只是冷漠。
她已经习惯这一切了,或许对于她来说,做过比这个累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她在做这些的时候,时间都变慢了,好像是她有意放慢动作一样。
看着这些,我觉得时间失去了意义,她像是在有意演戏一样,将自己的可怜无限放大。
好像她已经预测到有这样的时刻,人们会看到她的经历的一些事。
视频还没有被警方放在网上之前,我们学校的校长和其他领导曾百般请求过警方,没有必要将这个视频放在网上去
校方表示很显然郑琪没有作案的机会,她全程都出现在监控画面里,这个视频上传到网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学校因为昨天曝光的邢鹿引来蜜蜂知情不报的事,已经受到社会的强烈谴责,如果郑琪的这个视频也放到网上之后,后果不堪设想。
可警方有他们要上传的理由,新闻媒体也有要报道的理由,总之这段校方口中对案件没有丝毫帮助的视频被上传到了网上。
最后这段视频带着各方的目的,被放到了网络。这段半小时左右的视频被放到网上之后,再一次引起人们的注意,近乎疯狂地讨论。
无数的人为这个可怜的女孩留下了眼泪,网络上对学校教育的讨伐再一次爆发,网友们纷纷表示对郑祺的同情。
校方的电话再一次响起,这次的反响异常的剧烈。
校园外,像郑祺一样家庭的父母坐不住了,他们再次发起冲入学校的行动,这一次,场面一度失控,警方几次差点没有抵住愤怒的人群。
总有细心又不怕事大的人,开始声讨现在学校的教育。
他们用各种我从前没有听过的新观念,声讨着现在的教育,他们杞人忧天起来,表示为我们这群孩子今后的未来感到担忧。
看了类似这样文章的人,没有不在内心好好地思考一番,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见解。
总之这个视频放在网上不久后,很多事都发生了,与案件有关的话题,与案件无关的话题,都在网上掀起激烈的讨论。
我们学校校长再一次出面代表我们校方做出解释,他穿着西装,站在摄影师的镜头面前。
“书架绝对不是经常换的。在暑假的时候,有一位社会人士匿名为所有教室捐赠了新的书柜,其他的班级照样也安排放置了新的书柜。他们并没有点名要求任何一个同学独自去搬书柜,命令都是下达给各班的班主任,让各班的班主任自己安排。”
黑锅一下就扔给了已经死去的班主任和捐书柜的匿名人士。
班主任已死,无法进行调查,可捐书柜的匿名人士还活着,警方必须想找他这个匿名人士。
警方表示:需要找到匿名捐赠书柜的人。
可最后的调查的结果,因为是匿名捐赠,并没有查到匿名人士是谁。最后这条警方口中的线索断了。
大家的同情总是敏感的,任何小的举动都尽收眼底,他们要求学校必须给此事一个说法。
他们让我想起了我很小的时候遇到的一件事,网友们同情一个被子女抛弃的女老人,他们一起为老人筹钱。
与老人一个城市的人甚至找到了老人,主动带老人去医院看病。
那个时候,我看着电视上来回播放这条新闻的时候,我只有七岁。
可那个时候,我一个人在家,我渴望我的父母回来,我想问他们要钱,我想给那个老人捐钱。
我甚至有一个愚蠢的想法,我让我的父母把老人接来和我住,反正家里很大,老人也住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