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沧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9章 电 影

最近,想起了自己从前的观影经历,可以说,电影的发展,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包括现在,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看电影,尤其是动画片,几乎每部新出的都想去看。我是个电影迷,前些年每到周末,都会带儿子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就去吃快餐,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妻对此特别反对,说那是洋垃圾,说鸡肉里面全是激素。有别人在时,为了面子,她也随大流,要是没人在,绝对拉上我们去吃别的。

小时候,电影院在我心目中极其神圣。那时,电影院是沽源县城最宏伟、最气派的建筑,各个方面都碾压了教堂,成为那时的标志性建筑,被人们尊称为-“大礼堂”。听大人们说,盖“大礼堂”的时候,曾经发生坍塌事故,死了不少人;这样,我心目中的“大礼堂”,更增加了几分庄重感和神秘感。“大礼堂”功能很多,除了放电影,开会、演出…似乎县城所有重要的事情,都离不开这个“大礼堂”。

我穿开裆裤时就常被抱去那里看电影。那时大约演的都是黑白窄幅的电影,人们却依然看得津津有味。那时候还没形成记忆,看电影纯属三陪:陪吃、陪玩、陪睡,看一会儿热闹,便会沉沉地睡着,最后像现在喝多酒一样,被大人们扛回去。

记忆中的第一部电影应该是《画皮》,故事情节当然来自《聊斋志异》;我只记得母亲、姐姐和其他女生都特别害怕,许多场面都不敢看。我却并不害怕,洋洋得意地左看右看,很有成就感,这种场景也因此便被拷贝并写入我记忆的硬盘。

入场、中间休息、还有退场时,会亮起通明的灯,人们纷纷离开座位,去厕所的、买爆米花和瓜子的…我则会跪在印满条纹的硬木椅子上向头顶、向后观瞧,顶子高到看不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别的倒没什么,咱只对那个放映机十分好奇。圆圆的镜头从方形的孔洞里探出来,像是一个深邃的黑洞,仿佛可以把世界万物、一切繁华都吸入其中。当时便有了雄心壮志,将来一定要做一名放映员,那样的话,就可以不用花钱,看完所有的电影!

休息结束,全场灯光熄灭、鸦雀无声,从放映机的“黑洞”中,射出圆锥形的光柱,投射到屏幕上。四周的大喇叭发出声响,声、光、影交相呼应,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就重新开始了。放映中也会出现事故,不论是胶片卡住还是断裂,都会停版,这时候偶尔就会看见放映员的手指,投射到大屏幕上,像是有巨人待在放映室里。等待时间久了,观众会有抱怨,有时还会起哄。殊不知,你越催他,他越紧张,手忙脚乱更容易出错。有时一着急,他们会把胶片接反,竟然出现了倒影或是反转的情节。这正是孩子们最爱看的,人们指指点点、品头论足,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怒不可遏,人生百态,显露无疑。

想当放映员的孩子绝不只我一个,哪有那么多零花钱去看电影!除了学校包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得花钱买票才能观看。有了好电影,会在售票窗口的旁边贴上海报,鼓意勾引人,惹得小伙伴们都两眼发直。只好摸一下空空如也的兜,摇头叹息,默默转身离开。回家使出浑身解数,软磨硬泡搞来钱的,买上票,早早地就在入口等着。入口处的几排钢管,架不住这群粉丝的上下摸爬,都磨得锃光瓦亮。

再大些,为了不花钱看电影,便学会了偷看。偷看也有很多办法,个子矮的、瘦小的可以从大门底下钻进去,或者跟着大人们一起混进去。不管釆取什么办法,最怕的是带红箍的管理人员。尤其是刚开演时,盯得最紧,根本混不进去,等到演一段时间,他们也乐得去哪里歇会儿,这时候机会就来了。我个子高,钻不进去,干看着人家个低瘦小的爬了进去瞬间消失,没办法,只能翻墙。小伙伴们塔起人梯,最下面的一两位上不来,只能做贡献了;从厕所旁边的墙翻过去,假装是电影看时间长了尿急,刚上完厕所的人,从侧门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地走进去。遇到仔细的工作人员,一看是几个孩子,这招就不灵了:

“票呢?”

“扔了。”

“几排几号?”

答不上来了。被捉的要被罚打扫卫生,那些叔叔阿姨们倒也不怎么为难他们,从来没有找家长或告学校老师。毕竟,也没犯什么天大的错误,只是偷看了一场电影而已。

那时候影片数量有限,经常放看腻了的老片。像《上甘岭》《地道战》之类的,真不知道看了多少回,都会背台词了。仍记得头一部彩色电影是《少林寺》,已经换成了宽银幕,无论是和尚、美女还是狗,都印象深刻。看了还想看,小伙伴们一起剃了光头练武,都是受到了李连杰的影响。

我感到,电影无疑拉近了与世界之间的距离,至今还记得那句经典的台词:“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好像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采,但也不过是一块香香喷喷的面包而已,是可以触碰到的,唾手可得的东西。

包括在小人书里看到的英雄,诸如王二小、雨来和赖宁等等,只是看到了图画中的形象,不如电影里来的实诚,来的饱满。比如王二小,只在书本上看到了千篇一律的造型,没有特定的概念,看了《闪闪的红星》之后,见到了潘冬子的形象,就有了对小英雄的初始印象,感觉英雄也是很普通的人,感到与英雄更加亲近,好像他们就在身边似的。

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四渡赤水》等战争片,都是常看,爱国主义的情结就此形成。《神秘的大佛》等反特的题材更是深入人心,后来又有了《四个小伙伴》等多部儿童电影,令人喜爱。父亲还因此订了一份《大众电影》,当时这杂志火得很,全国各地都有订阅,拥有大量忠实的读者。念高中时,电影院搬到了西围子,那时候就很少去看了。家里有了电视,中央六套全是电影,再也不用去影剧院里看了。

有了孩子之后,电影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挪到了大卖场的顶层,还冠以影城的名号。分成了若干个厅,放映着不同类型的电影。人们戴着三D眼镜,重新回到了影院。不过,目的已经改变,主要还是为了带孩子。常带着儿子一起去影院,直到人家长到足够大,不带他去为止。观影的人群中,70后没几个,除了搞对象的, 80、90也没多少,00后的学生成了主流。几年来我带着儿子看了数不清的大片,也没什么印象,仿佛是逢场看戏,走马观花一样。瓜子和爆米花,虽然还是从前的味道,却都被冠以了更加精美的包装,也显得高大尚了。休息大厅还设有游戏机和按摩椅,饮料、冰淇淋一应齐全。买票不需排队,手机上点几下就轻松搞定。场次也是灵活排布,如果你愿意,可以在电影院里泡上一整天都没问题。

3D的立体效果极佳,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后来又出现了4D、5D等等可以闻香喷雾,坐椅可以随着故事情节随意摇动的影院。可以说电影院似乎变成了太空中的空间站,高科技增加了观影的层次和感受。但是,再没了那个年代的快乐。可以与家人和小伙伴们一起,与美好相伴,与欢笑同行,与幸福美满曾经那样的接近。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新人佳作不断涌现,制作水平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影视界也乱象频出,国外多发的女明星自杀事件,暴露出了潜规则和抑郁症在演员圈子里的真实存在。国内的圈子就干净吗?现在敢说真话的人比大熊猫都稀少,人们都被各种无形的压力封上了嘴。

有时,真想让时光倒流,再回到过去,回到那个小小电影院。在如水的月光下,在昏昏欲睡的嘎石灯影里,和小伙伴们骑跨在检票口前的钢管上,静候着一场视听盛宴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