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夫小偏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按摩、食疗治疗经行泄泻

每逢月经来潮时大便溏薄或泄泻次数增多,经后大便恢复正常者称“经行泄泻”。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日即开始泄泻,至经净后,大便即恢复正常,也有至经净后数日方止。本病的主要特点是泄泻伴随月经周期而出现,临床也有平素有慢性腹泻,遇经行而发作尤甚者,亦属本病范畴。经行泄泻的证候可持续数年,日久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经行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小肠,其致病原因有素体脾虚,肝木乘之;禀赋肾虚,命门火衰;经期肾气不足。其病机关键在于脾肾虚弱。脾失健运,命门火衰,则水谷精微不化,水湿停留。经行之际,血下注冲任,脾肾更虚而水湿下流,与水谷并走大肠而致泄泻。根据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对该病的中医治疗应以健脾、温肾为主,调经为辅,但临证各型有时并非单独出现,可相互转化,所以需要区别寒热虚实,分清主次。

脾虚: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疲乏肢软,或面浮肢肿。舌淡红,苔白,脉濡缓。治以健脾渗湿,理气调经。可选用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

肾虚型: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经色淡,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治以温阳补肾,健脾止泻。可选用四神丸、金匮肾气丸、强肾片。

妇女素体脾虚者,经期气血下注,脾失运化,湿浊内停,走于肠间,遂为泄泻。若用按摩护理健脾益气、化湿调经之法,可使气血恢复流畅,脾气得升,则泄泻可止。而素体禀赋肾虚者,命门火衰,经期冲任气血壅滞,有碍肾阳敷布,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下走肠间,而为泄泻。若用按摩手法温肾扶阳、暖土固肠,则泄泻可愈。对妇女经行泄泻进行按摩护理,能够改善行经期间胃肠道的血液循环,调整胃肠及冲任气机,提高胃肠道的新陈代谢,有促进胃肠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恢复的作用,故对经行泄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按摩方法

摩腹5~10分钟。令患者仰卧,以掌面平按患者腹部,并略施压,带动腹壁做旋转运动。伴有呕吐、腹胀或积食者,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加揉中脘穴、气海穴各50次,否则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揉脐200次,揉天枢穴(双侧)各100次。以食、中、无名指分别点按中脘穴、气海穴、天枢穴,略施压做旋转运动,方向同摩腹。

患者俯卧位,暴露背部皮肤,分别用拇指、食指蘸滑石粉揉长强穴100次,揉脾俞穴、肾俞穴100次,大椎穴100次,百会穴100次。

捏脊10遍。双手提捏督脉及双侧膀胱经皮肤,从长强穴至大椎穴,双手反复交替进行。

揉足三里穴100次。

小偏方:三米粥

【原料】高粱米、大米、黄米各50克,蜂蜜适量。

【用法】先煮高粱米15分钟,去渣,以汁煮大米15分钟,去渣,再用汁煮黄米15分钟,去渣取汁,调入蜂蜜后服食,每日1~2次。

【功效】此粥能健脾和胃,适用于日常保健及经行脾肾虚弱、慢性腹泻等。


经行泄泻患者食物应以易消化、质软少渣、无刺激性为宜。少渣食物可以减少肠蠕动,使腹泻得以缓解,可进食鸡蛋、细挂面、烂米粥等。尽量少吃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因为泄泻经常反复发作,为改善营养状况和肠道环境,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还应供给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C、维生素B及铁丰富的食物,以补充体力、滋养身体。此外,多吃有止泻作用的食物,如马齿苋、薏苡仁、扁豆、山药、山楂、乌梅、苹果、荔枝、莲子、糯米、大米、芡实、藕、火腿、乌鸡、胡椒等,以减轻腹泻,再通过综合治疗调理有利于早日康复。

经行泄泻与体质虚弱有关,尤其是脾和肾虚弱者,因此平时应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本病的发生。此外要少食油腻、不易消化食物。医生用药时尽量避免润肠、滑肠之药,如桃仁、核桃仁、芝麻、杏仁、柏子仁等。经后可服健脾益肾中药调理,增强脾、肾功能,调整冲任气血平衡,能防止复发。对经行泄泻久治不愈者,或症状明显加重者,应考虑肠道病变可能,做大便常规、大便培养或肠镜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