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小结
当问及新白领的标准是什么时,43.4%的被访者认为是收入水平,当被问到中产阶级的标准由什么决定时,高达53.5%的被访者认为由收入水平决定。所以了解新白领阶层的经济状况,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章主要通过2011年上海市新白领调查问卷的数据,从家庭经济状况、个人经济状况和新白领阶层对自身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三个方面,对新白领阶层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结合相关变量,对其中的差异性进行了解读。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全国主要城市新白领工资标准,共分七档,包括各城市物价水平、居住成本、交通成本、城市现代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单位:人民币。外地务工者在以下基础上增加1800元)。代表性的城市如香港月收入18500元,上海月收入5350元,北京月收入5000元,广州月收入4750元,达到这一标准才可算是新白领。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新白领群体的发展一直广受社会关注。长期以来,新白领往往被认为是高收入、高文凭同时也是高品质生活的代表性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的标杆,是社会中令人艳羡的阶层,因而“新白领”也成为一个带着光环的名词。
近年来,伴随就业压力的增长,房价飞涨,医药费高昂,子女教育成本上升,有观点认为该群体已经开始出现“相对贫困化”,这又让我们觉得这个阶层并不如看上去那么美好。然而真实的新白领阶层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本研究在本章中进行了分析。
2011年上海市新白领调查问卷显示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从整体上来说,新白领阶层经济收入处于社会较高水平,支出也较高,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并且收入与支出都受到婚姻、户籍等因素的影响。从新白领阶层家庭角度看,家庭年收入的平均值为15.91万元,其中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和10万~20万元所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44.7%和37.9%。在个人层面上,人均年收入为8.12万元,个人年收入为5万~10万元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为44.97%;其次是个人年收入为5万元及以下的新白领,占总数的38.78%。个人年缴纳所得税平均数为5155.91元。从工资性收入来看,个人月平均工资为5934.54元,月收入在3500~10000元的新白领最多,占被调查总体的64.7%。
对家庭支出而言,月支出的平均数为6223.04元,排在前几位的支出项目的均值分别是日常开销费用(2015.23元),住房费用(1683.92元)和旅游/健身及娱乐费用(572.92元)。家庭每月的日常基本开销在0~1000元的比例最高,为33.4%;家庭每月的日常基本开销在2500元之上的比例也达到了24.3%,呈现一定的两极化趋势。对于住房费用这一项,占总样本19.1%的家庭显示没有住房费用,占总样本13.5%的家庭在这一项的支出费用超过了3000元/月。综上所述,不管是从家庭还是个人层面,上海市新白领的经济收入水平普遍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
第二,阶层内部经济状况分化严重,个人经济收入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人年收入最高的前十位总和为630万元,个人年收入最低的十位总和为6.36万元。而在工资性收入中最低工资每月1000元,最高工资每月100000元,二者差距十分显著。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个人的经济收入同时还受到性别、教育、职业地位、户籍和年龄等的影响。男女收入差异表现明显,不同职业之间的差别较大,同时户籍等因素也造成内部收入的差异。
第三,新白领阶层对自身经济状况满意度较低。通过对新白领对自身经济状况满意程度的调查发现,认为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仅占被调查总体的13.9%,接近一半的人认为自身经济状况一般。进一步分析得出:个人的经济收入与新白领对自身经济状况满意度直接相关,同时新白领对自身经济状况的满意度还受到婚姻状况、年龄、购房压力和户籍类型等的影响。男女在对自身经济状况满意度上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同时教育对自身经济状况的满意度的影响也同样不明显。
第四,购房压力对新白领阶层对自身的经济状况满意度的感知有重要影响。占被调查总体51.9%的新白领感觉有非常大的购房压力,仅有占被调查总体8.9%的新白领表示完全没有压力。购房压力非常大的群体,对经济状况的非常不满意程度达到了71.2%,随着购房压力的增大,新白领对经济满意度呈下降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购房压力对个人对经济状况满意度有非常大的影响。
第五,总体而言,上海市新白领群体的家庭消费水平与其他群体相比是比较高的。这一群体的家庭消费水平同年龄、婚姻状况和经济收入有显著的相关,其中婚姻状况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婚姻状况的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里,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消费模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一部分未婚且又不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新白领把自己的支出等同于家庭支出。上海市新白领最主要的两项支出是基本日常开销和住房花费,这两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是不同的,总体来看基本日常开销所占的比重更大。个人收入对基本日常开销占总支出的比重有很大的影响,不同住房类型的人花费在住房上的费用占总支出的比重又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