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国家仪式研究(1912~1931)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庆典的意涵

2月15日为清帝宣布退位第三天,此日亦为参议院选举大总统日,孙中山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身份率文武百官致祭明太祖陵,实别有深意。明太祖陵本身即是具有政治意涵的历史地点和空间场所,清代统治者南游时也曾多次拜谒,在认同明太祖功业的同时,意图将清政权打造为明王朝合法继承者,此为孙中山利用谒明太祖陵仪式宣告自身合法地位。王宠惠事后追忆“孙中山大总统崇高用意”:和议告成,国父提议辞职,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选举之日,命所部赴明孝陵,谓将行祭告礼。宠惠不知用意所在,从容请曰:“今日为参议院议决推选之期,大总统或须出席,请以他日祭告何如?”则云:“我正因此命全师而出也。今日之事,闻军中有持异议者,恐于选举之顷,有所表示,其意不愿我辞,又不满于袁世凯也。若此案不通过,人必疑我唆使军队维持个人地位,故特举行祭告。”可见孙中山广阔胸怀,仁让风度。[44]王之追忆似事实确凿,因系孙中山亲自所言,或孙中山真有避免军队纷扰之意,但显然非孙中山内心全部想法。谒明太祖陵行动早在计划中,三天前孙中山即已行斋戒,倒是内务部深得其意,对谒陵郑重其事。

整个庆典,孙中山共发表两个文告和一个演讲词,两文告皆在谒明太祖陵时发布。军民共同出席仪式,老百姓现场感受仪式氛围,仪式开放,大大加强了仪式的感染力。庆典的仪式主体结构,即仪式过程很难说有特别处,除军队奏乐外,强调“民国统一”,肯定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两个文告作为重要仪式话语,提供解析孙中山意图的文本和路径,可以此了解孙中山谒明太祖陵真实想法和目的。

祭告文中孙中山特别强调自己的临时总统身份,肯定民主共和体制,但作为共和国总统,为何要“昭告于”一个封建皇帝?孙中山从汉民族立场出发,称宋后“代于蒙古”为“神州陆沉”,否定汉政权外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在建构汉族正统政权话语谱系下,高皇帝即明太祖地位得以凸显,使汉民族重掌政权,日月得以重光,河山得以再造,大义得以光复。孙中山虽未明说,却饱含典型大汉族主义思想。孙中山称满族夺取政权为“乘间入据中夏,嗟我邦人,诸父兄弟,迭起迭踣,至于二百六十有八年”,对此高皇帝似真具“在天之灵”而“时怨时恫”。孙中山建构起汉族统治正统地位,明太祖功绩不可磨灭,此恰恰是为说明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民国临时政府于南京的正义和正当性。武昌起义举动,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正是得“高皇帝在天之灵”,“高皇帝光复大义,有以牖启后人”,得以成兹鸿业。孙中山自认继承明太祖事业,以此方式获取革命正当性,为新国家、新政权树立合法性。

宣读文出发点与祭告文同,为论证革命事业正当性,但据有的学者观察,叙述存有某种紧张。[45]宣读文一方面有着鲜明“种族的民族主义”,认汉政权为正统,而视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包括盛极一时的元、清为“亡国”;称明太祖为“光复旧物”,而盛赞凡清朝造反中稍著名者,并认为这些反清人物是树义旗、反帝制。如此言说无非为推导出自身革命的合理性,及在革命后建立“汉”统治政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宣读文声称“五大民族,一体无猜”,试图摆脱大汉族主义。这与当时政权建设关系密切,在建国思想中追求汉、满、蒙、藏、回统一,且孙中山在众多场合皆强调民族间团结。话语叙述间的紧张可能来自孙中山身份的两重性,反清革命领导者不但不可能否定革命,且应大加宣扬反清人物;但孙中山又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国家的代表,自称“国民公仆”。宣读文中话语的紧张是孙中山“私”与“公”两重身份矛盾的体现,由此出发,“紧张”迎刃而解。

午后2点在总统府举行的祝贺式,仅对南北统一表示祝贺。占主位的是国家代表孙中山总统,仪式核心环节是“各部院长以下向大总统鞠躬致敬,大总统答礼”,为祝贺仪式典型模式。仪式中大总统演说词多客套之辞:首先肯定袁世凯在清帝退位南北统一中的地位和功绩;其次支持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总统,期望他能够治理民国,巩固国家;然后重申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为孙中山始终坚持;最后,解任后他仍将效力于新政府。此皆“重复前说”,但此时孙中山确实真心实意支持袁世凯,希望他能为民国开创新气象。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支持态度可于此后一段时间内的言论和行动得到佐证。他多次言说民权、民族主义目标已达,只有民生主义有待完成,解职后将致力于民国建设事业,为民生主义贡献力量。

当时各方矛盾依旧突出,比如临时政府地点的选定,虽然参议院议决仍设于南京,但之前竟表示设于北京,此时更改很大程度上迫于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压力。而袁世凯通电,称自己当选受北方各省军队暨全蒙代表推举,此时北方危机隐伏,舍北就南,变端立见,表示“与其孙大总统辞职不如世凯退居”。[46]袁世凯以退隐相要挟。

报刊舆论未对南北统一大典太多关注。革命派报刊《民立报》对此发表评论,表现出“不情愿”和“不得已”,称“内务省令本日举行民国大庆典,在礼不可无辞”。继之引证《民立报》发行以来的功绩,称本报“揭橥三民之义,大声疾呼,泪尽而继以血,迄于今日,大局耆定。本报同人,差堪告无罪于诸父老昆弟之前”,表示愿意为民国未来的建设继续贡献力量,“由今以往,同人窃愿挟无穷之希望与诸父老昆弟戮力同心,为我民国造无穷之幸福。其责任之在本报者,本报不敢不勉。其责任之在诸父老昆弟者,诸父老昆弟尚克绥我有众,致力于五色大纛之下”。统一纪念之际尤不应忘革命先烈对新民国成立的功劳,希望后继者“以光大而发扬之,以迄于无穷,举大陆东西,极冰南北,为我新民国五色大纛之所招展,即为我新民国无穷之光荣。本社同人敢昭告于诸先烈以此为民国前途祝”。[47]《民立报》着重从“本报”立说,回顾过去,强调需要更加努力于民国未来建设,隐含民国成立之不易,民国建设之困难,民国前途之莫测。略可反映出革命派和全国人之心理,回答舆论报刊较少关注庆典之原因。

南北统一庆典进行时间、地点,及孙中山所扮演角色、仪式程序设计皆具深层政治蕴涵,有“一箭多雕”之目的,主要在宣告正统,表明中华民国统治合法性和孙中山自身及革命党人事业的正当性,利用汉族正统定位民国基本政治。另孙中山利用谒明太祖陵表明自己与革命党人事业的功德圆满与功成名就,因谒明太祖之日即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之日,意味着选举结束后,孙中山仅为暂代总统职位。

孙中山三番五次申明,袁世凯必须在南京就职,使支持袁世凯的北方势力无用武之地,以控制袁世凯,对未来在南京就任总统的袁世凯施加影响力。通过南北统一大典,确定南京作为临时政府所在地的地位,同时表达统一过程中“南方统一北方”。谒明太祖陵象征汉族政权战胜少数民族政权,具体为南方革命势力对北方清政府的胜利。利用一场仪式表明胜利,正是欲对外宣告汉族正统确立,而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只有继承汉族正统,才具合法性,防备袁世凯“二心”。

辛亥革命后国人对革命出现普遍失落情绪,从革命中实际获取的远没有想象之多。特别是孙中山执掌南京临时政府期间,民国面临种种困难,建设步步维艰。甚至许多革命党人都不再关心革命发展,纷纷自谋事业,有的甚至做起“隐士”。孙中山作为不气馁的革命斗士,虽看到如此风气流行,依旧抱持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和对未来民国的期望,在南京举行南北统一庆典,亲自谒明太祖陵,试图借此振奋士气。决不能说孙中山自欺欺人。因为站在他的立场说,对未来政治发展他确实满怀信心,是亦为政治实践家的品质,为孙中山继续前行的心理基础。南北统一庆典是孙中山对自己革命事业的总结,他将用别种方式继续为新政府服务,建设民国。正因为国家常常会“使用象征的、仪式的内容与形式来建构其自身的权力结构与意义系统”,[48]孙中山通过国家仪式将新国家形象展示出来,向世人宣告新政府的成立,塑造和表达其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