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针对中亚来疆留学生的文化教学策略
(一)“冰山文化教学”模式的建构
“冰山理论”是心理学界、文学界、管理学界和医学界经常提及的一个理论。198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了《歇斯底里研究》,就此,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被人们所了解。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隐藏于水面之下的,即无意识的层面,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发展和行为。
1932年,著名作家海明威将“冰山理论”引入文学作品当中,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他认为一部好的作品就像一座冰山,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让读者通过作者的提示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水下的部分。
后来“冰山理论”被借鉴到文化领域来研究文化的组成部分(见图2)。
图2 文化领域“冰山理论”的组成
文化的概念很宽泛,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显性的包括:建筑、雕塑、器物、服饰等物态文化。它们就像海面上的冰山,看上去十分壮观,实际上非常有限。这些文化相对来说比较直观,易于学习,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文化知识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的。
冰山水底的隐性文化包括:制度、信仰、心态、行为、习俗等。它才是整个文化的基石,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人的发展。如果不加以认真学习,很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显性文化的传授,更要注重隐性文化的导入,培养留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文化”这座冰山中,还有最特殊的一个部分,那就是“语言”。它是全部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就如同冰山的表层结构。要想真正探索冰山的内部结构,必须要打通表层通道,即通过语言通道了解文化、解释文化。我们将语言文化单列出来,是因为“语言”具有其特殊性。它既可以被看作是文化的产物,作为显性文化的一部分,又可以被看作是隐性文化的一部分,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维观念和价值伦理。
参照文化“冰山理论”,我们可以搭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文化教学模式,对显性文化、隐性文化以及附着在语言之上的文化因素即语言文化采取不同的文化教学策略,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提高中亚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加深与中亚各国的沟通和交流,传播中国的文化。
(二)显性文化的教学策略
显性文化主要指物态文化,包括建筑、艺术、烹饪、音乐等。这些文化属于“文化冰山”的上层面,比较直观且容易理解,因此,显性文化的教学可以不分初级、中级、高级,在三个阶段中均可进行展示。但是我们知道,显性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显性文化都一一呈现在中亚留学生面前,因此,我们应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选择中亚留学生感兴趣的文化层面,也可以选择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显性文化层面。总体要求是循序渐进,适度适量,既能满足中亚留学生的文化需求,又能突出中国文化的特点。
1.课堂教学策略
(1)物态文化展示。
物态文化展示时教师以实物的形式向留学生们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作品,以艺术作品为主,主要包括:国画、书法作品、剪纸、乐器……也可以包括中国著名的建筑物、雕塑、壁画等。如果实物太大,无法将其带入课堂,可以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
物态文化展示的目的是让留学生们对中国的文化作品有一个大概、直观的认识,激发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物态文化对初级阶段中亚留学生了解中国十分有用,他们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致的印象,同时会无意识地将其与自己先前的认知进行对比,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这种文化教学方式比较简单,易于操作,基本上以教师传授为中心,适用于初级阶段,但这种展示课不宜过多,应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2)物态文化欣赏。
物态文化欣赏主要以电影、音乐、戏剧、文学作品、文艺晚会等。虽然这种教学方式与物态文化展示极为相似,都是以教师展示、学生观看为主,但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应当对所欣赏的电影、音乐、戏剧、文学作品等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达到欣赏的真正目的。比如在欣赏中国的京戏之前,留学生首先应该对中国戏剧的分类有所了解,知道京戏的四种表演手段——唱、念、做、打,知道京戏中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不同人物……只有了解了这些相关知识,才能真正谈得上欣赏,否则就会像听天书一样,不知所云。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物态文化欣赏之前,必须给学生普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做好铺垫。在文化欣赏之后,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相互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化欣赏的效果。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欣赏时的感受和体会,加深学生对文化作品的印象,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3)物态文化临摹。
物态文化临摹主要针对以下物态文化:书法、国画、武术、中国传统舞蹈等,通过亲身实践、模仿,加深对中国物态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这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学习模式,对语言的依赖性不强,主要通过观察、领会、临摹等途径来完成对文化的探索。因此,物态文化临摹对学生的学情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学生感兴趣,便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物态文化临摹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虽然不必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但其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因此,在开设物态文化课时,通常会聘请一些专业人士进行授课,目的主要是增强留学生对中国特有的物态文化的兴趣,丰富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比如书法课,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观察书法作品,欣赏和领会汉字在书写时的起落韵味,然后在照着书法作品进行临摹,这和我们小时候学习书法一样。
物态文化临摹主要依靠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此类文化课程常作为选修课程。教师在教授时要以引导为主,既不能管得太严,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自我发挥的空间和自由,又不能太过放任自流,以免降低教学的效果。所以,采取这种文化教学策略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2.课外教学策略
文化时刻包围着我们,我们周围的山川、河流、建筑、艺术……我们用的交通工具、生活用品,我们听的歌曲、广播,看的电视、电影,无一不烙着深深的文化烙印。其实,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我们所居住的周围环境就是很好的文化课堂。如果我们仅仅将传播文化的重任都交给课堂,而忽略了社会的巨大作用,那既是我们的损失,也是留学生们的损失。想在有限的课堂中学习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可谓是痴人说梦。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能充分地利用周围的环境资源,开拓文化教学的途径,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自主地学习中国文化。
对于物态文化而言,课外文化教学要比课堂文化教学的效果好。课外文化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入,是受留学生抵触最小的文化输入。最近这几年,课外教学策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都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来加大文化教学的力度,培养留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适应能力。笔者根据课外物态文化教学的特点,总结了几种常见的课外物态文化教学策略:
(1)文化参观。
文化参观是物态文化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既不用占用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又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还可以使中亚留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领略中国的文化之美,可谓一举三得。这种文化学习方式也备受中亚留学生的喜爱,因为他们可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带着轻松的心情去感受中国的文化。
文化参观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文化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基地、著名的文化景观、著名的文化雕塑和文化建筑等。
文化参观的主角是留学生,但他们只是作为文化的接受者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文化参观的效果也因人而异,有些同学在参观中感触很深,收获很多,而有的留学生则感觉没有太大的收获,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文化兴奋点不一样。教师在文化参观中仅仅是一个组织者,他只需向学生们介绍基本情况就可以了。但是对于整个活动来说,教师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他肩负着策划、通知、协调、组织等一系列责任,需要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还要在整个参观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要点。
文化参观案例
组织中亚留学生参观自治区博物馆,教师事先要做大量的工作:联系自治区博物馆,联系车辆,确定参观人数与时间,通知同学们参加这次活动。为了调动中亚留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简单地向留学生们介绍一下自治区博物馆和馆内展出的物品,以及有名的楼兰古尸。在参观当天,教师要组织学生们有序参观,并设法将讲解员的解说词用通俗的语言或辅助外语讲给留学生,使他们在听和看的过程中,对新疆的历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2)物态文化收集。
物态文化收集的内容也很丰富,包括所有的物态文化。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物态文化资料收集,包括图片、视频等;一类是实物收集,主要指那些小巧、易于收藏的物品。比如维吾尔族的小花帽、中国邮票等。这种文化教学策略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兴趣,采取自愿的原则。教师可以为留学生构建一定的展示平台,激励留学生参与文化物品收集。比如教师在讲到中国壁画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下收集相关图片和视频,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将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这就将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学生会在课下自主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学生们所接触到的文化信息量远远大于教师一个人所收集的信息量,再辅助于文化展示,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这时的中亚留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是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在其中起组织和引导作用。
(三)隐性文化的教学策略
当代文化学者庞朴认为,隐性文化,包括隐藏在外层物质里的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如雕像的意蕴;不曾或不需体现为外层物质里的人的精神产品,如社会伦理、宗教、神话等;人类精神产品的非物质形式的对象化,如教育制度、政治组织等;以及心的部分,即文化的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这些文化是不为人们所眼见的,但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意识和观念层面的东西。因此,我们进行隐性文化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让留学生记住多少文化知识,而是要让留学生在了解这些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理念,学会用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中国的人、物、事,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1.课堂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意识是指对文化的理解力,它不仅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力,而且还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客观的理解力,它是一种对于文化多元主义的了解和认同能力,即摒弃民族中的主义倾向和客观接受其他文化的能力。”[2]培养中亚留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它可以激发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汉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它可以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力保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培养世界文化意识。那么,如何在课堂文化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培养中亚留学生的文化理念,是对外汉语教学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结合中亚留学生的特点和文化教学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培养留学生的文化意识。
(1)文化渗透。
我国英语教学者胡文仲,将文化渗透定义为将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教学中,以文化讲解保证语言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是从外语教学角度为文化渗透下的一个定义,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文化渗透不仅仅包括在语言中的渗透,还包括在纪律、行为、身份等方面的渗透。
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胡文仲提出了三种方法:词义挖掘法、语法提示法和翻译对比法。词义挖掘法在学生掌握词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例如梅、兰、竹、菊,中国的文人墨客将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而中亚留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为什么要将四种植物称为“四君子”呢?这就需要教师更多地渗入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梅、兰、竹、菊四种植物都有着幽芳远致、风骨高清、不媚不俗的特点,因此被古人们誉为“四君子”。其中饱含着人们对这四种植物的赞叹,以及对其代表精神的认同。了解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所指,才能更好地使用语言。
在课堂纪律方面的文化渗透,中亚留学生多放荡不羁,喜欢无拘无束,在他们的本国文化中,自由出入教室,随意接打电话,不按时上课都是可以被理解的,而在中国,这些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是非常没有礼貌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都非常重视礼仪教育,要规矩做人,规矩做事。遵守纪律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入这种文化约束力,事先告知学生我们的课堂纪律,以及实施这些规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告知他们如果违反可能要承担的后果,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实行,让留学生通过对课堂纪律的遵守逐渐理解中国礼仪文化的内涵,并逐步使其了解礼仪在中国的重要性。
在行为体势方面的文化渗透,体势虽说是无声的语言,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有声语言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课堂体势语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包括许多文化内涵,在不同文化中,体势语并不完全相同。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善于运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向中亚留学生传达不同的体势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避免因体势语的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文化冲突。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有意识地使用一些体势语,然后向学生们解释这一体势所代表的意思,比如上课时,老师向学生们鞠躬问好,通常学生也应该向老师鞠躬问好。“鞠躬”并不代表低人一等的意味,在如今,它只作为一种礼节。当然不鞠躬也是可以的,但在问好时,必须身体站立,目光注视对方,面带微笑,而不能歪歪斜斜地站着,目光游离,这对教师是一种不尊重。在进行这种文化教学时,要求教师能够以身作则,以自己为师范,引导学生去学,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教师应有耐性,不能强制学生应该怎么做,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
在身份方面的文化渗透,每一个人都有很多个身份,比如在学校中,我们是学生,在家庭里我们是子女……这些身份都将影响着交际过程。荷兰学者瑞恩·塞戈斯指出,文化身份是某一种特殊族群部落和民族所特有的,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中亚留学生的文化身份可能互不相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进行文化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大文化观。让学生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身份差异。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对某一文化持高度的认同,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对方的文化身份去看待一些问题,采取包容并蓄的态度学习他国的文化,学会文化身份的转变。这种文化渗透可以采取对比和交流的方式进行。比如讨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有何差异,中国崇尚集体主义,而中亚留学生追求个人主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一个人完成一个任务与十个人一起完成任务的区别,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理解这两种文化观念的优势和不足,理性地看待和接受这两种文化观念之间的差异。
(2)文化讨论。
文化讨论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为组织者,学生为参与者,积极参与讨论,以解决某一问题为目的的文化教学方式。
中亚留学生的性格活泼开朗,大部分学生都愿积极开口,参与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决定了文化讨论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他们。教师作为组织者和主持人,要注意调动学生们的情绪,组织文化讨论是为了使学生们通过交流加深对某种主题的了解,而不是为了劝说别人服从或者争辩。而当学生们热情激昂地进行发言时,很有可能将讨论变成辩论,此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缓和学生们的情绪,同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只在提示或纠正偏题的时候发言,而不要占用太多的发言时间。
严明在《跨文化交际理论教程》中提出文化讨论适用的情况:(1)当教师希望学生建立自己获取新知识的信心和责任感的时候;(2)当教师希望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见,对文化事实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的时候;(3)当教师想要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时,文化讨论可以给学生提供表达复杂概念的机会;(4)当教师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对于同一文化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讨论时;(5)当教师想要建立学生的集体信念和合作精神时。
文化讨论是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的交流和讨论,它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以及倾听别人意见、尊重别人经验和学习他人成果的机会。它要求学生能积极参与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求学生在课下要对讨论的文化主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冷场。
(3)文化角色扮演。
文化角色扮演是重要的文化教学策略之一,它需要借助一定的语言基础,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中亚留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和表现力,他们喜欢这种边表演边学习的学习方式,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在表演过程中加入一些自我发挥的内容。
文化角色扮演通常情况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参加,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在教师及其他学生面前表演出来。没有参与的学生作为观看者和学习者观察并发现目标规定的某些问题。角色扮演是文化情境真实再现的过程,表演的时间不长,只有几分钟,但其中的文化容量很大,从语言文化、行为文化、礼仪文化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都在其中有所体现。角色扮演的主题是跨文化交际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比如与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见面打招呼、问他人借东西、买东西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一个策划者、组织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他可以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但应注意不要打断学生的表演,如果在表演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等表演完,以启发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亚留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因为他们天生就具有很强的表演欲和表现力,喜欢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华。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在真实的交际场合中所使用的一些交际能力,以及有效的行为和无效的行为;可以在扮演的过程中尝试使用和巩固新技能;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和同学找到解决的办法;可以增强他们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4)关键事件分析。
关键事件是指在某一情景中出现的,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问题或冲突。关键事件分析教学策略就是对文化冲突和误解进行分析,找出双方的文化差异以及问题的节点,通过思考避免冲突的方法,教师通常只是将这种关键事件展现给学生,只指述发生的事件,提供交际双方的感受和反映,而不解释在此情景中交代双方的文化差异。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这种文化差异。我们使用关键事件策略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各种各样的在与用另一种文化的人们交际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前找到避免这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有效地避免文化冲突,达到顺畅的沟通和交流。
关键事件分析策略可以有不同的变化,可以把几个事件合起来说明一个概念或过程,也可以通过一个事件或一个场景来刺激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在教学实践中呈现一个与学生原有文化差异较大的事件或场景,引起学生内部的文化冲突,使学生感知这种文化差异。例如展示给中亚留学生一个学生上课迟到的场景,学生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中亚留学生可能不能接受。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迟到几分钟并不是多大的过错,老师不应该这样严厉地批评迟到的学生。而老师此时应该给学生说明在中国文化里,守时是一个人很重要、很基本的素质。通过对该场景的分析,找到两国的文化差异。
关键事件分析的实施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呈现的方式来展示,也可以通过播放短片视频或口头陈述等方式来实现。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减少解释的时间,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发现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教师可以在最后进行适当的总结。
要想使用好这一策略,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敏感度、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大量的案例资料。
2.课外教学策略
文化教学可以通过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文化课程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文化体验活动来进行。文化体验是文化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要求学习主体亲自实践,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感知文化、学习文化。文化体验为留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相对轻松,通过直观的文化信息刺激来激发学生对文化内涵和文化理念的思考与领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他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形成一种多元文化意识。
文化体验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来进行。
(1)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策略被广泛地应用在世界各国的外语教学中,最初的形式是从目的语国家聘请语言教师,进行国际的文化交流。随后发展到派留学生到目的语国家进行学习,学习时间通常为一个学期或一年,也有更长时间的。这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文化交流,通常有以下几种:由各国教育部门协同参加的国际文化交流计划;本国与外国政府特别提供的奖学金项目;校际之间的协作交流计划;非政府和非学校机构的民间交流计划。来华的中亚留学生大多都属于第二种或第三种情况。这种文化交流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宏观层面的文化交流。其实文化交际交流除了宏观层面的,还有微观层面的,即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主要是微观层面的文化交流,即中亚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及老师之间的文化交流。
微观层面的文化交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二人学习交流小组,一名中亚留学生与一名中国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互相倾诉心事,一起生活与交流;文化交流学习小组,由3~5名留学生与1~2名中国学生组成的文化交流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一些学习和交流、探讨文化的问题;文化交流广角,文化交流广角是一个开放式的文化交流方式,有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集合时间,参与交流的人员不是固定的,交流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以自由地各抒己见。
微观层面的文化交流是业余文化学习的重要途径,需要中亚留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参加,并对文化交流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只是为这种文化交流提供必要的条件。比如与中国学生建立联系,帮助中亚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结成学习对子或学习小组,为文化交流提供固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协助小组成员安排交流时间,鼓励留学生积极参与,告知留学生参与文化交流的目的和意义。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具体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也可以不参与,只需要配合留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就可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不重要。中亚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对中国的环境、学校的环境都非常陌生,周围也没有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会感到慌乱无助,即便有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愿望也很难实现。教师则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度过慌乱期,帮助他们建立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桥梁,这在文化交流中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以外,教师还应按期对文化交流小组的人员进行调控,使中亚留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流对象。对文化交流广角进行指导,帮助中亚留学生确定每次交流活动的主题,使文化交流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微观层面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帮助中亚留学生掌握更多的交际文化知识,提升交际技能。它所体现的教学效果是课堂文化教学策略无法比拟的。它最大化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语言学习与交际实践名副其实地联系到一起,加大了中亚留学生与中国师生之间的接触和互动的频率,使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熏陶。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接近目的语国家的人,这对于中亚留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效且迅速的。
(2)文化参观。
这里的文化参观与上文提到的物态文化参观基本一致,其组织形式、参与主体、学习目的实施过程都相同,只是参观客体即参观内容发生了变化,为与物态文化参观相区别,我们将这里的文化参观称为习俗文化参观。物态文化参观是以物态实物为主,比如图片、文物、书画等。而习俗文化参观是将民族文化习俗作为参观对象,学生以访问者的身份亲临文化现场,感知了解民族的习俗,其中既有实物的部分,又有礼节、观念的非物质的部分。因此,我们无法将实物参观与习俗文化参观截然区别开来,二者是相互渗透的,只是参观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参观主体的参与度不同。
习俗文化参观,学生的参与度更强,需要学生加入到某一项具体活动中去,不仅仅是看,有时甚至需要与当地文化群体共同完成文化活动。比如参加中国人的婚礼,学生需要与其他人群一起参与到婚礼的过程中。此时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仅是学习者、旁观者,他们还是作为婚礼事实的一分子,要和其他嘉宾一样送上恰当的祝福,一同见证新人的结合,要遵守当地婚礼习俗,尽量避免不礼貌的行为或语言引起的文化冲突。这对学习主体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观前,教师要与文化活动方面取得联系,说明参观需求,征得对方的同意,同时安排好时间、交通工具等。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前告知学生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注意事项。这种参观活动最好能与学生的课程内容相结合,将其作为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加强和巩固已学知识,探究新的知识。教师在学生参观之前,还要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参观要求等。当然,周全的参观准备可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涉及两种文化,两种民族习俗的触碰,不同的学生由于原有知识的储备量不同,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料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在现场指导学生,做出必要的提示或解释。正如Elmore指出的那样,学生们会把相当复杂的,甚至是错误的原有知识带到任何新科目的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不断地调整原有知识,化解文化冲突。
在习俗文化参观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请学生撰写观后感,自我剖析在习俗文化参观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在参观中新的收获和新的感触。报告的形式可以是记叙或议论性质的文章,也可以是问答式的题解答案。
文化参观法较适合中亚留学生,因为它是在比较轻松和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的,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适合中亚留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文化参观可以弥补以教师为中心的缺陷,利用课余时间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四)语言文化教学策略
语言文化是文化冰山中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文化冰山的表层结构,我们既不能将其简单地归入显性文化,也不能将其简单地归入隐形文化。因为它既包括了显性文化的部分内容,也包括了隐形文化的部分内容。因此,我们将语言文化单列出来,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如果说显性文化教学的目的是使中亚留学生去了解一些感性的、直观的文化内容,隐形文化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中亚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理解力,那么语言文化的教学目的就是为语言教学服务,通过文化导入,提高留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提高语言教学效果,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语言文化的教学策略。
语言文化教学策略很多,如文化旁白、文化导入、关键事件分析、图解释义、类型法等。本文结合中亚留学生的学习特点,重点对以上几个语言文化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1.文化旁白
文化旁白是指上语言课或其他课程时就有关内容加以文化的介绍和讨论,它是教师在汉语课堂上最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在解释字、词、语句、语篇时使用,通常情况下,是在讲到某一语言知识点需要插入文化阐释时使用的,灵活性强,使用方便简洁。教师只需在讲课前对相关文化知识加以准备就可以了。有时这种文化旁白甚至是即兴的,即教师突然遇到了无法解释的某一词或语句时,调动自己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储备,对某一词语或语句加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要想更好地使用好这一策略,首先,教师必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语言文化的积累。其次,必须能够在课堂上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不解之处,迅速调动知识储备和改变教学方法及思路。这对教师的应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文化旁白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主,对教学设施、组织能力要求较低。教学程序简单明了,易操作和掌握,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因此该教学策略为广大汉语教师广泛使用。例如,我们在给中亚留学生讲解北京的“四合院”时,中亚留学生很难理解这一词语,如“为什么叫四合院,不叫三合院或者五合院?”“四合院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要盖成一个四方形?”。教师要对北京“四合院”进行文化阐释,中国人自古以来都以群居为主,喜欢几家子人住在一起,这样可以相互照顾,也更有家的感觉。同时,中国的建筑风格秉承了四方形,因为四方形给人以坚固、规矩的感觉。通过这种方式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词的理解。
2.语言文化偏误分析
语言文化偏误分析通常贯穿于词语或句子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偏误进行分析,找出造成这种偏误的文化原因,进而提高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降低犯同样错误的概率。比如汉语中的“吃了吗”,在不同的场景中,会有不同的含义。一是询问你有没有吃饭,二是用“吃了吗”来问好,即“你好”的意思,表示关心。在中国文化中,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大事,关乎身体的健康,“吃了”说明一切都好,因此,人们在见面打招呼时常用“你吃了吗”?但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当两个陌生人见面时问“吃了吗”,就有些尴尬,“吃了吗”是熟人之间关心的事,陌生人互相见面上来就问“吃了吗”显得有些唐突,没有礼貌。有些学生在了解了“吃了吗”可以用来问好时,就不分对象和场合地使用,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通过语言文化偏误分析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词语、句子的使用技巧。
语言文化偏误分析策略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大量的语料,还要求教师对本国语言及他国语言的文化差异有大概的了解,尤其是体现在语义、句法方面的文化差异。
3.语言分类讲解法
类型法就是将具有相同文化内涵或文化特质的语言知识进行分析讲解。使留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用最少的精力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语言知识归为几类进行讲解,在文化教学时,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把具有相同文化特质的语言知识进行归类。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通常一个单元中的几篇课文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我们在讲授课文时也会发现,有时一篇课文或几篇课文中会出现一些彼此相互关联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语放在一起集中讲授,不仅可以体现这些词语的系统性,还更易于掌握和理解这些词语。例如,丝绸、丝绸之路、西域、玄奘取经这些词语反映了中国曾经一个时代的繁荣与开放,反映了当时物质的丰富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通过这种归类讲解,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这些词语的文化起源,还可以了解这些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在理解上和使用上更加准确。
对外汉语教师还可以运用这种类型法来解释中国人的名字。比如具有“草字头”的字都和花草树木有关,如英、莲、花、芙蓉、荷花……中国女孩中的名字中常用这些字来表现女孩的婀娜多姿,而在男孩子的名字中,则较少见到这些字,这和中国人取名注意性别有关。通过归类,学生不仅提高了对汉字的记忆效果,还了解了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化教学策略是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教学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新疆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文化教学策略,拟为教师实施文化教学提供参考,使文化教学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著作、学位论文
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威廉·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7。
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安熙贞:《韩国高中汉语课程中文化内容教学策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陈蓉:《在华汉语强化教学项目中的文化体验研究——以CIEE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陈德慧:《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郭鹏:《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复旦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李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策略》,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李颖:《传统学习文化中的文化教学》,安徽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
马洪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屈瑞婷:《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文化教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王乐:《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定位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苑淑娟:《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文化渗透策略》,吉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赵晓栋:《法国人汉语学习中的文化障碍研究》,山东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赵子健:《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赵鹏:《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谈》,天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章茜:《教学中文化资本的传承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期刊论文
范莉:《加强文化教学,提高语用能力》,《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8期。
高莉莉:《略论文化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蒋冰清、朱芙蓉:《多元文化环境下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之研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胡春梅:《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黄远振:《文化教学的模式与策略》,《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姜辰娟:《语言文化教学策略及其运用》,《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
李倩:《文化教学促进交际能力的意义及效果调查》,《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第1期。
梁丹:《探究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4期。
吕前昌:《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文化策略》,《科学发展观研究理论月刊》2009年第2期。
刘慧芳、胡来胜:《高校英语教学如何贯彻文化教学》,《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孟凡丽:《文化适应性教学探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倪俭:《高级英语文化教学模式及策略》,《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3期。
曲文吉:《国际汉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策略的思考》,《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司联合:《文化教学与语用能力》,《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年第11期。
王昌宜:《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
王金龙:《多元文化主义与外语文化教学策略》,《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王伟:《浅谈二外俄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策略》,《辽宁教学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王怡:《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模式探讨》,《镇江高专学报》2005年第18期。
徐瑾:《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
杨季行:《谈高职高专英语文化教学》,《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俞烨:《论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教育探究》2008年第3期。
张莹:《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模式比较和策略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朱梅:《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 杨凡:《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课程的设置》,《教材课程》2011年第7期。
[2] 于凤波:《中师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