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兴赣:传承·创新·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当代中国的两大战略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分析了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当代中国的两大战略任务,这就是“两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我以为,这“两个全面”是相互联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扫除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铺平道路。所以这“两个全面”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促进的。

我们先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首先使用小康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小康是中国古代圣人对美好社会所作的具有东方智慧的描述和概括。邓小平同志用小康社会作为我们党在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他提出,我们第一步要实现温饱,第二步要实现小康。当时日本首相大平正芳问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什么状态?邓小平说,这就是人均GDP 800美元左右。2000年,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但我们党心存高远,在党的十六大上,我们党提出,我们实现的小康还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因此我们党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即要用20年的时间,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所以说,“全面小康”相对于“小康”而言,是一个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美好的发展目标和社会形态。对于全面小康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指标。这就是“两个倍增”,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十年翻一番,一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十年翻一番。“两个倍增”意义重大,一个是说经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十年要翻一番,一个是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十年要翻一番,把这两项指标放在一起,我们看到这里面渗透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有一句很深刻的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一系列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这里我想发表一个观点:当前中国的改革到了一个历史的关键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两个关键期。一个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双轨制,某些腐败分子利用双轨制中饱私囊。他们反对改革,主张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是最好的体制。因为在这个体制下,他们能获得最大的既得利益。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吹响了把经济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军号角。改革由此前进了一大步。当前,我们又一次面临改革的关键期。我们回忆一下,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那时起,积极财政政策搞了14年。积极财政政策对某些政府官员来说就是有大量的国家资金、大量的国家项目可供审批。在审批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触目惊心的腐败现象。现在有人提出,这种积极财政政策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要把它长期坚持下去。坚持这种体制,对于某些腐败分子来说,必然增大权钱交换的机会。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改革的核心是要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要让市场成为配置经济资源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表明了我们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

那么改革改什么?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改革内容。一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四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五是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这五个“加快”就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