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低碳发展条件下我国能源安全的应对措施
为了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为了应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要求,中国必然走上低碳经济道路。低碳经济作为人类社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真正能够实现要得益于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消费结构上的不断调整,更需要国家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同时也离不开能源领域不断的科技创新。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中国能否继续保持当前的发展态势,能否完成21世纪中叶的既定发展目标,将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体现出的调整能力。建立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低碳技术体系和国家产业结构,培育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制定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完善推动低碳经济的市场机制,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 提高能源效率
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非化石能源的比重从1990年的5.1%上升到2009年的7.8%,年均上升0.14个百分点。按照我国的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要想达到15%,2005~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每年至少要提高0.55%。为实现这个目标,“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其他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从而使得非化石能源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在2015年达到11%左右。与此同时,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将有明显的增加,预计从2009年的3.9%增加到2015年的8.5%,而煤炭所占的比重将从2009年的70.45%下降到2015年的63%。[7]
上述发展目标意味着,在2020年之前,清洁能源由于发展速度和数量问题,只能是常规能源的补充,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探索和实践低碳发展的模式。在2020年之后,当中国加入后工业化阶段,此时的GDP能源需求增长将放慢速度,能源的刚性需求减弱,人民的收入提高,可以支付更多的清洁能源,中国可以进入低碳发展阶段。清洁能源将在2020~2030年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能源。
IPCC和IEA的研究报告显示,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降低成本,将在2020年之后的发展中贡献50%以上的减排潜力。此外,与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相比,提高能源效率表现为更低的成本,同时又全面地考虑到了能源政策的连续性和当前的供给安全、稳定,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研究报告指出,终端能源效率和终端电力效率到2050年可减少36%的碳排放。1990年以来,由于能源效率的改进,国际能源机构16个成员国在2005年节能超过16EJ(艾焦),相当于避免13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了大约1800亿美元的能源成本。如进一步应用已成熟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节约25亿吨二氧化碳。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提高能源效率是当前节能减排最为有效的方式。针对中国国情,低碳发展一方面要求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比重,另一方面也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为了实现能源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必须通过不断采用先进技术,不断加强能源生产和使用的管理,逐步深化能源的市场机制改革等措施。
二 加快能源技术创新
能源技术的创新在应对能源安全上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GDP的单位能耗和碳排放,降低能源使用成本;二是采用新技术来完成能源替代,主要是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用低碳能源来替代煤和石油等,从化石能源转向非化石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低碳或零碳的能源)。调整传统能源结构,降低单位能耗是低碳经济条件下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两个基本途径。要从战略层面上同时重视能效提高技术和低碳技术创新。
我国2005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推进能源技术的进步,努力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尤其是在低碳基础科学研究、装备制造水平、关键技术创新和前沿技术储备等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技术进步。
能源技术创新涉及的领域广、范围大。如在发电减排方面,需要发展清洁煤技术;在输配电环节,则需要采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和无功补偿技术;在能源生产和供给方面,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不断开发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不断通过技术的升级提高能源的加工转换效率以最大化利用一次能源;在能源输送和配给方面,技术创新的重点则是不断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传输、配送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和浪费的降低,提高能源的流通效率;在能源需求方面,技术创新的重点则放在降低各类终端使用设备的能源消耗上;等等。同时,还应不断提高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扶持;继续加强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新能源的利用成本,切实解决新能源发电上网等现实性的难题;研发先进的低碳技术和低碳技术设备,努力实现第四代核能技术利用和产业化;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逐步提高其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作为未来传统能源的替代和补充,在控制碳排放、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8]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所推动的低碳技术和相关低碳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企业必须提前认识这一趋势,准确判断这场全球性的重大变革。“碳排放”的交易与相关交易市场的形成,将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为了在这场未来的竞争中夺得优势,我国政府和企业要积极面对,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性投资;争取率先实现低碳技术的规模化,夺取市场先机,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企业要及时准确地理解和跟踪国际低碳技术和相关制度的发展变化,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尽早实现企业的技术升级;合理利用技术转让机制,加快实现跨越式技术发展。
从发达国家促进和激励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利用的情况看,当前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设立碳基金。从碳基金的构成来看主要是政府基金和民间基金,即依靠政府出资形成的基金与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和社会其他领域的投资筹集形成的资金。这种碳基金的形式在我国也初见雏形,例如我国建立的具有政府基金性质的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和具有民间基金性质的中国绿色碳基金,这些在一定领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我们从这两个基金当前的运作形式来看,该资金主要是用于资助相关碳汇项目,并没有把基金真正用于低碳技术研发和利用上。我国碳基金的应用要拓宽领域,在碳汇交易之外,还要真正发挥节能减排的作用,并从中寻求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从而帮助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社会。碳基金的资金用于投资方面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加快技术商业化,三是投资孵化器。我国碳基金模式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按企业模式运作。碳基金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寻找低碳技术,评估其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鼓励技术创新,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以促进长期减排。
三 完善能源政策
走低碳发展道路,在依靠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制定有利于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激励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等重大的发展战略思想,不断推出一系列激励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这些政策措施还不能满足低碳发展所要求的制度创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在以下方面加强。
第一,制度法规建设。要通过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吸引和鼓励各个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资项目;加快低碳立法,依法推进低碳发展。在《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应尽快出台和修订《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煤炭法》《电力法》等,以法律形式保障低碳经济的有效推行。
第二,市场机制建设。要积极完善可再生能源的市场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的市场需求,改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制度创新。
第三,价格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我国的能源价格体系改革,建设有利于推进能源结构合理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
第四,财政与税收支持。要通过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信贷担保等财政货币手段,推动低碳投入力度,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必须从节能减排的视角对财政政策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尝试探索“碳预算”,根据“碳预算”的排放目标来安排相关财政预算,并积极探讨“碳税”等与低碳经济相关的财政金融等新措施。
四 加强低碳技术与产业的国际合作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整体之中。任何领域的发展都要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相互交融,能源经济发展同样是如此,中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力量保障能源安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能源技术、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减少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低碳技术方面的差距。我国应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低碳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通过共同研发、正确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低碳发展。
在低碳发展条件下,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清洁能源技术和高效能源技术,谁在这两个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谁就能够最终抢占未来的市场,在国际低碳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中国的企业要积极参与全球低碳技术合作,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能源管理体制机制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10。
[2]薛进军主编《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中国国土资源安全状况分析报告”课题组:《我国能源问题的核心——石油安全》,《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11月21日。
[4]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未来二氧化碳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009、2010、2011。
[6]崔新健:《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抉择分析》,《财经研究》2004年第5期。
[7]戴彦德:《中国低碳能源发展道路选择》,载薛进军主编《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范玉婷:《低碳经济与我国发展模式的转型》,《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2期。
[9]勾红洋:《低碳阴谋——中国与欧美的生死之战》,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10]管清友:《企业如何迎接低碳时代》,《中国石油企业》2010年第10期。
[11]黄栋:《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2期。
[12]姜克隽、胡秀莲、庄幸、刘强:《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中外能源》2009年第6期。
[13]林伯强、蒋竺均、何晓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和消费结构预测》,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9。
[14]柳下再会:《以碳之名:低碳骗局幕后的全球博弈》,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15]能源所课题组:《“十一五”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措施评价》,2011。
[16]潘家华、庄贵阳、马建平:《低碳技术转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85~90页。
[17]彭近新:《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8]芮雪琴、牛冲槐:《能源产业技术安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4期。
[19]芮雪琴:《能源产业技术安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
[20]史丹、吴利学、傅晓霞、吴滨:《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管理世界》2008年第2期。
[21]史丹、杨彦强:《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7期。
[22]史丹:《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11期。
[23]史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24]史丹等:《中国能源利用效率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
[25]宋捷:《论能源消费与我国能源安全的关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7。
[26]宋杰鲲、张在旭、李继尊:《我国能源安全状况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4期。
[27]王发明:《基于技术进步的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科技与经济》2010年第1期。
[28]吴巧生、成金华:《能源约束和中国工业化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
[29]薛进军:《中国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载薛进军主编《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0]闫强等:《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障碍与应对:全球现状评述》,《地球学报》2010年第5期。
[31]张坤民等:《低碳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32]张雷等:《中国结构节能减排的潜力分析》,《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2期。
[33]张磊、郑丕愕:《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期。
[34]张莎莎等:《低碳经济技术锁定突破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10期。
[35]薛进军主编《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 闫强等:《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障碍与应对:全球现状评述》,《地球学报》2010年5月。
[2] 孙丽芝:《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第2期。
[3]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CEC)Limi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to 2 Degrees Celsius:The Way Ahead for 2020 and Beyond. Brussels:CEC,2007.
[4] 李丽平:《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环境保护》2008年第3期,第65~68页。
[5] 潘家华、庄贵阳、马建平:《低碳技术转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85~90页。
[6] 史丹、杨彦强:《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7期。
[7] 《中国新兴能源规划启动5万亿投资》,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8] 史丹、杨彦强:《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