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现当代哲学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境界
现代哲学的主客体统一世界或主客体化世界境界,虽然从叔本华开始就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海德格尔等人也对之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但总体上还是围绕主体与客体、存在与本质等话题展开的,总体上还是用非理性的精神意识来完成主客体统一、存在与本质统一以及人与世界统一的任务。但是,离开生活世界总体和工作世界本质,这些统一和总体就很明显地流于抽象和空泛。于是,现当代哲学将主客体统一的世界纳入生活世界总体存在,并用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关系话题逐渐消解和淡化了主客体关系话题,如此,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就构成了当代哲学的世界境界。而现象学社会学家许茨又将生活世界建立在工作世界基础上,将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境界推进到主体间性工作世界境界。这里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当代哲学的生活世界主题并不是从当代开始的,如胡塞尔的现象学就在现代哲学的意义上较早阐述了生活世界概念,且持有生活世界理论的哲学家很多都是跨现当代的哲学家;二是生活世界成为当代哲学的主题主要是从把主体客体关系话题消融于生活世界话题意义上来说的。如此,当代生活世界哲学亦是现代主客体关系哲学或主客体化世界境界哲学进展的一个逻辑阶段,是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境界哲学。当代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哲学亦可称为现当代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哲学。而当代也是现代,现代包括当代。如此,这里所谓“当代”的考察亦是现当代交叉式的考察,同样,这里所说的“现代”亦是现当代交叉的“现代”。
西方现当代哲学是在解构近代哲学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如胡塞尔所言:“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对科学的总估价出现了转变,我们就以此为出发点。这里涉及的不是各门科学的科学性,而是各门科学或一般的科学对人生的意义,而且追问生活或存在本身的意义,追问语言陈述或命题的意义。人文哲学即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10]当代哲学对意义问题的探讨也就是对人的生活的探讨,是对人生活于其中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或生活世界的分析,是对生活世界问题的研究。当代哲学认为,在人的现实生活之外并不存在一个独立自存的、作为生活世界之本源、本质和归宿的理念世界或科学世界,唯一存在的世界即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研究认识的标准、人的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只能从这个生活世界出发。因此,它反对二元对立,主张人与世界的统一。如果说近代哲学是主客体关系的哲学,那么,现代哲学则可称为主体间的哲学。主客体关系更多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间关系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不仅是一种物的关系,而且还存在精神关系、情感关系。现代哲学不是从认知关系的角度来确定他人的存在,而是把人看做生活世界中的存在者,即从生活关系来看待主体间性和交往,进而说明他人的存在。同近代哲学的科学世界观相比,现代哲学从超人的自在世界回到人的现实世界,把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作为唯一真实的世界,用人的生活说明人、解释世界,因而是一种生活世界观。
现当代西方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不仅是对近代西方哲学危机的一种回应,也是人类理性面对现代人生存的困境的一种必然选择。西方近代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步工业化的过程,它在使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社会的各方面获得高速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焦虑、孤独、空寂、无家可归的感觉,使人置身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全面异化的机械世界和技术世界之中。下面我们就通过现象学的代表人物胡塞尔、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列斐伏尔几个范例,对这种趋向略作展示。
生活世界理论是由胡塞尔首先提出来的,他明确提出要把生活世界作为其哲学研究的课题,强调以生活世界是真理的来源为出发点来阐明普遍规范真理的意识构造。胡塞尔首先对近代哲学进行了批判,他指出,近代哲学陷入危机的原因就在于其把人与世界彼此对立起来的二元论思维方式。他认为,克服二元论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现象学的还原。胡塞尔提出了“回到事情本身”的口号,他的意图并不是转向外在世界的客观现实,而是要以现象为哲学的出发点。他反对本质与现象的二元对立的反思方式,不承认在现象背后还有什么东西。他把现象学理解为一种超越性的哲学,它的现象背后不再有康德所说的那种本体,它只表示它自身和整个显现系列。现象并不掩盖本质,它揭示本质,它就是本质,存在物的本质不再是深藏在存在物内部的特性,而是支配着存在物的显像系列的显露法则。胡塞尔试图以这种方式宣布所谓内在性哲学的终结,消除内部与外表、存在与显现、潜能与活动、现象与本质的二元论。
胡塞尔在其后期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对科学化的世界观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在现代的客观主义研究实践中,作为生活世界的世界已经被遗忘了,与之相伴的结果是他们对主体的遗忘。胡塞尔反复强调,科学不应该把人的问题排除在外,哲学的课题应该是生活世界,哲学应该自觉地回归并研究生活世界,为欧洲人重建人与世界相统一的、有价值意义和目的的世界。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人们自在地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以自主的地位、自主的意识和自主的选择,同其他具有同样自主性的人们交往的世界。因此,它展开的是人与人的主体间关系,而不是像科学世界中那样的人与征服对象之间的主体与客体关系。这是一个原初的、未分化的世界,这里没有主题、没有明确的工作目的,人们凭着对生活的直接感受,追求直接的生活利益。这里虽然简单、平淡无奇,却是人类生活的本来状态。当然,胡塞尔仍然是在精神现象的意义上解释生活世界的概念,但他要求把生活世界当做人与人日常交往、共处的互为主体的世界,亦即要求我们从人的自在的、原初的本性去看待人、理解人和评价人,实质是要用主体间性的思维方式取代实证主义乃至整个欧洲传统文化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体现了他试图超越近代哲学的努力。
胡塞尔把哲学变为严格科学的理想并没有被继续发展下去,他的几个后继者都背离了他所开创的先验现象学道路,而给予了“生活世界”中的人类经验以格外的重视,海德格尔的日常共在世界就是这一倾向的一个代表。
从内容上看,胡塞尔现象学的“现象”概念在广义上是指存在者的存在,海德格尔在这一点上继承了胡塞尔。但是,胡塞尔现象学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纯粹意识”现象,而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更应该去研究人的存在、此在的存在,应该关心人的实存的最终基础。他抬高了人的地位,使人既超越了事实的偶然性,也超越了主观和自我中心的范围。他的此在生存存在论就是在扬弃了胡塞尔的现象学基础上形成的。海德格尔也对生活世界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但他不像胡塞尔那样,把日常生活世界当做自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源泉,而是通过对人的在世,特别是通过对人的日常的时间性共在的剖析,揭示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深刻和全面的异化。
如前所述,海德格尔认为,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由于从既成的、给定的东西即“在者”出发来探讨“在”的意义,结果都未能真正揭示“在”是什么。因此,他主张从“此在”即人的存在入手来揭示存在的意义。他认为,哲学探究的是存在,而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只有人才会提出存在问题,也只有人才能领会存在、展开自身的存在,因此他称人的存在为“此在”。他认为,“此在”的本质在于生存,它是去存在、是能在、是超越,即对“在者”的超越。“此在”是在世界中展开其生存的。“在世中”是“此在”存在的基本日常存在状态,是“此在”的日常生活。正是在对“此在”的日常存在状态的分析中,海德格尔展示了他对主客二分的科学世界观的超越和向日常生活世界的贴近。海德格尔指出,世界与人或此在有独特的联系,只有人才有世界,世界就是此在与存在者整体的关系。人和世界均非现成物,人是生活于世界之中的,因此,人在世界之中首先不是主客二分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彼此交融、不可分割的生活关系。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把“此在”存在的种种特征称之为生存性。他指出,我们日常活动的非本真性,就在于它是一个达到行为自身之外目的的手段,而此在存在的模式就在于它为自己而生存。他通过描述我们的日常活动,来说明这些生存性及其结构统一;用“被抛入”和“烦”,来揭示此在的在世结构。他指出,此在的在世是从“被抛入”状态开始的。人被抛入世界之中,一方面必须同外物打交道,另一方面必须同他人打交道,前者他称之为“烦忙”,后者称之为“烦神”,这样,“烦”就作为此在的基本在世结构而内在于共同此在的世界中,它超越了个人的自我保存,而包括了生命的全部。海德格尔称我们的日常行为和活动为“处理”,他认为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处理各种目标中的各种事物。我们处理的这些存在者有一种特别的存在模式,即“上手性”,它反映了面对物质世界的人的存在世界的权利。此外,我们的日常活动渗透了一种实践的统观,即一种在周围世界中实用的概观。日常活动预设了操心为一个先天的基础。只有一个存在者,他作为在世界的存在,关心或操心他自己在世界存在的可能性,才能在一个确定的周围世界中有手段和目标去实践和处理。后期,海德格尔看到了语言对人的存在的意义,指出人是存在的守望者,而“语言是存在的家,人栖居在语言所筑之家中。思者和诗人是这一家宅的看家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说使存在的开敞形诸语言并保持在语言中;就此而论,他们的看守就是存在的开敞的完成”。人作为特殊的存在者能思考存在、领会存在,并且只有人才是存在唯一的言说者,“语言是存在的家”。
总体来看,在海德格尔的视野中,日常共在的世界是一个全面异化的领域,是一种非本真的存在状态。首先,日常主体把本己的此在完全消解在他人的存在方式之中,与无个体性的常人认同,结果造成一种未分化的平均状态。其次,日常共在的主体在逃避自由的同时,也在推卸责任。再次,日常共在的主体间的交往同样具有异化的性质。海德格尔看到了共在和我们群体的消极性质,力求揭示积极实践的根源。他认为,杂然共在是个人真正存在的本体基础,真正的存在只能在共在的生存论领会中找到自己。
维特根斯坦从另一条路径也走向了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道路。维特根斯坦早年认为,人们的日常语言带有歧义性与含混性,从而掩盖了语言的本质和逻辑,他主张建立科学语言即人工语言,以消除日常语言的混淆。十几年后,在《哲学研究》一书中,他公开承认用理想的人工语言取代日常语言是一种错误做法,并主张回到日常语言,以日常语言的分析代替人工语言的逻辑分析,这种由人工语言向日常语言的转向,导致了他对“生活形式”即生活世界的回归。他认为,日常语言虽然含混,却有意义。他用语言游戏说来代替早期的逻辑图画论,认为语词的意义不在于图像,而在于其日常用法。这样,语言从逻辑的世界回到了日常世界。语言本身的世界性和实践性,以及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成了他思考语言的基本出发点。
维特根斯坦提出了一个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基本相同的范畴“生活形式”,以此来解决语言乃至实在的意义来源问题。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语言是狭义的生活形式,而生活形式是广义的语言游戏。他指出,说话是一种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生活形式的组成部分,而在说话和生活形式的关系中,最根本的是生活形式。或者我们可以说,生活形式是基础,说话、言语是在生活形式的基础上发生或发展起来的。维特根斯坦从生活形式的基础上理解语言,使我们对于语言的理解从文字转向对语言活动的方面。从他的论述可以看出,他用生活形式来指称人在“人类自然史”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即现实的生活。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语言首先是一种交往活动,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基本形式,而不是主体思维活动的产物,不是意识过程的产物。语言游戏本身预设了语言交往的共同社会。“生活形式”的概念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中有着特别的意义,一方面,他的语言游戏观是建立在生活形式的观念之上的,语言游戏是生活形式的一种;另一方面,他认为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把语言从日常生活的用法中割裂开来,因此批判形而上学就是要把字词从它的形而上学用法带回到日常用法中。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和胡塞尔的前科学、前逻辑和原给定的生活世界一样,是人们必须接受的、给定的东西,他通过对生活形式的论述,引导人们从生活世界出发来理解语言,引导人们关注多彩的生活和生活世界。可以说,从生活形式理解语言的意义,以及人们行为的意义,是维特根斯坦哲学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发生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维特根斯坦无论是论述自己的语言哲学观,还是批判人们在哲学中造成的混乱,最终都是通过对于语言的理解来实现的,而他对语言的理解又是建立在对于日常生活的理解基础上的。他的哲学研究方法就是要通过考察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来提出自己的观点,批判哲学中的错误观点,就是把语言的形而上学用法带回到日常生活的用法中来。可以说,日常生活是他的哲学的最终基础。因此,理解日常生活即生活形式,对于深入理解他的哲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维特根斯坦通过回归生活形式,把语言从抽象的逻辑王国中拉回到日常生活世界时,他就同胡塞尔一样,试图为陷入危机之中的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提供一个内在于生活世界中的意义世界。因此,他对生活形式的回归实际上就是在寻找为实证主义所遗忘的人的生活世界。
在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动中,对日常生活的哲学反思与透视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其先驱者卢卡奇在他的美学著作《审美特性》中,就已论及这一基本的生存领域。但是对这一主题加以较为确定和系统研究的,当首推列斐伏尔。
列斐伏尔指出,在传统哲学理论中,日常生活世界一直被当成“非哲学的”存在被排斥在哲学的视野之外,而如果哲学远离基础性的日常生活世界,它就会陷入自我矛盾和自我破坏之中。因此,他提出要对哲学实行改造,也就是改造哲学对日常生活的拒斥,扭转哲学对日常生活的偏见,使日常生活世界成为哲学思考的对象。
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概念并没有给出十分严格的界定,他的日常生活视域也不具有普遍的历史性,而主要是现代世界即资本主义时代的日常生活。在他看来,日常生活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是人最直接的生存领域,主要是指个体的生存和再生产。他把日常生活看成一个介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层次,之所以突出强调日常生活这个层次,是因为他认为人正是在这个层次上“被发现”和“被创造”的。他的日常生活世界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个体相关性,即指日常生活与个人生存活动直接相连。日常生活就是每一个人的生活实践本身。它是个别人的社会活动实践,是每个人安排、计划自身活动的产物。
第二,平凡性。它是偶然的小事情,是每个人平凡的世俗生活,日常实践是零散的个人的实践。
第三,重复性。它具有不断循环往复的重复性特征。日常性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协调、重复和琐碎:同样的动作,同样的进程。作为每个人直接的、具体的、现实的存在,日常生活就表现在具体的人类活动中。这些活动、关系、方面构成了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和再生产。
关于日常生活的社会历史地位,列斐伏尔指出,日常生活构成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在其中包含着变革、颠覆和否定的潜能。在他看来,平凡的日常小事蕴涵、潜藏着整个社会关系。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笼罩着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的异化不仅构成了对个人的直接压抑,而且使个人丧失了具有革命性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他主张把社会解放与个人解放联结起来,而联结的桥梁是日常生活批判。他的日常生活批判就是要使每个人认识到自身的处境,摆脱压抑,恢复自我的主体性,从而以实际的行动变革整个社会关系。他认为,忽视日常生活的革命、忽视个人解放的历史性意义,是旧的革命模式的基本特点。而日常生活批判就是要克服忽视日常生活革命、忽视个人解放的偏向,将微观世界的革命置于社会变革的中心。日常生活批判首先是要获得对日常生活的认识的真实性,使人的日常存在成为一种理论上透明的东西。他要揭示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研究其中的冲突和矛盾,以达到人的总体性,实现人的人化。
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发现与揭示,是一种在超越的基础上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生活世界的回归。他通过强调历史的根基在日常生活之中,强调历史问题的彻底解决依赖于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与反思,从而使历史理论走上了全新的道路。
以上提到的这些思想家都是20世纪很有影响的学者,他们都从各自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关于生活世界的构想和境界。胡塞尔力图从生活世界中寻找科学世界的基础;维特根斯坦试图借助于生活世界来解决语言乃至存在的意义来源问题;海德格尔通过对人的日常共在的剖析,揭示了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全面而深刻的异化,主张用艺术与生活相融来拯救世界的艺术世界境界;列斐伏尔则在把日常生活世界当做全面异化领域的同时,致力于建立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的哲学,并提出诗性实践的生活世界境界。虽然他们并非在同样的含义上界定日常生活世界,对日常生活世界的价值态度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将生活世界作为自己哲学主张的基本出发点,都从自己的研究领域转向或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可见,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确乎是现代哲学的共同趋向。在他们看来,生活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而科学世界只不过是生活世界的理念“外衣”,且源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及其种种问题是哲学家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生活世界不是抽象物组成的冰冷的世界,而是人的世界,是人在其中生活、交往、工作、创造的世界。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求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其本质是为了解决人自身的总体存在问题,是向人自身的回归,是人的观念的一次根本改变。从总体上看,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的一个普遍趋向,现代哲学关注的就是人类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世界境界。
上述现当代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在很大意义甚至在核心意义上已经触及和指向工作世界的意义和问题,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异化论,都具有强烈的工作世界批判向度和工作世界异化意蕴(这一点在第四章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其日常生活世界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日常工作世界理论,日常生活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日常工作世界批判。而现象学社会学家许茨则循着生活世界的意义较为系统和明晰地探究了工作世界的基础与核心意义(这一点在第四章有详尽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