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性命学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本书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课题以道教生命哲学为切入口,以丹道性命学之“理”与“法”为研究的中心,通过与儒佛性命学之比较,揭示丹道性命学的特点、价值和影响;通过丹道性命学对今日养生学、心理学、心灵哲学、人体生理学等所给予的启示,探讨丹道性命学的现实意义,发掘其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据此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文献学的方法:对丹道性命学研究主要是对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主要是依据《道藏》《藏外道书》《重刊道藏辑要》《道藏精华》中所收内丹学的著作。

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儒佛性命学之比较研究,揭示丹道性命学的特点、价值和影响。

宗教学的方法:用宗教社会学考察丹道性命学的兴起;用宗教现象学、宗教心理学的方法对丹道性命功夫中出现的生理、心理变化进行客观的诠释。

逆向考察法:用丹道性命学的理论体系进行逆向考察,来揭示丹道性命学兴起的时代和思想渊源。


[1] 参见胡孚琛著《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67~368页。

[2] 参见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四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第23页;胡孚琛著《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72页。

[3] 王明:《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241页。

[4]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第389页。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第24、506~509页。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溯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第150页。

[5] 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第519页。

[6] 曾传辉:《元代参同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第62~69页。

[7] 汪登伟:《苏元朗非内丹师说》,《弘道》2011年第1期,第57~62页。

[8] 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第515页。

[9] 参见张广保著《唐宋内丹道教》,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第1~2、50页。

[10] 参见张广保著《唐宋内丹道教》,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第161~162页。

[11] 参见龚鹏程著《道教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83页。

[12]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第507页。

[13] 龚鹏程:《道教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99~204页。

[14]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522页。

[15] 〔日〕福井康顺等监制《道教》第三卷,朱越利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83~84页。

[16] 参见(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等校注《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三下,华夏出版社,1997,第707页,版本下同。

[17]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四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第23页。

[18] 参见胡孚琛著《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68~379页。

[19]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1~4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20]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1~4卷),人民出版社,2009。

[21]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2] 参见胡孚琛著《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3] 参见胡孚琛著《丹道法诀十二讲》(上、中、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4] 参见王沐《内丹养生功法旨要》,东方出版社,2008。

[25] 张广保:《唐宋内丹道教》,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26] 李大华、李刚、何建明:《隋唐道家与道教》,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27] 林汉标:《场有哲学与王重阳内丹思想之比较研究》,中山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28] 王竹波:《谭峭〈化书〉研究》,中山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9] 王江涛:《刘处玄内丹思想研究》,北京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30] 刘宁:《刘一明修道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1;王永平:《清代刘一明的道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31] 谢正强:《傅金铨内丹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5。

[32] 阳明:《道教养生家陆西星与他的〈方壶外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王政书:《陆西星内丹思想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33] 吴大振:《闵一得内丹养生思想研究》,厦门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4] 张学菲:《莹蟾子李道纯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白亮:《李道纯内丹思想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岑孝清:《李道纯的中和哲学思想及其丹道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35] 郑庆云:《内丹学原理——以白玉蟾为例》,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36] 周冶:《上阳子陈致虚生平及思想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37] 余强军:《黄元吉内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冯永刚:《黄元吉内丹思想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8] 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2007,第424~466页。

[39] 张广保:《金元全真道的心性论》,三联书店,1995。

[40] 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探微》,巴蜀书社,2001。

[41] 沈文华:《内丹生命哲学研究》,东方出版社,2006。

[42] 参见戈国龙《对性命双修思想的现代思考》,《弘道》2011年第1期,第1~13页。

[43] 李平:《晚唐五代道教修道变迁研究》,清华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44] 参见何建明著《道教思想的历史转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5页。

[45] 孙亦平:《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转型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57页。

[46] 孙亦平:《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转型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79~281页。

[47]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8] 杨立华:《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展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9] 姜生、汤伟侠主编《中国道教科学技术·汉魏两晋卷》,科学出版社,2002。

[50] 蔡林波:《神药之殇——中古道教丹术转型的文化阐释》,巴蜀书社,2008;蔡林波:《内在化——中古道教丹术转型的文化阐释》,山东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51] 陈鼓应主编《道家与道教》,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第8~16页。

[52] 陈鼓应主编《道家与道教》,第344~352页。

[53]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第279~2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