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东亚翻译概念的发生与传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于鲁迅之所见

在鲁迅研究领域提到“进化论”,必提严复和《天演论》。这一是由于严复的《天演论》在中国近代产生的巨大影响,二是由于鲁迅接受进化论最早也的确是从《天演论》开始的。

鲁迅在作品中就曾经描述了自己在南京路矿学堂读书时,“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的情形。

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

哦! 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9]

鲁迅读《天演论》时的“新鲜”感使他成为《天演论》的热心读者,以至能够大段大段地背诵。正是由于这个缘故,鲁迅与严复的关系,就构成了探讨鲁迅接受进化论的一个基本前提。《天演论》始终是一个焦点问题。这方面的论文很多,从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10]中可以看到相关的研究状况并且获得相关的研究史资料的索引。但就目前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北冈正子的著作。

北冈正子在《鲁迅 救亡之梦的去向——从恶魔派诗人论到〈狂人日记〉》一书中指出,鲁迅“人”之观念的形成,有着“严复《天演论》的影响”,还特设“补论 严复《天演论》——鲁迅‘人’之概念的一个前提”一章,重新严谨细密地探讨了严复的《天演论》是怎样一本书,其结论是:“如果极简单地来谈《天演论》的主旨,那么就是把清末所处的亡国状况把握为天之所为(天行),而解决这一危机,就在于人能主动地展开行动去战胜天,即‘胜天为治’”;“鲁迅受严复《天演论》的最大影响,就是这部书告诉他,人作为启动社会的要因,其作用如何重要,从而使他认识到,人是应该主动的行动者,这样才会战胜天”。[11]

但是,在承认严复对于鲁迅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也不能不指出问题的另外一面,那就是人们过于强调严复的意义,以至把《天演论》等同于鲁迅的进化论。问题是严复是否唯一?如果把鲁迅的从“天演”到“进化”的容受历程假设为“《天演论》+日本的进化论”的内容,那么,在《鲁迅全集》(16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中做的相关词语检索,似乎可提供一些佐证。

从表2可见,“进化”(101次)、“生存”(82次)和“人为”(135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三个词,它们皆来自日语,其中“进化”一词出现次数,高出“天演”一词出现次数10倍,呈101∶10的比例;此外“物竞”与“竞争”之比是1∶21,相差20倍。如果只看这些关联词,那么很明显,鲁迅也处于从“天演”到“进化”的“概念装置”转换的状况当中。事实上,鲁迅在留日期间(1902~1909)所作文章中一次都没使用过“天演”一词,通常使用的都是“进化”。例如,《中国地质略论》(1903年)使用过3次,《人之历史》(1907年)使用过17次,《摩罗诗力说》(1908年)使用过4次,《破恶声论》(1908年)使用过5次。换句话说,鲁迅的从“天演”到“进化”的容受过程始于他的留学时代。然而,如果只凭借用词来判断,或许会低估严复的作用,同时也无法判断究竟有哪些日本进化论的内容影响到鲁迅,因为除了“进化”一词之外,其他诸如“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优胜劣败”“自然淘汰”“人为淘汰”等日本进化论的“专属名词”,不论是年轻时代的“周树人”还是后来的“鲁迅”使用都不多,据此判断也可能对日本进化论做出过小的评价。这是我认为的词汇史或概念史研究的局限所在。

表2 《鲁迅全集》进化论关联词检索

续表

那么,在鲁迅身上为什么会发生以上所看到的这种从“天演”到“进化”的用词转变呢?解明这一问题,就首先要理清鲁迅容受进化论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