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的共生属性及其逻辑结构:一项超越二元对立的族群人类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第一级阶梯:回族与彝族

第一级阶梯的龙汪边村和兰家村海拔在2900米至3000米,除4户汉族家庭外,其他均为回族家庭,因此,这两个自然村也被称为回族村。因为回族村民在哈巴雪山占有大部分高原牧场,畜牧业相对发达,主要放养奶牛、牦牛及一般菜牛。一般家庭都有奶牛10~20头,牦牛和菜牛数量不定,少者有8~10头,多者上百头。放养方式通常是家庭的年轻成员驻扎在雪山上看养,周期一般为4~5个月。回族村民的奶牛产奶量较高,除去每日所需的奶油、奶酪及奶渣外,几乎每家都将剩余的拿到集市出售。每月初一、十五哈巴行政村里集市上的奶酪也主要来自这两个自然村。奶油收入比较可观,每斤能卖40元左右。等到下半年,牦牛养得膘肥肉厚后,每头能卖到5000元左右。

图2-1 哈巴村的第一级阶梯概貌(笔者拍摄于2008年7月)

回族村的村民没有家庭养殖山羊的,也严守伊斯兰教教规教义不养殖生猪。在农业生产方面,苞谷与土豆的收成较低,粮食需要购买。但是与彝族村相比,回族村种植花椒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彝族村,除了户外种植以外,几乎每家的院子里、村子的路边都种满了花椒,可谓“见缝插针”。回族村的商业活动比较频繁,哈巴村的牲畜贩卖、交通运输及旅游开发等商业活动都活跃着回族村民的身影。多数成年男子有木工或泥工手艺,农闲时可以赚些家庭开支的补贴。少数家庭在海拔较低的山脚下有适宜农耕的水田和旱地。

海拔在3200米左右的彝族村,居住有90户共计370余人的彝族村民。最早迁移至此的彝族所佃种的纳西族地主的土地,都是没有耕种过的荒山、草坡和林地,彝族人佃入后将树木砍倒,放火烧荒,然后耕犁种植,不施肥料,亦不用薅锄,三五年后即行撂荒,生产能力十分低下,一般土地每亩仅产四五十斤荞麦。由于长期受到当地回族和纳西族的影响,现在的彝族村民结束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经济活动以畜牧业、采集药材和羊肚菌以及砍伐木材为主,种植有少量的花椒、苞谷和土豆,养殖有生猪。该村在山脚下几乎没有任何水田和旱地,粮食也需要购买。畜牧业以养殖牦牛、黄牛和山羊为主。放养牦牛的方式通常也是由家庭的年轻成员驻扎在哈巴雪山牧场,看养4~5个月,天气转冷后下山圈养。黄牛放养方式比较松散,通常是赶上山后任其寻食,一般家庭通常有5~10头。彝族家庭养猪的方式与其他几个族群的圈养方式明显不同,带有放牧性质,如同放养山羊,成群赶往山坡,任其自由寻食,一般由老人或小孩看守。彝族家庭的养猪业带有普遍性,一般家庭都喂养有8~15头,多者达50余头。外出务工、有手工艺的人较少,也无专业从事商业活动的。所需销售的牲口或药材,通常是通过哈巴集市来完成交易,木材或木炭通常是在家等人来收购,有限的经济作物通常是交给公路两边的小商店代理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