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裳人”与“四外人”
哈巴村的汉族有“纳西化”的汉族和“四外人”之分。“纳西化”汉族的历史记忆比较模糊,很难对自身做出清晰的族源判断。作为藏彝走廊的滇、川、藏三省交会处,据史料记载,中甸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迁徙、交融的重要之地。早在唐朝之前,就有汉人流入。唐樊绰《云南志》卷四载:“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初袭汉服,后梢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贞元十年,南诏异牟寻领兵攻破吐蕃铁桥节度城,获裳人数千户,即移于云南东北诸川。”[12]又《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上:“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馀尚同汉服。”王崧《道光云南志钞》:“汉诸葛武侯用诸蛮渠帅为官,于是相沿有土官之制,其中有汉人而落蛮者,日久亦化为蛮。”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土归流之后,汉族入住中甸者日渐增多。
清雍正六年(1728年)中甸设置塘讯,400多名绿营兵进入中甸,他们大多数带有家属,时所设塘、汛、关、卡南路木笔湾、三家村、下桥头、界牌、红石哨、拖木南、箐口都有塘汛兵落籍。“中甸沿江数百里及山谷旷工甚多”,给以牛种房屋招佃开垦,亦有少数汉族落籍江边境各村。乾隆年间(1736~1795年),又有一批陕西籍、山西籍及大理、鹤庆汉族进入三坝一带贸易、开矿。民国《中甸县志》载:“中甸汉族有陕籍、潮广籍、川籍滇诸种,其一部分系为绿营弁兵之苗裔繁衍,其余则为贸易、开垦、游艺而来。”其后裔大部分改为藏族或纳西族,部分保留汉族族称。以达洛村王氏家族为例,据王永亮口述,其先祖王世仁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出生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一户汉族家庭,后在丽江落籍。至王文记一代,从丽江搬迁至哈巴村,单传王继良,其子王作清娶纳西族曹氏为妻。王作清所生三子王永亮、王永民、王永光现在的民族成分是汉族,其子女现在全部改为纳西族。类似王氏家族的还有达洛村的潘姓、冉姓、彭姓家族以及米洛村和哈巴村的唐姓、金姓、李姓、许姓家族。这些早期迁移至此的汉族讲本地纳西语,生活习俗与本村纳西族无异,故自称为“纳西化的汉族”。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后的中甸地区土地制度(舒卡制度),在产生了大量新开垦的土地及“地主”的同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到来,掀起了新一轮的移民高潮。史料记载,清咸丰至民国年间(1851~1949年),凉山彝族奴隶主抢劫之风盛行,多有从四川盐源一带逃难至金沙江边半山区落籍的汉族,当地人称其为“四外人”,他们开垦大面积荒坡荒山,兴修水利,改坡地为梯地,改旱地为水田,改变了当地的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也有少数“四外人”以贸易之积蓄购买了大量土地转租佃户,成为地主。同期又有从四川得荣、乡城、稻城逃亡至中甸落籍的川兵,当地称之为“川川客”,也有个别从河南、湖南、湖北流浪至中甸落籍的。[13]“四外人”大部分家庭都藏有族谱,族源的来龙去脉比较清晰。
图2-4 “四外人”罗氏族谱(笔者拍摄于2009年12月)
以阴山村罗氏家族为例,罗氏先祖罗国玉出生于四川省,后随其父搬迁到丽江。罗国玉年长后以行医为生,在哈巴村娶妻落户。罗国玉生三男一女,分别为罗文华、罗文秀、罗文正及罗连连,罗文华及其子女现居县城;罗文秀早年当兵,现无音讯;罗文正生三男一女,现居阴山村;罗连连嫁给本村徐家。[14]再以阳山村谢氏家族为例,谢氏家族先祖谢印洪于1910年从四川洪雅县带着未婚妻逃婚至此,生二男一女,即谢发胜、谢发元及谢红云。谢发元早年病逝无后,谢红云嫁永胜县张家,谢发胜生四男一女,即谢荣华、谢振华、谢振军、谢开华及谢荣乡。[15]现在哈巴村“四外人”共约有730人,主要还有段、杨、姚、潘、张、李等姓,其中阴山村28户、阳山村32户、俄自里村43户、以腊湾村38户、谷地村11户,其他自然村有少数散居户,约占哈巴村总人口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