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假说
一 马克思的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理论
马克思(K.Marx,1894)较早地提出了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假说。针对资本主义日益严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与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危机理论。他认为:金融体系加速了私人资本转变为社会资本的进程,但由于金融资本家夺取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资本分配能力,其本身也沦为引致危机的最重要主体。金融体系存在和运行的前提是人们对商品内在货币价值的信仰,它绝不能脱离实物经济,但金融资本家的趋利心、虚拟资本运动的相对独立性却为信用崩溃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认为:第一,金融危机的本质是货币危机,虽然它表现为企业和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债务支付危机,但对货币的追求是金融危机最基本的特征;第二,生产过剩和虚拟资本过剩是金融危机产生的两个条件,金融危机既可能因生产过剩在经济危机中爆发,也可能在以虚拟资本为代表的金融系统超常发展的混乱中爆发。虚拟资本的自我膨胀运动是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机制。
二 明斯基的信贷体系不稳定假说
明斯基(Minsky)[1]主要从企业角度分析信贷体系的脆弱性。明斯基认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及其贷款人的内在特性,使他们经历周期性危机和破产浪潮,金融中介的困境被传递到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产生经济动荡和危机。明斯基的分析基于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长波理论,他指出,正是在经济繁荣时期埋下了金融动荡的种子。在资本主义经济50年上升时期的前20~30年,贷款人的贷款条件越来越宽松,借款人则积极地利用宽松的信贷环境进行融资。明斯基认为,金融市场的动荡是由“变换”(Displacement)引起的,所谓的“变换”是指引起宏观经济体系动荡的所有因素。每次金融动荡的“变换”形态各不相同,它们可能是战争、技术创新、金融创新等。“变换”会带来一些投资机会,一旦某些领域出现新的投资机会,市场主体就涌向这些领域,经济运行将出现泡沫成分。存在泡沫成分的领域因银行信贷的注入,投机色彩更浓重,理性投资被过度投机所取代。
至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明斯基认为,由于外部环境的变迁,市场主体的投资方向和赢利状况将发生变化。市场主体与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因此发生变化,引起银行信贷量的变动,这导致银行信贷资金的供求不平衡,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在过度投机阶段,人们由于担心经济泡沫破灭而引发恐慌,引起市场混乱,最终引发金融危机。明斯基将借款企业分为三类(表2-1)。
表2-1 借款企业的类型
经济繁荣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后两类借款人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比较安全的第一类借款人的比重越来越小。随着经济由繁荣走向萧条,这些比较危险、贷款数额较大的企业将难以按期偿还贷款,造成金融业风险。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种融资行为和债权债务结构,导致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明斯基认为,导致金融危机周期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表2-2)。
表2-2 导致金融危机周期性的三大因素
金德尔伯格[2]继承和发展了明斯基的思想,他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金融市场偶尔的非理性行为(Occasionally Irrational Behavior)导致的。
金德尔伯格认为,金融市场偶尔的非理性行为可用以下几种效应来解释(表2-3)。
表2-3 金融市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的原因
金德尔伯格指出,在经济繁荣时期,公众的非理性投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贷款比重增加,信贷规模不断扩张,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逐步降低。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以上过程可以自我加强,最终形成金融危机。
金德尔伯格指出,不同时期,人们的理性程度不同。在开始阶段,公众投资一般比较谨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业投资已不能满足投资者急于获利的愿望,投机意愿不断增强。最初人们追求的是稳定的投资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更偏好获取投机利润。
不同的群体,他们投资的理性程度也不同。金德尔伯格将投机者分为两类:一类是圈内人,另一类是圈外人。圈内人可以在价格最低时买进,再抬高价格,然后在价格最高时卖出,再压低价格。为数众多的圈外人正好相反,他们在高价位买进,而在低价位卖出,成了投机活动的牺牲者。投机对圈外人而言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金德尔伯格指出,在投机狂热时期,即使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市场整体也未必是理性的。
三 货币主义的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解释”认为,如果没有货币过度供给的参与,金融体系的动荡不太可能发生或至少不会太严重,金融动荡的基础在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失误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和积累,最终使金融风险演变为剧烈的体系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