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科学(2015年第4期/总第44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有关崛起国海军建设战略选择的理论模型

单纯用大型水面主力舰作为一国海军实力的象征远不足以如实反映海军的真实战斗力。如果海军的实力对比仅根据船只数量就能判断其大小的话,那么西班牙无敌舰队和北洋水师也许就不会遭遇悲惨的失败。使用某一单一标准来对一国海军的实力做出判定并不客观,因为后者是建立在多种因素之上的综合性产物。在现实中,不同等级实力的海军会通过承担不同的任务来达成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此影响海军完成任务的因素也可以等同于决定海军实力的因素。进一步讲,海军实力作为一国的权力要素,它是既具有输入性,也具有输出性的。[20]在海军完成任务这一语境下,海军实力实际就包括了支持完成任务本身的输入性能力和支持完成任务后续影响力的输出性能力。

海军实力在输入性和输出性上的综合体现,即通常意义的“海军战略”(Maritime Strategy)。提升一国海军实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政策行为,即使以最为简化的标准,也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即“需要一支怎样的海军和需要一个怎样的海军战略”。[21]前者涉及舰队结构、军舰组成、武器平台和信息系统的整合乃至人员培训;[22]后者涉及追求怎样的海权和如何有效利用以海军为主的海上军事力量达成相应政策目标。但由于海军战略是一个宽泛且边界并不明确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海军军备建设也属于海军战略的一部分,为了避免概念上的混淆和可能的逻辑争议,本文借鉴核战略研究中的相关理念,引入“海军发展战略”(Naval Development Strategy)和“海军运行战略”(Naval Operational Strategy)这两个地位并列且内涵明显不同的概念来替代海军军备和海军战略。[23]

自18世纪末,风帆战列舰“阿伽门农”号和“胜利”号相继成为英国传奇海军将领霍雷肖·纳尔逊(Viscount Nelson)的舰队旗舰以来,海军发展战略,也就是通常而言的造舰计划,对世界各国来说都一直是消耗大量资源的复杂且有挑战性的国家工程。[24]即使从那之后200多年间,世界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技术革新,执行海军发展战略对国家的消耗不仅没有减小,反而对国家的资金、技术乃至整个工业体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5]在这一点上,崛起国要提升海军实力还面临着额外的困难。通常一国的海军在执行造舰计划时并不会声明是针对假想敌的。而当崛起国执行造舰计划时,霸权国现有的舰队结构则是绕不开的参照系,这一点甚至与两国之间双边关系的状态没有直接关系。[26]对于崛起国来说,霸权国海军既是其潜在的敌手,又是其仿效的榜样。然而,不同的崛起国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海军发展战略,则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推动与霸权国舰队机构相似的造舰计划,目标是在性能或者数量上取得对霸权国的相对优势[27];第二类是推动与霸权国舰队功能不对称但有针对性的造舰计划,目标是利用新技术规避与霸权国的正面冲突,在侧翼或者消耗中取得相对优势。[28]本文中称前者为对称策略,后者为非对称策略,两者均相较于霸权国海军舰队结构而言。

相比于海军发展战略或者造舰计划这一类相对单纯的涵义而言,海军运行战略[29]的涵义就拥有更多的解释空间,甚至连这个概念是否成立都曾存在过一些争议。[30]当然,本文并无意讨论海军战略是否存在、海军战略是否重要等形而上的问题,[31]笔者关心的是狭义化的海军战略,即本文中的海军运行战略在海军实力提升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及影响以及为什么的问题。尽管研究海军行为和运行方式的著作早在16世纪的风帆时代就已经出现,但是直到19世纪末,海军战略才作为战略学的分支之一开始与作战力量的发展直接相联系。[32]该领域的学者就一再声称海军战略至少在两个方面拥有区别于其他军事战略的独特性:一是海洋环境本身的特殊,这造成了海军的机动空间广阔、战线概念模糊、联合指挥与协同作战难度大、威胁来源立体多元等一系列实战问题;[33]二是海军战略对非军事因素的关注,马汉就曾提到,“(海军战略)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在和平状态,其最终目的是发现、支持并增加一个国家的海权”。[34]而与其他种类军事战略一样的是,海军的运行战略不仅需要分配军事资源,还需要分配非军事资源,更需要对舰船的使用与战术运用加以限制。所以,海军运行战略一方面与国家战略与政策目标相连接,另一方面为具有特殊性的海军行为提供指导。如果将海军发展战略比作剑锋,那么海军运行战略就是剑柄,其对一国海军实力提升的作用可谓不言而喻。

考虑到本文之后的案例比较所涉及的年代跨度和技术水平差异都很大,也考虑到几个海军霸权国在制定自身海军运行战略时的变化趋势,本文对崛起国海军运行战略类型的划分既不拘泥于战略理论观点的差异,也不纠结于个别概念的变迁,而是关注一国海军对获得与利用制海权的基本立场,再根据这种立场考察相关的战略选项。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崛起国海军运行战略分为开放与保守两个类型(此处“开放”与“保守”皆为中性词语,不表示笔者的主观立场)。前者是指海军运行战略主要体现进攻性色彩,更强调“介入”[35]的战略逻辑和运行范围,更追求在全球开放式的海洋范围内获取安全的海上战略通道;后者是指海军运行战略主要体现防御性色彩,更强调“拒止”的战略逻辑和运行范围,更追求在一定区域(通常为本国近海)的海洋范围内获得排他性较强的安全空间。

综上所述,提升海军实力的相关建设,是指在一个国家提升海军实力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海军发展战略与海军运行战略的制定与转型这两项主要任务。如图1所示,本文的自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海军发展战略和海军运行战略,两者都属于广义的海军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变量为崛起国海军建设效果。

图1 本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示意

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具体内涵如下。

第一,海军发展战略是指一国对其海军物质力量、技术水平的发展方向与建设计划的全局性筹划和指导。它由造舰计划的基本结构与海军建设的国内基础两个要素所组成,并可分为对称与非对称两个评估类型。(1)崛起国造舰计划的基本结构,即造舰的重点舰种和舰队组成与海上霸权国现有海军力量的相似度越高,则判定其海军发展战略越接近对称的类型;崛起国造舰计划的基本结构与海上霸权国现有海军力量的相似度越低,则判定其海军发展战略越接近非对称的类型。(2)崛起国海军建设的国内基础,即民意和领导层意志对海军建设和海上扩张的支持度越高,则判定其海军发展战略越接近对称的类型;崛起国民意和领导层意志对海军建设和海上扩张的支持度越低或者极不稳定,则判定其海军发展战略越接近非对称的类型。

第二,海军运行战略是指一国对其已有海军力量的调动、部署,以及基于不同政策目标具体运用的全局性筹划和指导。它由战略逻辑与运行范围、对制海权的利用方式和海军实力的对外展示三个要素所组成,并可分为开放与保守两个评估类型。(1)崛起国越偏重“介入”式的战略逻辑,并倾向将海军力量跨海域甚至全球性地进行部署,则判定其海军运行战略越接近开放的类型;崛起国越偏重“拒止”式的战略逻辑,并倾向将海军力量在一定海域内或本国近海范围内进行部署,则判定其海军运行战略越接近保守的类型。(2)崛起国海军对制海权的利用越偏重建设性,即注重本国海上航路的保护和开拓,并积极寻求建立海外军事基地,则判定其海军运行战略越接近开放的类型;崛起国对制海权的利用越偏重破坏性,即注重阻断和干扰他国特别是海上霸权国的海上航路,并且不积极寻求建立海外军事基地,则判定其海军运行战略越接近保守的类型。(3)崛起国越积极地以多种形式对外展示本国海军实力,并利用海军作为非战争工具来达成本国的对外政策目标,则判定其海军运行战略越接近开放的类型;崛起国越消极地不愿意对外展示本国海军实力,或越少利用海军作为非战争工具,则判定其海军运行战略越接近保守的类型。

第三,海军建设效果是指崛起国海军在其崛起阶段中的力量变化及最终建设结果。从总体上来看,最优的结果是指崛起国的海军在相对和平的状态下渡过崛起阶段,自身实力显著提升,具备了进一步赶上或超过现有海上霸权国海军的坚实基础;最差的结果是指崛起国的海军建设在崛起阶段内遭遇海上霸权国的坚决制衡并引发体系战争,崛起国海军在输掉战争后实力被严重压缩,丧失海军强国的资格。

本文将崛起国海军建设的最优效果称为该国海军实力的“崛起成功”(后文简称为“崛起成功”),将最差效果称为该国海军实力的“崛起失败”(后文简称“崛起失败”),靠近最优一端的效果称为“相对成功”,靠近最差一端的效果称为“相对失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崛起成功”并非指国家整体崛起进程的成功,而是指该国海军的绝对实力和相对实力相较于其海军建设崛起期开始之前提升迅速且幅度显著,并且对国家整体崛起进程有明显且实质的正面影响。反之,本文中的“崛起失败”是指该国海军的绝对实力和相对实力相较于其海军建设崛起期开始之前提升缓慢且幅度并不显著,并且对国家整体崛起进程有明显且实质的负面影响。另外,海军建设效果的具体评估标准则包括海军硬件设施的改善幅度、力量投送与海上运输方面的能力、经济技术因素与海军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海军建设对其国家安全造成的影响及后果四个方面。

本文认为,海军发展战略与海军运行战略两大因素,共同决定了崛起国海军建设的效果,即崛起国快速提升海军实力的努力能否获得持续性的成功。如果崛起国选择适当的海军发展战略加海军运行战略的策略组合,则其海军在崛起阶段的建设过程将受到来自霸权国及周边国家相对较小的制衡压力,进而在相对顺利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崛起国选择不适当的海军发展战略与海军运行战略的策略组合,则其海军相应的努力将遭遇相对较大的制衡压力,自身安全环境恶化,海军建设效果较差,甚至会遭遇失败。另外,海军发展战略与海军运行战略在此过程中并非并列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串联”关系,并且两者各自独立,不能相互替代。以下为本文的理论模型(详见表1)。

表1 本文理论模型示意

由本文的理论模型可以提出如下三个假设。

假设1:当崛起国执行一定的海军发展战略时,选择开放的海军运行战略选项的海军建设效果要优于选择保守的海军运行战略,可以使崛起国海军具更大可能崛起成功。

假设2:当崛起国执行一定的海军运行战略时,选择对称的海军发展战略选项的海军建设效果要优于选择非对称的海军发展战略,可以使崛起国海军具更大可能崛起成功。

假设3:根据前两个假设,当崛起国执行开放加对称的战略组合时,海军建设效果最好;当崛起国执行保守加非对称的战略组合时,效果最差;而开放加非对称或者保守加对称的战略组合所导致的崛起国海军建设效果可能居于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