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福建省城镇化发展态势判断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为51.27%,福建省的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83个百分点,为58.1%,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的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仍然是第二产业。2011年,福建省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7.2%,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最大,高达37.8%,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也逐渐加强。2011年,福建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5%,远大于第一产业3.3%的贡献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为35.9%,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相差不到2个百分点。可见,第三产业日渐成为福建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和人口就业的主要吸纳空间。从空间上看,福建省城镇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趋海性,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大沿海中心城市显示出较强的人口聚集能力,而西部山区部分弱县人口聚集能力较差,出现城镇人口分布比较分散的现象,人口流动总体上呈现趋海趋核、强聚弱散的特征。全省城镇的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但社会设施发展相对滞后。总体上,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已发生重大变化,进入质量与速度并重、以提高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一 城镇化仍将处于持续较快发展阶段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研究各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发现城镇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规律,即全过程呈现一条被拉平的“S”型曲线:第一阶段的城镇化率为0~30%,为城镇化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以10%为临界点,城镇化率在10%以前,城镇人口增加缓慢;当城镇化率超过这个临界点以后,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第二阶段城镇化率为30%~70%,为城镇化的中期阶段,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超过70%为城镇化进程的第三阶段,此时城镇化发展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城镇化率略有下降。
2011年福建省城镇化率为58.1%,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距进入城镇化相对稳定时期还有十多个百分点以上的发展空间,仍然具有较大的城镇化发展潜力,预计“十三五”时期至2020年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将继续保持加速发展这一基本态势,但是发展速度会慢于过去10年。与过去10年相比,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速度也会明显减慢。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福建省总体上还将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对人口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流动还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其次,未来福建省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于前10年将有所减缓。最后,城镇化的成本也会不断提高,这将较大地抑制城镇化率的提高。
二 城镇总人口规模预测
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将是未来人口的主要增长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使得福建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197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04‰,到2011下降到6.21‰,平均每年下降0.41个百分点,但是总体下降趋势趋缓。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独生子女现已经进入育龄阶段,符合生育二胎条件的独生子女家庭将成为社会主体,由此可以预见,人口自然增长将进入稳定期。同时,从福建省的常住人口的年龄百岁图可以推测,福建省在2013~2015年出现一次人口生育高峰;因此,预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稳中有升。
总人口机械增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户籍人口的机械增长,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另一部分是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的增长,受经济因素影响较大。2000年以来福建省一直表现为人口净流入省份,平均每年净流入10万人,户籍人口数量比较稳定,外来人口对人口增长做出了主要贡献。经济因素将是未来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点。首先,随着福建省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将会持续拉动外来人口增长;其次,随着海西战略地位提升以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福建省的经济将会蓬勃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最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人口跨区域流动,为人口大量迁入提供了保障。
规划根据CPPS(中国人口预测系统)法、综合增长率法、趋势外推法等人口预测方法,综合预测福建省2015年的总人口将会控制在3850万以内,相比2011年的3720万人,净增长130万人,平均每年增长32.5万人,平均增长率控制在7‰~9‰之间;到2020年,全省总人口将会控制在4000万左右,比2015年净增长150万人,平均每年增长30万人,平均增长率控制在7‰~8‰;到2030年,全省总人口将会控制在4200万以内,平均增长率控制在4‰~6‰。
三 城镇化水平预测
1.城镇化水平预测
(1)福建省城镇化水平预测
2000~2011年,福建省城镇化水平从42.0%提高到58.1%,平均每年提高约1.4个百分点。目前,福建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由第二产业带动转型为第三产业拉动的城镇化机制逐渐形成。从城镇化的现实趋势和动力机制角度看,福建省整体上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并预计此阶段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2020年后城镇化速度将会减慢,进入较为平缓的发展阶段。
采用联合国法、趋势外推法、与人均GDP相关分析法等预测方法,综合分析判定,至2015年全省城镇化仍将持续快速发展,预计总人口将会控制在3850万左右,城镇人口达2480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2.5%左右,平均每年增长1.1个百分点;至2020年全省总人口将会控制在4000万左右,城镇人口达2720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8%左右,平均每年仍然增长1.1个百分点;至2030年,城镇化速度将有所减慢,全省总人口控制在420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达31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左右,平均每年增长0.7个百分点。
(2)各地市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本专著研究未来省域人口分布格局是以全省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一方面,与沿海地区比较,山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经济水平较低,非农化动力不足,使得山区从整体上将继续保持人口向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地形特殊,山区可利用的土地空间相对有限。山区作为省域的生态屏障区域和水源涵养区,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这就要求山区应当适当疏解人口,降低人口要素密度。因此,福建省人口分布应该采取不同地区不同原则,总体上遵循山区适当疏解、引导有机集中和沿海强化集聚的原则。
利用“六普”人口数据资料和各市统计年鉴数据资料,采用了综合增长率法,对全省各地市总人口、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各市县上报或已批的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数据进行校核。如下表 2-3 所示。
2.城镇化人口来源
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外来人口,包括来自外省的流动人口定居落户和直接迁入的省外户籍人口;二是本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部分人口既包括直接从农村迁入城镇的,也有长期在城镇工作的隐形城镇人口;三是来自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四是城镇空间扩张过程直接吸纳的周边农村人口。
表2-3 福建省各地市总人口、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1)外来人口
2000年以来福建省一直是人口净流入省份,外来人口流入的数量一直在逐年递增,平均每年净流入人口约10万。分析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发现约90%的外省迁入人口居住在城镇。通过以上分析,预计至2030年福建省净迁入城镇人口为:10(万人/年)×19×90%=171(万人)。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镇人口
①农村劳动力需求量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农业科学院农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计算公式:农业劳动力需求量=农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人数)=第一产业比重×社会劳动者人数,可以计算出2011年农业劳动力需求量=9.2%×2459.99(万人)=226.32(万人)。
②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平均劳动人口比例—农业劳动力需求量=1559×59.80%-226.32=705.96(万人)。
③可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由于相对城镇而言,农村具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剩余劳动力水平一般维持在较高水平,按照农村可保持约10%的劳动力剩余计算:
可接受的富余劳动力=农村人口×平均劳动人口比例×10%=1559×59.80%×10%=93.24(万人)。
因此,可以计算出未来可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接受的富余劳动力=705.96-93.24=612.72(万人)。
④可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镇人口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其家庭成员也必将随之入住城市,因此,在计算迁入人口时必须考虑一定的带眷系数。这部分迁入城镇的家庭一般为核心家庭结构,故设定总体带眷系数为0.5。
可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镇人口=可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镇人口×(1+带眷系数0.5)=612.72×(1+0.5)=919.08(万人),约占农村人口的60%。
(3)城镇人口自然增长
2011年,福建省的城镇人口为2161万,如果城镇自然人口增长率按照4‰计算,则到2030年城镇自然增长人口=2161×(1+4‰)19-2161=170.28(万人)。这里还未将新迁入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计算在内。
(4)城镇扩张过程纳入的周边农村人口
这部分人口估算难度较大,但是从往年城镇人口增长的情况看,这部分人口也是城镇人口增加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来源。城镇周边村庄分布相对较为密集,平均规模也较大,在城镇空间范围扩大的过程中,这些村庄的人口将直接“被城镇化”。2000年以来,福建省村民委员会数量大大减少,大部分村民委员会在城镇扩张过程中实施了“村改居”。按照福建省行政村平均人口1500人左右计算,2000~2011年这11年中约有101万人被直接纳入城镇户籍。按照过去11年的城镇人口扩张速度计算,可以粗略预计在2012至2030年城镇周边农村人口被纳入城镇的数量将高达175万左右。由于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计算中可能重复,按照这部分占60%的比例计算,可预测净纳入城镇的周边农村人口约70万。
(5)至2030年新增城镇化人口计算
综合上述对城镇化人口来源的分析,可以粗略地估计至2030年共约新增1330万城镇化人口。
城镇化人口来源=外来人口迁入171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919万人+城镇人口自然增长170万人+城镇周边净纳入农村人口70万人=1330万人。
3.城镇人口的高素质发展趋势
高考是改变个人命运的一个机会,一直受到城乡群众的重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如今每个家庭生育子女数量减少,导致城乡家庭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而大学扩招使得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可能。大量的农村考生通过高考录取,顺利转变为城镇人口。
福建省高考录取人数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4年,福建省的普通本专科招生15.5万人,到2012年,全省各批次录取人数为22.8万人,这对改变人口城乡分布的作用不可小觑。如果按照农村生源占高考录取人数的50%估计,今后每年福建省将会录取11万人左右的农村户口学生,这些学生可以通过高考进入城市,顺利实现人口城镇化。而且,由于高考制度的规范性和惯性,高考录取的方式将会是一个持续而稳定的人口城镇化的途径。
在高考录取的这一部分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学生毕业后进入城市,为城市和工矿区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这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青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改变了以往以小学文化、初中文化为主体的低端劳动力结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其在工商领域就业,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的顺利实现。
4.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将要下降
当前,城镇化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城镇吸引力逐渐降低,由于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农村吸引力大大增强,人口城镇化进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城镇化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受城镇化水平极限的约束
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资源、能源为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提供基本支持。一方面,无论是从人口增长、空间扩张,还是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角度看,城镇化的发展意味着城市对各种资源需求的增多,需要更多的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同时会向环境中排放更多的废气废水。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受资源、环境的限制程度逐步加剧,福建省未来的城镇化将明显地受到来自资源环境保障的约束。另一方面,由于福建省的地形特点是山区、丘陵区多而平川区少,要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难度比较大,导致农业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意味着农村需要维持较多的人口。
综合上述分析,根据城镇化发展的S型曲线规律,判断福建省的城镇化正处于第二阶段中后期,受城镇化极限水平的约束,福建省的城镇化发展必然转为速度减缓的阶段。
(2)农村人口老龄化降低了人口转移性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使福建省年轻一代的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年轻人的数量也逐年减少,而老年人比重增加,农村人口出现老年化。然而,老年人口难以成为人口城镇化的对象。人口城镇化根本上是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而不是收入低、消费能力低、文化程度低的农村老年人口的城镇化。农村老年人习惯了乡村的生活,很难再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其自身综合素质较低,在城市就业机会较少,除非是征地拆迁等被动的城镇化。城镇的拉力不足难以带动广大农村老年人实现城镇化,因而,农村人口老龄化降低了人口转移性。
(3)城镇化成本高提高了城镇化门槛
当前,就业是青年人进入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农村低端劳动力就业更困难。随着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开始减速,经济发展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势必下降。这表明城镇的就业容量并不是无限的,在持久城镇化的过程中,就业困难必然成为阻碍城镇化进程的一大障碍。同时,由于通货膨胀,使近年来房价房租、交通、食品等成本飙升,导致城市生活成本大大提高,城市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在城镇生活的压力增大,城镇化门槛提高。此外,由于交通、污染等各种城市病问题的日益突出,极大地降低了城市生活质量,削弱了城市的吸引力。
(4)农村生活环境吸引力增强
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农村的印象是公共设施不足,生活环境落后。相反,城市拥有完备的公共设施,生活环境良好,这种城乡间的差异使得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间的这种差异逐渐发生改变。如今乡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县乡公路网、村村道路网已经构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以及中低档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农村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同时,农村的现代通信设施也广泛应用,固定电话网络、移动电话网络、宽带网络得到了迅速发展。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的改善,弥补了农村与城镇之间空间上的隔绝,将农村和外面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此外,自2005年,国家重视农村的发展,实施了各种惠农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大增加和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农村的吸引力。
5.大中小城市将实现协调发展,发展模式将更加趋于多元化
综观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占优势,综合效益最好。从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看,大城市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福建省应该加大对大城市发展的支持。同时,由于各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单一地发展大城市不足以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福建省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要协调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同时,各地区将立足本地实际情况,逐渐形成具有各地区特色的,多元化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和互相配合的城镇体系。
6.制度上将更加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1)城乡居民自由迁移的人口管理制度将逐步建立
户籍制度将城市和农村分离,不利于城镇化的发展,未来福建省将逐步废除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居民自由迁移的人口管理制度。福建省将逐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限制,建立城乡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的人口登记制度,实现城乡统一。不再按人口登记地制定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
(2)将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未来福建省将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在保障承包方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保障其拥有承包期内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处置和得到收益的权利;承包方可以自行决定转让对象,包括转让给所在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任何组织或个人,逐步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在建立规范的土地用途规划管制的基础上,城市的组织或个人购买或租赁农村集体土地成为可能,这为农民进城开辟了获取创业资本和社会保障资金的渠道,有利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3)将逐步建立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福建省将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改变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后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现状,福建省会逐步将现行城镇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扩大覆盖到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增强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用人单位在雇佣农村劳动力时,必须依照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证金;对于那些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并且自愿定居城市的农村居民,政府将为其建立社会保障账户;按先城市、后农村的原则,征收社会保障税,最终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7.人口城镇化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促进农民工逐步转化为有稳定就业和稳定居所的城镇人口,享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待遇成为人口城镇化的主要特征。人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传统的城镇化忽视了人的主体性,而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因此,城镇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应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需要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三维转换。这需要两个基础,一个基础是需要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并且稳定的职业,这意味着每个城市都要建立产业平台;另一个基础是为进城农民提供市民可享有的一切福利和保障,这需要矫正目前的城乡二元化,推进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统筹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教育、住房、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实现在城镇安居乐业。
8.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
(1)用水供需矛盾
福建省是一个沿海省份,虽然水资源总量储备丰富,但是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看,其水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匀。从时间上看,水资源在一年中各个时段变化较大,汛枯相差悬殊,年内分配集中于汛期。从地域看,水资源分布呈现北多南少的局势,闽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东南沿海水资源较为贫乏。全省工程性缺水与局部地区水质性、资源性缺水并存。目前福建省水资源紧缺问题突出,城镇急速发展造成的地区缺水问题尤为明显。厦门市的缺水问题尤其严重,已经成为“贫水区”,莆田、福州、泉州、漳州等市相对厦门缺水问题没那么严重,但也已经属于或接近“水资源紧张区”,缺水问题已经成为约束福建省沿海地区城镇快速发展的瓶颈。
母亲河上游水源生态涵养与山区城镇发展之间的矛盾也逐步扩大。福建境内大多数河流都是在省内发育,在省内入海,如闽江、九龙江等,上下游城镇发展对流域连带影响明显。上游的山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污染物、梯级水电站的建立影响了河流自然属性、水产养殖布局不合理,这些问题对流域环境、上游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明显产生消极影响。
(2)土地供需矛盾
福建自古以来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当匮乏,人地矛盾非常突出。2011年福建省土地总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6%,人均拥有土地面积0.32公顷,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5.07%,是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最少的省份之一。2008年,福建省的耕地面积为1330.1千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37公顷,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1.14%,比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0.8亩的警戒线还要低。同时,全省可以利用的土地空间非常有限。全省土地总面积中,坡度小于15度的土地面积仅占23.67%,但全省现有71.64%的耕地和66.40%的建设用地都集中于此,生产、生活和各项建设用地也都集中于此,行业间用地矛盾非常突出。
此外,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增加与土地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国家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加大,土地资源稀缺问题日益凸显。沿海地区不仅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承载空间,同时也是主要的农业产区。闽东南地区土地总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4%,而耕地面积却占全省面积的45.68%。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区域差异也非常明显,沿海地区建设用地中第二、三次产业的产值是内陆地区的2.3倍。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也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土地,土地稀缺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
(3)自然灾害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
一是地震自然灾害的影响。福建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断裂带边缘,地处华南沿海地震带北段,是我国主要地震活动的地区,而且受台湾地区地震的影响较大。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南强北弱、沿海强内地弱,呈带性、重复性的特征,同时,地震断裂带与沿海重点发展地区相重叠,对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构成较大威胁。
二是台风自然灾害的影响。由于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靠近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地,导致福建省成为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台风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在东部沿海,尤其是闽南沿海,闽中南的泉州与莆田交界处,闽中北的福州与宁德交界处,与沿海城镇发展地域基本重叠,对沿海地区和海岛开发造成季节性威胁。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资料显示,近26年来福建省平均每年有1.5个台风登陆(含两次登陆),4个台风对福建造成影响,每年造成近百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在福建所有自然灾害中危害最大、损失最严重的就是台风灾害,台风灾害已经严重影响福建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进程中水、耕地等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的约束也日益增强,城镇建设中存在“拼土地、拼资源、拼成本”和“摊大饼”的做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所以,必须走低碳生态发展道路,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