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新型城镇化的宏观布局和战略路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福建省城镇化总体空间战略布局

一 福建省域空间发展的历史规律及特点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福建省的城镇体系逐渐建立,形成了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

新中国成立前,福建省城镇化空间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闽北地区沿江沿河开拓阶段。唐朝以前,福建省的主要城镇大部分位于闽北地区,基本上分布在闽江及其支流两岸。

第二阶段:沿海城镇集聚拓展阶段。自唐朝中期以后,城镇迅速发展,福建省开始进入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境内已存在的城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产生一些新兴城镇。宋元时期,航海技术和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在此背景下,福建城镇规模和功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数量大规模增加,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镇逐渐增多。泉州逐步发展成为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并逐渐形成了以泉州为中心,福州为次中心,沿海城镇为主体,沿着省际交通轴线为发展轴的城镇空间格局。

第三阶段:山区进一步均衡发展阶段。明朝中后期,在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沿海城镇发展大大受阻甚至停滞倒退,而内陆城镇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从而得到持续发展。从客观上看,这一政策对于城镇空间分布的均衡化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内需,导致发展动力不足、发展速度缓慢。福建省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厦门为中心,漳州、泉州为两翼的城镇格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福建省和台湾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关系,国家没有对福建城镇建设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仅在鹰厦铁路沿线的三明、永安、南平、邵武等城镇设置了一些“小三线”建设,这促进了福建省部分偏僻山区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山区工业城镇逐渐涌现,而沿海一线的城镇建设发展非常缓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福建省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也进入了第二个快速发展期。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城市利用其区位和交通优势,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逐渐增强,加速了沿海城镇带的形成。

从福建区域空间发展的历史演变来看,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

1.从空间演变上看,呈现从沿河发展向沿海发展转变的特征,趋海性特征突出。在港口交通日益完善,交通干线规模逐渐扩大的背景下,福州、厦门和泉州等沿海城市凭借其方便的水陆交通优势,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逐渐成为城镇集聚的新兴地区。城镇空间分布走向从闽北向闽东南乃至全省扩散,沿海地区成为城镇分布的密集地区,集聚了大量人口。

2.从空间体系对外联系的角度看,呈现从相对独立封闭向开放互动转变的特征。唐宋元时期,在当时的海洋经济的影响下,泉州港和福州港曾一度成为重要的世界贸易商港,福建省域空间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外向性。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当时对外交通设施比较落后,城镇空间体系的发展不论是在全省还是省域内部板块之间都较为封闭,呈现较为典型的内聚式发展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城镇交通规模逐渐扩大,初步形成南承北接、东进西出的开放式空间格局,表现出从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体系向开放互动式的空间体系转变,福建省与珠三角、长三角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随着西太平洋时代对亚洲太平洋沿岸巨型城市走廊建设的推动,福建省作为环海峡地区的重要区域,凭借我国内陆广大的腹地市场,必将成为我国沿海城市带和太平洋西岸上的新节点,形成更为开放的城镇空间体系。

3.从空间形态演变机制角度看,沿海城镇带网络化发展特征突出。在新技术的推动下,福建省的沿海城镇空间联系呈现出网络化特征。福建省初步形成了以海港为枢纽,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干,空港为门户的沿海综合交通走廊。从福建省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图(见图3-1),可以看出,在城际联系空间格局上,以福州和厦门为代表的沿海城市表现出经济联系非常密集、联系强度较大的特点,南部地区形成厦漳泉网络化发展特征,逐渐形成了以福州和厦门为经济联系中心,逐步向外扩张的网络化城镇空间体系。

图3-1 福建省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4.从空间拓展机制角度看,外部空间拓展受限、内部整合力度不够。福建省地处长三角、珠三角两极之间,由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人口、经济规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福建省的经济腹地受到两洲的强力挤压。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福建东南地区对闽西、粤东、赣南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但这些地区同时也是泛珠三角的核心部分,其经济发展受到珠三角的辐射影响较大。闽西、赣北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长三角地区的带动,而受福建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较弱。相关资料显示,江西省每年外流的劳动力中,40%流入长三角地区,30%流入珠三角地区,占江西省外流劳动力的绝大多数,仅有20%左右的外流劳动力进入福建沿海地区,这些劳动力中的70%流入福建东南地区,30%分布于东北地区。

除了外部空间拓展受到限制,福建省域内部整合力度也不够。以厦门、泉州、漳州为例,尽管像城市联盟这样的区域协调机构已经建立很久,但厦门、泉州、漳州之间还没有形成相对明确的职能分工,合作交流还停留在较低层次,闽南地区经济协作虽然已经提出20多年,但是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此外,各城市内部县区单元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地方政府在低层次上同位竞争,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 福建省城镇化整体空间战略布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要求,以《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镇化地区为重点,实施差异化城镇化发展战略,调整城市空间的区域分布,适度扩大、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城市建设空间,控制限制开发区域城市建设空间,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1.实施差异化城镇化发展战略

实施都市地区、一般地区差异化推进策略,总体实现“有序集聚、适度均衡”的发展格局。

所谓都市地区,主要是指大都市区和都市区,并且由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地带及其周边紧密的城镇组合而成,具有网络化、都市化的特点,主要包括沿海都市区和依托南平、三明、龙岩等中心城市形成的内陆都市区。都市地区的城镇体系一般表现出发展初期向成熟期阶段转型的特点。都市地区城镇化发展应以集聚引导都市地区发展壮大,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目的,重点向都市地区集聚和倾斜,实施积极稳妥的公共政策,促进人口、产业和各类要素向都市地区中心城镇迅速集聚。

一般地区,是指那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具有节点生长和点轴体系层次发展特征的都市地区之外的其他区域。在一般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优化统筹城镇发展空间和乡村发展空间,合理引导人口、各类要素资源、基础设施等向中心城镇集聚,推动空间集中、土地集约、资源集聚的层次化区域的形成,择优培育重要节点,重点在一般地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地方服务能力和区域影响能力的城镇。

2.福建省城镇空间总体结构及发展战略

考虑到福建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现状以及和城镇空间演进的特点,将推进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主体形态定位在都市区,并以逐步完善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滨海都市带为脊梁,以福州、厦漳泉两个大都市区为依托,以福厦泉三大省域中心城市和省域次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城镇聚合轴为骨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形成层次合理、空间有序、地域开放、转型发展的网络化省域城镇空间体系。

城镇空间组织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带、两区、四轴、多点”。其中,“一带”是指北起宁德福鼎南至漳州诏安的滨海都市带;“两区”是指福州和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四轴”分别指纵向的南(平)三(明)龙(岩)城镇聚合轴和横向的福(州)武(夷山)、中部(泉州、莆田—三明)、厦(门)龙(岩)腹地拓展轴;“多点”是指在福建城镇空间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带动作用的城市新增长区域和重要节点城镇区域(见图3-2)。

图3-2 “一带、两区、四轴、多点”城镇化战略格局

城镇空间引导策略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强化集聚、轴带拓展、多点联动、构筑网络”。

强化集聚:强化大都市区统筹引领能力、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和城市新增长区域触媒激发能力,引导生产要素向大都市区、发展轴和中心城市、节点城镇集聚。

轴带拓展:按照“梯度推进、点轴拓展”原则,依托区域交通干线轴带,引导沿线城镇各类要素适度集聚、各类设施共享共建、城镇空间有序整合,从而促进城镇聚合轴集聚和发展能力的提升。

多点联动:依托都市地区、新增长区域和节点城镇,形成有机联动、互补发展的城镇空间发展态势。

构筑网络:依托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廊道,促进区域城镇空间、产业空间、基础设施空间、生态空间优化布局、相互协调,形成有序交融的网络化城镇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