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学视域下的明清温州地域社会与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敬祖:持续而浓厚的宗族移民文化

温州地处浙之东南,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是一个与内陆隔绝,相对偏远、封闭、安全的地域,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战乱发生时避难的好去处。如弘治《温州府志》卷一“风俗”条记载:

汉魏以还,天下有变,常首难于西北。四方习俗所利,举萃东南。[20]

永嘉之后,帝室东迁,衣冠避难,多所萃止,艺文儒术,斯之为盛。[21]

避乱迁温这一史实,在温州很多宗族的墓志、族谱等文献记载中,得到了印证。如《芦浦杨氏族谱序》记载:

隋末之世……诸镇相争,僚属相忌……故璋公、璘公、琼公,共徙平邑南雁凤巢。[22]

从杨氏族谱的记载可知,其先祖是隋朝时避乱迁温的。

更大规模的移民潮是避唐末五代乱迁温,如苏伯衡《平仲集》卷十四《郭府君墓志铭》记载:

唐汾阳忠武王之后也。远祖太初,避黄巢之乱来居平阳之钱浦,卒葬其地。[23]

《平仲集》卷十四《孔教授夫人汪氏墓志铭》记载:

其先歙人,灵慧公之后也。五季时,避乱来居平阳。至夫人父,始徙居郡之墨池坊,遂为郡人。[24]

魏了翁《鹤山集》之《朝奉郎曹君易墓志铭》记载:

许峰曹氏,其先闽人,避五代乱,徙温州,居安固之许峰。[25]

王激《鹤山集》之《广东佥事李楷墓志铭》记载:

先生姓李氏,为唐宗室李集氏之后。五代时避居永嘉,遂世家焉。[26]

王叔果《英桥王氏族谱》之《重修英桥王氏族谱序》记载:

我王氏世居永嘉华盖乡英桥里。旧传五代唐时自闽来徙。[27]

《平阳县志》卷八十三《林氏族谱序》记载:

平阳林氏,五季时自长溪赤岸来居四溪。[28]

避乱迁温,宋、元、明一直持续不断。如《莲川徐氏祠堂碑记》记载:

莲川徐氏……阳朔二年(前23)避乱过江,寓居婺州东阳,后徙栝。……仁宗皇帝天圣甲子(1024)由栝岩泉始迁于永嘉莲川。[29]

《文成见闻录》之《重修周一公庙记》记载:

瑞邑大峃屿川之乡,宋宰相必大公之孙,仕萧山教谕讳九龄公避元乱而肇迁于斯焉。[30]

苍南《陈氏宗谱新序》记载:

明朝万历年间,闽南一带沿海寇乱,民不聊生。有我龙湖祖第二十七世裔孙“丕”字辈十八位昆仲,为避寇乱相携来浙,徙居于温州之平阳县(按:1981年分设为平阳、苍南两县)。[31]

《西岸杨氏增修宗谱序》记载:

吾杨氏宗族一世祖伯玉公,初处闽之潋村,自避寇乱迁徙北港四十二都凤巢,传十五世叔太祖仲二公,偕吾太祖仲一公,乃由凤巢分派于本里杨家墩金斗河内,分处于底、西两岸,盖历三百余载。[32]

除了避乱迁温,还有一些宗族的谱序,并未说明迁徙的原因,只是记载是由外地迁徙而来。如《永嘉渠川叶氏祠堂记》记载:

叶为永嘉巨族,赵宋间由闽之长溪徙今渠川,凡三十世。[33]

《钱库镇垟头黄氏重修谱序》记载:

我先世远祖弗纪,惟闽泉太祖泮溪公,生四子,长子华、次子荣、三子培、四子仁,住居南安埔头十二都半岭。子华公由明神宗四十三年,自闽来温,始迁平阳二十八都西秦港边,是为来温肇基祖。[34]

《藻溪渔湖谢氏谱序》记载:

明季吾祖慎斋公,由闽漳州之南靖而来平邑三十五都象源内而家焉。[35]

《重建苍南县灵溪邓氏宗祠记》记载:

我祖怀立公与闽沙荆东垂裕堂一脉相承。原籍闽泉州德化蒲坂村,系铨公之曾孙,大约清康熙庚申(1680)年间……卜择灵溪。[36]

《桥墩莒溪西厅陈氏宗谱序》记载:

莒溪陈氏,派属闽省,汀州上杭县碧沙村人也。越清初年间,时行公燕翼诒谋,来迁浙瓯昆阳五十一都朱山茶塘居焉。子三,长曰荣彩,次曰荣我。厥后荣我公转迁三十六都莒溪西厅。[37]

不难看出,历史上躲避战乱或其他原因,在从隋至清的漫长时间内,持续不断地有人迁徙来温。

这些迁徙者多是衣冠大族,在温选址定居后,也是聚族而居,绵延传续。如林藏英《莲川徐氏祠堂碑记》的记载:

永嘉僻处海隅,名家右族,其绵久多至数十百世。[38]

这些著姓大族,在迁徙来温之初,为了能够在新迁地比较容易地立足生存,需要通过借助一木本源的共祖血缘关系,将宗族的力量凝聚起来。在生存定居后的继续繁衍发展中,为了使同姓子孙不至于视同秦越,为了使本姓宗族发展的越来越好,仍然要定期强调共祖同族的血缘观念。所以,每年定期祭拜先祖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必然选择,也随之形成了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和传统。在祭祀敬祖的各种仪式中,就包括戏曲演出。关于温州宗族进行的祭祀戏曲演出情况,在本书第三章会单独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