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201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人大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的新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一些专家、学者也做了重要的阐释。

(一)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阐释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科学地阐述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历史必然、特点优势、实践要求,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原则、思路举措、重点任务。栗战书指出,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第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三,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第七,要坚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第八,要坚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第九,要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第十,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十个方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习总书记关于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重要论述还有很多,并且处于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之中。我们要全面、持续、深入地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自觉用之指导和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2]也就是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指引和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制度的重要论述是根本政治制度的新定位,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特征和作用,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深刻内涵,提升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理念。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新高度,赋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新使命,开辟了制度发展的新境界。沈春耀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创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监督理论和工作的深刻阐述,也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科学指引和根本实践遵循。这些论述包括人大要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依法用好执法检查、听取审议报告、专题询问、跟踪监督、质询等多种监督方式方法,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沈春耀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是依法治国的新布局。这些论述包括“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在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精神的指导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通过制定新法律、修改相关法律、做出授权决定等方式,积极发挥立法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3]也就是说,我们要从支撑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看待和运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不仅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创新人大工作,而且要充分发挥人大在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引领和保障各项改革取得成功等方面的作用。

(二)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时和兴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味着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的新定位,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新的场域。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秩序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实质上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方式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方式的实现途径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必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与完善进程中,其外延拓展的另一个重要空间就是协商民主制度。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特点之一。[4]也就是说,党的领导和国家建设通过民主,历史地现实地密切联系在一起。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党的领导和国家建设的关系会更加密切。

刘松山认为,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在理论和制度层面,对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做出创新。在这方面,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即“三统一”“四善于”。另一条就是对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机关体系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这方面又可以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对人大及其常委会本身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创新。另一条是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外的国家机关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比如,现在推进的监察体制改革就是这类实践创新的典型。[5]也就是说,无论是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领导,还是国家机关自身建设的发展,都是与时俱进的,从而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得到体现。

李仲安认为,坚持党的领导本身就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之内,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制度载体和制度保障。这体现了对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所导致的社会撕裂的弊端。[6]也就是说,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新型政党制度,不仅保证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性、有效性,而且实现了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有机统一。

(三)关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制度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职能定位和运行机理,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具体路径,为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重点。要紧紧围绕习近平关于人大制度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和不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深刻揭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内在逻辑和制度机制要求,深刻揭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国智慧和世界意义。要紧扣习近平关于人大制度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质,聚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地位和职能作用,结合人大工作实践,着力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大制度建设思想的深刻内涵、时代特征、丰富内容、理论特色、实践要求和历史贡献。具体来说,一是要进一步研究人大制度建设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二是要进一步研究人大制度建设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关系;三是要进一步研究人大制度建设与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四是要进一步研究人大制度建设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及其解决的关系;五是要进一步研究人大制度所彰显出的蓬勃的生机活力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完善,也应该从具体的步骤着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作为理念已被党的组织和国家机构所熟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实体性制度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不断完善。党通过人大常委会党组加强了对人大的领导和对人大工作的支持。一些地方党委也定期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加强和改善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政府的重大事项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已有具体实施机制。人大常委会党组也积极主动地向同级党委报告工作。人大常委会可以对政府的工作进行过程性监督。党委、人大和政府之间在具体工作层面上的一些协同和程序性安排仍有待进一步规范,政府有些工作应由人大决定却不通过人大,而不应由人大决定的工作反而推给人大来做决定的现象仍需改进。比如一些地方关于土地储备、房屋拆迁的决定,政府往往请求人大常委会来做出。再如一些地方政府的融资或贷款也让人大常委会做出决定,使人大常委会成为“担保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国家机关始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人大常委会党组、政府党组要就各自所做出决定的重大事项的相关情况主动自觉地向党委汇报,经党委同意后,再根据党委的指示,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提交人大或人大常委会会议决定。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这就要求既要注重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方式,也要注重党的群众路线在整个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中的贯彻落实。通过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方式的分析才能真正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通过注重对党的群众路线在整个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才能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崇高的历史使命及其何以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和发挥作用,并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的团结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人大制度思想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所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全面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在新时代探索新实践、展现新作为。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既是人大发挥作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二是要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充分发挥立法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顺利实施,这是人大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方式;三是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这是保障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四是要切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增加监督实效,这是保障其他国家机关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五是要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健全人大工作制度,这是人大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