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内容
本书的基本思路是:结合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竞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现实背景,以都市圈、适配理论、产业共生理论、耗散结构以及主导逻辑与资源行为等理论为依托,通过构建制度逻辑—资源行为总体框架,主要以辽宁经济区为例,剖析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均衡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从区域要素协同提升角度,探析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历程、动力机制及发展路径等。
本书研究要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了加快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制度逻辑—资源行为总体框架模型。二是研究了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制度逻辑模型,并对协同发展过程和发展路径等展开研究。三是研究了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资源行为模型。四是针对以上研究结果,研究了制度逻辑影响资源行为的内在逻辑,以明确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内在理由。
第一阶段,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搭建过程。从区域产业创新的关键产业即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以及协同理论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并构建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制度逻辑—资源行为总体框架模型。
第二阶段,基于制度逻辑—资源行为总体框架模型,进行框架模型的结构分析与关系研究。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制度逻辑模型,主要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理论、协同理论以及组织管理学等基础理论,从制度层面构建“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度逻辑框架模型”,为了解释非均衡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演化方式和演化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均衡区域协同发展对策研究框架的路径模型”,从时间维、空间维和情景三个维度出发,对辽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与非核心附属区域如何通过产业协同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并对连接过渡区域的“马赛克”发展方式进行了论述。通过此研究,完善了经济区核心区域与非核心附属区域之间的空白区域的研究。考虑到自贸区政策,作为组织外部情景中,政府主体发展区域经济、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逻辑,本书从制度逻辑角度出发,结合辽宁自贸区政策与辽宁本身资源禀赋特征,并提出完善辽宁自贸区政策以实现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在非均衡区域实现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本书在构建资源分类框架与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资源行为模型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资源行为机理展开研究。并采用双案例分析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企业自身成长的资源行为规律进行提炼;本书从主导逻辑角度出发,探索制度逻辑对资源行为影响的内在规律。本书主要通过制度逻辑对资源行为产生影响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以揭示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
第三阶段,本书撰写过程。本书的基本思路如图1-1所示,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
图1-1 研究路线
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理论框架和影响机制研究两部分内容,应用研究则包括管理研究的内容。每部分内容涉及子项研究若干,子项研究结论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具体内容有:(1)构建制度逻辑—资源行为总体框架模型;(2)基于总体框架模型,分别构建细化框架模型。其中制度逻辑框架模型,从区域增长极理论入手,提出了通过产业创新实现非均衡发展的区域协同发展的“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框架模型”;协同发展问题从区域内和区域间两个方面展开,包括协同演化方式、进化路径和机制部分;在管理研究中,结合协同演化机理,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自贸区完善对策等;资源行为框架模型,主要从制度逻辑影响下企业的资源行为入手,归纳提炼生产性服务企业自身成长规律;(3)制度逻辑对资源行为影响的内在逻辑。该部分主要从主导逻辑入手,基于前文结构研究,开展结构要素的内在关系研究。本书的基本研究框架如图1-2所示。
(1)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制度逻辑—资源行为框架模型研究。①研究目的。从全新角度,系统地研究非均衡区域如何通过产业创新,实现非均衡区域的协同发展。②研究内容。构建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制度逻辑—资源行为框架的总体模型。
(2)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度逻辑与资源行为分析。①研究目的。将制度逻辑引入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研究中,明晰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成长的外在制度因素构成与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的资源行为,构建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制度逻辑体系与资源行为框架。②研究内容。第一,非均衡区域制度因素与资源行为因素的结构分析;第二,基于相关理论,在影响因素来源分析框架下,提出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度逻辑与资源行为的物理模型,并加以论证分析。
图1-2 基本研究框架
(3)制度逻辑对资源行为产生影响的内在逻辑分析。①研究目的。从主导逻辑触犯系统研究制度逻辑对资源行为的影响,以深化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②研究内容。以探索性案例分析为主要分析手段,分析制度逻辑对资源行为产生影响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