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三棱镜:媒介批评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关于“西瓜注红药水”报道的对话

受访人: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采访人:叶明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采访时间:2006年9月15日

采访地点: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叶明华(以下简称“叶”):当前假新闻比较多,而且有的假得很离谱,“西瓜注红药水”就是相当典型的例子。董老师可曾注意到这个事件。

董天策(以下简称“董”):这个事情发生在广州,我自然注意到了。2006年7月,广州《信息时报》报道说:广州市民向有关部门投诉,怀疑西瓜被注入了红药水。一时间,广州市面上的西瓜无人问津。紧接着,香港几家媒体转载了这则报道,引起香港食品环境卫生署和香港消委会的重视,专门提醒香港市民提高警惕,谨防“食瓜中毒”。与此同时,“西瓜注红药水”在内地也传开了,人们看着西瓜不敢吃,导致各地市场西瓜价格暴跌。河南、湖北、山东、宁夏等地瓜农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后来《中国青年报》记者做了深入的调查采访,结果是:“西瓜注了红药水”纯属谣言,《信息时报》记者的报道没有经过核实,报道严重失实。

一 “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媒介的时效性竞争都会威胁到新闻的真实性”

叶:董老师,此次“西瓜注红药水”事件,为什么《信息时报》和《中国青年报》两家媒体前后报道截然不同呢?

董:7月19日,《信息时报》以“广州出现注水西瓜被注红药水根本就不能吃”为题进行报道。单就报道本身而言,其实就存在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从该报道对问题的揭示就可以看出来:“买个大瓜回家吃汁多子白如嚼蜡”,“有个别不良瓜贩给西瓜注射激素”,整篇报道就这两个问题。其采访的对象也只有报料的两个市民,还有就是几个水果经销商,报道的内容也是他们的一面之词。至于情况是否属实?哪些地方的西瓜有问题?哪些地方的瓜是好的?记者没有深入调查、全面分析,没有向卫生检疫部门求证,没有听取任何专家的意见,就这样给西瓜定了性,弄出一个严重失实的报道。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是在一个月后,准确说是8月20日,比较全面地报道了事件的经过,以海南瓜农遭受的重大损失为由头,回顾了整个“西瓜注红药水”事件的来龙去脉。中青报的记者做了深入的调查采访:从瓜农到中国西瓜甜瓜品种鉴定委员会,到海南省西瓜协会,再到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都做了深入全面的采访,从而拆穿了谣言,维护了瓜农和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叶:导致一些记者没有深入采访,没有亲临现场,没有经过全面调查了解就报道新闻的原因是什么呢?

董:原因是多方面的,简单说,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观因素,属于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但是,有些记者为求时效、为求省事,没有亲临现场,没有深入调查了解,就凭感觉、凭第一印象、凭道听途说的一些信息,来做新闻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和事实截然相反的虚假报道或厚此薄彼的片面报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个是客观因素,属于新闻时效性竞争给真实性带来的挑战。随着各种新媒体,各种先进通信工具的出现,媒体之间对于新闻时效性的竞争日益激烈。有学者说媒介经济就是“眼球经济”或者说“注意力经济”,媒体为了吸引读者观众的眼球而在新闻时效性上的争夺已经白热化。为了第一时间刊登新闻,争夺眼球——注意力,新闻的真实性往往成为牺牲品。一些媒体“宁可错,不愿迟”,在新闻事实还没有确定,还有疑点,乃至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把报道做出来了,万一出现错误,再慢慢进行修正,这种竞争态度也是导致当前新闻报道失误层出不穷的原因。

二 “记者不能单纯依靠各种先进通信工具,好新闻是要靠腿脚跑出来的”

叶:各种先进通信工具的发明使用,使得一些媒体记者为省时省力采用电话、网络进行采访,董老师对这样的采访方式有何看法呢?

董:“科技以人为本”,任何一项科学技术发明都是为人类提供方便,科技本身没有好坏善恶之分,关键是看使用者怎么去用它。现代化通信手段的出现,像手机电话、网络查询,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了便利,也提供了另一种采访选择手段,何乐而不为呢?但是,身为记者,不能单纯依靠电话、网络这样的通信工具去进行新闻采访,尤其是当新闻事实本身很复杂的时候,特别不能出于省事省力,害怕辛苦而只进行“不见面”、“不到现场”的采访。

现在确实有一种不良现象:一些媒体的记者每天就在家里、办公室里打电话、等通稿,然后在电脑上稍做修改,略加编撰就拼凑一篇新闻报道,每天也不用去采访,不用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不用奔波劳碌,记者当得很舒服,但是这样是写不出什么好新闻的。“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名记者黄远生告诫我们:好记者应该“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好新闻是靠腿脚跑出来的,不是屁股坐等出来的。记者不能轻信任何人提供的任何材料,应该自己深入第一线去采访,去见证,去调查。在这次西瓜事件中,最早写出《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报道的记者黄某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坦言,“没有亲眼见过被注了红药水的西瓜。”可见,该报道事后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和记者不实事求是,没有深入调查,没有亲自求证是分不开的。

三 “新闻采访一定要身临其境,才有发言权,才能够写好新闻”

叶:一些记者抱怨:就算是亲临现场,也不能保证写出来的报道能够十全十美,没有疏漏,董老师觉得呢?

董:这其实是另外一个问题。的确,一个记者就算是亲临现场,也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报道来,因为他可能观察得不够细心,不够深入,尤其是缺乏新鲜的发现。老记者范敬宜有一首打油诗描写一些记者的工作方式:“早辞宾馆彩云间,百里方圆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着,小车已过万重山。”这是发人深省的。一些记者就算是到第一线去了,也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转一圈,只用眼睛看,不用心思考,肯定是不行的。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新闻采访,记者一定要身临其境,认真观察思考,才有发言权,才能写好新闻。社会现象错综复杂、盘根错节,记者没有一点问题意识,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怎么能触摸到事情的真相呢?

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些好记者,像《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羊城晚报》记者赵世龙,《南方都市报》记者陈锋,央视的柴静等,他们的采访都是不畏艰难,敢于“深入敌后”,用最客观的、最真实的事实或场景去打动读者,打动观众。新闻记者应该有他们这样一种排除万难、追求真相的精神。

叶:没有经过实地采访,不是根据第一手材料写出来的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董:从这次事件来看,虚假报道和片面报道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一些媒体的调查显示:“西瓜注红药水”事件报道一个月以来,人们看着西瓜不敢吃,导致各地市场西瓜价格暴跌,河南、湖北、山东、宁夏等地瓜农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仅海南瓜农的损失就超过了3000万。而且经过一些海外媒体的转载,使得我国的国家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蒙受损失。如此严重的后果,或许是媒体记者做报道时所没有预料到的。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统社会的谣言传播,人际传播是主要途径,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它的影响一般只是局限在一个比较小的群体范围内。在大众传播时代,一旦大众传播媒介介入,谣言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影响程度就会呈几何级数递增。大众传播媒介覆盖范围广,信息影响面广,受众人数多,虚假的报道一旦刊出,就会快速地在受众中流传,即使事后纠正,也难以让虚假的消息不再扩散,而且还会使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大打折扣。记者是掌握着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务必谨小慎微,才能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

四 “新闻写作一定要讲究尺度,要注意舆论导向”

叶:采访时要亲临现场,才能够获取第一手资料,那么在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什么呢?

董:新闻写作要把握好尺度,要注意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江泽民总书记的这句话分量很重。所谓“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成了谬误”,新闻报道也是如此,过犹不及。特别是像食品安全这样一些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报道,一定要慎之又慎。近年来,有关假冒伪劣商品的一些揭露报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保护了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但也有一些报道出现了过火的势头,在舆论导向上出现一些偏差,被国外的媒体转载或别有用心的媒体添油加醋,对我国食品卫生等相关的行业造成了某种程度损害。譬如南京冠生园陈年月饼的报道,就使我国月饼出口遭受沉重的打击。

叶:有些记者说:“新闻报道尺度的把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工作时间长了,感觉就有了”,董老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董:新闻报道尺度的把握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对于同一类题材、同一行业的报道多了,也就熟悉了该类题材涉及的广度和深度,这就是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时,尺度把握也是一个可以积累和培养的过程。我们一直强调记者要有政治意识,这不是一句空话套话,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记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求记者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对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研究,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看待现实的问题。有了这样的意识,记者所做的报道,才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同时,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往往就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发现力,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捕捉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新闻。

五 “编辑要比记者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看得透,看得全面”

叶:业界都说:编辑是新闻媒体的“把关人”,新闻报道失实,记者有责任,编辑有没有责任呢?

董:新闻报道失误,除了记者没有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进行采访报道外,编辑肯定是有一定责任的,因为他没有对记者的报道进一步核查,没有把好关,导致失实的新闻见报,对受众造成误导。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职业“把关人”,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出色的业务水平,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面对诸多需要判断、取舍、整合的信息资源,要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前提,以满足社会与公众的知情权为出发点,以恪守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为原则。只有这样去编辑新闻,才能当好把关人。总之,编辑要比记者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看得透,看得全面,善于发现记者没有意识到的疏漏。

(原载《新闻实践》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