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浙商与海外闽商的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一 海外浙商与海外闽商比较研究的现状

学术界关于海外华商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海外华商,指的是中国大陆以外从事工商业的华人,包括已入外国国籍的华裔商人、侨居外国的华侨商人以及港澳台地区商人。狭义的海外华商指在国外从事工商业的华侨、华人。广义的海外华商之所以包含港澳台地区商人,学者张禹东等认为:一是港澳台地区虽是在中国领土之内,但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它们的企业制度与东南亚等地海外华商企业的制度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二是港澳台具有的殖民地经历使之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与大陆有区别;三是在大陆的多种统计数据中,多采用海外华人资本来统称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华人资本。[1]目前国内学术界较多地使用广义的海外华商概念。本书的研究对象之一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往港澳台地区发展的浙商,因在允许双重国籍的背景下,“亦港亦侨”“亦台亦侨”的情形较多,既具有侨商的身份,又因事业在海外发展的需要,具有外国居民身份或已入籍。因此,本书也使用广义的海外华商概念来对海外浙商与海外闽商展开比较研究。本书的“海外华商”指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商人,包括已入外国国籍的华裔商人、侨居外国的华侨商人以及港澳台地区商人。本书以传统商帮划分为出发点,海外浙商和海外闽商分别指祖籍为浙江和福建的海外华商。

随着中国的崛起,海外华商已然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出版了系列专著,研究内容涉及华侨华人经济史、华人企业集团、地区或国别的华侨华人经济、华人商贸网络、侨乡发展与海外华人经济、著名华人企业家传略、华人资本与中国改革开放等。代表性的著作有郭梁的《东南亚华侨华人经济简史》[2],此书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析、探讨了华侨华人经济的性质、特点和作用。王耀辉、康荣平主编的《世界华商发展报告》[3]对当代海外华商的发展作一总体的概述。龙登高的《跨越市场的障碍:海外华商在国家、制度与文化之间》[4]对海外浙商在住在国及祖籍地的经济事业也多有论述。庄国土的《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华商网络、移民与一体化趋势》[5]一书,在全面系统地阐述东北亚与东南亚华人社会演进历史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华人在住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地位与作用,进而研究东亚华人社会经济、社会资源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任贵祥的《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6]和张应龙的《华侨华人与新中国》[7],都集中探究了海外华商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独特贡献。孙锐等著的《海外华商与中国经济发展》[8]研究探讨了近现代海外华商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指出海外华商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及其局限性,并探究了海外华商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关系。此外,介绍著名华商的传记,数量也颇为可观。港台地区和东南亚的几乎每一位大富豪,都有一部或多部传记。此类书籍偏重文学性与通俗性,但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海外学者对华商的研究,颇具代表性的著作有:康斯坦斯·利弗·特拉西、叶大卫和诺埃尔·特拉西的《中国侨民和中国大陆:一种新兴的经济协调效应》(The Chinese Diaspora and Mainland ChinaAn Emerging Economic Synergy[9];托马斯·门霍夫和苏威·格尔克的《中国企业家精神与亚洲商业网络》(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nd Asian Business Networks[10],这两本专著对海外华商的发展脉络及其与中国的关系作了详尽的分析,尤其在研究海外华商与中国大陆经济互动方面,堪称经典之作。日本学者游仲勋的《华人:他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Ethnic ChineseTheir EconomyPolitics and Culture),[11]对各个国家的华商及其地位、作用进行了探讨。澳大利亚学者颜清湟的《东南亚华人之研究》[12]一书,对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发展历史,尤其是东南亚闽商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

海外闽商研究成果较丰。海外闽商多集中在东南亚诸国,因此相关研究成果较多地集中在东南亚或者相应国别的华侨华人通史著作中。朱杰勤的《东南亚华侨史》[13]、吴凤斌的《东南亚华侨通史》[14]、李恩涵的《东南亚华人史》[15]等东南亚华侨历史著作,都述及东南亚海外闽商的经济发展情况。庄国土和陈华岳等合著的《菲律宾华人通史》[16]记述了自16世纪以来至21世纪初的以福建人为主的菲律宾菲华社会的发展历史。杨力和叶小敦合著的《东南亚的福建人》[17]较全面地阐述了东南亚各国福建华侨华人的经济发展历史。《福建省志·华侨志》[18]记述了1990年以前福建华侨在住在国及祖籍地的发展轨迹。《厦门华侨志》[19]、《同安华侨志》[20]、《晋江华侨志》[21]、《泉州市华侨志》[22]以及《南安华侨志》[23]等诸多福建地方华侨志,对当地海外华侨华人的发展历史做一细致的梳理。海外闽商与祖籍地关系方面,也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较具代表性的有:林金枝的《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研究》《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福建卷)》《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24]等著作,对近代以来海外闽商投资祖籍地,参与祖籍地革命和建设情况都做一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庄国土的《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25]一书,对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资和中国大陆的经济合作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而且还以海外华商与福建的经济合作为个案,详细探讨了海外华商在福建侨乡的投资情况及其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王望波的《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26]一书,以东南亚华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东南亚华商在福建经济特区和侨乡的投资现状。李明欢的《福建侨乡调查:侨乡认同、侨乡网络与侨乡文化》[27]一书,以个案和专题研究的形式,对福建侨乡进行学理性探讨。对海外闽商展开专题研究的有:徐晓望的《闽商研究》[28]对明清时期闽商的海上贸易展开了多个角度的研究;廖大珂、辉明的《闽商发展史(海外卷)》[29]在梳理海外闽商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以海外不同地区和国别,分述海外闽商的发展、社会经济及社团情况,科学地评价了他们的历史贡献。

除了海外闽商研究外,从商帮视角展开的对海外华商的研究仍嫌薄弱。尤其是海外浙商研究,较为薄弱。关于浙商的研究,绝大多数的成果集中在国内浙商的研究方面,仅有的海外浙商研究,主要散见于部分浙江地方华侨志、华侨史及浙江籍海外名人研究、海外宁波帮研究的著作中,既不系统,又未深入。《温州华侨史》[30]、《文成华侨志》[31]、《乐清华侨志》[32]、《瑞安市华侨志》[33]和《青田华侨史》[34]等,是近年来浙江出版的地方华侨志、史的代表作品,介绍了地方华侨在海外创业等方面的历程。《浙江省华侨志》[35]则较为系统地记述了1998年之前浙江华侨的发展轨迹。《浙江华侨史》[36]将浙江华侨的历史从古至今进行了梳理,并专门述及浙江华侨创业历史及其经济事业的成长发展。徐鹤森的《民国浙江华侨史》[37]一书,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民国时期浙江华侨海外生存创业情况。李明欢的《欧洲华侨华人史》[38]及此后对浙江人移民欧洲的系列研究论文中,都涉及海外浙江籍人士在欧洲从事商业的研究。王晓萍主编的《欧洲华侨华人与当地社会关系:社会融合·经济发展·政治参与》[39]一书,对欧洲华人与当地社会的关系做了相对全面的阐述,并以海外浙商较多聚居的意大利普拉托等地作为个案展开研究。吴潮的《浙江籍海外人士研究》[40]在阐述浙江侨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其行业与经济状况演变,并对浙江籍人士与浙江侨乡变迁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吴晶主编的《侨行天下——青田华侨文化研究》[41]较为系统、全面、真实地记录了青田华侨的起源、发展历程和脉络轨迹,并从文化角度探讨青田华侨在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守广的《宁波商帮史》[42]记述了宁波帮在近代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成长的历程,以及20世纪50年代以来宁波商帮在海外的发展概况。海外学者在有关在欧中国移民的著述中也多论及海外浙商在当地的商业发展情况。较早的有英国学者格雷戈尔·本顿和弗兰克·彭轲主编的《欧洲的中国人》(The Chinese in Europe[43]一书,收录了十几位研究欧洲中国移民专家的论文,也多提及海外浙商在欧洲的经营状况。意大利学者格雷姆·约翰森(Gramem Johanson)等著的《生活在高墙外:普拉托华人研究》[44]展现了温州人在普拉托的商业发展状况及对当地的贡献。范捷平和德国学者贝阿特里斯·克奈尔主编的《走向欧罗巴——中国海外移民研究》[45]考察了欧洲浙商创业背后的文化特性及在住在国的政治参与情况。但这些著作并非对海外浙商的专门研究。

以上学者关于海外华商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为本书的系统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对于海外浙商和海外闽商的系统性研究和比较研究,并未以专题形式充分展开。因此,有必要将国内两大重要侨乡,即浙江和福建的海外华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及比较研究,以进一步完善海外华商的全方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