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移民文学30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北美新移民文学30年流变历程

李有成先生在《荒文野字》中开宗明义地提出:“其实并无所谓世界华文文学这回事。它是想象的,是建构的结果。我们想象有这么一群人,散居在世界各地,他们之间具备若干共同点,譬如:他们主要是中国人或中国人的后裔(或称华人或华族),他们以中文(或称华文、汉语)作为创作的工具,他们创作时的文化指涉往往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虽然这个传统也是想象的,我们想象有那么一个完整的、固定的、最终可以回溯的传统存在。以这些主要的共同点为基础,于是我们把这一群人的文学产业加以总体化,称之为世界华文文学。”[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想象的共同体》中认为民族性是“一种特殊种类的文化制造物”,即一种“想象的社群”。故此,我们是否也可以将北美华文文学视为一种“想象的族群”,一种“想象的共同体”。

陈贤茂先生在《海外华文文学史》中将“新移民文学”界定在华文文学内部,并将其定义为:“这里所说的 ‘新移民文学’,特指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如留学、打工、经商、投资等等),由中国大陆移居国外的人士,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而创作的,反映其移居国外期间生活境遇、心态等诸方面状况的文学作品。”[2]吴奕锜教授在《寻找身份——全球视野中的新移民文学研究》一书中表示认同这一概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外部环境也在变迁,台湾、香港、澳门以及其他地区或者国家也在发生华人的迁徙,还有些作家的身份信息刚刚浮出水面。鉴于此,吴教授建议对“新移民”的范畴应该放宽泛些,将创作主体修正为“由一个国家向另一国家迁徙移居的华人、华裔人士”,时间节点也应该相应地前移到“20世纪中后期以来”。此为学术概念上的辨析,尚待时间来确认。但正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存在复杂多变性,尚有值得期待的空间。笔者在本书所讨论的“北美新移民文学”,暂取陈先生的观点,将其界定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来自中国大陆、进入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地区的移民主要用华文创作的作品。因篇幅和能力的关系,别的地区迁移北美或者用华文以外的语言创作的作家作品或许偶有涉及,暂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说学界一般都将1983年苏炜的小说《荷里活第8号汽车旅馆》作为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开端,尚属一枝独秀,北美华文文坛真正活跃起来应该到了20世纪80年代下半段,到今天正好30年左右,选取30年这个时间节点便是以此为据。